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意念功能角度施教 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1
作者 扬琴 《外国语言文学》 1997年第4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意念功能大纲 语言交际能力 意念范畴 外语教学 语言现象 语法结构 “功能” 语法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 抽象思维能力
原文传递
《伟人考茨比》中人物性格的两重性
2
作者 扬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51-54,63,共5页
美国文艺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第三幕与尾声》一文中指出了裴兹杰拉德创造了一种“双重幻象”:一方面他“给自己的角色蒙上一层令人钦佩的薄雾”,但同时他又在“驱散这层薄雾”。考利接着写道:“他的所有小说仿佛都在描绘他带... 美国文艺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第三幕与尾声》一文中指出了裴兹杰拉德创造了一种“双重幻象”:一方面他“给自己的角色蒙上一层令人钦佩的薄雾”,但同时他又在“驱散这层薄雾”。考利接着写道:“他的所有小说仿佛都在描绘他带着一个最漂亮的姑娘参加一个盛大的舞会……但同时他又仿佛是站在舞厅外面——一个来自中西部的小男孩,鼻子紧贴着窗玻璃,心里在揣摩门票票价多少,乐曲由谁付钱”。 这种“双重幻象”令人想到小说《伟人考茨比》所具有的两重性。裴兹杰拉德的这部小说,曾被T·S·艾略特誉为“自亨利·詹姆士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小说一开头就展开一系列主题上的矛盾。故事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考茨比追求黛希,力图索回失去的往昔;另一条是黛希的丈夫汤姆·布坎南与玛特·威尔逊私通。小说的两重性通过今昔对照展示出来。裴兹杰拉德的传记作者安德列·勒窝把这种两重性作了如下的概括:一方面,它反映出一种“无能与不足:一个得不到满足、烦躁不安和辨不明方向的社会,要为过剩的精力寻求出路,但却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它又展现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它使世界理想化,给受挫的企求和未偿的愿望赋予含义,指出方向”。 《伟人考茨比》可说是一部有“双重主人公”的小说。主要角色是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小说 小说主题 叙述者 T·S·艾略特 布坎南 伟人 理想主义 英文原版 威尔逊 爱情
下载PDF
语法与语义——英语语句中的一致性、对等性与平衡性
3
作者 扬琴 《外国语言文学》 1994年第Z2期13-19,共7页
语言诵过语法和语义这两个方面表达意义。就语义而言,我们能了解词语的含义是因为词是某一概念的符号。我们获知dog一词的含义,是因为将其与我们对此类四足动物的经验相联系。我们了解bone一词的含义,是因为它代表我们印象中的某一物体... 语言诵过语法和语义这两个方面表达意义。就语义而言,我们能了解词语的含义是因为词是某一概念的符号。我们获知dog一词的含义,是因为将其与我们对此类四足动物的经验相联系。我们了解bone一词的含义,是因为它代表我们印象中的某一物体。同样,bury一词是我们熟知的一种行为的标记,我们由此了解该词的含义。然而,按字母顺序排列并说出这三个词——“bone bury dog”——却不能使听的人了解其含义,因为这样的组合并没有表达多少意思。要使其有意义,还需要表明这些词所代表的概念如何相互联系。语法就是表明这种联系的手段;要是我们说“The dog buries the bone,”表明了这几个词的相互联系,听的人就明白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本文拟通过粗略回顾英语语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语言运用与语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英语语句中语法与语义的一致性、基础句型中的对等性和平衡协调等几个方面作—探讨,以期加深对英语语言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语言运用和语言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性 语言运用 语言教学 语法关系 语言规律 四足动物 句型结构 联系动词 语法手段 长句
原文传递
浅谈英语常见句型中形式与内容的矛盾
4
作者 扬琴 《外国语言文学》 1984年第1期26-29,共4页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一个句子结构并不陌生,其中单词也熟悉,可是意思却搞不大清楚。有一次,一个学生抄来一个句子:I can’t tell youanything when you won’t listen。他说这个句子很简单,但却不容易解释清楚。...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一个句子结构并不陌生,其中单词也熟悉,可是意思却搞不大清楚。有一次,一个学生抄来一个句子:I can’t tell youanything when you won’t listen。他说这个句子很简单,但却不容易解释清楚。他解释为:“当你不听的时候,我什么也不能告诉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more 形容词 实词 固定词组 句法结构 句子结构 英语 中心意思 分句 主句 英语句型 先行词 条件复句 条件句
原文传递
Carrie Meeber:from Inner Debates to Inner Defeat in the City
5
作者 扬琴 《外国语言文学》 1987年第2期70-76,共7页
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二十世纪具有现实主义小说先驱地位的作品。主人公嘉莉是一个农村姑娘,因羡慕大都市的豪华生活,先后来到芝加哥和纽约。她经历过失业和贫困的折磨,当了人家的情妇,最后在大都会... 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二十世纪具有现实主义小说先驱地位的作品。主人公嘉莉是一个农村姑娘,因羡慕大都市的豪华生活,先后来到芝加哥和纽约。她经历过失业和贫困的折磨,当了人家的情妇,最后在大都会的角逐中,以灵魂上的堕落换来荣华富贵,但却并没有得到幸福。本文通过剖析嘉莉进入大城市后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揭示美国在资本主义都市化过程中,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结构破坏了传统的道德准则和家庭关系,金钱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ie Meeber
原文传递
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的用法
6
作者 扬琴 《外国语言文学》 1986年第3期40-44,共5页
英语动词有的只能接不定式,有的只能接动名词,有的则既可接不定式,也可接动名词,现分述如下。一、只能接不定式的动词只能接不定式的动词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只用于“动词+不定式”结构的动.
关键词 动名词 意思 含义 不定式 动词词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