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的科研不端治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0,共6页
在大数据时代,科研不端治理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科研不端治理的新工具,大数据技术为科研不端行为的识别提供了捷径,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全面性,并使科研不端治理更有针对性。但同时,大数据时代的科研不端行为更加隐蔽,大数据技术本身尚... 在大数据时代,科研不端治理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科研不端治理的新工具,大数据技术为科研不端行为的识别提供了捷径,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全面性,并使科研不端治理更有针对性。但同时,大数据时代的科研不端行为更加隐蔽,大数据技术本身尚待完善,因大数据而引发的隐私问题缺少制度监管。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以科研诚信法律制度为保障、科研诚信教育为基础、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三为一体的科研不端治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科研诚信 科研不端治理
下载PDF
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成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5,共5页
在科学研究制度中,科学规范制度预设了科研诚信,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都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而科学奖励制度则强调科学发现的独创性,由此加剧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并使他们在遵守科研诚信并付出科研努力却得... 在科学研究制度中,科学规范制度预设了科研诚信,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都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而科学奖励制度则强调科学发现的独创性,由此加剧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并使他们在遵守科研诚信并付出科研努力却得不到科学奖励的情况下,有可能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违背科研诚信,实施科研不端行为。科学规范与科学奖励之间的内在张力成为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制度成因,并为治理科研不端行为制度建设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规范 科学奖励 科研诚信 科研不端
下载PDF
为善去恶亦良知--对王阳明良知观念的整体性解读 被引量:6
3
作者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4,共5页
"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在阳明心学框架内,将其"良知"仅仅理解为知善知恶或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会使行为者的道德行为缺少合理动因。而以一种整体性的解读方式,将王阳明的"良知"理解为一个包含道... "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在阳明心学框架内,将其"良知"仅仅理解为知善知恶或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会使行为者的道德行为缺少合理动因。而以一种整体性的解读方式,将王阳明的"良知"理解为一个包含道德主体、道德规范和道德能力三个层面含义在内的整体观念,将使得"良知"观念能够为行为者的为善去恶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道德能力 为善去恶
原文传递
美国科研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贺晓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4,共7页
美国在科研治理中存在着模式上的演变,从二战时期的分离模式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向合作模式转变。在科研治理的分离模式中,美国的政治共同体负责向科学共同体提供科研经费,科学共同体则确保自身研究的诚信并提供科研成果。这使得政治共... 美国在科研治理中存在着模式上的演变,从二战时期的分离模式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向合作模式转变。在科研治理的分离模式中,美国的政治共同体负责向科学共同体提供科研经费,科学共同体则确保自身研究的诚信并提供科研成果。这使得政治共同体和其他社会成员无法有效参与科研治理,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无法得到遏制,科研产出和创新都得不到保障。而在科研治理的合作模式下,美国的政治共同体与科学共同体通过"科研诚信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等边界组织实现了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到科研治理中,为科研诚信、科研创新和科研产出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治理 科研诚信 科技成果转化 边界组织
下载PDF
美德、社会繁荣与企业社会责任——反思美德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被引量:5
5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0,共7页
美德论者基于目的论和以美德为中心这两个承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强调企业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繁荣,而不是谋取利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坚持以美德为中心,而不是以功利主义或者义务论的规则为中心。美德论者对企业实践的复... 美德论者基于目的论和以美德为中心这两个承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强调企业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繁荣,而不是谋取利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坚持以美德为中心,而不是以功利主义或者义务论的规则为中心。美德论者对企业实践的复杂性、美德的稳定性以及内驱力的考虑使得其企业社会责任观点具有合理性,但是,美德论者对美德的独立性以及多元性的坚持又使得其无法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充分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繁荣 美德 规则
原文传递
构建合理的科研诚信观 被引量:4
6
作者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建设科研诚信、遏制科研不端需要我们树立合理的科研诚信观。在反思科学契约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科研诚信观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科研诚信建设既不能单纯依靠科研共同体及其成员的自律,也不能单纯依靠公共机构的监督,而是应当将... 建设科研诚信、遏制科研不端需要我们树立合理的科研诚信观。在反思科学契约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科研诚信观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科研诚信建设既不能单纯依靠科研共同体及其成员的自律,也不能单纯依靠公共机构的监督,而是应当将公众也纳入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科研共同体、公共机构和公众三者是利益相关者关系,科研诚信建设实质上是要正确处理科研诚信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关系,需要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 科学契约论 委托代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
