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一涛 颜波 +1 位作者 廖子芳 詹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6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收治的36例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并于注射前后辅以有效护理...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收治的36例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并于注射前后辅以有效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彩照显示所有患眼黄斑区出血吸收;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完全闭合28眼,大部分闭合8眼。结论: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并于注射前后辅以有效的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激动剂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玲 蔡铠红 +2 位作者 詹文 殷国干 叶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73,共5页
Toll样受体(TLR)7是TLR家族中的一员,是Ⅰ型跨膜糖蛋白,由细胞质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同源性(TIR)信号传导结构域和包含19~25个串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外部抗原识别结构域组成。人体内TLR7主要分布在浆树突状细胞(pDC)和B细胞的胞体... Toll样受体(TLR)7是TLR家族中的一员,是Ⅰ型跨膜糖蛋白,由细胞质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同源性(TIR)信号传导结构域和包含19~25个串联富含亮氨酸重复基序的外部抗原识别结构域组成。人体内TLR7主要分布在浆树突状细胞(pDC)和B细胞的胞体内体膜上,通过高尔基体的囊泡从内质网穿梭至内体。内体膜上的TLR7与病毒来源的单链RNA分子或咪唑啉类似物结合从而被激活,进一步诱导Ⅰ型干扰素的合成,从而启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细胞的激活,快速招募炎症细胞到感染部分,发挥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抗过敏的功能。TLR7激活后由于具有调节TH1/TH2细胞比例的作用,其配体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该文围绕TLR7激动剂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脑炎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7激动剂 TOLL样受体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脑炎
下载PDF
眼眶内容物剜出联合义眼台植入术病人心理评估及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一涛 颜波 +2 位作者 詹文 熊淑敏 廖子芳 《全科护理》 2016年第25期2643-2644,共2页
[目的]探讨眼眶内容物剜出联合义眼台植入术病人心理评估及护理效果。[方法]将82例眼眶内容物剜出联合义眼台植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评估,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术... [目的]探讨眼眶内容物剜出联合义眼台植入术病人心理评估及护理效果。[方法]将82例眼眶内容物剜出联合义眼台植入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评估,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术前、术后系统的心理护理。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眶内容物剜出联合义眼台植入术病人实施心理评估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术前、术后系统的心理护理,可改善病人的负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内容物剜出术 义眼台植入术 心理评估 护理
下载PDF
532 nm激光治疗倒睫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慧 詹文 +5 位作者 廖子芳 肖玲 彭云 王媛 张飞飞 叶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532 nm激光治疗倒睫的临床效果。方法倒睫患者55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28例,30眼)及B组(27例,30眼)。均采用532 nm激光进行治疗。两组第1次治疗后复发患者遂行第2次治疗,再复发者行第3次治疗。A组第1次治疗时功率为20... 目的探讨532 nm激光治疗倒睫的临床效果。方法倒睫患者55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28例,30眼)及B组(27例,30眼)。均采用532 nm激光进行治疗。两组第1次治疗后复发患者遂行第2次治疗,再复发者行第3次治疗。A组第1次治疗时功率为200~250 mW,复发倒睫第2~3次治疗时功率为250~300 mW。B组第1次治疗时功率为300~350 mW,复发倒睫第2~3次治疗时功率为350~400 mW。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配合度,术中疼痛度,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第1次激光治疗时配合度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患者第2~3次激光治疗时配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1次激光治疗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B组(2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患者第2~3次激光治疗时VAS评分低于B组(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3、6个月进行复诊。A组28例(158根),第1次配合治疗28例(158根),第1次激光术后治愈率为75.9%(120/158);复发8例(38根),复发率为24.1%,配合治疗8例(38根)再次行第2~3次治疗,治愈20根,总治愈率为88.6%,总复发率为11.4%。B组27例(164根),第1次配合治疗23例(139根),第1次激光术后治愈率为75.6%(124/164);复发6例(15根)复发率为10.8%,配合治疗5例(12根)再次行第2~3次治疗,治愈3根,总治愈率为77.4%,总复发率为6.5%。两组第1次激光术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1次激光术后复发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治愈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睑缘畸形及任何瘢痕,且术后视力无影响。结论532 nm激光治疗倒睫是一种简便、精准、快速及微创的治疗方式。功率大小运用不同,其治愈率及复发率不同。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2 nm激光 倒睫 功率 配合度 疼痛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对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詹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0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眼科疾病患者248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124例患者实施... 目的:探讨对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眼科疾病患者248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12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24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术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更低,其各项GQLI-74评分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更低,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对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减轻其术后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优质护理 负面情绪 疼痛
下载PDF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对患儿炎性因子、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6
作者 廖子芳 王媛 +2 位作者 郭慧 叶琳 詹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对患儿炎性因子、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5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79例,分别采用泪道冲洗方法和...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对患儿炎性因子、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5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79例,分别采用泪道冲洗方法和泪道探通术开展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结果B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从术前至出院时,两组患儿血清hs-CRP、TNF-α水平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且术后3 d及出院时B组均低于A组(P<0.05);B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效果确切,联合相应临床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有效辅助作用,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护理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逆行置放类Y形硅胶管治疗鼻泪道阻塞的护理
7
作者 廖子芳 郭慧 +2 位作者 叶琳 詹文 张飞飞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分析逆行置放类Y形硅胶管治疗鼻泪道阻塞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鼻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逆行置放类Y形硅胶管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逆行置放类Y形硅胶管治疗鼻泪道阻塞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鼻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逆行置放类Y形硅胶管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D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OS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S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置放 类Y形硅胶管 鼻泪道阻塞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