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辣素治疗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范英 韩德民 +3 位作者 王鸿 黄美珠 张笑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明确辣椒辣素(capsaicin) 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甲苯2 ,4二异氰酸酯(toluene2 ,4diisocyanate,TDI) 致敏新西兰兔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观察给予辣... 目的 明确辣椒辣素(capsaicin) 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甲苯2 ,4二异氰酸酯(toluene2 ,4diisocyanate,TDI) 致敏新西兰兔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 观察给予辣椒辣素处理前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同时应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鼻粘膜的改变。结果应用辣椒辣素处理后, 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表明,辣椒辣素处理后P 物质免疫反应(substance Pimmunoreactive,SPIR) 纤维减少, 而对照组中明显增加。HE 染色显示辣椒辣素处理后,鼻粘膜未见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 对照组均为鼻粘膜水肿、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结论 辣椒辣素能缓解流涕及喷嚏, 减少SPIR 纤维密度和数量, 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辣素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鼻炎 变应性
下载PDF
内耳先天性畸形10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廉能静 +3 位作者 蔡正华 冯彦 刘铤 兰宝森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报道102例(200耳)内耳先天性畸形的临床分析。此类患儿多为双侧重度听力损失或全聋,3/4患儿于一岁以内即被家长发现耳聋,其中47例(46%)患儿的母亲有妊娠早期感冒史。采用高分辨内耳CT检查,其颞骨畸形大致分为五... 报道102例(200耳)内耳先天性畸形的临床分析。此类患儿多为双侧重度听力损失或全聋,3/4患儿于一岁以内即被家长发现耳聋,其中47例(46%)患儿的母亲有妊娠早期感冒史。采用高分辨内耳CT检查,其颞骨畸形大致分为五型:①Michel型,16耳;②Mondini型,155耳;③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16耳;④耳蜗导水管发育畸形,12耳;⑤内耳道发育畸形,1耳。值得指出的是多数先天性内耳畸形伴有前庭或前庭导水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畸形 CT X线诊断
下载PDF
鼻息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剑锋 王向东 +5 位作者 陶格陶呼 张呼和 张伟 范尔钟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6,T001,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通透性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asularpermeabilityfactor,VEGF VP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 ,TGF β1 )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4例鼻息肉标...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通透性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asularpermeabilityfactor,VEGF VP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 ,TGF β1 )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4例鼻息肉标本及 30例中鼻甲粘膜标本行VEGF VPF及TGF β1 的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①VEGF 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 (P <0 .0 1和P <0 .0 5 ) ;②TGF β1 在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固有层浸润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 (P <0 .0 0 5 ) ;③鼻息肉组织中TGF β1 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相似于嗜酸粒细胞 ;④VEGF VPF与TGF β1 阳性表达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无关 (P >0 .0 5 )。结论 ①VEGF 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TGF β1 可能直接参与鼻息肉的病理变化 ,导致上皮基底膜增厚和基质纤维化 ;③嗜酸粒细胞可能为鼻息肉中TGF β1 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类固醇药物鼻腔局部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向东 张呼和 +3 位作者 郭剑锋 顾之燕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 回顾近年来类固醇药物鼻腔局部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分析近年有关的文献 2 6篇。结果 鼻腔局部用类固醇药物对参与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都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改善症状 ,治疗剂量... 目的 回顾近年来类固醇药物鼻腔局部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分析近年有关的文献 2 6篇。结果 鼻腔局部用类固醇药物对参与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的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都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改善症状 ,治疗剂量下即使长期应用也几乎没有或无全身副作用 ,鼻腔局部副作用极轻微或无。结论 鼻腔局部用类固醇药物治疗鼻炎 (变应性和非变应性 )和鼻息肉等鼻腔疾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局部用药 类固醇药物
下载PDF
大前庭小管综合征55例报告 被引量:15
5
作者 廉能静 +2 位作者 兰宝森 蔡正华 刘铤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5期293-294,共2页
报告127例(250耳)先天内耳畸形患儿发现大前庭小管综合征55例(105耳)。该病的临床特征是:病人90%于5岁以前发病,以重度耳聋、言语发育障碍为主要症状;约10%有听力波动及反复眩晕发作,发病前常有明显脑外伤史... 报告127例(250耳)先天内耳畸形患儿发现大前庭小管综合征55例(105耳)。该病的临床特征是:病人90%于5岁以前发病,以重度耳聋、言语发育障碍为主要症状;约10%有听力波动及反复眩晕发作,发病前常有明显脑外伤史;34.5%患儿母亲妊娠早期有感冒史。提示遇有该类患儿应尽早做高分辨内耳CT检查确诊,力求保留患儿原有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小管 综合征 先天性 内耳畸形
原文传递
