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 被引量:67
1
作者 诸葛 《装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共2页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适者生存 蜕变 再生 中国 文化产业 不间断 自然界
原文传递
佛教艺术对中国花卉装饰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诸葛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8,共8页
随着南北朝佛教艺术的兴盛,中国的花卉装饰也骤然增多,并逐渐代替神兽、云气纹成为装饰的主流。这一变化首先受到印度佛教花卉崇拜的深刻影响;同时,也通过印度佛教艺术间接地接受了中亚和希腊-罗马风格的花卉纹样。它们激发了中国对花... 随着南北朝佛教艺术的兴盛,中国的花卉装饰也骤然增多,并逐渐代替神兽、云气纹成为装饰的主流。这一变化首先受到印度佛教花卉崇拜的深刻影响;同时,也通过印度佛教艺术间接地接受了中亚和希腊-罗马风格的花卉纹样。它们激发了中国对花卉装饰的兴趣,并从审美需求和吉祥象征两方面形成了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花卉纹样,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艺术 中国 花卉题材 装饰艺术 审美需求 象征意义 图腾崇拜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服饰象征概说 被引量:18
3
作者 诸葛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5,85,共10页
中国古代服饰既是实用品又是象征物。它的象征以《易》的象数为法度,并围绕君权神授、吉祥瑞应、君子德行、神物威仪等方面,利用形制、款式、色彩和纹样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个性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服饰 象征意义 《易》 象数 形制 款式 色彩 纹样 文化现象
原文传递
“忍冬纹”与“生命之树” 被引量:18
4
作者 诸葛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9,共10页
沿丝绸之路向东传播的“忍冬纹”,历来被认为是源于希腊并取材于中国人十分喜爱的忍冬花(金银花)。中国虽在秦汉时已用忍冬枝叶入药,但用金银花蕾入药却在明代,魏晋时期传入的外来纹样显然不可能取材于金银花。古代西亚和中亚盛行的“... 沿丝绸之路向东传播的“忍冬纹”,历来被认为是源于希腊并取材于中国人十分喜爱的忍冬花(金银花)。中国虽在秦汉时已用忍冬枝叶入药,但用金银花蕾入药却在明代,魏晋时期传入的外来纹样显然不可能取材于金银花。古代西亚和中亚盛行的“生命树”崇拜,形成了理想化的“圣树”,其中类似葡萄、有枝叶和丰硕果实的卷叶纹样就成了象征“生命树”的“忍冬纹”,它们随着中亚地区曾经十分兴旺的佛教和祆教流入中原,既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胡饰”,也是佛国天界和净土的象征,还可能与“厌火”的“藻纹”混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纹 金银花 棕榈叶 生命之树
原文传递
象征与中国装饰艺术的传承 被引量:9
5
作者 诸葛 《装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共2页
中国装饰艺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历代传承,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传承过程中,具有原始文化特征的象征思维贯穿始终,在封建社会后期甚至有加强之势。这与中国人重祖H传,重礼制的观念,以及源于农业文明的平面循环思维方式有着密... 中国装饰艺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历代传承,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传承过程中,具有原始文化特征的象征思维贯穿始终,在封建社会后期甚至有加强之势。这与中国人重祖H传,重礼制的观念,以及源于农业文明的平面循环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相联。这使某些象征数千年不变,相关的装饰母题也就世代相传。在近代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现代的工业化对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装饰艺术 文化特征 艺术传承 象征思维
原文传递
中国服饰文化与儒家道德观 被引量:14
6
作者 诸葛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1-7,82,共8页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上层社会尤甚。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礼”的重要成分,已经渗透到穿衣戴帽的许多细节中。无论是“君子”还是贵妇的服饰,无一不受这种观念的支配,而忠孝思想对...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上层社会尤甚。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礼”的重要成分,已经渗透到穿衣戴帽的许多细节中。无论是“君子”还是贵妇的服饰,无一不受这种观念的支配,而忠孝思想对服饰的影响几乎波及了社会各阶层。以上这些正是形成中国古代服饰独特风貌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儒家道德观 中国服装
下载PDF
