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FDI的增长效应 被引量:188
1
作者 王文剑 仉建涛 成林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2,共10页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西方联邦国家的不同,财政分权导致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围绕经济指标为追求政绩而进行锦标赛式的竞争。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竞争辖区外流动性要素的程度就越大。以对FDI的竞争为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西方联邦国家的不同,财政分权导致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围绕经济指标为追求政绩而进行锦标赛式的竞争。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竞争辖区外流动性要素的程度就越大。以对FDI的竞争为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竞争,中西部地区仅在税收优惠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对FDI的激烈竞争,在东中部地区不利于FDI发挥增长效应,在西部地区则得出相反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及时改革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FDI的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FDI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79
2
作者 成林 郑云峰 张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4,共6页
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 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有降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西、湖北、黑龙江、安徽、天津、江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其余25个省市区趋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基于经验分析的判断、假说及检验 被引量:142
3
作者 王文剑 成林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1,共13页
分税制改革后,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拥有更加强烈的激励扩大预算外收入,加大对地区经济的攫取。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各异,并最终导致财政分权的增长效应... 分税制改革后,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拥有更加强烈的激励扩大预算外收入,加大对地区经济的攫取。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各异,并最终导致财政分权的增长效应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本文通过构造反映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计量指标,运用199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的结论是: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越发达,地方政府"攫取之手"就越少。因此,在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本文认为加大对预算外收入的约束、改革转移支付体系和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将会逐步扭转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攫取之手” 地区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研究 被引量:105
4
作者 成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39,共4页
用了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率两个指标,分别判断1990~1995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状态。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特征 政策含义 差异变化 中国
下载PDF
先富地区带动了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吗——基于空间外溢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46
5
作者 成林 杨霞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61,共18页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区域战略安排。迄今,该战略第一阶段的目标早已实现,一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富裕起来了,但是,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却是需要探讨...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区域战略安排。迄今,该战略第一阶段的目标早已实现,一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富裕起来了,但是,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却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等途径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是其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据此,本文构建包含空间外溢的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以该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年1999年为时点确定先富地区,运用1999—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市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先富地区是否带动了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结果显示,先富地区通过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带动了部分邻近的其他地区共同富裕,这种带动作用的有效范围有限,而且其程度也存在差异。这说明,先富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局域性和差异性。因此,从实现共同富裕考虑,一方面,需要继续促进先富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改善先富地区的空间外溢条件,扩大其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空间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先富地区带动作用所不能及的其他地区,则需要依据增长极理论设计新的区域战略及政策,促使其富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外溢 区域经济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趋势及成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和产业二重分解 被引量:114
6
作者 成林 张华 张技辉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7-45,共9页
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析了2001—2009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变化过程,并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解析导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变化的空间原因和产业原因,以及二者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 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析了2001—2009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变化过程,并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解析导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变化的空间原因和产业原因,以及二者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以2004年为转折点呈现出先持续较快上升,后平稳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影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四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其次是四大区域内发展不平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四大区域间的产业发展差异大于其各自内部的产业发展差异。就产业而言,工业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最大,其次是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影响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 加权变异系数 分解
原文传递
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07
7
