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122
1
作者 汪建平 杨祖立 +4 位作者 王磊 董文广 黄奕华 覃建章 詹文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76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9%和...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76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9%和60.7%,中位生存时间为1825 d。单因素分析显示,其预后与肿瘤的大体分型、侵袭程度、转移情况、分化等级、病理分期以及癌性肠梗阻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肠壁的侵袭深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一个指标(P<0.0005),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顶后 多因素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伊马替尼术后辅助治疗胃肠间质瘤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中期报告 被引量:85
2
作者 詹文华 王鹏志 +14 位作者 邵永孚 伍晓汀 顾晋 李荣 万德森 丁克峰 师英强 于吉人 卢辉山 邹小明 毕建威 孙益红 陆云飞 陈道达 张信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评价具复发转移高风险的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予以伊马替尼(imatinib,IM)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4年8月16日至2005年12月15日期间,国内16家医院共同参加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18岁以上、肿瘤最大径在5 cm及以... 目的评价具复发转移高风险的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术后予以伊马替尼(imatinib,IM)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4年8月16日至2005年12月15日期间,国内16家医院共同参加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18岁以上、肿瘤最大径在5 cm及以上、病理核分裂相在5/50个高倍视野及以上、CD117阳性、肿瘤能作完整切除的GIST患者,手术后4周内开始服用IM,每天400 mg;疗程持续12个月或以上。主要终点观察指标为术后1、3年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率;次要终点指标为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不良事件和生活质量。按方案完成12个月或以上的IM治疗,且至少有1次主要终点指标评估者归入符合方案(PP)分析,至少服用过1次研究药物者归入意向治疗(ITT)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者57例,其中男34例,年龄(50.6±12.2)岁;女23例,年龄(50.0±10.8)岁。肿瘤部位:胃50.9%,小肠38.6%,结直肠10.5%;全部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归入PP分析者12例,归入ITT分析者57例。至中期报告随访期间,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无病生存期ITT分析为(268.3±120.2)d,PP分析为(396.7±38.2)d;不良事件发生率44.4%。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基线评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高度恶性倾向的胃肠间质瘤完整切除术后患者,每天口服400 mg的IM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和复发率;其不良反应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外科手术 辅助治疗 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 被引量:50
3
作者 方仕 麦海妍 +5 位作者 卢味 文华 卓淑雨 叶艳彬 张常华 詹文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4-575,共2页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05年8-12月在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868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05年8-12月在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868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应用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868例患者中,发生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分别为183,329例,分别占21.1%,37.9%;5个专科中,181例消化内科患者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52,96例,分别占28.7%,53.0%;全部患者中,212例进行营养支持,占24.4%;其中329例有营养风险患者中,122例进行营养支持,占37.1%;539例无营养风险患者中。90例行营养支持,占16.7%。结论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营养不足 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胰岛素敏感性恢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杨东杰 何伟玲 +8 位作者 张晟 陈华云 黄文起 蔡世荣 陈创奇 马晋平 张常华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前提下,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5-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 目的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前提下,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5-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治疗及传统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应激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共6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快速康复组32例,传统治疗组30例。相对于传统治疗组,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恢复快(术后第7天97%±9%,t=2.552,P=0.016),术后住院时间短(中位住院天数6d,Z=4.360,P=0.000),肠道功能恢复快(中位首次排气时间2d,Z=3.976,P=0.000),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2/32,P=0.040)。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加速了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敏感性及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康复 胰岛素抗药性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国内、外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 被引量:47
5
作者 陈创奇 詹文华 +4 位作者 何裕隆 叶新梅 董文广 兰平 陈正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 (PCST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1例及复习国内 2 2篇文献报道的 60例PCSTP共 6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 4例 ,女 5 7例 ,平均年龄 2 4.6岁 ,其中 <3 0岁者占76.6%。主要表... 目的 探讨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 (PCST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1例及复习国内 2 2篇文献报道的 60例PCSTP共 6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 4例 ,女 5 7例 ,平均年龄 2 4.6岁 ,其中 <3 0岁者占76.6%。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 5 2例 (85 .2 % ) ,腹痛 2 2例 (3 6.1% ) ,腹部不适 10例 (16.4% )。肿瘤位于胰头部 2 9例 ,胰颈、体交界处 2例 ,胰体部 1例 ,胰体尾部 5例 ,胰尾部 16例 ,胰包膜 2例 ,胰腺外 6例。 61例均行手术治疗 ,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而确诊 ,其中恶性肿瘤 7例 (11.5 % )。总的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96.1%和 86.5 %。结论 因本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术前难以确诊 ,确诊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本病治疗的最佳方法 ,其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PCSTP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6