中西艺术设计继承传统的两种模式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诸葛 《装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世界上各国民族都有如何继承文化传统的问题。由于生成机制、价值观念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与代表西方文化的欧洲形成了继承传统的不同模式。相对而言,中国是恪守了“终不异初”的典范,善于风格和技艺的承传;欧洲则... 世界上各国民族都有如何继承文化传统的问题。由于生成机制、价值观念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与代表西方文化的欧洲形成了继承传统的不同模式。相对而言,中国是恪守了“终不异初”的典范,善于风格和技艺的承传;欧洲则在对“古典”的复兴与改造中创新。近20年来,中国的开放使西方文化蜂拥而入,让我们陷入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两难困难,艺术设计(含传统手工艺)则首当其冲。对中西继承传统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或许对解除这一困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艺术设计 中国 西方国家 模式 比较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古代服饰的流变观 被引量:9
8
作者 诸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6-8,共3页
中国古代服饰始终处在顺应潮流的变化之中,这一流变以"礼"为核心,万变不离其宗.而服饰流变的本质是变革以应天命.形成流变的因素不但有来自上层社会的牵引,还有来自下层社会的推动,也离不开各族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 中国服饰 古代服饰 流变规律
下载PDF
在夹缝中生存:“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的是与非 被引量:11
9
作者 诸葛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30,共3页
工艺美术是上世纪初引进的外来词,设计艺术也是来自Design汉译的外来词。工艺美术与中国的手工艺和谐相处了数十年,与近代的社会也有相通之处。设计艺术则是酝酿多年后诞生于1998年的新的学科名称,它的本义是Design,却并不确切。由于我... 工艺美术是上世纪初引进的外来词,设计艺术也是来自Design汉译的外来词。工艺美术与中国的手工艺和谐相处了数十年,与近代的社会也有相通之处。设计艺术则是酝酿多年后诞生于1998年的新的学科名称,它的本义是Design,却并不确切。由于我国现代的设计教育受西方影响很大,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十分准确的中国化学科名称,我们只能在夹缝中尽力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设计艺术 内涵 外延
原文传递
“造物艺术论”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诸葛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造物艺术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哲学。它把玄奥的“造物”主体由天神转换为凡人,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它用“造物”科学地包容了物质生产的全过程,既大于工艺美术,也大于设计,从而建立了宽大的学术平台;它把造物和艺术放在本元文... “造物艺术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哲学。它把玄奥的“造物”主体由天神转换为凡人,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它用“造物”科学地包容了物质生产的全过程,既大于工艺美术,也大于设计,从而建立了宽大的学术平台;它把造物和艺术放在本元文化的高度来考察,确认了造物美学与技术美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提出造物艺术进入人文学科的途径,确立历史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地位,为设计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展示了理想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文化生态 民间文化 传承保护
下载PDF
关于手工艺非物质文化空间的思考 被引量:11
11
作者 诸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123,共5页
相对于手工艺生产而言,手工艺文化空间是一种滞后的文化。手工艺文化空间是一种意识形态,随社会变化不断变化,所以必然具有动态的特征。同一种手工艺品由于使用环境不同,文化空间也会不同,不同文化空间的并存就形成了多重性。手工艺文... 相对于手工艺生产而言,手工艺文化空间是一种滞后的文化。手工艺文化空间是一种意识形态,随社会变化不断变化,所以必然具有动态的特征。同一种手工艺品由于使用环境不同,文化空间也会不同,不同文化空间的并存就形成了多重性。手工艺文化空间还有再创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 非物质 文化空间
下载PDF
中国的红色象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诸葛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中国红"是外国对中国产优质红色颜料的称谓,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衷爱红色并善于使用红色的传统.
