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并发症23例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勇 岑瑛 +1 位作者 学文 段伟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对23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注射隆乳术的临床应用问题。方法通过对接受注射者症状、体征归纳总结,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注射物分布层次杂乱,同时有周围组织病理改变,手术... 目的对23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注射隆乳术的临床应用问题。方法通过对接受注射者症状、体征归纳总结,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注射物分布层次杂乱,同时有周围组织病理改变,手术亦不能彻底清除。结论手术操作不规范是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本身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值得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学文 岑瑛 +2 位作者 石健林 刘勇 段伟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02-90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探讨综合治疗的优越性及经验。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共56例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纳入试验。综合治疗组(A组)28例,男20例,女8...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案对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效果,探讨综合治疗的优越性及经验。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共56例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纳入试验。综合治疗组(A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14~47岁,平均31岁;患手共47只129指,以手术结合系统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B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18~51岁,平均30岁;患手共42只107指,采用常规手术,术后仅作简单的康复性锻炼指导,由患者在院外自己完成功能锻炼。采用Swanson法对患指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九孔柱试验法对患手整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指和手整体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人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19个月,B组患者均获随访13~20个月。治疗前A组患指的强直失能指数(index of ankylosis,IA)值为82%±20%,B组为78%±17%;治疗后A组为45%±13%,B组为52%±14%;治疗前后A组IA差值为37%±15%,B组为2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九孔柱测量值28.34±5.62s,B组为27.47±5.78S;治疗后A组为20.73±4.25s,B组为21.86±4.12s;治疗前后A组九孔柱测量差值为7.61±2.27s,B组为5.61±2.9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手指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烧伤 瘢痕挛缩 综合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移行区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墨 王鹏 +3 位作者 殷波 费翔 学文 宋永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联合移行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9例疑诊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TRUS)及SWE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并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SWE联合移行区穿刺对提高前列... 目的:探讨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联合移行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9例疑诊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TRUS)及SWE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并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SWE联合移行区穿刺对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的作用。结果:489例患者病理结果显示:前列腺癌221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68例。在系统性穿刺基础上,应用SWE联合移行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45.19%,显著高于单独系统性穿刺活检的检出率33.13%(P<0.05);SWE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TRU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检测癌组织平均杨氏模量值(Emean)为(40.1±9.5)k Pa,良性病灶Emean值为(21.6±8.3)k Pa,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出,当Emean值为28.5 k Pa时曲线下面积为0.899,诊断敏感性为88.71%,特异性为86.23%。结论:应用SWE联合移行区穿刺可显著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当以Emean值28.5 k Pa作为截点时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移行区穿刺 前列腺癌 诊断
下载PDF
肌成纤维细胞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勇 岑瑛 +1 位作者 唐颖 学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在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998年~ 2 0 0 0年门诊或住院的 13例增生性瘢痕 ,14例瘢痕疙瘩及 7例成熟瘢痕患者的相应组织 ,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进行观察、检测。 结果 增生性... 目的 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在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对 1998年~ 2 0 0 0年门诊或住院的 13例增生性瘢痕 ,14例瘢痕疙瘩及 7例成熟瘢痕患者的相应组织 ,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进行观察、检测。 结果 增生性瘢痕的超微结构中均可见典型的肌成纤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有不同程度表达的肌成纤维细胞。瘢痕疙瘩及成熟瘢痕的超微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未见肌成纤维细胞。 结论 肌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瘢痕畸形有关 ,并可用于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成纤维细胞 增生性瘢痕 病理性瘢痕 瘢痕疙瘩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超微结构 住院 用光
