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73
1
作者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3年第3期229-237,共9页
本文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重点探讨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分析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从而为该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 本文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重点探讨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分析评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和田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从而为该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本研究也为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水资源 流域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洪水淹没范围模拟 被引量:99
2
作者 葛小平 +1 位作者 张琪 张立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6-460,共5页
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是洪灾损失评估的核心环节。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水力演进模型 ,结合三维模拟技术和对象关系模型数据库 ,对浙江奉化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进行模拟。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洪水淹没范围 。
关键词 GIS 洪水淹没范围 数字高程模型 三维模拟
下载PDF
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83
3
作者 邓晓军 +2 位作者 翟禄新 刘娅 李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3-1001,共9页
健康的城市河流既能够维持其生态系统的自然运转,又能够满足城市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基于城市河流健康的内涵,构建出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环境等3个方面24个指标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的城市河流既能够维持其生态系统的自然运转,又能够满足城市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基于城市河流健康的内涵,构建出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环境等3个方面24个指标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漓江市区段为例,通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漓江市区段复合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果为(0.2193,0.3004,0.3261,0.1137,0.0405),处于中健康状态;其自然生态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景观环境子系统的健康状态分别为中、优和良;水量、防洪能力、鱼类多样性指数和底栖动物多样性是漓江市区段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其它城市河流的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河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漓江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湿地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52
4
作者 于瑞宏 李畅游 +1 位作者 刘廷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8-955,共8页
利用遥感原理对乌梁素海1986年以来湿地环境的演变进行分析,指出近17年来乌梁素海总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明水区面积1987年以前趋势增加,到1996年趋势减少,至2002年又趋势增加;密集水草区面积与明水区面积变化特征基本相反;芦苇区面积198... 利用遥感原理对乌梁素海1986年以来湿地环境的演变进行分析,指出近17年来乌梁素海总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明水区面积1987年以前趋势增加,到1996年趋势减少,至2002年又趋势增加;密集水草区面积与明水区面积变化特征基本相反;芦苇区面积1987年以前趋势减少,而后趋势增加;浅水区和沼泽区面积的总趋势尽管微弱增加,但变化基本平稳;1988年开始种植人工芦苇,其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章还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原因,阐述了不同类型区面积与水文气象因子和水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最后探讨了乌梁素海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 趋势 可持续发展 面积 变化 永续利用 种植 水环境因子 集水 水草
下载PDF
河流形态的分维及与洪水关系的探讨——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被引量:50
5
作者 马宗伟 李嘉峻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0-534,共5页
河流水系形态特征可以通过河流的分形特征来反映,分形维数则是河流分形特征的量化表示,其与河流洪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以长江中下游为例,利用网格覆盖法计算出长江中下游河流分维,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河流的分形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结... 河流水系形态特征可以通过河流的分形特征来反映,分形维数则是河流分形特征的量化表示,其与河流洪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以长江中下游为例,利用网格覆盖法计算出长江中下游河流分维,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河流的分形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洪水分析不同水系特征下洪水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来说河道分维越大、河网分维越小,洪水发生可能性则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形态 分形维数 洪水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河网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54
6
作者 徐光来 王柳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6-781,共6页
河网连通是区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图论将河网概化为图模型,考虑不同类型河道输水能力差异,以河道水流阻力倒数表征水流通畅度,并以河道水流通畅度为权值,借助ArcGIS平台建立河网图模型加权邻接矩阵,再利用MATLAB工... 河网连通是区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图论将河网概化为图模型,考虑不同类型河道输水能力差异,以河道水流阻力倒数表征水流通畅度,并以河道水流通畅度为权值,借助ArcGIS平台建立河网图模型加权邻接矩阵,再利用MATLAB工具进行顶点水流通畅度计算和河网连通度分析,从而实现对河网连通性的定量化分析。以太湖流域嘉兴平原河网为例,进行河道疏浚前后的河网连通程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河道疏浚后河网连通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连通性 水流阻力 防洪 图论
