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束排列方式对LNG冷能发电中间介质气化器丙烷管外凝结影响分析
1
作者 黄涛 林文胜 许婧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以LNG冷能发电装置中的中间介质气化器中冷凝器丙烷管外凝结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应数值模型,采用VOF模型追踪气液相界面,利用LEE模型作为相变传热传质模型,对管外气态丙烷凝结成液膜流动及凝结传热问题进行了瞬态二维CFD模拟。分析了... 以LNG冷能发电装置中的中间介质气化器中冷凝器丙烷管外凝结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应数值模型,采用VOF模型追踪气液相界面,利用LEE模型作为相变传热传质模型,对管外气态丙烷凝结成液膜流动及凝结传热问题进行了瞬态二维CFD模拟。分析了不同管束排列方式下冷凝器丙烷端管外液膜流动和凝结换热特性,并对管外平均换热系数的模拟值进行了相应的计算。此外,还分析了壁面过冷度对丙烷冷凝相变过程的影响,发现在壁面过冷度较大时,顺排和叉排结构中最底排管道处皆出现了气体回流现象,导致最底排的管道最先出现液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V冷凝器 两相流相变模拟 膜状凝结 管束排列方式
下载PDF
数据中心LNG冷电联供系统性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婧 林文胜 《制冷技术》 2018年第2期66-73,共8页
随着社会对数据计算、存储和传输等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s,IDC)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同时,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又需要消耗大量冷量来消除设备的巨大散热。本文假定某数据中心... 随着社会对数据计算、存储和传输等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s,IDC)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同时,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又需要消耗大量冷量来消除设备的巨大散热。本文假定某数据中心采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供能,提出了一个高能量效率的系统,其中包括LNG冷量和发电余热等低品味能量的利用。LNG气化后进入燃气轮机或联合循环系统发电为数据中心提供电力;LNG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量以及发电余热驱动的制冷系统联合为数据中心提供冷量。本文还对该系统和常规电网供能系统以及天然气供能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分布式能源系统 液化天然气 冷能
下载PDF
非常规天然气液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文胜 许婧 +1 位作者 高婷 顾安忠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7,共13页
煤层气、合成天然气、焦炉煤气、化工尾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液化是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由于含有大量氧、氮或氢,通常需要进行低温精馏提纯,非常规天然气液化技术与常规天然气有较大差别。本文回顾了近年与非常规天然气液化相关的研究进展... 煤层气、合成天然气、焦炉煤气、化工尾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液化是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由于含有大量氧、氮或氢,通常需要进行低温精馏提纯,非常规天然气液化技术与常规天然气有较大差别。本文回顾了近年与非常规天然气液化相关的研究进展。对于煤层气,国外大型煤层气项目因制冷剂供应原因均采用级联式流程,国内则注重小型或撬装式装置的开发以及含空气煤层气液化的特殊性的研究。对于合成天然气,由于脱氢的需要均采用液化-精馏的流程结构,并可以通过液化-精馏两部分的能量整合实现系统能效提升。对于焦炉煤气,甲烷化生成合成天然气后再液化是主流技术方案,而将焦炉煤气分离液化同时制取液化天然气和液氢的新技术方案应予重视。此外,非常规天然气液化过程安全性、相平衡和溶解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制冷循环 液化流程 煤层气 合成天然气 焦炉煤气
下载PDF
浸没燃烧式LNG气化器传热计算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婧 林文胜 阮斌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47-152,共6页
对浸没燃烧式LNG气化器(SCV)传热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段计算,校核现有传热计算模型对浸没燃烧式LNG气化器传热计算的适用性。管外传热利用流体横掠管束Zukauskas模型,管内段传热利用Dittus-Boelter模型、Shah (1982)模型、Kandlik... 对浸没燃烧式LNG气化器(SCV)传热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段计算,校核现有传热计算模型对浸没燃烧式LNG气化器传热计算的适用性。管外传热利用流体横掠管束Zukauskas模型,管内段传热利用Dittus-Boelter模型、Shah (1982)模型、Kandlikar(1990)模型和Kew and Cornwell (1997)模型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Kandlikar(1990)模型和KewandCornwell(1997)模型对LNG管内沸腾换热的计算结果偏差较小,分别为38.46%和3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 传热 沸腾换热 天然气 气化
下载PDF
液氢和液态有机氢载体的氢运输链能效及碳排放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文胜 刘洪茹 许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氢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其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没有污染物以及碳排放,是真正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氢能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氢能的长途、大规模运输的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以从挪威到中国和欧洲两条路线为例,分析了液氢和液... 氢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其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没有污染物以及碳排放,是真正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氢能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氢能的长途、大规模运输的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以从挪威到中国和欧洲两条路线为例,分析了液氢和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中的甲基环己烷(MCH)和十二氢-N-乙基咔唑(NEC)这3种氢能储运方式,设定了6条跨洋氢运输链,针对其中每个具体的环节选取了合理的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并搭建能效分析模型,绘制出各条运输链的能流图,并对它们的能量效率和碳排放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MCH运输链运输到欧洲和中国的能量效率分别是40.64%和35.84%,NEC运输链为39.43%和34.20%,均略高于液氢运输链的38.11%和33.73%;(2)在碳排放量方面,与液氢运输链(241.27和214.80 kg-CO_(2)/MWh)相比,MCH运输链(207.67和104.58 kg-CO_(2)/MWh)和NEC运输链(225.17和104.19 kg-CO_(2)/MWh)的碳排放量相近且较低。结论认为,液氢运输链未来需要进一步降低液化的能耗,LOHC运输链在提高系统能效和降低碳排放强度方面展现了更大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氢运输链 液氢 液态有机氢载体 能效分析 碳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