作者 彭宝玉 成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对河南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由东西差异转变为由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差异扩大趋势。(2)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 采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对河南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由东西差异转变为由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差异扩大趋势。(2)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条件较好的郑州至三门峡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市所辖县域经济实力较高。(3)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依赖区内初级生产要素的低级发展阶段,高等生产要素发育较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经济实力评价 空间差异 河南省
下载PDF
“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7
8
作者 种照辉 成林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8,共13页
基于2012年、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运用块模型及QAP等网络分析方法,对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动态比较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贸易网络的联系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基于2012年、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运用块模型及QAP等网络分析方法,对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动态比较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贸易网络的联系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印度、新加坡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可划分为四个贸易板块,中国等21个国家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以色列等20个国家属于经纪人板块,阿富汗等16个国家属于主溢出板块,马尔代夫等8个国家属于主受益板块;(3)国家间的空间邻近关系、文化差异、贸易协定关系、贸易结构及制度差异对于贸易网络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网络 网络分析 QAP方法
原文传递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106
9
作者 成林 张华 毛超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8,共5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际经济联系趋于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际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各个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是:分别用Moran’s I系数测度区际经济联系状态,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测度区域经济增长状态,用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状态。然后,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评价
原文传递
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01
10
作者 成林 刘迎霞 李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94,206,共19页
空间俱乐部趋同是指经济增长初始条件和结构特征相似且空间上相邻的一组区域的经济增长收敛于相同的稳态,是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其发生机制是空间外溢促成区域经济出现地方化增长,进而导致空间俱乐部趋同。运用包... 空间俱乐部趋同是指经济增长初始条件和结构特征相似且空间上相邻的一组区域的经济增长收敛于相同的稳态,是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其发生机制是空间外溢促成区域经济出现地方化增长,进而导致空间俱乐部趋同。运用包含空间外溢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可以证明,空间外溢有可能导致空间俱乐部趋同。对中国长江三角洲1990—2007年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所做的经验分析也表明,空间外溢对区域经济增长确有影响,空间俱乐部趋同客观存在。在考虑空间外溢的情况下,长江三角洲的空间俱乐部趋同速度为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俱乐部趋同 空间俱乐部趋同 空间外溢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 被引量:65
11
作者 成林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σ趋同,在1990-1999年期间则没有出现σ趋同,却表现为分异。与此相对应,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也发生了β趋同,趋同的速度在2.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σ趋同,在1990-1999年期间则没有出现σ趋同,却表现为分异。与此相对应,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也发生了β趋同,趋同的速度在2.2%以上。这个速度与国外学者关于β趋同速度在2%左右的结论相接近。但是,1990-1999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β趋同系数却为正值,表明这个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β趋同,而是出现了分异。就1978-1999年的总体情况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β趋同,不过β趋同的速度很小,只略高于0.9%。在1978-1999年期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的区域政策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区域经济格局,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区调控措施,才能够有效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趋同 分异 Σ趋同 Β趋同 俱乐部趋同
下载PDF
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量:71
12
作者 李二玲 成林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6-78,共3页
该文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其程度远小于东西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绝对差异稍有扩大。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总体水平经历了由南弱北强到南强北弱的变化过程。1993年以后,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 该文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其程度远小于东西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绝对差异稍有扩大。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总体水平经历了由南弱北强到南强北弱的变化过程。1993年以后,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趋同。基于南北内部区域细分的6个次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变化是导致上述南北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总体变化的空间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人均GDP 中国 GDP年均增长率
下载PDF
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7
13
作者 罗仁福 李小建 成林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80,共8页
本文参照 Coulombe的趋同模型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作出调整 ,以此分析了我国 1 978~ 1 999年各省区经济的趋同问题。研究结果如下 :各个地区之间存在条件趋同 ,趋同的速度大约为 4.5 % ;在趋同的过程中 ,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都已达到或... 本文参照 Coulombe的趋同模型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作出调整 ,以此分析了我国 1 978~ 1 999年各省区经济的趋同问题。研究结果如下 :各个地区之间存在条件趋同 ,趋同的速度大约为 4.5 % ;在趋同的过程中 ,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都已达到或接近其稳定状态 ,而西部地区则大多在稳定状态值附近波动 ;本文还给出了我国各省相对人均 GDP的稳定状态值 ;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指出东部先行优势对长期稳定状态值有巨大影响 ,这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外资的引进 ,先进的技术 ,区位优势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区经济 省际经济 人均GDP 市场经济体制 区位优势
下载PDF
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 被引量:58
14
作者 李小建 成林 高建华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5-18,共4页
