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分利用优势 积极稳步地发展蚕桑业 被引量:5
1
作者 鲜花 《广西农学报》 2006年第5期71-73,78,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发展蚕桑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总结近几年来广西发展蚕桑业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提出广西蚕桑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利用优势 发展蚕桑业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在桑树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鲜花 黄朝富 《广西蚕业》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广西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桑园种植方面,仍存在着长期偏施化肥的问题,导致土壤板结,桑树长势减弱,产量低,叶质差,每666.7m^2桑产茧量低,养蚕经济效益上不去。通过生物有机肥在桑树上的应用试验,... 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广西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桑园种植方面,仍存在着长期偏施化肥的问题,导致土壤板结,桑树长势减弱,产量低,叶质差,每666.7m^2桑产茧量低,养蚕经济效益上不去。通过生物有机肥在桑树上的应用试验,与常规施化肥和不施肥作比较,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桑园比施用化肥的桑园,每666.7m^2桑产叶量增加362.0公斤,用增产这部分桑叶养蚕,桑农直接经济效益可增收566.7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生物有机肥 产量
下载PDF
当前广西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鲜花 《广西蚕业》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本文通过对发展广西蚕桑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提出发展广西蚕桑业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广西 蚕业 优势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案例点评摘登
4
作者 曹榕娟 鲜花 +7 位作者 江悦 李英川 陈兰婷 宋娜 李红艳 刘伟伟 刘英 徐文菲 《中国美术教育》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点评一本案例中,鲍老师通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做了整体的定位,并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要求设定了三维教学目标,明确了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清... 点评一本案例中,鲍老师通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做了整体的定位,并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要求设定了三维教学目标,明确了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任务明确,教学策略灵活,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多样,成功激发了学生对动物斑纹的好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艺术课程标准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原文传递
广西发展蚕桑业的若干经验和成效
5
作者 鲜花 《广西蚕业》 2006年第3期46-49,共4页
本文叙述了广西发展蚕桑业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经验,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广西 蚕业 经验 发展思路
下载PDF
发展广西桑蚕丝被加工的思考
6
作者 鲜花 《广西蚕业》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文通过对发展广西桑蚕丝被加工意义和广西桑蚕丝被加工现状的论述,提出发展广西蚕桑丝被加工业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蚕丝被 加工 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7
作者 鲜花 《学术论坛》 CSSCI 1999年第S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发展对外贸易 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 国民综合素质 技术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竞争力水平 技术进步机制 创新机制
下载PDF
西方古典绘画中以“苏珊娜与长老”为题材的“偷窥”及其思考
8
作者 鲜花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4期35-36,共2页
纵观古今中外的美术发展史,以"偷窥"为表现题材的画家数不胜数,"偷窥"与女性裸体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偷窥"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在《圣经》故事中以"苏珊娜与长老"为主题的系列... 纵观古今中外的美术发展史,以"偷窥"为表现题材的画家数不胜数,"偷窥"与女性裸体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偷窥"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在《圣经》故事中以"苏珊娜与长老"为主题的系列绘画作品,探讨其绘画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旨在从人物关系与观看方式中挖掘男女两性的社会关系以及笔者的一些简单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苏珊娜 偷窥 欲望
下载PDF
观“青蓝相接——郑军里师生教学创作作品展”有感
9
作者 鲜花 《神州》 2019年第15期37-37,共1页
第一次看到展讯时,“青蓝相接”四字尤入眼帘。由此想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有一种师承关系显于其间。然而以“青蓝相接”为题的正好是一次师生联手举办的教学创作作品展。“青”是学生,“蓝”则是... 第一次看到展讯时,“青蓝相接”四字尤入眼帘。由此想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有一种师承关系显于其间。然而以“青蓝相接”为题的正好是一次师生联手举办的教学创作作品展。“青”是学生,“蓝”则是老师,青蓝相接,师生相携,互学共长。赏过本次画展的作品,真要人有眼前一亮、为之一振的激动。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类别为中国人物画,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中一个古老的画种。顾恺之论画有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句话意思是说凡是作画,人物最难,其次是山水,再次是狗和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创作 作品展 师生 郑军里 中国人物画 中国绘画史 师承关系 迁想妙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