下载PDF
GIS支持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系统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李立国 +2 位作者 蔡国民 张立峰 李景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2-457,共6页
中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经济发达,洪水灾害频繁发生,防洪减灾研究十分重要。洪水风险图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洪水灾害等多种信息,在防洪减灾中可发挥重要参考作用。以中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开展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持的洪水风险图信息... 中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经济发达,洪水灾害频繁发生,防洪减灾研究十分重要。洪水风险图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洪水灾害等多种信息,在防洪减灾中可发挥重要参考作用。以中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开展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持的洪水风险图信息系统研究,借助历史洪水数据库和社会经济数据库,结合流域空间信息动态分析,探讨流域洪水风险图快速编制的方法和途径。该研究为洪水风险图动态更新创造了条件,提高洪水风险图的准确性,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快速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图 动态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 中小流域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新疆降水和径流影响分析 被引量:49
8
作者 柳葳 黄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7-602,共6页
全球气候变暖对新疆气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升温的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的降水量、冰川储量、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区降水总量增加,冰川物质平衡以负平衡为主,局部地区地表径流量明显增加。对比分析不... 全球气候变暖对新疆气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升温的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的降水量、冰川储量、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区降水总量增加,冰川物质平衡以负平衡为主,局部地区地表径流量明显增加。对比分析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发现新疆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变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尚难判断全区降水量是否有稳定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计算,对比冰川加速消融和降水量增加对本区地表径流增大的贡献,表明引起局部地区地表径流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冰川加速消融。气候变暖打乱了本地的水平衡,使本地洪水和干旱灾害有加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冰川变化 物质平衡 径流量
下载PDF
浙东沿海城镇化对河网水系的影响 被引量:46
9
作者 陈云霞 付维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3,共6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河网水系结构遭到了较大破坏,导致了洪涝、干旱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以浙东沿海鄞东南平原区为例,以GIS技术作支撑,利用航空遥感图像作为信息源,采用河网水系分级量算统...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河网水系结构遭到了较大破坏,导致了洪涝、干旱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以浙东沿海鄞东南平原区为例,以GIS技术作支撑,利用航空遥感图像作为信息源,采用河网水系分级量算统计和图形叠加对比等方法,通过城镇化过程中河网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鄞东南地区河网水系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城镇化的发展与河网演化之间的联系,并定量预测了研究区在目前城镇化速度下的河网结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遏制这种发展趋势的措施,即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多保留现有的河道水系,尤其是村镇级中小河道,重视河网结构与功能的恢复,才能改善河网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河网水系 水生态环境 洪涝灾害 浙东沿海
下载PDF
近50年长三角地区水系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47
10
作者 韩龙飞 +3 位作者 杨柳 邓晓军 胡春生 徐光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9-827,共9页
基于1960s、1980s以及2010s三期1:5万地形图中水系数据,选取河网密度(Dd)、水面率(WSR)、干流面积长度比(R)、支流发育系数(K)和盒维数(D),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系近50年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1960s、1980s以及2010s三期1:5万地形图中水系数据,选取河网密度(Dd)、水面率(WSR)、干流面积长度比(R)、支流发育系数(K)和盒维数(D),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系近50年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0年来,长三角水系河网密度、水面率数量特征呈下降趋势,其中武澄锡虞、杭嘉湖和鄞东南地区河网密度减少近20%;结构特征发生变化,秦淮河流域干流面积长度比增加显著,杭嘉湖地区支流发育系数衰减达46.8%;河网复杂度衰退,武澄锡虞和杭嘉湖地区的盒维数衰减分别达7.8%和6.5%。2城市化影响水系的空间分布,高度城市化地区河网密度、水面率、支流发育系数以及盒维数最低。3城市化深刻改变着水系的演化过程。1960s-2010s期间,高度城市化地区的河网密度、水面率衰减剧烈达27.2%和19.3%,河网主干化趋势加剧,河网复杂度下降4.91%。1980s-2010s期间,低度城市化地区支流衰减达53.3%,河网密度大幅下降14.6%。4城镇用地的扩张、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田水利活动是改变长三角水系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结构 时空变化 城市化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1
作者 徐光来 徐宏亮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71-2178,共8页
