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广西部分作家、评论家漫谈广西民族文学发展趋势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2
|
|
2
|
振兴广西民族文学的一点思索——陆地小说创作的启示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3
|
幻美、幽默宽容——仫佬族文化审美特性简述 |
覃伊平
|
《民族艺术》
|
1992 |
2
|
|
4
|
柳北游击战斗生活的再现——读于慎波的《柳北烽火》 |
覃伊平
|
《南方文坛》
|
1993 |
1
|
|
5
|
艰难的起飞——当代壮族文学概评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6
|
相思湖作家群现象透视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7
|
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看法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8
|
略评反映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文学创作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9
|
当代壮人风流之歌——读邓永隆的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的爱》 |
覃伊平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10
|
“显出中国人的特点来”——鲁迅论文学艺术的民族特点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1
|
韦壮凡的艺术追求 |
覃伊平
|
《民族艺术》
|
1993 |
0 |
|
12
|
深入认识和坚持《讲话》的基本原则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3
|
红水河人的心路历程——读陈修龄的“红水河系列中篇” |
覃伊平
|
《南方文坛》
|
1994 |
0 |
|
14
|
深沉悲壮 高洁隽美——论我区长篇小说新作《第一个总统》的崇高美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5
|
略谈《瀑布·黎明》的得失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6
|
“显出中国人的特点来”——学习鲁迅论文学艺术的民族特点 |
覃伊平
|
《学术论坛》
|
1981 |
0 |
|
17
|
在民间文学迷宫中探迷——简论蓝鸿恩的理论研究 |
覃伊平
|
《南方文坛》
|
1992 |
0 |
|
18
|
应当发展社会主义通俗小说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9
|
红水河风土人情录——读陈修龄的“红水河系列中篇”小说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20
|
开一代诗风的《女神》 |
覃伊平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