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腋窝入路腔镜下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的创新探索 被引量:24
1
作者 湘泉 王甜甜 +12 位作者 谢妍妍 梁法清 冯玉 周娇 黄艺璇 李娟 邱梦雪 张颂博 文楠 周宇婷 杨焕佐 吕青 杜正贵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9-1036,共8页
目的探讨腋窝入路腔镜下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的手术方法及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5月我院收治的9例腋窝入路腔镜下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 目的探讨腋窝入路腔镜下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的手术方法及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5月我院收治的9例腋窝入路腔镜下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0.6(22~60)岁。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早期并发症,并采用BREAST-Q量表分析患者乳房重建前后社会心理健康、对乳房满意度以及胸部功能的差异。结果均为单发肿瘤,平均最大径2.4(0.6~4.7)cm;肿瘤距离乳头平均2.5(2~4)cm。术后临床分期:0期2例,Ⅰ期7例。平均手术时间161.1(125~20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1.1 mL,平均住院时间1.5 d,其中日间患者5例,目前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1~2)个月。术后1例(11.1%)患者出现乳头轻度缺血所致去色素化;全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并发症、皮下气肿、乳房内血肿形成、感染、乳头乳晕坏死、皮瓣坏死、假体和(或)补片取出。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胸部功能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乳房及社会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窝入路腔镜下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早期并发症少、再乳房美容效果好,采用该技术行乳房重建可获得较高的近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腔镜 乳房重建 逆序法 牵引线补片法
原文传递
基于华西三号孔的腋窝入路腔镜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及恶性肿瘤保乳术技巧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邱梦雪 杨焕佐 +6 位作者 周娇 冯玉 湘泉 李娟 刘馨然 徐莉 杜正贵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讨腋窝入路腔镜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及恶性肿瘤保乳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8例腔镜乳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7例良性肿瘤(乳房良性肿瘤组)和11例早... 目的探讨腋窝入路腔镜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及恶性肿瘤保乳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8例腔镜乳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7例良性肿瘤(乳房良性肿瘤组)和11例早期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组),评估其手术可行性、肿瘤安全性及术后美容效果,并采用Breast-Q及Scar-Q量表分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18例女性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2例为日间手术。乳房良性和恶性肿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9.6±11.6)岁、(46.7±14.3)岁,病理检测平均肿瘤大小分别为(3.3±2.1)cm、(2.0±0.8)cm,手术时间分别为(138.9±57.0)min、(177.3±46.3)min。乳房恶性肿瘤组1例切缘阳性行术中扩大切除。患者术后均获随访,乳房良性和恶性肿瘤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6.8±4.0)个月和(8.7±4.9)个月,均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转移。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性生活满意度、胸部功能满意度及乳房外形满意度在术后1个月稍有下降,于术后1年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疤痕外观满意度评分术后1年上升至(64.6±5.9)分。结论腋窝入路腔镜乳腺肿瘤切除术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可有效改善术后美容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良性肿瘤 腔镜 保乳手术 乳腺肿瘤切除术
原文传递
双侧乳房切除术后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娟 唐庆 +6 位作者 冯玉 邱梦雪 周娇 湘泉 刘馨然 杨焕佐 杜正贵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比较双侧腔镜下乳房重建与开放乳房重建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华西医院乳腺外科住院行双侧乳房移植物重建2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12例,年龄(41.3±8.9)岁,开放组16例,年... 目的比较双侧腔镜下乳房重建与开放乳房重建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在华西医院乳腺外科住院行双侧乳房移植物重建2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12例,年龄(41.3±8.9)岁,开放组16例,年龄(41.6±8.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肿瘤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入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患者手术时间[(298.2±108.6)min vs.(326.5±95.8)min,P=0.480]和麻醉时间[(373.4±91.2)min vs.(400.3±97.1)min,P=0.