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 被引量:1365
1
作者 良中 杨文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许良中,杨文涛(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研究室200032)免疫组织比学技术自开展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病理诊断及研究领域。敏感的免疫酶标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比物酶(...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许良中,杨文涛(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研究室200032)免疫组织比学技术自开展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病理诊断及研究领域。敏感的免疫酶标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比物酶(PAP)法和亲和素-生物素-过氧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 癌基因 抑癌基因 诊断
下载PDF
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3
2
作者 何荣根 徐秀祺 +11 位作者 周晓健 张秀丽 邱蔚六 张锡泽 刘嫒如 刘桢 韩玉升 胥彬 沈祖铭 韩家娴 良中 刘亦法 《肿瘤》 CAS 1983年第3期97-100,143-147,共6页
舌癌高发于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在我国,据上海市区1963~1977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舌癌占口腔癌肿死亡率的26.4%;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57~1976年舌癌占口腔鳞癌住院病人的37.2%。口腔癌组织体外培养的研究,... 舌癌高发于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在我国,据上海市区1963~1977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舌癌占口腔癌肿死亡率的26.4%;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57~1976年舌癌占口腔鳞癌住院病人的37.2%。口腔癌组织体外培养的研究,国外开展较早,Hela细胞株建立后1954年就有口底癌的KB细胞株和颊粘膜癌的HEp-3细胞株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鳞状细胞癌 生物学特性 Tca8113 接种密度 细胞核 核(细胞学) 组织块 标记染色体 标志染色体 游离核糖体 胞浆 细胞质 贴壁率 对数期 指数生长期 生长期 移植瘤 组织切片 ICR 细胞株
下载PDF
熊果酸与齐墩果酸体外抗Jurkat淋巴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杰 良中 +6 位作者 朱伟萍 张太明 李小妹 金爱萍 黄抗美 李栋良 杨庆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三萜酸类中药成份熊果酸(UA)与齐墩果酸(OA)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的影响,从而为开发应用于治疗淋巴瘤的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用药物处理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HE染色和流式细胞技... 目的 探讨三萜酸类中药成份熊果酸(UA)与齐墩果酸(OA)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的影响,从而为开发应用于治疗淋巴瘤的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用药物处理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HE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FCM),研究药物的细胞毒活性、以及药物引起的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 100μmol浓度的UA和OA处理Jurkat细胞6~12小时,细胞死亡及裂解碎片增多,至12小时大部分细胞破碎死亡,以UA作用更为明显。50μmol浓度的UA和OA处理48小时,可见部分细胞空泡变性,细胞碎片少见。OA处理后的Jurkat细胞核浓集。IC50分别为UA75μmol和OA150μmol。FCM分析显示:100μmol时,G0G1期细胞增多明显,50μmol浓度孵育48小时G2M期细胞增多,而G0G1期变化不大。 结论 UA和OA对T细胞淋巴瘤Jurkat具有明显的抗瘤活性,UA明显强于OA。机理可能是对G0G1期细胞起细胞毒作用(100μmol),在G2M期抑制细胞增殖(50μ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齐墩果酸 淋巴瘤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rDNA转录活性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良中 周晓燕 +2 位作者 朱伟萍 罗艳红 常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分析培养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构成特征,检测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21 例健康人及127 例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培养72 小时,用标记CD4 、CD8、CD20、CD... 目的 分析培养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构成特征,检测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21 例健康人及127 例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培养72 小时,用标记CD4 、CD8、CD20、CD56 对培养后外周血作流式细胞术分析,同时用AgNOR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检测淋巴细胞的I-S% (银染核仁积分面积细胞核积分面积) 及I-O-D% (银染核仁积分光密度细胞核积分光密度) 以反映rDNA转录活性。 结果 外周血培养后主要为T淋巴细胞的转化生长,恶性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rDNA 转录活性显著低于健康人或良性患者(P<0-05),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较低。 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检测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可能有助于肿瘤的普查和筛选。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快速、客观、分辨率高,并可作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 AGNOR 肿瘤 T细胞亚群 诊断
下载PDF
