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拉萨地块中部早侏罗世仁钦则花岗闪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邹洁琼 余红霞 +7 位作者 王保弟 黄丰 曾云川 黄文龙 文雅倩 张钊 范子尘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95-2810,共16页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南部新特提斯洋的打开和俯冲时间,目前还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南拉萨地块上广泛发育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为探讨亚洲-印度大陆碰撞前的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提供了天然样品.对仁钦则地区一套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南部新特提斯洋的打开和俯冲时间,目前还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南拉萨地块上广泛发育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为探讨亚洲-印度大陆碰撞前的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提供了天然样品.对仁钦则地区一套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套花岗闪长岩主要形成于180 Ma左右,为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产物.仁钦则花岗闪长岩具有相对较高的SiO_2含量(62.77%~64.18%)、较低的K_2O/Na_2O(0.29~0.60)和A/CNK值(0.90~0.98),表明其属于I型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明显富集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CaO含量、较低的全碱和Al_2O_3含量,与含水的变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成分一致.锆石Ti和全岩Zr饱和温度计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可能形成于下地壳源区.仁钦则花岗闪长岩具有较低的(87Sr/86Sr)i(0.703 671~0.703 794)、较高的εNd(t)(5.41~5.66)和锆石εHf(t)值(12.6~14.8),进一步表明其很可能为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综合分析认为,仁钦则花岗闪长岩主要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背景之下,新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间至少在晚三叠世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钦则 花岗闪长岩 SR-ND-HF同位素 南拉萨地块 新特提斯洋 俯冲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跨越中甸弧到扬子地块西缘的~80Ma中酸性火成岩成因及其对碰撞后成矿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建林 +2 位作者 许继峰 黄文龙 唐婉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3-1426,共14页
热林钼铜矿床和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弧南部的中甸弧。热林含矿二长花岗岩和铜厂沟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79.0±1.4Ma和81.3±1.1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热林岩体和铜厂沟岩体具有高的Si... 热林钼铜矿床和铜厂沟钼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弧南部的中甸弧。热林含矿二长花岗岩和铜厂沟含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79.0±1.4Ma和81.3±1.1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热林岩体和铜厂沟岩体具有高的SiO_2(>65%)、Al_2O_3(13.74%~14.91%)和低的MgO(0.86%~1.49%)含量和Mg~#值(36.3~47.3),同时也具有高的Sr(326×10^(-6)~1174×10^(-6))、低的Yb(1.00×10^(-6)~1.51×10^(-6))和Y(10.2×10^(-6)~15.6×10^(-6))含量以及较高的Sr/Y(22~86)、La/Yb(30~70)比值,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这些特征表明热林和铜厂沟岩体具有明显的埃达克质岩特征,很可能是以石榴石为稳定相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位于扬子西缘的大理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76.4±2.3Ma,首次在扬子西缘证实有晚白垩世岩浆活动,表明晚白垩世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已经跨越了中甸弧进入了扬子地块西缘。对比中甸弧及保山地块发育于晚白垩世的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初步认为在燕山晚期,扬子西缘很可能处于与中甸弧类似的伸展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甸弧 扬子地块西缘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晚白垩世
下载PDF