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组较腔镜组总并发症(P=0.035)及主要并发症(P=0.02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健康及性健康方面,腔镜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评分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腔镜重建手术安全有效,在对乳房满意度、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较高,比传统开放手术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双侧重建 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超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附1045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湘泉 赵晶晶 +2 位作者 罗佳 曾令娟 范林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77-168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机器人手术设备的3D视野以及灵活的内关节器械,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扩展了腔镜手术的适用范围。本研究对笔者单位应用机器人辅助超精细被膜解剖(SMCD)技术实施的甲状腺癌(TC)根治术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应用... 背景与目的:由于机器人手术设备的3D视野以及灵活的内关节器械,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扩展了腔镜手术的适用范围。本研究对笔者单位应用机器人辅助超精细被膜解剖(SMCD)技术实施的甲状腺癌(TC)根治术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应用机器人实施SMCD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2年5月应用机器人辅助SMCD技术完成TC根治手术的10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其中,214例(20.5%)行单侧腺叶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42例(32.7%)行甲状腺全切+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17例(30.3%)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57例(15.0%)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单侧侧方清扫,15例(1.4%)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双侧侧方清扫。除了进行侧方清扫的172例(16.5%)患者采用经双侧乳晕和腋窝(BABA)入路外,其余873例(83.5%)均采用经单侧腋窝双侧乳晕(UABA)入路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51.74±59.62)min。行甲状旁腺移植38例(3.6%),336例(32.2%)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术后发生了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45例(23.4%),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7例(0.7%);术后发生了暂时性声音嘶哑4例(0.4%);术后发生局部复发3例(0.3%)。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手术切除范围是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HR=1.51,95%CI=0.90~2.49,P<0.001;HR=1.20,95%CI=1.00~1.43,P=0.049)。结论:机器人TC手术安全彻底,UABA入路能够胜任机器人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清扫,而BABA则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更适合的选择。同时机器人辅助下SMCD的应用有助于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原文传递
三蒂法缩乳上提术在乳腺癌伴中度以上生理性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玉 李娟 +6 位作者 张栋林 周娇 湘泉 刘馨然 邱梦雪 杨焕佐 杜正贵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5-1602,共8页
目的探讨三蒂法缩乳上提术治疗乳腺癌伴中度以上生理性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用倒T形切口三蒂法缩乳上提术治疗的15例中度以上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三蒂法缩乳上提术治疗乳腺癌伴中度以上生理性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用倒T形切口三蒂法缩乳上提术治疗的15例中度以上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年龄31~58岁,中位年龄39岁。病程10 d~9个月,中位病程3.4个月。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0.5~3.9 cm,平均2.0 cm。浸润性癌12例、原位癌3例;肿瘤分期:T_(is)N_(0)M_(0)3例,T_(1)N_(0)M_(0)4例,T_(1)N_(2)M_(0)2例,T_(2)N_(0)M_(0)4例,T_(2)N_(1)M_(0)2例。术前患者罩杯大小为D罩杯3例、DD罩杯1例、E罩杯2例、EE罩杯2例、F罩杯2例、FF罩杯1例、≥G罩杯4例。术前乳头至乳房下皱襞距离为8~18 cm,平均12.2 cm。术后定期随访,评估缩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BREAST-Q)评价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并行乳腺专科彩超、胸腹部CT、全身骨扫描等检查,评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术后乳头位置均略高于乳房下皱襞。术后患者罩杯大小为A罩杯3例,B罩杯6例,C罩杯4例,D罩杯1例,DD罩杯1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0,P=0.001)。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2例(13.3%)出现术区蜂窝织炎,1例(6.7%)发生轻度脂肪液化,2例(13.3%)术后出现乳头感觉减退但在术后3个月有所恢复;无患者出现脂肪坏死、乳头乳晕复合体或皮瓣坏死等并发症。15例患者均已行辅助放疗,其中1例(6.7%)患者在放疗后出现乳房皮肤颜色改变,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放疗不良事件并发症。无1例患者再次入院或再次手术,也无患者因并发症延缓辅助治疗。BREAST-Q评分中,术后3、6个月的乳房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乳头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5.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肥大 乳房下垂 三蒂法 缩乳上提术