人胚胎期前庭水管生长发育模式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雷雳 韩德民 +4 位作者 于振坤 刘莎 陈树斌 范尔钟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5-278,I005,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胚胎期前庭水管生长发育特征 ,以便更好地理解前庭水管扩大的起源。方法 应用 3DMed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对 6~ 3 8周 (每隔 1周 2例 )的 3 2具人胎儿颞骨连续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分析 ,测量不同胎龄前庭水管内口、外口、中... 目的 探讨人胚胎期前庭水管生长发育特征 ,以便更好地理解前庭水管扩大的起源。方法 应用 3DMed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对 6~ 3 8周 (每隔 1周 2例 )的 3 2具人胎儿颞骨连续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分析 ,测量不同胎龄前庭水管内口、外口、中点直径和管长度 ,经曲线拟合描述其生长发育模式。结果 胚胎 6周时 ,前庭水管内口已发育形成。胚胎 10周 ,前庭水管生长延伸至后颅窝的岩锥后壁。到胚胎 3 8周 ,管径各参数均值小于成人前庭水管直径平均值。统计分析显示 ,随胎龄变化前庭水管内口、外口、中点直径呈非线性生长 ,生长曲线无稳定走向趋势 ,仅长度随胎龄增大而增长。结论 整个胚胎期前庭水管处在不断发育过程中 ,出生时横向直径均值无一达成人水平 ,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水管 胚胎期 生长发育模式 感音神经性聋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和嗅觉标记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海燕 +4 位作者 彭诗东 张呼和 范尔钟 王鸿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嗅觉标记蛋白(olfactionmarker protein,OMP)在嗅觉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55例慢性鼻-鼻窦炎和11例对照组患者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进行嗅觉功能主观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技...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嗅觉标记蛋白(olfactionmarker protein,OMP)在嗅觉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55例慢性鼻-鼻窦炎和11例对照组患者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进行嗅觉功能主观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嗅黏膜嗅觉标记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主诉有嗅觉障碍者为50.9%(28/55),经主观嗅觉功能检测嗅觉障碍者为85.5%(47/55);对照组患者主诉有嗅觉障碍者为9.09%(1/11),经主观嗅觉功能检测嗅觉障碍者为18.2%(2/11),差异有显著性(x2=9.86,P<0.01)。对两组嗅黏膜进行OMP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MP存在于嗅黏膜的嗅细胞和微绒毛细胞中,OMP染色细胞数随嗅觉障碍程度加重而逐渐减少或消失。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嗅黏膜中嗅细胞的减少、萎缩和退化所导致的对嗅素的不能察觉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嗅觉功能 嗅觉标记蛋白 嗅觉障碍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豚鼠鼻粘膜嗜酸性粒细胞及组胺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邓秋 周芸 +2 位作者 杨军 李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56-759,共4页
目的:制备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评价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和组胺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对豚鼠鼻腔局部致敏激发制备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观察动物临... 目的:制备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评价布地奈德对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和组胺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对豚鼠鼻腔局部致敏激发制备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观察动物临床症状、鼻粘膜病理切片和鼻粘膜组织中组胺含量等指标来评价药物的药效。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粘膜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和组胺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动物的嗜酸细胞浸润和组织中组胺含量均明显地降低(P<0.01)。在临床症状指标上,变应性鼻炎组和药物治疗组评分均明显高于自然对照组(P<0.01),但变应性鼻炎组和药物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能有效地降低变应性鼻炎豚鼠鼻粘膜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和组胺的含量,但未能改善动物的鼻部临床症状,这可能与造模的方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组胺
下载PDF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赵邠兰 李同英 +1 位作者 顾之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3期184-188,共5页
变应性真菌性鼻 -鼻窦炎是一个近 2 0多年才被认识的一个特征性疾病实体 ,为慢性鼻 -鼻窦炎鼻息肉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 ,但有典型的 CT和 MRI影像学所见 ,术中和病理学证实变应性粘蛋白的存在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变应性真菌性鼻 -鼻窦炎是一个近 2 0多年才被认识的一个特征性疾病实体 ,为慢性鼻 -鼻窦炎鼻息肉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 ,但有典型的 CT和 MRI影像学所见 ,术中和病理学证实变应性粘蛋白的存在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在整个治疗中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 ,已从根治性手术转变为更“保守但彻底”的手术。手术 +类固醇药物 +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是提供本病长期得到控制的最佳方案。在研究本病的发展、诊断和治疗中常遇到不少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CT MRI 诊断 真菌蛋白类
下载PDF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中鼻黏膜组胺的测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军 邓秋 +1 位作者 周芸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动物鼻黏膜中组胺含量的变化,探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影响组胺含量测定的2个因素温度和萃取时间分别进行2个水平考察,以回收率为指标,确定Shore荧光法测定条件;另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动物鼻黏膜中组胺含量的变化,探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影响组胺含量测定的2个因素温度和萃取时间分别进行2个水平考察,以回收率为指标,确定Shore荧光法测定条件;另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滴鼻致敏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改进Shore荧光法测定豚鼠鼻黏膜组胺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室温和萃取时间为45 min条件下的组胺回收率满足要求,利用该法测得自然对照组和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组胺含量分别为(513.7±49.3)ng/g和(590.4±47.6)ng/g,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中组胺含量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Shore荧光法测定鼻黏膜中组胺含量准确可靠,检测鼻黏膜中组胺含量的高低对诊断变应性鼻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组胺 鼻黏膜
