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以哔哩哔哩视频平台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彩琼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6期70-72,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命脉,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途径。事实上,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崛起和不断发展,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对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命脉,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途径。事实上,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崛起和不断发展,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备受国家的关注和支持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可避免的挑战。在自媒体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所面临的挑战成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应该如何利用自媒体平台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自媒体
下载PDF
西方学者汉字214部首体系认识史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无未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162,共11页
"部首"这个概念始于东汉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为宗旨,兼顾"据形系联"的原则,将当时所见的一万余汉字,安排在了540个部中,选出每部最有代表性的字作为"部首... "部首"这个概念始于东汉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为宗旨,兼顾"据形系联"的原则,将当时所见的一万余汉字,安排在了540个部中,选出每部最有代表性的字作为"部首",使得这些汉字各有所归。后来,这种文字分类的方法逐渐变成一种文字查检的方式,随着小篆字体到楷书字体的转变,540部首体系也逐渐显得冗杂繁复,逐渐被后来的《玉篇》《五经文字》《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字书所打破,基本呈现出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楷书形体为基础的部首检字法。而这些部首检字法中,尤以214部首体系最负盛名,影响最广。17—19世纪,随着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之门被渐渐开启,214部首体系也随同中国典籍的西传,逐渐成为西方学者学习、研究汉语,编写辞典、教科书的重要参考,我们从西方学者对于214部首体系的认识中也能看出他们对于汉字系统、汉外辞书编纂方面的研究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4部首体系 《字汇》 《正字通》 《康熙字典》 西方汉学
原文传递
日本学者对《康熙字典》的校勘与注释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无未 《辞书研究》 2015年第2期69-75,共7页
《康熙字典》东传日本后对日本辞书界影响很大,产生了一系列校勘注释类的著作,可归纳为订误类、和训注音类、研究类三种。文章将就这些辞书的出版年代、体例、内容、编纂特点等做一个综合系统的介绍,试图从辞书编纂史的角度论述《康熙... 《康熙字典》东传日本后对日本辞书界影响很大,产生了一系列校勘注释类的著作,可归纳为订误类、和训注音类、研究类三种。文章将就这些辞书的出版年代、体例、内容、编纂特点等做一个综合系统的介绍,试图从辞书编纂史的角度论述《康熙字典》东传对日本辞书编纂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字典》 《字典琢屑》 《康熙字典考异正误》 《康熙字典等韵指示》 《康熙字典鳌头音释》
下载PDF
论顾佛影《虚词典》的辞书学价值
4
作者 《汉字文化》 2023年第1期136-140,共5页
《虚词典》是近代学者顾佛影于1934年所编写的一部虚词词典,该书吸收了当时语法研究的先进成果,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虚词训释系统,内容既涉及传统文言虚词,也涵盖了白话虚词。在训释方法上《虚词典》继承了传统虚词训诂学修辞派和训诂派的... 《虚词典》是近代学者顾佛影于1934年所编写的一部虚词词典,该书吸收了当时语法研究的先进成果,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虚词训释系统,内容既涉及传统文言虚词,也涵盖了白话虚词。在训释方法上《虚词典》继承了传统虚词训诂学修辞派和训诂派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典》 顾佛影 虚词 《马氏文通》
原文传递
谈《说文》中的“同意”术语与“转注”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汉字文化》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一、为何要重提"转注"?东汉许慎首先在其著《说文解字》卷首的《说文叙》中,为《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六书"中六项所指的具体内容给以了定义,并举出了例字。而许慎"六书说"中的"转注"历来是争议较大的。其争议较大的原因有如... 一、为何要重提"转注"?东汉许慎首先在其著《说文解字》卷首的《说文叙》中,为《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六书"中六项所指的具体内容给以了定义,并举出了例字。而许慎"六书说"中的"转注"历来是争议较大的。其争议较大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定义含混:"建类一首,同意相授",何为"建类"?何为"同意"?这些概念都未被确切地说明,为后代学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其次,所举例字不明:"考"、"老"二字互训,然《说文》中互训的组字很多,是否都为转注关系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以也很难从这种互训关系中发现有关"转注"的信息;再次,相关训释用语出现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代学者 文叙 组字 二字 书说 刘志基 各本作 语言义 四体二用 同意相受