下载PDF
236例皮肤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勇 岑瑛 +1 位作者 学文 李正勇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癌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科1999-2001年236例皮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纳入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中,基底细胞癌95例(40%)、鳞状细胞癌92例(39%)、皮肤恶性黑素瘤49例... 目的探讨皮肤癌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科1999-2001年236例皮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纳入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中,基底细胞癌95例(40%)、鳞状细胞癌92例(39%)、皮肤恶性黑素瘤49例(21%)。三种恶性肿瘤男女比例依次为1.2∶1;1.8∶1;1.45∶1。基底细胞癌中位年龄为62岁,鳞状细胞癌为59岁、皮肤恶性黑素瘤为53岁。病变部位主要为头面颈部者为基底细胞癌(85%)、鳞状细胞癌(45.5%)。皮肤恶性黑素瘤病变主要部位为四肢(67%)。(2)本组随访2-5年,BCC采用手术治疗,治愈率达100%,复发的BCC术后结合放疗,亦无一例复发;SCC复发率为12.9%,死亡1例;CMM采用手术辅以生物治疗,复发率35.6%,死亡率13.3%。结论SCC、BCC和CMM的发病年龄、性别及发生部位均有一定差异,男性发病率总体高于女性。紫外线照射是BCC、SCC的主要病因,烧伤瘢痕溃烂、慢性溃疡是SCC另一个重要病因,外伤、色素痣是CMM的重要病因。手术治疗适用于皮肤癌各期病变,治愈率最高,死亡率低。CMM采用手术结合术后生物治疗效果较好,但CMM发生远位转移预后差。早发现、及早治疗是皮肤癌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黑色素瘤 治疗
下载PDF
磺胺嘧啶锌软膏复合碘伏用于烧伤Ⅱ度创面 被引量:16
6
作者 邹同荣 舒运兵 +6 位作者 杜永贵 毛波 吕英 陈国双 张攀 吴琛 学文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锌软膏复合碘伏用于烧伤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Ⅱ度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即磺胺嘧啶锌软膏组、磺胺嘧啶锌软膏复合碘伏组、碘伏组。观察时间是15d、30d、3个月、6个月;观察其病...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锌软膏复合碘伏用于烧伤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Ⅱ度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即磺胺嘧啶锌软膏组、磺胺嘧啶锌软膏复合碘伏组、碘伏组。观察时间是15d、30d、3个月、6个月;观察其病程、住院费用、创面愈合后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磺胺嘧啶锌软膏复合碘伏组与磺胺嘧啶锌软膏组、碘伏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碘伏组均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碘伏用于烧伤Ⅱ度创面,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节约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锌软膏 碘伏 烧伤
下载PDF
可食地景在屋顶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巍 学文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16-118,共3页
介绍了可食地景的概念和起源、分析了相关实例,并归类说明了可食地景在屋顶绿化中的形态营造以及常用植物种类等,对可食地景的运用前景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可食地景 屋顶绿化 城市景观
下载PDF
耳后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卿勇 岑瑛 +3 位作者 刘晓雪 段伟强 学文 刘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5-896,共2页
目的总结耳后皮瓣修复耳廓前方、耳轮及颞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18例耳廓前方、耳轮上半部分及颞部皮肤缺损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40.3岁。缺损原因:肿瘤术后缺损13例,外伤5例。缺损范围1cm&#... 目的总结耳后皮瓣修复耳廓前方、耳轮及颞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收治18例耳廓前方、耳轮上半部分及颞部皮肤缺损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40.3岁。缺损原因:肿瘤术后缺损13例,外伤5例。缺损范围1cm×1cm~3cm×2cm。病程1d~35年,中位病程15年。术中彻底切除病变及清创后8例采用随意皮瓣,10例采用耳后上蒂岛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2cm×1cm~3cm×3cm。供区6例采用直接缝合,12例采用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5年。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耳廓修复后形状正常。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6个月局部肿瘤复发,再次切除后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其余肿瘤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耳后皮瓣能较好修复耳廓前方、耳轮上半部分及颞部皮肤缺损,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皮瓣 皮肤缺损 耳廓 耳轮 颞部 修复
原文传递
成年烧伤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敏 陈晓娟 +2 位作者 任琳洁 黄建琼 学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5-581,共7页