作者 詹文华 何裕隆 +3 位作者 郑章清 彭俊生 蔡世荣 马晋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范围与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共施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15 8例 ,其中在D2 、D2 + 或D3 的基础上再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PALD组 )共 73例 ,未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非PALD组 )共 85例。 2组在...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范围与生存率的关系。 方法 共施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15 8例 ,其中在D2 、D2 + 或D3 的基础上再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PALD组 )共 73例 ,未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非PALD组 )共 85例。 2组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PALD组的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均较非PALD组更晚期。 结果 PALD组手术时间为 (2 80± 93)min ,非PALD组为 (2 4 5± 91)min(P <0 0 1)。输血量PALD组为 (6 93± 32 4 )ml,非PALD组为 (46 0± 375 )ml(P <0 0 1)。 2组均无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除PALD组腹泻发生率较高外 ,其他并发症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组中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ALD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有助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 ,且其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限制性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生存率 根治术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 被引量:42
7
作者 蒋朱明 陈伟 +4 位作者 江华 詹文华 陶晔璇 张澍田 蔡威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营养不良 住院患者 风险 PARENTERAL 感染并发症 指南 筛查 腹部手术患者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清扫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詹文华 韩方海 +4 位作者 何裕隆 李玉明 彭俊生 蔡世荣 马晋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该区域淋巴结清扫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1994-2004年胃癌数据库资料,按1999年日本第13版胃癌规约的淋巴结清扫分类,行D3或D3+淋巴结清扫(D3组)共126例,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该区域淋巴结清扫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1994-2004年胃癌数据库资料,按1999年日本第13版胃癌规约的淋巴结清扫分类,行D3或D3+淋巴结清扫(D3组)共126例,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从同一数据库中选择同一手术组施行D2手术的患者146例(D2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16a2区及16b1区是No16淋巴结转移常见部位。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率T1为3.8%,T2为22.3%,T3为46.8%,T4为32.1%;腹膜播散阴性者其转移率为16.3%,腹膜播散阳性者则为69.5%;浆膜无侵犯者转移率为16.3%,浆膜侵出阳性者则为69.5%。D2和D3组患者手术死亡各2例,并分别有4例和6例出现并发症(P>0.05)。D3组No16淋巴结转移3枚以下与4枚以上者与D2清扫组的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D3与D2手术后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Ⅳ期患者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及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侵犯深度和浆膜侵出程度密切相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可以提高No16转移淋巴结在3枚以内和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 生存率
原文传递
我国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思考 被引量:37
9
作者 詹文华 韩方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手术后患者结局的影响:120例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詹文华 蒋朱明 +6 位作者 唐云 吴毅平 刘瑾文 张艳君 陈伟 刘铁 姚晨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1729-1733,共5页
目的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手术后患者感染性并发症、术后住院日等结局和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营养风险筛查3~4分及其他入选标准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120例参加,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 目的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手术后患者感染性并发症、术后住院日等结局和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营养风险筛查3~4分及其他入选标准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120例参加,随机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60)的肠外营养(PN)按非蛋白热量18(16~20)kcal·kg·d^(-1)、氮0.10(0.09~0.11)g·kg^(-1)·d^(-1)剂量由"预装氨基酸脂肪糖三腔袋"提供。对照组(n=60)按非蛋白热量30(28~32)kcal·kg^(-1)·d^(-1)、氮0.20(0.19~0.21)g·kg^(-1)·d^(-1)剂量由"全合一"无菌配置标准提供。两组患者术后连续6 d 经"外周静脉"或"经外周中心静脉"提供 PN 支持。观察两组血糖、感染性并发症、静脉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手术种类有可比性。意向治疗(ITT)分析显示,对照组术后血糖升高百分率明显高于研究组(43.3% vs 6.6%,P=0.000);研究组在下列各项指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感染性并发症(3.3% vs 16.6%,P=0.0149)、静脉炎(0.0% vs 18.3%,P=0.0005)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5.0% vs 45.0%,P=0.0216);符合方案(PP)分析显示,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日较研究组长(14.19 d±5.89 d vs 12.35 d±4.04 d,P=0.0479);研究组肠外营养相关总费用比对照组高(3412元±181元 vs 2945元±162元,P=0.0130),但其术后总治疗费用较对照组低(11642元±3019元 vs 13156元±3282元,P=0.01);对照组肠外营养液配制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15.3 min±3.7 min vs 5.3 min±1.5 min,P=0.000)。