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在肿瘤病理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良中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9-91,71,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病理学家将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应用于肿瘤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发现该技术对区别良、恶性病变以及对肿瘤进行分型和分级等有重要价值。现将该技术在肿瘤病理学上的应用述如下: 一、历史 Henderson等最先... 近年来,国内、外病理学家将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应用于肿瘤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发现该技术对区别良、恶性病变以及对肿瘤进行分型和分级等有重要价值。现将该技术在肿瘤病理学上的应用述如下: 一、历史 Henderson等最先应用银染技术报告人类细胞核仁组成区位于近端着丝点染色体(13、14、15、21与22号)短臂的次缢痕区域。过去应用银染来观察核仁功能大多是通过分析核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着色的NORs数目等来进行,但此期并无rRNA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理学 AGNOR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良中 沈镇宙 +3 位作者 朱伟萍 张泰明 金爱萍 夏川江 《中华肿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277例乳腺癌的组织蛋白酶D(Cath-D)、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ath-D表达阳性者107例(3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277例乳腺癌的组织蛋白酶D(Cath-D)、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ath-D表达阳性者107例(38.62%),阴性者170例(61.38%)。Cath-D阳性的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占83.17%,Cath-D阴性的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占37.64%,两者的差别极为显著(X ̄2=55.05,P<0.0001)。Cath-D阳性的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者56例(52.34%);Cath-D阴性的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者27例(15.88%),两者有明显的差别(X ̄2=41.58,P<0.0001)。Cath-D阳性的乳腺癌中,EGFR阳性的有49例(45.79%);Cath-D阴性的乳腺癌中,EGFR阳性的仅24例(14.12%),两者的差别亦极为显著(X ̄2=33.95,P<0.0001)。上述结果提示,Cath-D阳性的乳腺癌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临床对上述病人应提供特别的治疗方案并抓紧随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蛋白酶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三种耐药基因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杰 良中 吴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66-868,共3页
目的:研究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应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及临床病例随访资料。结果:Pgp和TopoⅡα蛋白阳... 目的:研究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应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及临床病例随访资料。结果:Pgp和TopoⅡα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gp和GSTπ阳性表达与术前化疗相关。单变量分析Pgp和GSTπ是乳腺癌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但多变量分析未见相关性。结论:Pgp和TopoⅡα蛋白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呈密切相关,术前化疗可诱发乳腺癌耐药性发生,三种耐药基因蛋白均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拓扑异构酶Ⅱα 乳腺肿瘤
下载PDF
紫杉醇对三株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晓燕 良中 +4 位作者 何开玲 朱伟萍 张太明 李小妹 金爱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观察抗癌新药紫杉醇对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显微镜、流式细胞术、DNA片段分析等方法 ,在体外观察了抗癌新药紫杉醇对 3株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株Jurkat (T细胞淋巴瘤 )、BJAB (B细胞淋巴... 目的 观察抗癌新药紫杉醇对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显微镜、流式细胞术、DNA片段分析等方法 ,在体外观察了抗癌新药紫杉醇对 3株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株Jurkat (T细胞淋巴瘤 )、BJAB (B细胞淋巴瘤 ,EBV阴性 )及Raji(B细胞淋巴瘤 ,EBV阳性 )的作用。结果 紫杉醇对 3株淋巴瘤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但敏感性及程度不同。以Jurkat最为敏感 ,在一定剂量和作用时间范围内 ,主要表现为发生了细胞凋亡 ;BJAB次之 ,先发生G2 /M期阻滞 ,继而发生细胞凋亡 ;Raji最不敏感 ,主要表现为G2 /M期阻滞 ,仅部分细胞进入细胞凋亡。结论 紫杉醇是淋巴瘤治疗有价值的化疗药 ,其敏感性可能随肿瘤类型、有无EB病毒感染和诱导细胞凋亡的程度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淋巴瘤 细胞系 紫杉醇 体外作用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中NOEY2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施宗高 周晓燕 +4 位作者 良中 张廷璆 侯英勇 朱伟萍 张太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NOEY2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RT PCR法和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法 ,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NOEY2基因的mRNA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NOEY2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其他分子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RT PCR法和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法 ,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NOEY2基因的mRNA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 (ER)状态、Ki6 7标记指数以及p2 7和p2 1WAF1的表达。结果 RT PCR法检测显示 ,2 4例冻存乳腺组织中 ,6例良性病变NOEY2均为阳性 ;18例乳腺癌中 ,13例 (72 .2 % )NOEY2为阳性。原位杂交法检测显示 ,10例乳腺良性病变NOEY2均为阳性 ;而 6 0例乳腺侵袭性癌中 ,仅有 31例NOEY2为阳性 ,占 5 1.7%。良恶性病变NOEY2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NOEY2的阳性率有随组织学分级升高而递减的趋势。淋巴结阴性者阳性率为 76 .7% ,而阳性者仅为 2 6 .7%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NOEY2基因mRNA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以及免疫组化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NOEY2基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RNA表达 临床病理 NOEY2基因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恶性淋巴瘤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良中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3-457,共5页
