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巫少荣 李自成 《中医药研究》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当归 临床应用 心肌保护 抗血小板 抗血栓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的^(131)I-MIBG显像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自成 巫少荣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 评价 1 31 I-间位碘卞胍 (1 31 I- MIBG)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2 1例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 B超、CT、尿香草基杏仁酸 (VMA)和 1 31 I- MIBG显像结果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B超、CT、... 目的 评价 1 31 I-间位碘卞胍 (1 31 I- MIBG)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2 1例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 B超、CT、尿香草基杏仁酸 (VMA)和 1 31 I- MIBG显像结果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B超、CT、尿 VMA对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分别为81%、90 .5 %和 6 8.4% ,1 31 I- MIBG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达 10 0 % ,1 31 I- MIBG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结论  B超和 CT未发现病变 ,疑有肿瘤异位时 1 31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诊断 碘131 间位碘卞胍显像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急进性恶性高血压围手术期的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泽轩 蒋光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对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急进性恶性高血压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压增高为嗜铬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可持续增高或在持续增高的基础上阵发性加剧,成急进性恶性高血压,测定24h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的含... 目的:对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急进性恶性高血压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血压增高为嗜铬细胞瘤主要临床表现,可持续增高或在持续增高的基础上阵发性加剧,成急进性恶性高血压,测定24h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的含量,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彩色B超,CT,MRI,131I-MIBG等无创性检查,为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方法。控制血压,作好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高血压 围手术期 处理
下载PDF
直背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怀莲 李昌棣 +3 位作者 林惠娟 刘斯润 刘永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10-11,共2页
直背综合征因其胸椎生理性向后弯曲度变小或消失,甚或轻度前突。若患者同时伴有胸骨平直或凹陷,便可使胸廓变得扁平,胸腔前后径明显变窄和心前间隙消失。从而导致胸骨压迫右室流出道,产生心底部收缩期杂音。临床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 直背综合征因其胸椎生理性向后弯曲度变小或消失,甚或轻度前突。若患者同时伴有胸骨平直或凹陷,便可使胸廓变得扁平,胸腔前后径明显变窄和心前间隙消失。从而导致胸骨压迫右室流出道,产生心底部收缩期杂音。临床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特别容易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我院于1984年5月~1989年1月先后对32例直背综合征病人进行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2例、女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背综合征 心血管病 诊断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附100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叶怀莲 +1 位作者 李昌棣 张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2-55,共4页
急性心肌梗塞100例,分为老年组(≥60岁)67例,非老年组(<60岁)33例,通过分析对比,提示老年组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1.无胸痛较多。2.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尤以并发左心衰竭多。3.并发病多,以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糖尿... 急性心肌梗塞100例,分为老年组(≥60岁)67例,非老年组(<60岁)33例,通过分析对比,提示老年组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1.无胸痛较多。2.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尤以并发左心衰竭多。3.并发病多,以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糖尿病多见。4.再发急性心肌梗塞多。5.病死率高。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应重视其临床特点,及早作出诊断,在心电监护下,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同时治疗并发病,对降低病死率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老年人
下载PDF
60例二尖瓣脱垂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单光华 徐宏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二尖瓣脱垂( M V P) 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 例 M V P 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确诊。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884 % ,以室性早搏多见(65 % ... 目的:研究二尖瓣脱垂( M V P) 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 例 M V P 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确诊。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884 % ,以室性早搏多见(65 % ) ,其次室上性早搏(40 % ) ,传导阻滞较少见(11 % ) 。结论:大多数 M V P 合并心律失常不必治疗,多数预后较好。但如果症状明显,伴危险因素可给予β- 阻滞剂。 M V P 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伴 T I A 者可使用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脱垂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