原文传递
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基础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7-131,共5页
道德基础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这一问题上,弗里德曼等人以企业利己主义为股东至上论进行辩护,弗里曼等人以义务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辩护,但这两种辩护都存在着问题而不足以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合理的道德基础。后... 道德基础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这一问题上,弗里德曼等人以企业利己主义为股东至上论进行辩护,弗里曼等人以义务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辩护,但这两种辩护都存在着问题而不足以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合理的道德基础。后果主义理论通过为波特等人提出的共享价值论进行辩护,以及为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提供合理辩护,显示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利己主义 利益相关者 共享价值 后果主义
原文传递
科研信用建设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4
8
作者 贺晓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科研信用建设包括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能力两个维度。科研诚信是科研信用的底线维度,它要求科研主体在科研活动中遵守科研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对科研人员违反科研诚信规范制度的科研失信行为进行相应的科研惩罚。科研创新能力是科研信用... 科研信用建设包括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能力两个维度。科研诚信是科研信用的底线维度,它要求科研主体在科研活动中遵守科研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对科研人员违反科研诚信规范制度的科研失信行为进行相应的科研惩罚。科研创新能力是科研信用的目标维度,它要求科研主体在科研活动中追求创新,完成科研约定。对待科研创新应当采取科研激励措施,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兼顾科研诚信与科研创新能力,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信用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信用 科研诚信 科研创新
下载PDF
爱国主义: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之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欣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156,共6页
围绕爱国主义的理解,学界存在着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之争。特殊主义者将爱国主义视为一种美德,认为爱国主义体现了爱国者对其所在国家共同体的忠诚;普遍主义者基于不偏不倚的道德立场,认为爱国主义的特殊要求与普遍性的道德原则不一致,... 围绕爱国主义的理解,学界存在着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之争。特殊主义者将爱国主义视为一种美德,认为爱国主义体现了爱国者对其所在国家共同体的忠诚;普遍主义者基于不偏不倚的道德立场,认为爱国主义的特殊要求与普遍性的道德原则不一致,甚至发生冲突,因而不是一种美德;温和的爱国主义者则试图调和两种观点,以普遍性的道德原则限制爱国主义诉求。爱国主义的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之争实际上反映了不同道德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对这一问题的反思需要基于现实的角度,而不应当寄希望通过抽象的道德原则来解决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
原文传递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的冲突及其解决——基于功利主义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欣隆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91,共6页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核心问题。功利主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将社会总体效用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目的,认为企业目的具有内在价值;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行为皆是为了实现社会总体效用最大化这一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核心问题。功利主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将社会总体效用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目的,认为企业目的具有内在价值;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行为皆是为了实现社会总体效用最大化这一企业目的,因而具有工具性价值。功利主义以此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正当性理由,并通过效用的不偏不倚性和可通约性为解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之间的冲突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对功利主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进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赢利 功利主义 效用
原文传递
美德的严苛性及其适度修正 被引量:2
11
作者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120,共7页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传统美德论者虽然将美德理解为介于过与不及两种恶中间的一种品质,但认为美德并不是适度,而是一种极端,这种极端性有可能会要求行为者为了促进他人利益而作出巨大牺牲,因而面临严苛性异议。当代美德适度论者试图通过...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传统美德论者虽然将美德理解为介于过与不及两种恶中间的一种品质,但认为美德并不是适度,而是一种极端,这种极端性有可能会要求行为者为了促进他人利益而作出巨大牺牲,因而面临严苛性异议。当代美德适度论者试图通过指出美德的对称性、自利性和多元性特征,对传统美德概念进行适度性修正,以避免对美德要求的严苛性异议。但这种修正一方面威胁到美德论的基本承诺,另一方面使得美德论无法划清同利己主义之间的界限,因而并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 严苛性 适度修正
原文传递
学术诚信建设应做到“三个结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3,共3页
学术失信行为已严重侵害我国学术事业发展的健康肌体,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借鉴与创新的结合、“惩恶”与“扬善”
关键词 学术诚信建设 “三个结合” 他律与自律 学术事业 失信行为 政府部门 从业人员 科研机构
原文传递
