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学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生后72 h内的中重度HIE患儿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EPO500 U/(kg·次),每周3次,共2周,比较两组生后7d...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生后72 h内的中重度HIE患儿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EPO500 U/(kg·次),每周3次,共2周,比较两组生后7d、14d、28d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后7 d、14 d、28 d的NBNA评分及格者明显增多,治疗过程中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PO可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且对其它系统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学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9期4338-4340,共3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NEC患儿的资料,对新生儿NEC影响预后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低出生体重(<1500g) (OR=1.287,95%CI:1.089~1.936)、早产... 目的 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NEC患儿的资料,对新生儿NEC影响预后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低出生体重(<1500g) (OR=1.287,95%CI:1.089~1.936)、早产(胎龄<34w)(OR=1.016,95%CI:1.269~3.862),新生儿肺炎(OR=1.1601,95% CI:1.051~1.310)、低氧血症(PaO2<80mmHg) (OR =3.142,95%CI:1.621~5.912)、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 (OR=1.316,95%CI:1.216~1.579)、感染性休克(OR=2.989,95%CI:1.218~4.298)、代谢性酸中毒(pH<7.30) (OR=1.361,95%CI:1.071~1.721)等因素和新生儿NEC预后密切相关,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新生儿NEC预后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低出生体重、早产、新生儿肺炎、低氧血症、感染性休克、血小板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等是新生儿NEC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雾化治疗,...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α-干扰素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儿童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心肌损伤的作用
4
作者 黄婉英 卢鋆锋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FDP)对新生大鼠心肌缺氧缺血(HI)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HI组、FDP组和预使用FDP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和置缺氧箱的方法,制备大鼠在体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分...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FDP)对新生大鼠心肌缺氧缺血(HI)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HI组、FDP组和预使用FDP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和置缺氧箱的方法,制备大鼠在体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分别测定血清氧化亚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观察光镜及透射电镜下心肌结构病理变化。结果:HI组血清LDH(7789.36 U/L)、MDA(4.30μmol/L)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608.47 U/L,1.76μmol/L)(P<0.01).NO(23.24μmol/L)、SOD(115.49 U/mL)低于假手术组(56.88μmol/L,239.52 U/mL)(P<0.01);FDP组和预使用FDP组血清LDH(4237.58 U/L和3600.82 U/L)、MDA(2.76μmol/L和1.99μmol/L)明显低于HI组(P<0.01),NO(44.16μmol/L和52.15μmol/L)、SOD(203.24 U/mL和237.86 U/mL)高于HI组(P<0.01)。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HI组心肌结构破坏,心肌细胞呈灶状或片状坏死;线粒体损伤,核皱缩,核染色质边集。FDP组和预使用FDP组心肌细胞排列较有序,胞核线粒体稍肿胀。结论:果糖二磷酸钠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减少,增加NO含量,增强SOD活性,修复心肌缺氧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钠 缺氧缺血 氧化亚氮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儿童热性惊厥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探讨
5
作者 潘学军 叶少滨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5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FS)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F S患儿,根据是否为M P感染分为支原体感染组(57例)与非支原体感染组(63例)。分析两组患儿病历及随...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FS)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F S患儿,根据是否为M P感染分为支原体感染组(57例)与非支原体感染组(63例)。分析两组患儿病历及随访登记表,对比两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及随访情况。结果:引起F S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胃肠炎、腹泻病、尿路感染等,以上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为39.17%,其次是支气管炎(13.33%)、支气管肺炎(10.00%);120例F S患儿中支原体感染57例,构成比为47.50%;支原体感染组年龄3~6岁患儿惊厥发生率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白细胞升高41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34例;49例患儿心肌酶、肝酶升高,其中合并肝酶升高16例,单心肌酶升高27例,合并肝酶、肌酶均升高6例。与非支原体感染组比较,支原体感染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惊厥次数更多,且好发于年龄段偏大的F S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P是诱发儿童F S的重要病原体,且M P感染所致F S时易引起肌酶、肝酶异常,抗支原体治疗后,可有效控制感染症状,缩短发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热性惊厥 肺炎支原体 相关性 感染 肝功能损伤
下载PDF
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曹肖维 潘学军 +1 位作者 梁劲松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出生72 h内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41例发生呼吸暂停时给予...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出生72 h内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41例发生呼吸暂停时给予其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两组并发症、肺功能情况、患者住院和辅助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ROP、AOP、BPD发生率为4.88%、7.32%、2.44%,均低于对照组(χ^(2)=4.100,4.479,4.493,P<0.05);研究组辅助通气的时间(3.44±1.03)d比对照组(4.86±1.78)d短(t=4.421,P<0.05);研究组VT(8.67±1.03)ml/kg、VPTEF/VE(30.35±2.18)%、TPTEF/TE(27.47±2.46)%,均高于对照组(t=12.305,11.249,7.296,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能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AOP的发生率,能改善肺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极低出生体重儿 并发症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