目的了解成年烧伤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烧伤科收治1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成年烧伤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入院时... 目的了解成年烧伤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烧伤科收治1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成年烧伤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致伤因素及烧伤总面积等一般资料;在入院后1个月或者出院前,采用恐动症Tampa量表(TSK)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恐动症及恐动症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烧伤当时、清创换药时、烧伤术后及安静休息时的疼痛程度(结果取均值),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社会支持水平,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根据TSK评分,将>37分的患者纳入恐动症组,≤37分的患者纳入非恐动症组,统计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前述疼痛评分、社会支持水平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2组患者数据比较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等单因素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成年烧伤患者发生恐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70例患者的问卷及各量表,回收率100%;剔除2例合并颅骨骨折加重患者资料,有效资料168份,有效率98.82%。168例患者中男88例(52.38%)、女80例(47.62%),年龄18~71(41±6)岁,大部分患者为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医疗费用非自费,致伤因素以火焰和热液为主,烧伤总面积为2%~75%[(28±5)%]体表总面积,TSK评分为(41±5)分,疼痛评分为4.0(2.6,7.0)分,社会支持水平评分为(40±5)分,焦虑评分为8.5(7.0,13.0)分,抑郁评分为9.5(6.5,12.0)分。共98例患者存在恐动症,恐动症发生率为58.33%。恐动症组及非恐动症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致伤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横断面研究 危险因素 恐动症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 被引量:11
10
作者 卿勇 岑瑛 +2 位作者 学文 段伟强 刘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145例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患者。男81例,女64例;年龄2个月~40岁,中位年龄17岁。病程2个月~40年。病变分布于头面部85例,四肢34例,躯干26例。...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145例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患者。男81例,女64例;年龄2个月~40岁,中位年龄17岁。病程2个月~40年。病变分布于头面部85例,四肢34例,躯干26例。病变范围为1cm×1cm~27cm×24cm。术中病变切除后直接缝合40例;采用3cm×2cm~18cm×11cm局部皮瓣移位修复21例,供瓣区直接缝合18例,腹部取皮回植3例;采用5cm×3cm~27cm×18cm中厚皮片移植84例,其中61例腹部供皮区直接缝合,5例大腿供皮区采用刃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18例血管瘤病变区皮肤原位回植。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毛细血管瘤38例,微静脉畸形23例,静脉畸形67例,动静脉畸形15例,淋巴管畸形2例。6例植皮患者术后发生皮片部分坏死,其中1例伴颅骨外露,经局部筋膜瓣移位修复联合植皮后愈合,5例经换药后Ⅱ期愈合;其余患者皮瓣及皮片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12例于术后6个月~2年复发,其中动静脉畸形4例,静脉畸形7例,微静脉畸形1例,均再次手术切除后治愈。余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广泛彻底手术切除是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应密切随访有无病变复发,并及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病理性瘢痕裸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培生 岑瑛 +5 位作者 刘晓雪 陈俊杰 学文 刘勇 李晶晶 王耀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 验证所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病理性瘢痕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0.8cm×0.8cm×0.5cm的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移植到裸鼠皮下,大体观察裸鼠及植入物情况。移植后第16天取出移植物与原标本进行下... 目的 验证所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病理性瘢痕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0.8cm×0.8cm×0.5cm的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移植到裸鼠皮下,大体观察裸鼠及植入物情况。移植后第16天取出移植物与原标本进行下列指标的比较:体积、瘢痕的镜下特征、酸性黏多糖含量及Ⅰ、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移植后裸鼠全部存活且创面愈合良好。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的酸性黏多糖含量移植前分别为3448±1452、1940±509,移植后分别为3237±1871、1809±552,移植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物保持着原有的胶原特性及含量,未检测到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以适当体积移植到裸鼠皮下,其生物学特性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该动物模型适用于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小鼠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黄瓜EMS诱变突变体库的构建 被引量:11
12
作者 齐晓花 李倩倩 +4 位作者 叶思佳 杨国志 徐强 学文 陈学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066-6072,共7页
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导黄瓜"YZ-01"发生突变,以构建黄瓜突变体库,从而获得纯合突变体,加速功能基因的解析进程。通过对比5组不同浓度EMS(0,0.5%,1%,1.5%,2%和2.5%)处理后黄瓜种子的出苗率... 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导黄瓜"YZ-01"发生突变,以构建黄瓜突变体库,从而获得纯合突变体,加速功能基因的解析进程。通过对比5组不同浓度EMS(0,0.5%,1%,1.5%,2%和2.5%)处理后黄瓜种子的出苗率,最终确定该品系的半致死剂量为1.5%。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突变体库的构建,EMS诱变处理3 100粒种子,最终成功定植1 340株植株;其中93个植株收到M1代自交种子;将M1每个株系选择8到10株种植,其中88个M2株系成活;M2植株表型突变频率为15.22%。对M2各株系表型鉴定,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突变性状,例如矮化突变体、果皮黄化突变体、果皮光亮突变体、短果突变体、圆叶突变体、叶缘失绿突变体、黄叶突变体、叶片皱缩突变体等。该研究为今后黄瓜功能基因研究及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甲基磺酸乙酯 突变体库
