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换包过程引流砂行为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闯 周俐 +2 位作者 朱李艳 陈庆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39,共5页
通过水模型试验模拟非稳态浇铸过程中引流砂的流动行为,分别研究了在换包过程中中包液面高度、长水口插入深度、大包流量以及控流装置对中间包内引流砂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中包液面高度为450 mm,长水口插入深度为200 mm,大包流量... 通过水模型试验模拟非稳态浇铸过程中引流砂的流动行为,分别研究了在换包过程中中包液面高度、长水口插入深度、大包流量以及控流装置对中间包内引流砂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中包液面高度为450 mm,长水口插入深度为200 mm,大包流量为6 m3/h时,换包过程引流砂的去除率最高,合理的控流装置能够增加引流砂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砂 换包 非稳态 卷渣
原文传递
钢包引流砂对中间包钢液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闯 周俐 +1 位作者 朱李艳 《连铸》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了研究钢包引流砂对中间包钢液洁净度的影响,对国内某大型钢厂使用的钢包引流砂对钢液中氧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对该厂的中间包渣样进行计算分析。经过计算得出钢包引流砂在开浇完成后随着钢液进入中包后滞留在中间包熔渣中... 为了研究钢包引流砂对中间包钢液洁净度的影响,对国内某大型钢厂使用的钢包引流砂对钢液中氧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对该厂的中间包渣样进行计算分析。经过计算得出钢包引流砂在开浇完成后随着钢液进入中包后滞留在中间包熔渣中,熔渣的氧化性会有所增加,由于氧在熔渣和钢液中的含量是成正相关的,钢包引流砂会增加钢液中氧含量,进而增加钢液中的氧化物夹杂,降低了钢液的洁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砂 氧含量 中间包 渣样分析
原文传递
圆锅流场中锌渣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闯 周俐 +1 位作者 陈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6-306,共11页
目的通过水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使锌渣远离钢带表面,提升钢带质量的方法。方法设计一个锌锅的透明水模型,对该实验模型内部锌渣的运动状态进行直观地研究,分析面渣、悬浮渣、底渣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运动状况。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 目的通过水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使锌渣远离钢带表面,提升钢带质量的方法。方法设计一个锌锅的透明水模型,对该实验模型内部锌渣的运动状态进行直观地研究,分析面渣、悬浮渣、底渣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运动状况。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温度分布和流场分布,验证水力学模型的合理性。结果随着钢带拉速的增大,旋涡涡心逐渐向两侧移动,较大的钢带拉速不仅可以有效促使锌渣远离钢带表面,还可以使被卷起的底渣增多以及截面上的悬浮渣量增加,同时钢带进入侧底部中心区域时,底渣也开始被卷起,最终形成了锤子形状,且数学模拟与物理模型实验现象基本一致。结论对于表面渣来说,较大的钢带拉速可以有效促使锌渣远离钢带表面。对于悬浮渣来说,钢带拉速的增大有利于截面上悬浮渣的上浮。对于底渣来说,随着钢带拉速的增加,带动了锌锅内的钢液运动,使得锌锅内锌液的流动比较活跃。但拉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底渣卷起过多,进入锌液,不利于钢带表面锌渣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铝锌锅 锌渣 水力学模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圆主锌锅流场的物理模拟研究
4
作者 周俐 +2 位作者 张玲颖 朱李艳 张闯 《连铸》 2017年第6期15-20,共6页
采用水力学模型试验,针对某钢厂镀铝锌锌锅流场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锌锅内的流场受钢带拉速的影响。在钢带运动情况下,锌锅内的流体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锌锅内流体混匀时间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拉速对于流场混匀时间起... 采用水力学模型试验,针对某钢厂镀铝锌锌锅流场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锌锅内的流场受钢带拉速的影响。在钢带运动情况下,锌锅内的流体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锌锅内流体混匀时间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拉速对于流场混匀时间起到主要影响,当钢带拉速在140 m/min时;流场效果最佳;通过模拟搅拌对比实验,确定了锌锅内流场的变化受到钢带拉速和搅拌相互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搅拌作用下,钢带拉速应控制在120~140 m/min的范围内s,流场的混匀时间缩短2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模型 圆锅 流场 镀铝锌
原文传递