在各种肿瘤中 ,恶性淋巴瘤 ( ML )病因复杂 ,病理形态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其分类历来争议较多 ,特别是 NHL分类更为繁杂 ,目前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如 Willis所说 :“病理学上没有其它肿瘤象淋巴样肿瘤命名那样存在着概念... 在各种肿瘤中 ,恶性淋巴瘤 ( ML )病因复杂 ,病理形态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其分类历来争议较多 ,特别是 NHL分类更为繁杂 ,目前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如 Willis所说 :“病理学上没有其它肿瘤象淋巴样肿瘤命名那样存在着概念上的混乱情况”。这种情况至今还没有多大改善 ,给 ML的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 ,本刊特邀请许良中教授对 ML的分类研究进展撰写专稿 ,文中着重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 ( WHO)对 ML新分类的国际统一标准 ,使临床治疗有了更明确的针对性 ,借此能寻找更为合理的、统一的、简明的、能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法。这不仅是病理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广大临床肿瘤工作者确定患者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的重要问题。许良中教授是我国多年来从事病理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资深专家。本文条理清晰 ,文笔简练。现刊登于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分类 淋巴瘤 非霍奇金/病理学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学
下载PDF
102例乳腺癌中的EB病毒感染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文涛 良中 +3 位作者 张泰明 朱伟萍 李小妹 金爱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人乳腺癌中EB病毒DNA(EBV-DNA)的检出率及EB病毒(EBV)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1)在102例乳腺癌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BV内部重复序列BamHIW区域,并以34例乳腺纤... 目的探讨国人乳腺癌中EB病毒DNA(EBV-DNA)的检出率及EB病毒(EBV)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1)在102例乳腺癌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BV内部重复序列BamHIW区域,并以34例乳腺纤维腺瘤,3例管内乳头状瘤和10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作为对照组;(2)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中73例乳腺癌中的EBV潜在膜蛋白(LMP)和EBV核抗原2(EBNA2)。结果(1)PCR检测显示29例(28.4%)乳腺癌有EBV-DNA,而对照组中仅2例(4.3%)纤维腺瘤有EBV-DNA,两组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01);(2)免疫组化技术显示LMP和EBNA2阳性率分别为13.7%和17.8%,且阳性物质定位于肿瘤细胞,而非肿瘤中浸润的淋巴细胞。结论EBV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明确EBV感染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B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bcl-2基因家族在紫杉醇介导BJAB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晓燕 良中 +4 位作者 何开玲 张太明 朱伟萍 李小妹 金爱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3-455,I014,共4页
目的 观察抗微管新药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BJAB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bcl 2基因家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BJAB细胞 ,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 目的 观察抗微管新药紫杉醇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BJAB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bcl 2基因家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BJAB细胞 ,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的改变并做DNA片段分析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半定量RT PCR法观察在紫杉醇作用过程中bcl 2基因家族的蛋白及mRNA的变化。结果 紫杉醇能抑制BJAB细胞生长 ,抑制作用首先表现为G2 /M期阻滞 ,一定时间后出现细胞凋亡 ,并显示剂量和时间效应。在这一过程中 ,bcl 2转录及蛋白表达下降 ,并出现bcl xs的转录。结论 紫杉醇可诱导BJAB细胞凋亡 ,这为其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依据。bcl 2和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紫杉醇 BJABB细胞株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分布和细胞定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军 良中 朱雄增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94-96,共3页
采用两种抗P—糖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检测了32份正常人体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结果发现,肾上腺、肾、肝、大肠、小肠、胰腺及甲状腺中P-gp高度表达。在肾上腺和甲状腺中,P-gp弥散分布于细胞浆质。在肾脏中,P—gp... 采用两种抗P—糖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检测了32份正常人体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结果发现,肾上腺、肾、肝、大肠、小肠、胰腺及甲状腺中P-gp高度表达。在肾上腺和甲状腺中,P-gp弥散分布于细胞浆质。在肾脏中,P—gp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侧分布较多。在肝脏中,P—gp在肝细胞的胆管面和小胆管上皮细胞的管腔侧分布较多。在大肠中,P-gp表达水平有愈向远瑞愈高的趋势,阳性颗粒主要位于粘膜技状上皮细胞的管腔面。在小肠上皮细胞和胰腺小胰管上皮细胞P—gp分布也有朝向管腔侧较多的极性特点。P—gp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高度表达与其生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组织 P-糖蛋白 免疫组化 肿瘤 药物疗法 MDR
下载PDF
肿瘤相关印迹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施宗高 周晓燕 良中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基因印迹指的是某些基因呈不遵从孟德尔定律的亲源依赖性单等位基因表达 ,其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 ,具有这种现象的基因被称为印迹基因。基因印迹在进化论意义上的优势可能是有效地防止了单性生殖 ,维持了遗传多样性 ,但也增加... 基因印迹指的是某些基因呈不遵从孟德尔定律的亲源依赖性单等位基因表达 ,其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 ,具有这种现象的基因被称为印迹基因。基因印迹在进化论意义上的优势可能是有效地防止了单性生殖 ,维持了遗传多样性 ,但也增加了隐性突变转为显性的危险性。基因印迹的产生及维持机制甚为复杂 ,DNA差异甲基化、特殊的染色质结构和反义转录产物等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印迹基因及其控制机制的异常(如 :印迹丢失、杂合性丢失、染色体单亲双体性以及突变失活等)在人类遗传性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目前已知IGF2、H19、M6P/IGF2R、p57KIP2、p73、NOEY2等均属印迹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基因 肿瘤发生 M6P/IGF2R基因
