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加权数据融合 被引量:2
1
作者 江山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在分析证据理论数学内涵的基础上,给出一种不确定性的目标识别加权数据融合方法,即先对不同传感器赋予不同的可信权值,形成新的m ass函数,再通过D-S合成公式进行数据融合。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关键词 证据理论 MASS函数 可信权值 数据融合
下载PDF
胎儿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锋锋 江山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6期2101-21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胎儿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6例胎儿行MRI检查的情况,对检查前准备,扫描步骤,成像序列和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256例均为经过B超检查后有阳性诊断,产科建议进一步检查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胎儿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6例胎儿行MRI检查的情况,对检查前准备,扫描步骤,成像序列和应用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256例均为经过B超检查后有阳性诊断,产科建议进一步检查者。均能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质量较佳的图像,磁共振检查阳性率64.45%。结论随着磁共振新技术及快速成像序列的开发应用,可更好更广泛地应用于胎儿检查,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胎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磁共振检查 临床应用 分析
下载PDF
27例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头颅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山 陈添峰 王强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7期1618-162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8.12收治的27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MRI表现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4例,女13例,所有病例均有前驱感染史... 目的:探讨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8.12收治的27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MRI表现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4例,女13例,所有病例均有前驱感染史,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及消化道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惊厥、急性胃肠炎等,症状轻,预后较好;其中25例头颅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椭圆形DWI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楚,为1型RESLES,2例病灶除了胼胝体压部DWI高信号外,还累及半卵圆中心及脑室周围白质,为2型RESLES。结论:儿童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多有前驱感染史,临床症状较轻,颅脑MRI具有特征性改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头颅MRI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软骨间叶性错构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山 任刚 +1 位作者 蔡嵘 汪心韵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2180-2185,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软骨间叶性错构瘤(CMH)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CMH的影像资料及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男6例,女2例;其中4例表现位于鼻部,4例位于胸壁;发病年龄为出生1 d至3岁。鼻部病... 目的探讨儿童软骨间叶性错构瘤(CMH)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CMH的影像资料及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例患儿中,男6例,女2例;其中4例表现位于鼻部,4例位于胸壁;发病年龄为出生1 d至3岁。鼻部病变的症状主要为鼻腔肿物、鼻塞及眼球突出;CT表现为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伴钙化,可向颅内或眼眶侵蚀;磁共振成像(MRI)呈T1WI低、T2WI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表现,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胸壁病变多发生于肋骨,临床主要表现为胸壁肿块;CT检查显示边界清楚的膨胀性骨质破坏,伴边缘为主的钙化或骨化;MRI显示肿块呈囊实性混杂信号,部分可见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出血性液-液平面。组织病理学可见大小不等的透明软骨伴软骨内骨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软骨细胞主要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和S-100蛋白,梭形间质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论CMH是一种多见于婴幼儿鼻部与胸壁的罕见良性病变,具有独特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术前准确诊断对于患儿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间叶性错构瘤 胸壁肿瘤 鼻腔 影像表现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胸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江山 任刚 +1 位作者 蔡嵘 汪心韵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7-1991,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相关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腹部pPNET的CT/MRI影... 目的探讨胸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相关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腹部pPNET的CT/MRI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中位年龄9岁。发生于胸部者8例,其中纵隔6例,胸壁2例;发生于腹部者5例,其中腹膜后4例,腹壁1例。CT/MRI多表现为体积较大的软组织肿块,13例病灶内均可见大小不等坏死囊变区,偶见钙化(5/13)及出血(2/13),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病理镜下可见较为特征性的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膜主要表达CD99及不同程度表达Vim、Syn、NSE等。结论胸腹部pPNET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影像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信息,对pPNET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胸腹部 影像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