结论与传统剂量的 PN 比较,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术后患者接受低氮低热量 PN 时,降低了总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降低 SIRS 发生率,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日和降低术后总治疗费用(clinicaltrial.gov:NCT 00247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症 结果评价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13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信华 何裕隆 +2 位作者 詹文华 蔡世荣 张常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与胃肠间质瘤(GIST)的关系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重新调出1993.2003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6例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重新病理复检,结合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确诊GIST的71例病例资料... 目的 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与胃肠间质瘤(GIST)的关系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重新调出1993.2003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6例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重新病理复检,结合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确诊GIST的71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完成随访。结果86例原诊断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的患者共有78例完成免疫组化检测.有64例(82.1%)被纠正诊断为GIST。共计135例GIST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70例;平均发病年龄53岁。均接受手术治疗,130例(96.3%)为完全切除;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79.7%。完全切除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与首诊转移、肿瘤大小、核分裂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1);无病生存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完全切除术后无病生存率与首诊已有转移和核分裂数有关(P〈0.01)。结论既往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大部分应纠正诊断为GIST。GIST以外科治疗为主,完全切除很重要。首诊肿瘤转移和核分裂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外科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4
12
作者 吴小剑 兰平 +1 位作者 覃建章 詹文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72年 11月至 1999年 10月经治的2 0例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多为高龄 ,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和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病死率很高 (本组为 45 ...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72年 11月至 1999年 10月经治的2 0例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多为高龄 ,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和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病死率很高 (本组为 45 % )。结论 充分认识该病 ,选用恰当的检查技术 ,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是提高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 绞窄性肠梗阻 早期诊断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胃癌全胃切除手法和吻合器缝合的比较 被引量:31
13
作者 詹文华 何裕隆 +4 位作者 郑章清 陈正煊 汪建平 黄奕华 王吉甫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术手法和机械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 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共施行胃癌全胃切除术140例,按手法吻合和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法吻合组53例,吻合器... 目的 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术手法和机械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 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共施行胃癌全胃切除术140例,按手法吻合和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法吻合组53例,吻合器吻合组87例。两组的肿瘤部位、分期无明显差别。结果 手法组输血量为(443±432)ml,器械组为(430±435)耐(P>0.05)。手法组手术时间为(254±95)min,器械组为(211±57)min(P<0.05)。肺部感染手法组6例,器械组8例。切口感染手法组1例,器械组2例。吻合口狭窄两组各1例,吻合口瘘和术后出血手法组分别为2例和1例,器械组无吻合口痰和术后出血。手法组死亡1例,器械组无死亡。结论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能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总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吻合器 全胃切除 胃癌 消化道重建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4
作者 马晋平 王智 +6 位作者 林建伟 吴恺明 陈剑辉 陈创奇 蔡世荣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否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6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7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为低NLR组(NLR...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否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6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7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大小分为低NLR组(NLR小于或等于3.79,652例)和高NLR组(NLR大于3.79,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进一步按TNM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和12.2%(P〈0.01)。TNMⅠ、Ⅱ、ⅢA、ⅢB及Ⅳ期病例中,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和33.3%、55.4%和32.0%、30.2%和11.1%、15.5%和8.3%、10.7%和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行D1、D2、D3、D4根治性手术及姑息性手术病例中,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33.3%、51.3%和20.4%、42.4%和10.5%、14.3%和2.0%、8.3%和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NLR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术前NLR大于3.79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促进结直肠癌术后体液免疫功能恢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杨东杰 张晟 +8 位作者 何伟玲 黄文起 蔡世荣 陈创奇 马晋平 宋新明 张常华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本临床试验对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治疗及传统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指... 目的本临床试验对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70例拟接受开放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快速康复治疗及传统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62例患者完成试验,快速康复组32例,传统治疗组30例;相对于传统治疗组,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3天球蛋白(24.1±2.4)与(22.1±3.3)g/L(P=0.025)、免疫球蛋白G(10.79±2.39)与(8.66±2.09)g/L(P=0.007)和补体4(0.24±0.09)与(0.17±0.05)g/L(P=0.035)水平高,术后住院时间短(6.0±1.0)与(11.7±3.8)d(P〈0.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加速了结直肠癌限期手术患者术后部分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免疫功能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16