原文传递
台湾地区学者对《康熙字典》的修订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辞书研究》 2017年第5期60-67,共8页
《康熙字典》作为一部重要的汉字辞书文献,近年来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学者都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与修订工作。文章主要是对当下台湾地区学者对《康熙字典》的修订与研究工作进行介绍与总结,对《康熙字典》台湾版本的修订依据与方法进行... 《康熙字典》作为一部重要的汉字辞书文献,近年来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学者都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与修订工作。文章主要是对当下台湾地区学者对《康熙字典》的修订与研究工作进行介绍与总结,对《康熙字典》台湾版本的修订依据与方法进行探索,同时也对近年来台湾地区学者对《康熙字典》研究的专著与论文进行全面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康熙字典》 《校正康熙字典》 《新修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研究论丛》
下载PDF
谱系与环流:《康熙字典》东亚传播考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3期158-164,207,共8页
《康熙字典》自1716年成书后,很快这部集大成之作便传入海外,对海外汉学特别是长久以来受到中国文化滋濡的东亚朝、日、越三国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康熙字典》的影响之下,东亚三国形成了以字典为核心的辞书编纂模式,很多汉字辞书以其为... 《康熙字典》自1716年成书后,很快这部集大成之作便传入海外,对海外汉学特别是长久以来受到中国文化滋濡的东亚朝、日、越三国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康熙字典》的影响之下,东亚三国形成了以字典为核心的辞书编纂模式,很多汉字辞书以其为蓝本纷纷编著出版。同时,《康熙字典》的东亚传播也进一步推动东亚辞书编纂模式上的互动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字典》 东亚 辞书谱系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超越《康熙字典》,开启《中华大字典》——清末民初中、韩《新字典》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中国、韩国朝鲜时期均于20世纪初先后出版过《新字典》,两国的《新字典》编者不同,但均称该书是以《康熙字典》为基础,同时在新字、新义等的收录方面亦有首创之功,故命名为《新字典》。然而,笔者发现,其实中、韩两国《新字典》之间存在... 中国、韩国朝鲜时期均于20世纪初先后出版过《新字典》,两国的《新字典》编者不同,但均称该书是以《康熙字典》为基础,同时在新字、新义等的收录方面亦有首创之功,故命名为《新字典》。然而,笔者发现,其实中、韩两国《新字典》之间存在着相互传承借鉴的关系·韩国朝鲜时期《新字典》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此前的两部被冠以“新字典”的辞书,而中国的两部“新字典”又因《中华大字典》的后来居上而鲜有学者关注。本文将对中、韩先后出版的三部辞书《新字典》(1912)、《中华新字典》(1912)、《新字典》(1915)进行对比研究。特别是对其所收录的新字、新义等内容进行比较研究,试图通过缕清这三部辞书间的借鉴传承关系,从而更清晰地勾画出近代东亚对于一些新概念、新术语的传播途径与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字典》 《中华新字典》 辞书谱系
下载PDF
从“以字引词”到“以字统词”——《康熙字典》对现代词典编纂模式的影响
9
作者 《辞书研究》 2021年第3期53-61,共9页
在中国辞书的历史上,字典(书)与词典因收录对象上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辞书发展模式:字典(书)宗《说文》,主要负责阐释汉字的形体音义,讲明字际关系;词典宗《尔雅》,主要负责对词进行汇集、分类与阐释。而随着语言信息的累积与丰富,魏晋... 在中国辞书的历史上,字典(书)与词典因收录对象上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辞书发展模式:字典(书)宗《说文》,主要负责阐释汉字的形体音义,讲明字际关系;词典宗《尔雅》,主要负责对词进行汇集、分类与阐释。而随着语言信息的累积与丰富,魏晋以降,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凸显,字典(书)开始逐渐承担起词典的作用,呈现出一种编纂模式上的“变异”。《康熙字典》作为中国字典(书)的集大成者,用“以字引词”的辞书编纂模式对名物、专名等词进行收录,这种辞书编纂模式正体现出传统字典(书)模式向现代词典模式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字典》 名物词 专名 词典
下载PDF
《康熙字典撮要》注音系统研究
10
作者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143-172,共30页
《康熙字典撮要》是英国传教士湛约翰于1877年所编著完成的一部缩略本《康熙字典》。湛约翰对《康熙字典》的检字方法、韵图系统、反切系统都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良与创新。最有特点的是该书的韵图,不仅有古音系统的,还包括正音、北音... 《康熙字典撮要》是英国传教士湛约翰于1877年所编著完成的一部缩略本《康熙字典》。湛约翰对《康熙字典》的检字方法、韵图系统、反切系统都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良与创新。最有特点的是该书的韵图,不仅有古音系统的,还包括正音、北音、南音三个时音系统的。本文主要从该辞书中所收的韵图与反切入手进行研究,对《康熙字典撮要》的注音系统进行描写与研究,试图从湛约翰在辞书编纂方面的创新处予以挖掘,对我国辞书编纂史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约翰 《康熙字典撮要》 《初学粤音切要》
原文传递
字海拾珠——《康熙字典》海错名物研究
11
作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康熙字典》作为中国传统辞书文献的集大成之作,在其对汉字形、音、义进行广泛搜罗、训释的同时,也收集了大量的名物词,其中就包含丰富的海错名物词。这些海错名物来源广泛,品类丰富,无论是对于海洋水产还是海洋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十分... 《康熙字典》作为中国传统辞书文献的集大成之作,在其对汉字形、音、义进行广泛搜罗、训释的同时,也收集了大量的名物词,其中就包含丰富的海错名物词。这些海错名物来源广泛,品类丰富,无论是对于海洋水产还是海洋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康熙字典》对于海错名物的收录与记述方式、海错名物的文献来源、海错名物的种类展开研究,旨在挖掘《康熙字典》对于当下海洋文献搜集和整理、海洋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字典》 海错名物 海洋文化 海洋动物