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 ,从而可能引发传统产业的空间转移。河南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内陆省份 ,客观上存在接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能性 ,同时 ,还面临着内地其他省市区的... 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 ,从而可能引发传统产业的空间转移。河南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内陆省份 ,客观上存在接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能性 ,同时 ,还面临着内地其他省市区的激烈竞争。河南要以竞争意识为指导 ,在产业选择、转移通道建设、优势区位培育、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塑造以及制度文化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中原崛起 河南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 被引量:78
15
作者 成林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70,共8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构成。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
原文传递
河南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成林 唐永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8-556,共9页
1990-2004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形成了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4个趋同俱乐部。高收入和低收入趋同俱乐部的稳定性最大且连片扩张,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空间结构的两极分化日趋增强。总体上,一个区域的“邻居区域环境”对其... 1990-2004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形成了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4个趋同俱乐部。高收入和低收入趋同俱乐部的稳定性最大且连片扩张,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空间结构的两极分化日趋增强。总体上,一个区域的“邻居区域环境”对其经济增长及其向何种趋同俱乐部转移有规律性的影响。低收入区域的经济增长及其向中低收入趋同俱乐部转移的概率与其邻居区域的经济增长水平正相关。中低收入区域更倾向于向低收入趋同俱乐部转移。对于中高收入区域,与经济增长水平越高的区域为邻,其向高收入趋同俱乐部转移的概率越大;反之,与经济增长水平越低的区域为邻,其向中低收入趋同俱乐部转移概率也越大。高收入区域的经济增长及稳定性受邻居区域的影响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 俱乐部趋同 马尔可夫链 空间马尔可夫链 河雨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64
17
作者 成林 刘丽玲 文昊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113-118,共6页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序列,其所担负的战略使命是对标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发展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主导作用的大湾区,在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方面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新方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序列,其所担负的战略使命是对标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发展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主导作用的大湾区,在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方面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新方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要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新趋势,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信息社会、具有强大引导力和辐射力的世界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增长极和世界最具活力湾区为发展战略重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实现发展局面的战略性突破:一是善用"一国两制"优势,形成面向世界的竞争合力;二是突破"两制"约束,加快经济一体化发展;三是大力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增强发展动能;四是建设环珠江口自由贸易区,营造发展新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下载PDF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间合作创新——“宽带中国”试点及其推广的证据 被引量:59
18
作者 种照辉 高志红 成林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93,共15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和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压力。文章利用“宽带中国”战略评估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间合作创新的影响,并检验了多批次试点政策的推广效应。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城市间合作创新...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和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压力。文章利用“宽带中国”战略评估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间合作创新的影响,并检验了多批次试点政策的推广效应。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城市间合作创新的发展,平均而言,该战略的实施使试点城市的城市间合作专利数(每万人)提高约0.890个,且该政策具有推广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战略通过促进城市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拓展城市间合作创新的空间外延,从而有利于城市间合作创新。异质性检验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东部省份城市和南部省份城市的合作创新影响更大。另外,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合作专利类型的不同是导致“宽带中国”战略政策效果产生异质性的原因。文章结论为中国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市间合作创新,进而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基础设施 城市间合作创新 双重差分法 推广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 被引量:60
19
作者 成林 熊雪如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共10页
本文在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扩散性产业转移和集聚性产业转移两种类别概念,并建构了产业转移测度原理和方法。依照该方法,以八大区域为空间体系,分别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制... 本文在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扩散性产业转移和集聚性产业转移两种类别概念,并建构了产业转移测度原理和方法。依照该方法,以八大区域为空间体系,分别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相对规模和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转移始终存在,集聚性转移与扩散性转移并存,且有阶段性转换,过程复杂;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有明显差异;影响中国制造业转移差异性和复杂性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规模、区域间空间关系与经济联系、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要素结构与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制造业 集聚型产业转移 扩散性产业转移 动态演变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趋同及合意性分析 被引量:59
20
作者 成林 潘丹丹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5,共11页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新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是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及合意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次产业层面粤港澳...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新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是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及合意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次产业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这主要是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在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仍存在,但程度降低,这是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先进制造业的统一规划和行业内分工的结果。因此,应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促进城市间的产业内分工与合作,尤其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分工与合作,确保产业结构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