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更 《教育科学研究》 1996年第5期23-24,39,共3页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心理状况 教师队伍 干群关系 调查对象 心理健康 关心教师 教师素质 学校领导 教师工作
原文传递
小学生学习困难原因的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更 《教育科学研究》 1997年第2期10-11,20,共3页
关键词 学习困难生 困难原因 学习成绩 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绪体验 小学生学习困难 学习优秀 原因分析 学习动机 教学情境
原文传递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与自杀行为
3
作者 金更 刘岩 《社会心理科学》 1997年第3期54-57,共4页
本文主要简述了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呈上升趋势,自杀行为已引起社会关注。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自己设定的奋斗目标受挫,心理失衡;因青春失恋,引起的情感障碍;学生的性格脆弱,承受能力差;个别... 本文主要简述了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呈上升趋势,自杀行为已引起社会关注。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自己设定的奋斗目标受挫,心理失衡;因青春失恋,引起的情感障碍;学生的性格脆弱,承受能力差;个别人的心理变态,误走绝路;家长们过高期望,"逼子成龙"。因此,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速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全社会和家长都应树立新的人才观,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对中小学生要加强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耐挫折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自杀行为 心理障碍 家庭教育 高中学生 奋斗目标 心理压力 应试教育 情感障碍 上升趋势
下载PDF
一位父亲的烦恼
4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深秋的一天下午,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心理咨询室。他满面愁云,好像有好多话要说,但又坐在那里低头不语。
关键词 家长 情感沟通 中学生 自尊心 独立精神
下载PDF
考生的家庭心理保健
5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每位考生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考出好成绩,上所好学校,将来有出息,这种“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面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做为父母如何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复...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每位考生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考出好成绩,上所好学校,将来有出息,这种“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面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做为父母如何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复习、迎考的家庭环境,以保证孩子以平静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去迎接考试,这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考试成绩 心理素质 家庭环境
下载PDF
我不是傻子!《健康--中小学生心理保健》
6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3年第6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健康-中小学生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下载PDF
我想当差生
7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3年第5期43-44,共2页
他们,那就是女儿在读初二的时候曾经自杀过,由于发现及时,被医院抢救过来,但为什么自杀.父母一直没搞清楚。
关键词 差生 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 心理障碍
下载PDF
考试作弊的小伙子
8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他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长的很清秀,很讨老师们的喜欢。以往他学习努力、认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积极、主动、正确流畅,各科的学习成绩也很好。
关键词 考试作弊 学生心理 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 学习压力
下载PDF
心理障碍的实例
9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5年第3期24-30,共7页
他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长的很清秀,很讨老师们的喜欢。以往他学习努力、认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积极、主动、正确流畅,各科的学习成绩也很好。
关键词 心理障碍 学生心理 考试作弊 学习压力 心理负担
下载PDF
青春期障碍引发的迷惘
10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女生来月经、乳房突起;男生遗精、变声、长青春痘……如果没有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对这巨大的生理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就不能进行自我保护,容易引发恐慌、烦恼、不安等心理问题。
关键词 青春期 心理障碍 生理变化 心理咨询
下载PDF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11
作者 金更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4-15,共2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以达到目标为满足.学生也是这样,尽管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奋斗目标,但目标总是有的.例如,对一名小学生来说,早日加入少先队组织,戴上红领巾;对一名中学生来说,争做“三好学生”,争取早日入团,这些都是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以达到目标为满足.学生也是这样,尽管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奋斗目标,但目标总是有的.例如,对一名小学生来说,早日加入少先队组织,戴上红领巾;对一名中学生来说,争做“三好学生”,争取早日入团,这些都是他们直接的近期目标. 目标的确定并不难,但目标的实现却不易.因为人生道路绝非坦途,总会有不少坎坷的.当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心理就会受挫,产生焦虑、着急、自卑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防御机制 情绪体验 人生道路 心理平衡 反向作用 补偿作用 健全发展 自我防卫 心理压力 心理活动过程
下载PDF
犯罪与家庭
12
作者 金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3-95,共3页