作者 恩藏戈·杰西 詹文华 +5 位作者 汪建平 董文广 兰平 何裕隆 陈正煊 蔡世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 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 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α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_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_1、D_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_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2042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回归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陈创奇 方乐堃 +5 位作者 马晋平 蔡世荣 董文广 黄奕华 何裕隆 詹文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804-1807,共4页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2007年经病理确诊的2042例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 204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比例...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5-2007年经病理确诊的2042例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 204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比例为1.4:1.直肠是最常见部位,占46.2%,其次为乙状结肠,占22.0%.年龄〈40岁患者黏液癌占16.7%,而低分化癌占33.5%,比例明显高于40岁以上患者.根据TNM分期,Ⅰ期占5.8%,Ⅱ期占42.9%,Ⅲ期占31.0%,Ⅳ期占20.3%.结直肠癌总体生存率1年为92.3%,3年为73.9%,5年为65.1%,10年为57.5%.年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辅助化疗是保护因素.1995-2001年(第Ⅰ阶段)与2002-2007年(第Ⅱ阶段)比较,第Ⅱ阶段中使用吻合器、直肠癌行Dixon手术和化疗的比例增高,第Ⅱ阶段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78.0%、73.2%,明显高于第Ⅰ阶段(90.6%、69.2%、58.8%).结论 年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方式和辅助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预后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1
18
作者 何裕隆 陈汉彬 +1 位作者 郑章清 詹文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 1970年 1月至2 0 0 0年 8月住院治疗 ,经X线钡餐检查或手术确认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77例。结果 保守治疗 38例 ,好转 31例 (81 6 %) ,未愈和未治 6... 目的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 1970年 1月至2 0 0 0年 8月住院治疗 ,经X线钡餐检查或手术确认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77例。结果 保守治疗 38例 ,好转 31例 (81 6 %) ,未愈和未治 6例 ,死亡 1例。手术治疗 39例 ,痊愈 35例 (89 7%) ,好转 4例。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除应具有上腹胀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外 ,主要的确诊手段为X线钡餐造影 ;治疗上首先采用保守治疗 ,无效者再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以采用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效果较为明显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胃癌复发的类型、时间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玉明 詹文华 +5 位作者 韩方海 何裕隆 彭俊生 蔡世荣 马晋平 赵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复发的类型、复发时间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1999年8月我科收治的48例胃癌复发病例的复发类型、复发时间和原发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任取我科同期收治的48例无复发... 目的探讨胃癌复发的类型、复发时间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1999年8月我科收治的48例胃癌复发病例的复发类型、复发时间和原发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任取我科同期收治的48例无复发胃癌病例作对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胃癌复发和短期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病例术前存在盆腔转移结节、浸润深度达浆膜或浆膜以外以及Borrmann分型Ⅲ型和Ⅳ型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和Borrmann分型是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初发胃癌的浸润深度和腹水是影响胃癌根治手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Borrmann分型是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腹水是影响胃癌根治手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因素,而浸润深度既是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也是胃癌早期复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0
20
作者 蔡世荣 何裕隆 +4 位作者 黄美近 董文广 彭俊生 詹文华 汪建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比较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 (palliativegastrectomy ,PG)与非切除手术 (unresectableoperation ,UO)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探究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共有 95例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患者施行了手术 ,其... 目的 比较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 (palliativegastrectomy ,PG)与非切除手术 (unresectableoperation ,UO)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探究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共有 95例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患者施行了手术 ,其中 6 4例行姑息性胃切除 ,31例行姑息性非切除手术 ,比较姑息性胃切除与非切除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瘤体较大、浸润度为T4 以及TNM分期较晚所占比例在UO组高于PG组 (P <0 0 1) ,腹膜播散、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G组 1、2年生存率为48 1%、2 3 1% ,UO组 1年生存率为 13 5 % (P <0 0 1)。 结论 对于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患者 ,即使存在有腹膜播散、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侵犯等 ,姑息性胃切除可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姑息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