原文传递
倒T切口轴型三蒂法缩乳术在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及巨乳症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娟 冯玉 +8 位作者 张栋林 刘芳 刘珍坊 周娇 湘泉 刘馨然 邱梦雪 杨焕佐 杜正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9-568,共10页
背景与目的乳房缩小整形术(缩乳术)是治疗乳房肥大和巨乳症的有效方法,缩乳术手术方式多样,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保留乳头乳晕(NAC)血供和感觉及术后良好的乳房外形。笔者团队前期在倒T切口基础上,开创了一种轴型三蒂法缩乳术,在乳腺癌伴生... 背景与目的乳房缩小整形术(缩乳术)是治疗乳房肥大和巨乳症的有效方法,缩乳术手术方式多样,手术成功的关键是保留乳头乳晕(NAC)血供和感觉及术后良好的乳房外形。笔者团队前期在倒T切口基础上,开创了一种轴型三蒂法缩乳术,在乳腺癌伴生理性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进一步评价该方法在中重度生理性乳房肥大及巨乳症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乳腺外科、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龙泉分院对中重度乳房肥大及巨乳症患者、采用倒T切口行三蒂法缩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NAC坏死、T形切口裂开、蜂窝组织炎、出血、皮瓣坏死、脂肪液化)发生情况,患者使用BREAST-Q量表“Reduction/Mastopexy”模块对缩乳前后乳房满意度、生理机能、社会心理健康以及性生理健康方面进行自评。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53个乳房),患者平均年龄为(33.7±6.8)岁,平均BMI为(25.8±3.2)kg/m^(2)。术前E罩杯2例,FF罩杯2例,G罩杯4例,GG罩杯7例,H罩杯13例,术中左、右乳切除腺体平均重量为993.5 g、1017.7 g,左右乳头分别提高(14.4±3.7)cm、(14.5±3.4)cm,术后B罩杯10例,C罩杯15例,D罩杯3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1例(1.9%)出现T型交界处创面裂开,1例(1.9%)发生乳房蜂窝组织炎,1例(1.9%)发生脂肪液化。所有患者术后NAC均得到保留,仅1例(1.9%)患者发生NAC色素减退。中位随访时间24(1~36)个月,患者术前对乳房满意度评分为15.5±8.2,术后1、3、6个月与1、2、3年对乳房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2.2±4.8、42.6±7.5、52.7±8.0、52.7±8.5、56.9±8.0、60.8±5.1,术后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社会心理健康、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性生理健康评分除了术后第1个月外,其余时间点评分均高于术前(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成形术 乳房肥大 巨乳症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腋窝入路与侧方入路腔镜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根治切除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王本琼 林丽 +7 位作者 湘泉 钟玲 王寅欢 李世超 范林军 张毅 杨英 齐晓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0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腔镜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根治切除(NSM)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开展逐渐增多。腔镜手术的入路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是腋窝入路与侧方入路,然而目前对两种入路手术效果的比较研究仍少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对腋窝入路与侧方...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腔镜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根治切除(NSM)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开展逐渐增多。腔镜手术的入路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是腋窝入路与侧方入路,然而目前对两种入路手术效果的比较研究仍少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对腋窝入路与侧方入路行腔镜NSM加假体重建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腔镜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16年1月—2022年10月152例行腔镜NSM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腋窝入路组(78例)与侧方入路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方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腋窝入路组(211.50 min vs.250.00 min,P<0.001),引流量少于腋窝入路组(300.50 mL vs.504.50 mL,P<0.001),腋窝入路组行胸肌前假体植入比例明显高于侧方入路组(24.4%vs.6.8%,P=0.003),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积液、乳头乳晕或皮瓣坏死、包膜挛缩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乳房外形、生活质量情况及术后满意度(腋窝入路:91.0%vs.侧方入路:9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腋窝入路和侧方入路NSM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两种入路方式均安全有效,美学效果无差异。腋窝入路适合进行胸肌前假体植入,侧方入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利于保留胸肌筋膜,可进行免补片的胸肌后假体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器官保留治疗 假体植入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