一一个死刑犯者写给父母的信中说:“爸、妈,我犯了罪,死而无怨。如果我有什么怨的话,我怨我小时你们对我太娇惯,太纵容。你们对我的要求尽量满足,过分的谦让,让我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养成了目空一切和无法五天的习惯。我又怨我从一开... 一一个死刑犯者写给父母的信中说:“爸、妈,我犯了罪,死而无怨。如果我有什么怨的话,我怨我小时你们对我太娇惯,太纵容。你们对我的要求尽量满足,过分的谦让,让我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养成了目空一切和无法五天的习惯。我又怨我从一开始路就没走正。……我死后,望爸、妈一定要从我身上吸取教训,对弟、妹的要求一定要严、绝不能让我的悲剧再在他们身上重演!这也是我最大的忠言。望爸、妈冷静地思考,慎重地考虑吧,”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又据某省对全省十三所工读学校的调查,认为家庭教育的失败,是直接影响孩子走上犯罪的重要原因。例如,家庭结构的破裂是孩子犯罪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家庭 社会
下载PDF
家长的心理变化——浅谈家庭教育中的“三部曲”
13
作者 金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1-53,共3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是人们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世界著明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事业成功中,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关键词 父母 主观努力 社会生活环境 期望 劳动者 生产力 史丰收 遗传素质 数学家 钢琴 键盘乐器 三部曲 成才过程
下载PDF
初中学生兴趣的调查研究
14
作者 金更 《教育科学研究》 1990年第5期14-19,22,共7页
一 调查研究的目的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1、12岁—14、15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上发育快,心理上变化大。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接受能力强,是获得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和发展兴趣的最好时期。
关键词 青春发育期 问卷法 教学效果 教育工作者 地理课 团组织活动 情绪体验 新闻联播 教育调查 读报纸
原文传递
朝阳区高中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
15
作者 金更 《教育科学研究》 1992年第3期26-29,共4页
一 调查目的和内容 对目前的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学生如何评价,人们众说不一,有的肯定,有的怀疑,也有的否定。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调查研究中学生政治态度、思想状况和心理面貌的新课题。 我们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对部分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 调查目的和内容 对目前的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学生如何评价,人们众说不一,有的肯定,有的怀疑,也有的否定。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调查研究中学生政治态度、思想状况和心理面貌的新课题。 我们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对部分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共产主义信念、政治态度、对我国现行政策的认识和人生观等四个方面。我们就这几个方面分别拟定了问卷细则及等级评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想状况 共产主义信念 调查目的 心理面貌 正面教育 形势政策 问卷法 教育才能 学校教育 调查对象
原文传递
开展心理疏导 提高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刘素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29,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当今社会,学校受到了冲击,使得新的“读书无用论”泛起。很大一部分中学生在原来“不会学”的基础上又加上一个“不愿学”,故厌学成风。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实验前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见表一。
关键词 初中生 学习 心理学
下载PDF
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原则
17
作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1,共2页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由他通过对全班学生一系列全面、深入、细致和具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部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为实现此目标,班主任除自身的素质外,在工作中...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由他通过对全班学生一系列全面、深入、细致和具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部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为实现此目标,班主任除自身的素质外,在工作中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心理原则。一、心理投入所谓心理投入,就是在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中,使集体里的每个成员都一心倾注在活动中并能获得心理投入的体验,而产生一种认同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对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及组织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学生 心理原则 班级工作 心理现象 社会主义现代化 心理距离 组织管理者 共同利益 教育者
下载PDF
增进人际关系的途径——“说话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18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6年第5期17-18,共2页
冯玉和江华的家是对门,他们的父母也在同一单位一作.两家是20多年的邻居。他们俩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同一个班,两个人一向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也无话不说。
关键词 人际关系 说话 幼儿园 同一 邻居 个人
下载PDF
增进人际关系的途径——“知之深 爱之切”
19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6年第3期8-9,共2页
正确地了解同学是与同学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以情感为支点,相互了解则是彼此产生情感的基础,这就是“知之深.爱之切”的道理。了解是相互的,即包含两个方面:让同学了解自己和自己了解同学。
关键词 人际关系 同学 和谐 情感 道理
下载PDF
增进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0
作者 《青少年心理健康》 2007年第2期41-42,共2页
张明和朱林住在相邻的小区,在同一所中学、同年级、同班上学。因为两个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成了好朋友,事情是这样的:
关键词 人际关系 取长补短 朋友 友好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