下载PDF
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传教士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的学术意义
12
作者 李无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9-156,共8页
传教士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一书从300个汉字基础字形入手,建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汉字系统,体现出一种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的倾向。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汉字体系的深刻认识。该书无论是对于当前的汉字学研究、汉字学史研究,还... 传教士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一书从300个汉字基础字形入手,建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汉字系统,体现出一种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的倾向。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汉字体系的深刻认识。该书无论是对于当前的汉字学研究、汉字学史研究,还是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学习型汉字辞书编写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湛约翰 《汉字结构述解》 《康熙字典撮要》
下载PDF
中国早期南北官话盲文方案的创制与应用
13
作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9期105-112,共8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来华传教士纷纷投身于中国视障教育的浪潮中。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办盲校,创制盲文。这些盲文方案成为我国现行新盲文创制的重要参考。在众多盲文方案中,以官话盲文《瞽目通文》与《心目克明》最负盛名。近年来,许多...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来华传教士纷纷投身于中国视障教育的浪潮中。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办盲校,创制盲文。这些盲文方案成为我国现行新盲文创制的重要参考。在众多盲文方案中,以官话盲文《瞽目通文》与《心目克明》最负盛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传教士视障教育的相关历史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梳理,然而却鲜有人对这两部盲文的内容投以关注,致使很多关于这两部盲文的错误认识长期存在。本文对这两部盲文创制的音韵理据进行挖掘,希望能从盲文方案文献本身入手对这两部盲文所属的音系性质进行考证。同时,盲文方案的推广与应用也为我们观察20世纪初期南北官话的地位变化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文系统 《瞽目通文》 《心目克明》 官话
下载PDF
走出“绝学”困境——当下通行古代汉语教材中音韵学内容编写策略研究
14
作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88-193,共6页
在古代汉语课程设置中,音韵部分一直属于让人无法忽视的“矛盾体”:一方面,古代汉语中很多内容如诗词格律、古音通假、双声叠韵等都与音韵学原理有关,这说明音韵在古代汉语讲授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音韵学内部系统性强,涉及术语多,讲授... 在古代汉语课程设置中,音韵部分一直属于让人无法忽视的“矛盾体”:一方面,古代汉语中很多内容如诗词格律、古音通假、双声叠韵等都与音韵学原理有关,这说明音韵在古代汉语讲授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音韵学内部系统性强,涉及术语多,讲授难度大,学生接受困难,在有限的古代汉语课时无法完整地讲授。本文以当下十部较通行的古代汉语教材为调查对象,揭示这些教材中存在的音韵内容设置问题,探索古代汉语教材音韵内容的编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 古代汉语 教学 教材
下载PDF
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传教士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的学术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无未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6年第4期203-203,共1页
英国传教士湛约翰的《汉字结构述解》一书,从300个汉字基础字形人手,建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汉字系统,体现出一种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的倾向。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汉字体系的深刻认识。该书无论是对于当前的汉字学研究、汉... 英国传教士湛约翰的《汉字结构述解》一书,从300个汉字基础字形人手,建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汉字系统,体现出一种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的倾向。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汉字体系的深刻认识。该书无论是对于当前的汉字学研究、汉字学史研究,还是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学习型汉字辞书编写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字典》 汉字结构 《说文》 学术意义 传教士 回归 约翰 纠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