下载PDF
203例肺癌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癌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良中 朱雄增 +4 位作者 蒋国梁 杜豫 朱伟萍 张泰明 金爱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41-244,T015,共5页
203例肺癌中(鳞癌110例,腺癌63例,小细胞癌11例,鳞腺癌7例,肺泡腺癌6例,类癌3例,粘液细胞癌3例)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占50.25%,Pan-ras阳性占41.87%,P53阳性为35.47%... 203例肺癌中(鳞癌110例,腺癌63例,小细胞癌11例,鳞腺癌7例,肺泡腺癌6例,类癌3例,粘液细胞癌3例)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占50.25%,Pan-ras阳性占41.87%,P53阳性为35.47%。EGFR和P53同时表达占的24.63%。c-erbB-2阳性者在110例鳞癌中为22.73%,而在63例腺癌中为52.38%,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P53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率有关,P53阴性的发生远处转移危险性为P53阳性的2.35倍(P=0.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生长因子 受体 肺肿瘤
下载PDF
癌基因与抗癌基因在肿瘤病理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良中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0-203,共4页
对人类肿瘤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检测,已经在肿瘤的分类、发病机理、恶性度、转移和预后、等方面与肿瘤临床结合起来.本文对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研究在癌细胞的恶性程度、组织发生、癌变机理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关键词 癌基因 抗癌基因 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PCR检测恶性淋巴瘤基因重排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晓峰 良中 +4 位作者 何开玲 朱伟萍 张泰明 李小妹 金爱萍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是当今肿瘤病理学上最感棘手的问题。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外,分子水平的诊断已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ML中出现克隆性的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已为大家所熟悉,并被用于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是当今肿瘤病理学上最感棘手的问题。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外,分子水平的诊断已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ML中出现克隆性的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已为大家所熟悉,并被用于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基因重排经典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紫杉醇对Raji细胞的作用:G_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晓燕 良中 +1 位作者 朱伟萍 张泰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微管稳定剂紫杉醇对淋巴瘤Raji细胞的作用。方法检测紫杉醇对Raji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和结论紫杉醇对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 目的观察微管稳定剂紫杉醇对淋巴瘤Raji细胞的作用。方法检测紫杉醇对Raji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和结论紫杉醇对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4μg/ml紫杉醇作用48h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2.6%,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细胞 紫杉醇 细胞凋亡 阻滞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国际新分类中的新类型(一)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雄增 越香 良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二十年前,病理医师主要依靠光镜来诊断和分类恶性淋巴瘤。一个诊断名称往往不是一个具有特殊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独立类型,可能包含了形态相似,但细胞起源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几种类型和亚型。例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荐使用的工作方... 二十年前,病理医师主要依靠光镜来诊断和分类恶性淋巴瘤。一个诊断名称往往不是一个具有特殊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独立类型,可能包含了形态相似,但细胞起源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几种类型和亚型。例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荐使用的工作方案(WF)中,弥漫性恶性淋巴瘤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肉瘤 国际分类 新类型
下载PDF
紫杉醇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晓燕 良中 +4 位作者 何开玲 张太明 朱伟萍 李小妹 金爱萍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98-300,共3页
目的 观察抗微管药物紫杉醇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bcl 2基因家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Jurkat细胞 ,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 目的 观察抗微管药物紫杉醇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bcl 2基因家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Jurkat细胞 ,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DNA含量的改变并作DNA片段分析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观察在紫杉醇作用过程中凋亡调节基因bcl 2家族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紫杉醇能抑制Jurkat细胞生长 ,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 ,主要引起细胞凋亡 ,并显示剂量和时间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bax转录及蛋白表达增加 ,并出现bcl xs的转录。结论 紫杉醇能特异地诱导Jurkat细胞凋亡 ,这为紫杉醇应用于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并为研究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提供了极好的模型 ,bax和bcl xs参与了紫杉醇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细胞凋亡 细胞株 JURKAT T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