三江地区俯冲增生-碰撞造山过程中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对成矿物质源区差异的指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建林 +4 位作者 许继峰 黄肖潇 任江波 唐婉丽 黄文龙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2-355,共14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三江地区在中-新生代时期的大洋俯冲增生和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为不同时期的成矿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晚三叠世中甸弧斑岩成矿区和与陆内汇聚作用相关的新生代玉龙-马厂箐斑岩成... 青藏高原东南部三江地区在中-新生代时期的大洋俯冲增生和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为不同时期的成矿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晚三叠世中甸弧斑岩成矿区和与陆内汇聚作用相关的新生代玉龙-马厂箐斑岩成矿带。虽然上述含矿斑岩均为具有高Sr/Y比值的埃达克质岩组成特征;但两者在其他地球化学组成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同玉龙-马厂箐成矿带相比,中甸弧成矿区含矿斑岩有着相对较高的TiO2含量、MgO含量、Mg#值以及高的CaO/Na2O比值、低的Al2O3/TiO2和La/Yb比值。上述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结合研究区晚三叠世和新生代早期的构造演化,指示中甸弧成矿区含矿斑岩的母岩浆很可能为俯冲的大洋板片熔体与其上覆的地幔楔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这些含矿熔体在随后的上升过程中并没有经历广泛的MASH(即熔融作用、同化作用、存储和均一化)过程;而玉龙-马厂箐成矿带含矿斑岩母岩浆很可能是含石榴子石角闪岩相的加厚下地壳与少量的源于富集地幔的钾质熔体相互作用并在地壳深部经历了一定程度分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斑岩 中甸弧 岩石地球化学 源区组成 玉龙-马厂箐 三江地区
下载PDF
拉萨地块西北部早白垩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高原南部早期地壳生长的指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思华 陈建林 +3 位作者 曾云川 黄童童 刘希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35,共15页
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被认为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和幔源镁铁质物质底侵共同作用的结果。青藏高原南部不仅广泛发育新生代侵入岩,同时也发育大量的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岩,特别是早白垩世时期岩浆作用最为发育。本次研究对拉萨地块西北部... 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被认为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和幔源镁铁质物质底侵共同作用的结果。青藏高原南部不仅广泛发育新生代侵入岩,同时也发育大量的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岩,特别是早白垩世时期岩浆作用最为发育。本次研究对拉萨地块西北部日松地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及其细粒闪长质包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及其细粒闪长质包体具有相同的形成年龄(约106~105 Ma),它们可能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拉萨地块西北部大量白垩纪中酸性岩浆岩的研究结果,运用简单的全岩微量元素比值(如(La/Yb)N)推算地壳厚度,显示拉萨地块西北部从白垩纪早期到晚期地壳厚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并且指示在早白垩世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明显增厚。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初步认为拉萨地块西北部在早白垩世时期地壳增厚方式以岩浆底侵为主,暗示青藏高原南部可能在早白垩世地壳已经开始生长,而晚白垩世地壳加厚则很可能是拉萨与羌塘地块陆-陆碰撞构造挤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岩浆作用 地球化学 地壳厚度 拉萨地块
下载PDF
滇西腾冲地区滇滩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婉丽 许继峰 +2 位作者 陈建林 黄文龙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云南腾冲地区晚白垩世(81 Ma)滇滩花岗岩具有类似于典型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如高K_2O+Na_2O(6.37%~8.68%)和低Al_2O_3(最高为13.1%)、P_2O_5(<0.01%)含量,明显亏损Ba、Sr、Ti、Eu等元素;同时具有明显高的K_2O/Na_2O(除15DT... 云南腾冲地区晚白垩世(81 Ma)滇滩花岗岩具有类似于典型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如高K_2O+Na_2O(6.37%~8.68%)和低Al_2O_3(最高为13.1%)、P_2O_5(<0.01%)含量,明显亏损Ba、Sr、Ti、Eu等元素;同时具有明显高的K_2O/Na_2O(除15DT-11为56.9,其余为1.51~1.58)、FeO/(FeO+MgO)(0.76~0.90)和10000Ga/Al(3.26~3.72)比值。另外,研究区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与实验岩石学研究结果相吻合,如具有较低的CaO(0.65%~0.78%)、Al_2O_3(12.40%~13.10%)和Mg O(0.11%~0.32%)含量等。滇滩花岗岩上述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很可能暗示其为英云闪长质或花岗闪长质原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广泛发育的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及区域构造背景,滇滩A型花岗岩很可能为陆-陆板块碰撞后因伸展作用引起的地幔物质上涌增温导致地壳熔融产生的一期重要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伸展作用 滇滩 藏东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