原文传递
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分期手术治疗19例报告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学文 卿勇 +1 位作者 李正勇 岑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表明难治性压疮采用肌皮瓣或筋膜皮瓣修复远期效果好,观察采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6-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采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患者1... 目的:研究表明难治性压疮采用肌皮瓣或筋膜皮瓣修复远期效果好,观察采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6-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采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患者19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清创切痂术,二期根据患者年龄、压疮部位、范围等选择肌皮瓣类型行肌皮瓣转移术。全部采用局部肌皮瓣修复,臀大肌皮瓣修复21处,皮瓣范围13cm×11cm~17cm×14cm;股二头肌长头肌皮瓣修复8处,皮瓣范围10cm×6cm~13cm×6cm。术后睡翻身床14d,定期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18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尿毒症患者皮瓣下积血,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3年,原手术部位无压疮复发,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结论:应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方法治疗骶尾部难治性压疮效果明显,手术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褥疮 外科皮瓣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头皮扩张期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海涛 岑瑛 +2 位作者 刘勇 张艳阁 学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9-250,共2页
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头皮扩张期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12例头皮扩张期动静脉畸形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19~39岁,平均27岁。一期植入1~2枚200或400 mL扩张器,扩张2~3个月后二期完... 目的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头皮扩张期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12例头皮扩张期动静脉畸形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19~39岁,平均27岁。一期植入1~2枚200或400 mL扩张器,扩张2~3个月后二期完整切除头皮病变,切除后缺损范围为5 cm×5 cm~12 cm×11 cm,采用相应大小扩张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一期术后无扩张器外露,二期手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4个月1例患者局部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后一期缝合治愈;其余患者无复发,患者头发生长良好。结论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头皮扩张期动静脉畸形,在切除病变同时避免了秃发畸形的发生,还可降低血管畸形的复发率,是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 头皮动静脉畸形 扩张期
原文传递
黄瓜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CsGAPDH的克隆及其涝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齐晓花 学文 +5 位作者 罗晶晶 高海洁 徐强 林肖剑 朱碧云 陈学好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93-1698,共6页
以黄瓜耐涝品系‘早二N’根组织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结合RACE技术,获得了黄瓜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CsGAPDH)的cDNA全长序列,基因编码区共1011bp,编码33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HQ15646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GAPDH基因与胡萝卜... 以黄瓜耐涝品系‘早二N’根组织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结合RACE技术,获得了黄瓜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CsGAPDH)的cDNA全长序列,基因编码区共1011bp,编码33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HQ15646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GAPDH基因与胡萝卜、葡萄、大豆等双子叶植物同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在88%以上,与单子叶植物水稻和玉米同源基因的相似性达86.8%和86%。q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sGAPDH基因快速响应涝胁迫,在涝胁迫2h,该基因在根中表达量达到对照水平的12倍,在涝胁迫12h达到表达高峰,随后表达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CsGAPDH基因在‘早二N’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根和叶中原始表达量高于茎,在涝胁迫4h后均诱导表达,根中诱导表达量上调幅度最大,为初始表达量的4倍。CsGAPDH属于黄瓜涝胁迫响应基因,在缓解涝胁迫伤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涝胁迫 CsGAPDH基因 诱导表达
原文传递
经腹途径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9
16
作者 卜仁戈 张墨 +3 位作者 费翔 学文 宋永胜 吴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5-936,共2页