18CrNiMo7-6齿轮钢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启丞 +2 位作者 陈子坤 吴晓东 王忠英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了等温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1~5 s^(-1),应变为0.76的条件下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并且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唯...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了等温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900~1150℃,应变速率为0.01~5 s^(-1),应变为0.76的条件下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并且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唯象型Arrhenius本构方程,预测的峰值应力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高温热变形过程是加工硬化与动态回复以及动态再结晶的竞争过程,在热变形的过程中会形成变形晶粒、再结晶晶粒、等轴晶和晶粒长大等4种类型的微观组织。当应变速率为0.01 s^(-1)时,动态再结晶程度与变形温度成正比,当变形温度超过1050℃时,变形能转变成晶粒长大的驱动能,使得晶粒粗大;当应变温度一定(1050℃)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动态再结晶发生不完全,导致晶粒组织出现细化、畸变、不完全再结晶共存的现象。变形程度越大,晶粒越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齿轮钢 等温单道次压缩 本构方程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原文传递
18CrNiMo7-6齿轮钢动态再结晶模型和数值模拟
6
作者 王忠英 +1 位作者 付建勋 刘辉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201,229,共8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旨在探索钢材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晶粒尺寸演变规律。通过建立动态再结晶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并利用Deform-3D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揭示...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18CrNiMo7-6齿轮钢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旨在探索钢材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晶粒尺寸演变规律。通过建立动态再结晶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并利用Deform-3D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揭示了试样中心区域的完全再结晶特征及其随温度变化的扩展趋势。模拟结果表明:试样中心区域完全再结晶,并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大而扩大。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由于畸变能和位错积累的不足,使得不完全再结晶区域增加。晶粒尺寸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可能导致混晶。同时,低应变速率时中心和膨胀区的晶粒尺寸普遍较大,而随着变形的增加,晶粒尺寸在两端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种混晶现象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钢 动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演变 单道次压缩试验 DEFORM-3D
原文传递
矩形结晶器铜管浇注过程中变形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韩伦杰 曹学欠 +1 位作者 王前 《连铸》 2023年第2期90-98,共9页
为了控制矩形结晶器铜管内腔在浇注过程中的变形,对优化铜管设计提供参考。通过简支梁均布载荷公式计算了结晶器铜管的最大挠度;结合温度梯度和热膨胀系数计算了热变形程度;分析了不同水压下铜管内壁尺寸以及锥度的变化。利用MSC Softw... 为了控制矩形结晶器铜管内腔在浇注过程中的变形,对优化铜管设计提供参考。通过简支梁均布载荷公式计算了结晶器铜管的最大挠度;结合温度梯度和热膨胀系数计算了热变形程度;分析了不同水压下铜管内壁尺寸以及锥度的变化。利用MSC Software软件仿真计算了结晶器内温度场以及变形量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水压是引起铜管变形的主要原因,且最大的变形位置在铜管内腔的中心位置,最大变形量为1.76 mm。结晶器铜管的锥度呈现上半部分增大,下半部分减小的趋势。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铜管内腔的平面区域容易产生热应力而发生变形,中区域变形较大,四分之一处的变形量为中心处的72%。冷却水压和变形量呈正比线性关系,并且在同等压力的条件下,铜管壁厚度下降4 mm,变形量增加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结晶器 铜管变形 冷却水压 挠度 锥度 MSC Software
原文传递
C70S6BY非调质钢微观组织及硫化物夹杂控制研究
8
作者 陈子坤 +1 位作者 王启丞 王忠英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13期116-118,共3页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C70S6BY非调质钢,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金相组织和显微组织的分析,明确非调钢的组织情况。检测结果显示,C70S6BY非调质钢主要组织以珠光体为主,珠光体片层中存在MnS的夹杂;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通过最恶劣...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C70S6BY非调质钢,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金相组织和显微组织的分析,明确非调钢的组织情况。检测结果显示,C70S6BY非调质钢主要组织以珠光体为主,珠光体片层中存在MnS的夹杂;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通过最恶劣视场法对钢中硫化物进行评级,其中粗系1.5级,细系3.0级;使用SEM扫描电镜对夹杂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材料中的夹杂物主要为长条状的MnS夹杂和弥散的纺锤形夹杂。并且Al2O3夹杂物、Al2O3-MgO复合夹杂物和Al2O3-CaO的复合夹杂物会成为纺锤形硫化物内的硬质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70S6BY非调质钢 微观组织 珠光体片层 硫化物夹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