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肝肿瘤手术患者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柳青 陆柳玉 +3 位作者 王勇豪 康小雨 龚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卡因组(B组)30例,对照组(C组)24例。A组、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低位前锯肌平面、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及双侧腹直肌后鞘共四点神经阻滞,C组不予神经阻滞。比较三组术中麻醉时(T_(1))、切皮前5 min(T_(2))、切皮后5 min(T_(3))、肝切除时(T_(4))、缝皮时(T_(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48 h内(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_(1)~T_(5)时间点,三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指标在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6 h、12 h、24 h,B组和C组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术后48 h,B组静息状态VAS评分仍显著高于A组,但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运动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组术后2 h、6 h、48 h的运动状态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状态VAS评分仅在术后6 h显著高于A组(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三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用于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虽然在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是提高了术后上腹部镇痛效果,减少了镇痛泵按压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部神经阻滞 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多模式镇痛 腹腔镜 肝肿瘤手术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康小雨 宋思明 +5 位作者 钟玉玲 陆柳玉 王勇豪 路洋 龚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82-3089,共8页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全身麻醉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体外循环支持下行正中开胸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全身麻醉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体外循环支持下行正中开胸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麻+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组(E组)、全麻+胸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艾司氯胺酮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组(ET组),每组30例。E组和ET组患者术中持续泵注0.2 mg/(kg·h)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直至手术结束,G组和T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T组和ET组患者全麻诱导完成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G组和E组患者不给予特殊处理。四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且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记录以下时间点:术前1天(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胸骨正中锯开后1 min(T3)、体外循环开始前1 min(T4)、体外循环结束后1 min(T5)、手术结束后1 min(T6)、术后1天(T7)、术后2天(T8)、术后3天(T9)。于T1-T6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于T1、T4-T6检测并记录患者的血糖和乳酸水平;于T0、T7-T9记录患者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记录四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与G组比,在T3时,T组患者的MAP、HR显著降低(P <0.05);在T5时点,ET组患者的MAP较E组降低,HR较T组升高(P <0.05);(2)四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机后的乳酸、血糖水平均高于T1时点(P <0.05);与G组相比,E组患者在T5时点乳酸值降低、在T6时点血糖值降低(P <0.05);在T5、T6时点,E组患者的血糖值与T组相比更低(P <0.05),ET组患者的乳酸和血糖值与T组相比均更低(P <0.05);(3)与T0相比,四组患者术后的WBC,CRP水平均升高(P <0.05);在T7时点,E组和T组患者的WBC水平与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 胸横肌平面阻滞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