反思企业社会责任的康德主义辩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跃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康德主义者通过诉诸康德的可普遍化原则和尊重人的原则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辩护,但可普遍化原则至多为企业承担完全社会责任提供了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尊重人的原则能够为企业承担完全社会责任提供辩护,但是无法为企业承担不完全责任... 康德主义者通过诉诸康德的可普遍化原则和尊重人的原则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辩护,但可普遍化原则至多为企业承担完全社会责任提供了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尊重人的原则能够为企业承担完全社会责任提供辩护,但是无法为企业承担不完全责任提供辩护,因而只能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一种有限度的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可普遍化原则 尊重人 完全责任 不完全责任
原文传递
后果主义的严苛性异议
14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严苛性异议"是后果主义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批评,这一批评认为后果主义理论向行为者施加了过于严苛的道德要求。严苛性异议实质上是在反对后果主义关于行为正确性的标准:一个行为正确与否在于这个行为是否产生了最好的后果... "严苛性异议"是后果主义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批评,这一批评认为后果主义理论向行为者施加了过于严苛的道德要求。严苛性异议实质上是在反对后果主义关于行为正确性的标准:一个行为正确与否在于这个行为是否产生了最好的后果,这个标准主要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行为的正确性取决于其后果,二是这一后果是基于不偏不倚的立场得出的。但是后果主义的批评者针对这两个要素而提出的义务论证明和个人观点独立性证明都不足以为"严苛性"异议提供充分依据,因而也就不足以有效地反驳后果主义的道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果主义 严苛性异议 不完全义务 个人观点
下载PDF
特权的两种形式
15
作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71,共9页
在《拒斥后果主义》一书中,谢弗勒提出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特权这一概念,特权否认行为者总是必须产生最佳后果,而允许行为者给予其自身利益以更大分量的关注,同时,谢弗勒又通过限制行为者的特权,为行为者设置了一定的道德要... 在《拒斥后果主义》一书中,谢弗勒提出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特权这一概念,特权否认行为者总是必须产生最佳后果,而允许行为者给予其自身利益以更大分量的关注,同时,谢弗勒又通过限制行为者的特权,为行为者设置了一定的道德要求。谢弗勒认为,他提出的"特权"观念避免了后果主义所遭受到的"个人完整性"(personal integrity)的异议,使得道德理论为行为者设置的要求不像后果主义那样严苛。本文将围绕"谢弗勒的特权观念是否提出了适度的道德要求"这一问题展开。通过分析谢弗勒的"特权"的两种形式(分别简称为ACP1和ACP2),试图表明,谢弗勒通过限制行为者的特权而提出的道德要求过低,因而无法有效地解决道德冲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行为者为中心 特权 最佳后果 非最佳伤害
下载PDF
道德差异与人的不可侵犯性
16
作者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30,共5页
后果主义者认为,一项选择(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道德重要性取决于它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不同类型的选择之间并没有内在的道德重要性差异,这被称为后果主义的等价性观点。义务论者卡姆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她认为不同类型的道德选择之间存... 后果主义者认为,一项选择(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道德重要性取决于它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不同类型的选择之间并没有内在的道德重要性差异,这被称为后果主义的等价性观点。义务论者卡姆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她认为不同类型的道德选择之间存在着道德重要性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对后果主义的道德要求构成了义务论约束,使得行为者至少在某些情形下不应当实行某个行为,即使这个行为能够产生后果主义者所认为的最好后果。卡姆进而通过诉诸人的不可侵犯性来对道德差异进行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价性观点 道德差异 杀死 放任死亡 不可侵犯性
原文传递
现实主义语境下的价值多元与权力竞争——评《政治现实主义——威廉姆斯政治哲学研究》
17
作者 《政治思想史》 2012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Williams)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英国时报》称其为“他那个时代最有才华、最重要的英国哲学家”。与对罗尔斯、德沃金等人的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威廉姆斯的哲学研究显然很不充分... 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Williams)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英国时报》称其为“他那个时代最有才华、最重要的英国哲学家”。与对罗尔斯、德沃金等人的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威廉姆斯的哲学研究显然很不充分。就政治哲学而言,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代西方学者正热衷于罗尔斯等哲学家的思想,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现实主义 威廉姆斯 哲学研究 权力竞争 价值多元 语境 当代西方 西方学者
下载PDF
利他行为的合理性模式
18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与追求自我利益的自爱行为相比,利他行为的合理性往往需要进一步说明。在对利他行为的合理性论证中存在两种不同模式:推论性模式与相似性模式。密尔被认为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推论性模式,试图从利己行为的合理性推论出利他行为的合理性,... 与追求自我利益的自爱行为相比,利他行为的合理性往往需要进一步说明。在对利他行为的合理性论证中存在两种不同模式:推论性模式与相似性模式。密尔被认为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推论性模式,试图从利己行为的合理性推论出利他行为的合理性,西季威克否认了推论性模式,以直觉主义的方式承认了利他理由与追求个人利益的审慎理由同样具有独立的合理性。托马斯·内格尔在西季威克的基础上采取了相似性模式:利他理由与审慎理由具有相似的规范性结构。但无论是推论性模式还是相似性模式为利他行为提供的仅是一种有限度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行为 合理性 推论性模式 相似性模式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的冲突及其解决:基于功利主义视角
19
作者 李欣隆 《中国哲学年鉴》 2017年第1期353-355,共3页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处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赢利之间的关系。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理论,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它在处理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之间关系上的态度理应受到关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赢利 功利主义 道德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