下载PDF
P物质在慢性鼻窦炎嗅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海燕 +2 位作者 韩德民 彭诗东 张呼和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4-27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慢性鼻窦炎5 5例和对照组 11例的嗅黏膜进行P物质 (SP)检测 ;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方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 :鼻窦炎组嗅黏膜嗜酸性粒细胞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慢性鼻窦炎5 5例和对照组 11例的嗅黏膜进行P物质 (SP)检测 ;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方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 :鼻窦炎组嗅黏膜嗜酸性粒细胞阳性者 4 9例 (89.1% ) ,对照组 1例 (18.2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SP在慢性鼻窦炎嗅黏膜的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腺体、血管上皮及部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 ,鼻窦炎组阳性表达 4 5例 (81.8% ) ,对照组 1例 (9.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慢性鼻窦炎嗅黏膜的变态反应性改变是引起嗅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SP在嗅黏膜中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嗅觉障碍 嗅黏膜 P物质
原文传递
辣椒辣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00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范英 +2 位作者 韩德民 王鸿 王力元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1期499-500,共2页
目的:观察辣椒辣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方法:对100 例PAR患者采用辣椒辣素治疗,经鼻局部给药,5 d 1 次,5 次为1 疗程;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及鼻阻力测定(30 例)。结果:嗜酸... 目的:观察辣椒辣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方法:对100 例PAR患者采用辣椒辣素治疗,经鼻局部给药,5 d 1 次,5 次为1 疗程;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及鼻阻力测定(30 例)。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检查94% 由阳性转为阴性,鼻阻力由治疗前(0.627 2±0.353 4)kPa·s/L降至(0.405 7±0.241 9)kPa·s/L( P< 0.01)。近期总有效率90% ,1 年后随访90 例,总有效率89% 。结论:辣椒辣素具有明显缓解PAR的作用;鼻阻力测定可作为判定PAR患者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辣素 变应性鼻炎 鼻阻力 P物质 鼻炎 治疗
原文传递
分枝杆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文明 陈仁 +2 位作者 张永珩 鲍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8-441,共4页
分枝杆菌多糖(Mycobacterial polysaccharides,MPS) 是由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制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剂。作者报道MPS在临床试用中的免疫调节效果。用于85例术后化疗的肿瘤患者能明显... 分枝杆菌多糖(Mycobacterial polysaccharides,MPS) 是由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制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剂。作者报道MPS在临床试用中的免疫调节效果。用于85例术后化疗的肿瘤患者能明显提高白细胞水平和保护细胞免疫功能(P)<0.05~0.01);用于67例乙型肝炎患者及HNV携带者,HBeAg的阴转率为47.8%;用于3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儿,可明显提高其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P<0.01)。上述结果提示,MPS可能适用于化疗患者的白细胞回升、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及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多糖 肿瘤 乙型肝炎 增加白细胞 免疫
原文传递
分枝杆菌多糖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永珩 刘淑玫 +4 位作者 张盼弟 李淑清 王鸿 王津津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对2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采用分枝杆菌多糖(MPS)系统治疗观察,检测用药前后T细胞亚群CD_4、CD_8及CD_4/CD_8之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判断。结果患儿组治疗前CD_4及CD_4/CD_8均... 对2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采用分枝杆菌多糖(MPS)系统治疗观察,检测用药前后T细胞亚群CD_4、CD_8及CD_4/CD_8之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判断。结果患儿组治疗前CD_4及CD_4/CD_8均较对照组降低。经MPS治疗后两者均明显上升,且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临床疗效判断显效和有效22例,无效1例。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T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MPS对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免疫 T细胞亚群 分枝杆菌多糖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雳 韩德民 +5 位作者 于振坤 陈秀伍 杜延顺 赵丽萍 程继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检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PDS基因突变位点,从遗传分子水平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例散发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和12例听力正常健康对照个体外周血DNA样本共30份;PCR扩增研究对象PDS基因第6、9外显子,对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 目的检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PDS基因突变位点,从遗传分子水平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例散发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和12例听力正常健康对照个体外周血DNA样本共30份;PCR扩增研究对象PDS基因第6、9外显子,对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结果全部受检对象PDS基因第6、9外显子PCR扩增均获成功,测序分析发现18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中1例PDS基因编码区611GC和612TG颠换,导致204密码子错义突变;12例听力正常者未发现任何突变位点。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存在PDS基因突变,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基因其它部位序列的研究,有助进一步测序分析揭示该病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突变 前庭水管