关键词 象征义 青庐 流行色 色彩 民俗活动 炎帝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 被引量:10
13
作者 诸葛 《中华手工》 2006年第6期112-113,共2页
中国手工艺有万年以上的不间断历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一、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一)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使用几... 中国手工艺有万年以上的不间断历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一、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一)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手工艺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大到帝王的礼服、礼器,小到民间的嫁衣、纸马。尤其是宫廷和庞大的官僚机构对高档手工艺的需求曾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生产,使金、玉、漆、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手工艺品 手工业品 思想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中国早期造物思想的朴素本质及其与宗教意识的交织 被引量:5
14
作者 诸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89,共5页
中国从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的造物活动,不但产生于生存意识和宗教意识两个源头,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在按人意造物与按神意造物双重意识的环绕之中,这两种意识又相互渗透、难以分解,从而形成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早期物质文化,并对... 中国从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的造物活动,不但产生于生存意识和宗教意识两个源头,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在按人意造物与按神意造物双重意识的环绕之中,这两种意识又相互渗透、难以分解,从而形成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早期物质文化,并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造物思想 朴素本质 宗教意识
下载PDF
造物与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诸葛 《设计艺术》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天人合一”观念之“天”,是多重多义的,其中包括自然之天。但天的多重意义又是浑然一体的,所以自然之天与主宰之天、物质之天、道德之天并没有截然的分界。而造物活动又与自然界的诸多物质发生必然的联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制造生... “天人合一”观念之“天”,是多重多义的,其中包括自然之天。但天的多重意义又是浑然一体的,所以自然之天与主宰之天、物质之天、道德之天并没有截然的分界。而造物活动又与自然界的诸多物质发生必然的联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不但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也使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化的“第二自然”具有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改造 “天人合一”思想 自然观 古代哲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特征浅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诸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6-48,共3页
说到中国古代服饰 ,考证它的款式、面料、纹饰乃至制度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要探讨中国古代服饰形成和传承的规律 ,则不但要了解服饰现象 ,更需要分析它的内质 ,从而找出其中的文化特征 ,也就是找出服饰现象与古代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 ... 说到中国古代服饰 ,考证它的款式、面料、纹饰乃至制度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要探讨中国古代服饰形成和传承的规律 ,则不但要了解服饰现象 ,更需要分析它的内质 ,从而找出其中的文化特征 ,也就是找出服饰现象与古代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 ,以求得到对中国古代服饰本质较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中国 古代服饰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对中国造物思想的探索和总结——关于工艺美术史学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诸葛 《装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5,共3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年轻学科,比较完整的工艺美术史著作解放后才出现,正式出版的要到“文革”之后。此前发表的著述,或者是对某一时期工艺美术的研究,或者在美术史中出现一些章节,都不能说是完整的史。为了从无到有地建...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年轻学科,比较完整的工艺美术史著作解放后才出现,正式出版的要到“文革”之后。此前发表的著述,或者是对某一时期工艺美术的研究,或者在美术史中出现一些章节,都不能说是完整的史。为了从无到有地建立相对独立的工艺美术史学体系,自陈之佛先生开始的几代学者备尝艰辛、惨淡经营,才使它初具规模。从罗卡子先生的油印讲义到田自秉先生的专著《中国工艺美术史》,无不体现了“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然而,几十年来这一学科的历程始终是坎坷的。先有“文革”干扰,后有经济大潮冲击,使它的发展比较缓慢。虽然一些专门史(特别是服饰史)的研究近年来突飞猛进,但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的研究却没有大的突破,新的著作也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造物思想 工艺美术史 学科建设
全文增补中
理论和历史研究是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的两大支柱 被引量:3
18
作者 诸葛 《装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3,共2页
设计艺术学的高层次研究,以艺术设计理论和艺术设计历史为两大支柱。对此,不少专家、学者早已达成共识,并在上述领域取得了骄人的学术成果。其中,对中国艺术设计古代历史的研究,由于与考古学和文献学的结合,成果尤为显著。同时,对中国... 设计艺术学的高层次研究,以艺术设计理论和艺术设计历史为两大支柱。对此,不少专家、学者早已达成共识,并在上述领域取得了骄人的学术成果。其中,对中国艺术设计古代历史的研究,由于与考古学和文献学的结合,成果尤为显著。同时,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和观念的研究,也有显著的进步。这些成果对于设计艺术学的学科建设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但与其他学科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学 学科建设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雷圭元教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诸葛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5年第S1期65-68,共4页
雷圭元教授是我国老一辈工艺美术教育家。他在六十年代即提出了改革工艺美术的绘画基础教学和图案基础教学的意见。本文对雷先生的教改意见及七十年代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教学思想 雷圭元 写生变化 绘画基本功 中国图案 图案造型 工艺美术教育 图案教学 工艺美术教学 基础课
下载PDF
“忍冬纹”与“生命之树” 被引量:5
20
作者 诸葛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176-179,共4页
一、"忍冬纹"是"生命之树"的象征西亚和中亚都是中国古代所说的"西域"的一部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犍陀罗则是重要的中转站。尤其是包括波斯东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在内的中亚地区,在中西文化交流... 一、"忍冬纹"是"生命之树"的象征西亚和中亚都是中国古代所说的"西域"的一部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犍陀罗则是重要的中转站。尤其是包括波斯东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在内的中亚地区,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罗世平、齐东方所说:"人类发展史上,中亚起到一种矛盾而奇妙的作用,它隔绝了中国、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等古老文明,但发达的商路,又提供了与四周文明连绵不断、经久不息地联系,成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当时,沿此路不但有大批商品流通,也向东传播着"生命之树"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树 犍陀罗 画像石墓 周文明 齐东方 中西文化交流 印度北部 北魏漆棺画 葡萄纹 人类发展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