回顾性分析26例女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患者均行经腹途径膀胱阴道瘘修复手术(经膀胱路径手术19例,膀胱外路径手术7例).术后随访13~98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尿瘘复发.提示经腹途径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 回顾性分析26例女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患者均行经腹途径膀胱阴道瘘修复手术(经膀胱路径手术19例,膀胱外路径手术7例).术后随访13~98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尿瘘复发.提示经腹途径手术治疗膀胱阴道瘘,术野暴露充分,便于获取填充组织,手术易行,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处理合并输尿管损伤等复杂性膀胱阴道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手术治疗 经腹途径
下载PDF
游离背阔肌肌瓣结合中厚皮移植修复大面积全层头皮缺损九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海涛 王怀胜 +4 位作者 刘晓雪 学文 陈俊杰 庞梦茹 岑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0-311,共2页
1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31—62岁,平均43岁。患者中4例为头皮撕脱伤,均为头发卷入机器所致;4例为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全层缺损;1例为头皮撕脱伤植皮修复... 1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31—62岁,平均43岁。患者中4例为头皮撕脱伤,均为头发卷入机器所致;4例为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全层缺损;1例为头皮撕脱伤植皮修复后贴骨瘢痕反复破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头皮缺损 背阔肌肌瓣 移植修复 全层 中厚皮 头皮鳞状细胞癌 头皮撕脱伤 游离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性手术后近期排尿困难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殷波 刘岗 +6 位作者 王鹏 金玮 学文 卜仁戈 王侠 宋永胜 吴斌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8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良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6个月内出现排尿困难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和预防进行探讨。结果21例行手术治疗,膀胱颈狭窄9例,后尿道狭窄9例,腺体残留3例。行经尿... 目的探讨良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6个月内出现排尿困难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和预防进行探讨。结果21例行手术治疗,膀胱颈狭窄9例,后尿道狭窄9例,腺体残留3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9例,开放性手术(膀胱颈、后尿道切开术)9例,经尿道前列腺摘除加膀胱颈后唇切开3例。3例行保守治疗,诊断为逼尿肌无力,经留置气囊导尿管1个月后缓解。随访9~90个月,6个月内无因排尿困难而再次入院者。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再次出现排尿困难者,多于术后6个月内出现,其中大多数需要再次手术。应重视术中的操作技术和术后管理,尽量避免术后近期因排尿困难而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排尿困难
原文传递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烧伤后严重手背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海涛 王怀胜 +3 位作者 刘勇 张玉婷 刘晓雪 学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烧伤后手背严重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7例手背烧伤后继发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148岁,平均3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867个月,平均42个月。手术瘢... 目的探讨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烧伤后手背严重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7例手背烧伤后继发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1148岁,平均3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867个月,平均42个月。手术瘢痕松解及关节复位后,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0 cm×8 cm。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范围为5.5 cm×5.0 cm10.5 cm×9.0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患者皮瓣较臃肿,术后3个月行二期皮瓣修薄术。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皮瓣感觉S3+2例,S3 1例,S2 3例,S1 1例;手功能获优2例,良4例,可1例。随访期间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严重瘢痕挛缩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瘢痕挛缩 手背 修复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颈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齐峰 蒲怡 +3 位作者 张艳阁 古芝燕 岑瑛 学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09-311,315,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增加头颈部脉管畸形患者病变临近部位的皮肤软组织量,探讨其在头面颈部脉管畸形外科治疗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头面颈部脉管畸形病... 目的通过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增加头颈部脉管畸形患者病变临近部位的皮肤软组织量,探讨其在头面颈部脉管畸形外科治疗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头面颈部脉管畸形病例。所有病例均采取Ⅰ期植入扩张器,定期注水;Ⅱ期切除病变,扩张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的外科手术方法。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年,均无复发;转移皮瓣与邻近皮肤色泽、外观均相同,质地柔软,切口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良好。结论应用Ⅰ期扩张器植入,Ⅱ期切除病变的治疗方式,在切除病变的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外观及功能,是治疗头面颈部脉管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扩张器植入 手术切除 自体血回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