受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天然水文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化过程所引起的水文效应研究现状,述评了现有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化对降水... 受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天然水文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城市化过程所引起的水文效应研究现状,述评了现有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其影响程度还存在争议,城市化降水效应机理有待研究;②城市化地区河网结构趋于简单,目前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分级方法不明确;③不透水面变化改变长期径流量、水质以及暴雨洪水洪峰流量、洪峰过程,其定量关系的阈值需要确立;④变化下垫面条件下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耦合需要进一步研究。最后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以便作为城市水文学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径流 生态系统 水文效应 城市化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春玲 张强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对上海、杭州和南京 3个气象站 195 1~ 2 0 0 1气温与降水器测资料 ,利用Mann_Kendall法对 3站年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序列作突变分析 ,同时利用滑动t检验以及Yamamoto法 (子序列n =10年 )对突变研究结果作进一步验证 ,结果表明 ,该区年均... 对上海、杭州和南京 3个气象站 195 1~ 2 0 0 1气温与降水器测资料 ,利用Mann_Kendall法对 3站年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序列作突变分析 ,同时利用滑动t检验以及Yamamoto法 (子序列n =10年 )对突变研究结果作进一步验证 ,结果表明 ,该区年均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 ,且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发生明显突变 ,而年降水量变化不显著 .该区四季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春、秋季和冬季气温均显著上升 ,而夏季增温趋势不明显 ;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多 ,而秋季降水量则呈明显减少趋势 .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及其未来预测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为研究全国甚至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气温与降水 变化趋势 突变 Mann-Kendall统计检验
下载PDF
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下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变化分析——以苏州市中心区为例 被引量:45
13
作者 邵玉龙 马爽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7-1172,共6页
太湖流域是我国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同时对原有河流水系造成了较大冲击,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苏州市是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最为典型的城市之一,近几十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 太湖流域是我国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同时对原有河流水系造成了较大冲击,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苏州市是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最为典型的城市之一,近几十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河网萎缩,水系连通受阻。为此运用图论和GIS的方法探讨了水系结构与河流连通变化。研究表明:(1)近50a来,苏州市中心区河流总长减少了约84km,河网密度下降了约19.7%;(2)研究区二、三级河流持续减少,一级河流不断增加,呈明显的主干化趋势;(3)河流结点数和河链数均呈下降趋势,且1980s到2009年的变化幅度要比1960s到1980s的变化幅度大;(4)水系连通度由1960s的421.5下降到1980s的401.7,到2009年下降为336.1,呈明显的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水系 水系连通性 连通度 苏州市区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丁瑾佳 陈莹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3,共7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域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众多湖泊河网衰退消亡,由此引发的河流水质恶化、洪涝干旱灾害加剧...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域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众多湖泊河网衰退消亡,由此引发的河流水质恶化、洪涝干旱灾害加剧等一系列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选择该地区内一些典型区域,基于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以遥感和G IS作支持,通过模拟计算与综合分析,围绕城市化对城市降雨与径流的长期影响、对城市暴雨洪水的影响,以及对河网水系与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重点探讨城市化发展为特征的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循环以及水文过程的影响,寻求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水文变化规律,以便对该地区城市化水文效应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并为当地的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水文效应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成因及洪水特征模拟分析 被引量:39
15
作者 于瑞宏 马宗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8-643,共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条件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域水系构造和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洪水多发性,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导致该地区水循环过程发生较大改变,而大量水库、堤防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使得...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条件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域水系构造和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洪水多发性,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导致该地区水循环过程发生较大改变,而大量水库、堤防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洪水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综述了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水系特征与洪水灾害的关系,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变化条件下的暴雨洪水模拟研究,以长江下游太湖东苕溪流域的南苕溪为研究区,进行了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模拟验证和特征分析,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从而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减灾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 人类活动 洪水灾害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地区 洪水特征 模拟分析 灾害成因 自然地理条件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孟慧芳 +1 位作者 徐光来 张兴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631,共6页