下载PDF
小儿抗生素中毒性感音神经性聋与微量元素锌、铜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淑玫 傅天真 +4 位作者 宫长孚 王津津 费曼玲 化冰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38-39,共2页
本文测定了44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毒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血清锌、铜浓度,并与12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疾病组血清锌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铜(≤6岁组)和铜锌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小儿抗生素中毒性感... 本文测定了44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毒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血清锌、铜浓度,并与12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疾病组血清锌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铜(≤6岁组)和铜锌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小儿抗生素中毒性感音神经性聋与微量元素锌、铜有一定关系。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可能为小儿抗生素中毒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抗生素 中毒性 耳聋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小儿抗生素中毒聋的治疗 被引量:4
17
作者 廉能静 +6 位作者 戚以胜 冯彦 刘树燕 蔡正华 香秀坤 国英娴 王桂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196-197,共2页
报告用ATP、细胞色素C、辅酶A等药物治疗小儿抗生素中毒性耳聋40例,共78耳。治疗前、后均进行听觉脑干电反应测听,以客观评价疗效。结果是:听力恢复正常者占12.8%(10耳),听力改善32.1%(25耳),总有效率为44.9%。认为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抗生素 中毒性 神经性 耳聋
原文传递
反复上呼道感染患儿SIL-2R的测定及MPS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海 朱耘 +2 位作者 董仓荣 王鸿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74-275,共2页
反复上呼道感染患儿SIL2R的测定及MPS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王海朱耘中国气象局门诊部董仓荣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诸小侬王鸿1临床资料和方法2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以下简称复感儿)均取自1995... 反复上呼道感染患儿SIL2R的测定及MPS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王海朱耘中国气象局门诊部董仓荣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诸小侬王鸿1临床资料和方法2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以下简称复感儿)均取自1995年1~6月我院儿科门诊的病例,均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SIL-2R 分枝杆菌多糖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CD44 V6在鼻咽癌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薇 陈海燕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9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CD44V6在鼻咽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D44V6单克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鼻咽鳞状上皮、鼻咽慢性炎症增生的鳞状上皮胞膜或/和胞质中表达,表层细胞表达弱或不表达,周围间质为阴性反应。CD4... 目的:探讨CD44V6在鼻咽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D44V6单克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后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分子在正常鼻咽鳞状上皮、鼻咽慢性炎症增生的鳞状上皮胞膜或/和胞质中表达,表层细胞表达弱或不表达,周围间质为阴性反应。CD44V6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3.3%)比正常组织明显减少;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CD44V6蛋白在鼻咽癌转移过程中以下行调节方式表达,反映其正常表达可能阻止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CD44异构体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IgG4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海燕 彭诗东 +3 位作者 韩德民 秦淑贤 王鸿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中IgG4含量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7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4 0例健康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4 (IgG4 )水平 ,同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作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瑞氏染色计数和吸入物变应原皮...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中IgG4含量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7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4 0例健康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4 (IgG4 )水平 ,同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作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瑞氏染色计数和吸入物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 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IgG4水平为对照组的2 .0 9倍 ,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t =5.74 5)。患者组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 4 4 .3% ,吸入物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率为 4 9.4 % ,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往往有变应性因素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是在一般炎症的基础上引起变态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血清诊断 免疫球蛋白G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