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1
作者
诸
方人
何倩雪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4期123-128,共6页
目的:观察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安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
目的:观察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安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运用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巴氏量表(Barthel)指数、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评分、静脉血栓风险Padu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肌张力评定量表(Ashworth)评分、静脉血栓出血风险评分。结果:治疗1周、2周、4周后,2组各期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2组各期MFS评分、Padu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治疗组各期Barthel指数均高于同期对照组,MFS评分、Padua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2组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静脉血栓出血风险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各期静脉血栓出血风险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5.12%,对照组78.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可增加肢体血流,增强肌力,缓解痉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肢体平衡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维筋相交理论
疏经通督
针刺
推拿
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BERG平衡量表
肌张力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不同血压水平的电针镇痛效应观察
2
作者
寿升芸
蔡文
+3 位作者
何倩雪
诸
方人
王浙润
邵晓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51-95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压水平下电针镇痛的效应差异。[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压A组、正常血压B组、低血压A组和低血压B组。以腹腔注射复方降压片复合足跖部注射福氏完全佐剂(sigma)建立低血压复合慢性炎症痛模...
[目的]观察不同血压水平下电针镇痛的效应差异。[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压A组、正常血压B组、低血压A组和低血压B组。以腹腔注射复方降压片复合足跖部注射福氏完全佐剂(sigma)建立低血压复合慢性炎症痛模型(以下简称血压AA模型),同时建立正常血压复合慢性炎症痛模型。采用机械刺激缩足阈(PWMT)作为痛阈指标。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痛阈变化。[结果]造疼痛模型后,炎侧痛阈值明显减小(P<0.05);对正常血压A组和低血压A组进行电针治疗后,减小的痛阈值明显翻转(P<0.05),且该效应在低血压A组强于正常血压A组;而不做电针治疗的正常血压B组和低血压B组痛阈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血压水平下电针镇痛效应具有差异性。在低血压水平下,电针的镇痛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镇痛
血压
大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1
作者
诸
方人
何倩雪
机构
安吉县中医医院
兰溪市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4期123-128,共6页
文摘
目的:观察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安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运用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巴氏量表(Barthel)指数、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评分、静脉血栓风险Padu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肌张力评定量表(Ashworth)评分、静脉血栓出血风险评分。结果:治疗1周、2周、4周后,2组各期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2组各期MFS评分、Padu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治疗组各期Barthel指数均高于同期对照组,MFS评分、Padua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2组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静脉血栓出血风险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各期静脉血栓出血风险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5.12%,对照组78.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型,可增加肢体血流,增强肌力,缓解痉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肢体平衡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中风偏瘫
维筋相交理论
疏经通督
针刺
推拿
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BERG平衡量表
肌张力评定量表
Keywords
Stroke-induced hemiplegia
Link vessels interaction theory
Dredge meridians and unblock governor vessels
Acupuncture
Tuina
Morse Fall Scale
Berg Balance Scale
Ashworth Scale for muscle ton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255.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血压水平的电针镇痛效应观察
2
作者
寿升芸
蔡文
何倩雪
诸
方人
王浙润
邵晓梅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951-953,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即新苗人才计划)
项目编号:67401122~~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血压水平下电针镇痛的效应差异。[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压A组、正常血压B组、低血压A组和低血压B组。以腹腔注射复方降压片复合足跖部注射福氏完全佐剂(sigma)建立低血压复合慢性炎症痛模型(以下简称血压AA模型),同时建立正常血压复合慢性炎症痛模型。采用机械刺激缩足阈(PWMT)作为痛阈指标。观察电针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痛阈变化。[结果]造疼痛模型后,炎侧痛阈值明显减小(P<0.05);对正常血压A组和低血压A组进行电针治疗后,减小的痛阈值明显翻转(P<0.05),且该效应在低血压A组强于正常血压A组;而不做电针治疗的正常血压B组和低血压B组痛阈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血压水平下电针镇痛效应具有差异性。在低血压水平下,电针的镇痛效应更强。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镇痛
血压
大鼠
Keywords
electroacupuncture
acupuncture analgesia
blood pressure
rats
分类号
R249.5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疏经通督推拿结合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诸
方人
何倩雪
《新中医》
CAS
2024
0
原文传递
2
不同血压水平的电针镇痛效应观察
寿升芸
蔡文
何倩雪
诸
方人
王浙润
邵晓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