河流连通性对流域水文过程特征、水环境条件以及河湖蓄泄能力等有较大影响。平原河网地区是河流高度发育并受到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的区域,并且区域内水系结构破坏、河流连通受阻已成为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对现... 河流连通性对流域水文过程特征、水环境条件以及河湖蓄泄能力等有较大影响。平原河网地区是河流高度发育并受到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的区域,并且区域内水系结构破坏、河流连通受阻已成为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对现有的河流连通评价方法的分析,尝试建立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的平原河网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并以鄞东南平原河网为例开展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的河流连通性比1990年的明显减小。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可以看出,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的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能较好的评价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评价结果优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连通性 评价方法 水文过程 鄞东南平原河网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损失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腊春 周寅康 +2 位作者 付重林 定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3-39,共7页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遭受洪涝灾害后,经济损失极为严重。本文采用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模拟了 1991年洪涝灾害的淹没范围和灾害损失,并预测了2010年在发生 1991年 型洪涝淹没情况下的经济损失,为制定...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遭受洪涝灾害后,经济损失极为严重。本文采用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模拟了 1991年洪涝灾害的淹没范围和灾害损失,并预测了2010年在发生 1991年 型洪涝淹没情况下的经济损失,为制定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了依据。根据预测,当2010年在发生 1991年型特大洪涝淹没时,灾害经济损失将可高达774亿元,约为1991年的7倍,因此太湖的防洪任 务极为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淹没范围 经济损失 预测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太湖平原区河网结构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跃峰 +5 位作者 张倩玉 李广 雷超桂 杨柳 韩龙飞 邓晓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河网水系萎缩,连通性受阻,河网调蓄能力降低,加大了区域洪灾风险和洪涝损失。基于1960s、1980s、2010s的1:5万地形图水系及三个控制站的水位数据,选取河网密度(Rd)、水面率(WP)、盒维数(D)、水位Hurst指数(H),分析了...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河网水系萎缩,连通性受阻,河网调蓄能力降低,加大了区域洪灾风险和洪涝损失。基于1960s、1980s、2010s的1:5万地形图水系及三个控制站的水位数据,选取河网密度(Rd)、水面率(WP)、盒维数(D)、水位Hurst指数(H),分析了近50年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地区的水系演变与河网调蓄能力变化;并借助代表性单元流域概念,以水位Hurst指数来表征河网调蓄能力,从河网调蓄的物理机理出发,探讨了河网调蓄与河网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快速城镇化影响,1960s-2010s武澄锡虞地区河网密度、水面率及盒维数分别下降了18.87%、24.59%、7.60%,且1980s至2010s各水系指标的衰减率均高于1960s-1980s;2 1960-2010年,研究区年均及汛期的水位Hurst指数呈下降趋势,其所反映的河网调蓄能力与该地区河网水系各指标变化同步,这表明城镇化引起的河流水系衰减导致河网调蓄能力发生明显下降,非汛期水位Hurst指数先增加后降低,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3基于REW概念与水位Hurst指数值,初步构建了河网结构参数与调蓄能力的关系式,并对关系式进行了验证,基本可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城镇化下水系变化对河网调蓄能力的影响,从而为评价平原水网区河网调蓄能力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结构 调蓄能力 REW概念 城市化 太湖流域
原文传递
全球变暖对新疆水循环影响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冯思 黄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5,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地区降水量、冰川数量、径流量、地下水位等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61个国家水文、气象站点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的降水量、气温、冰川、径流量、湖泊水量、地下水位的变化资料分析,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新疆地区降水量、冰川数量、径流量、地下水位等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61个国家水文、气象站点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的降水量、气温、冰川、径流量、湖泊水量、地下水位的变化资料分析,探讨了新疆水循环的变化趋势和原因.结果表明:新疆地区降水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全球水循环速度加快引起的.通过分析新疆高山冰川的变化,试图揭示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对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水资源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降水蒸发 冰川 新疆 水循环
下载PDF
GIS支持下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慧平 葛小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0-63,共4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能力,可以反映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性,将它与非点源污染模型结合可大大减轻非点源污染模拟难度。介绍了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结合USEPA开发的BASINS系统及PLOAD模型,从数据的...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能力,可以反映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性,将它与非点源污染模型结合可大大减轻非点源污染模拟难度。介绍了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结合USEPA开发的BASINS系统及PLOAD模型,从数据的输入、模型参数的提取、结果的可视化3个方面分析了GIS在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并以浙江省剡江流域为试验区进行了模拟,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流域 负荷 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