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变革引领下高职课程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PLC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4-98,104,共6页
在数字变革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引领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尤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高校向“数字化大学”的发展方向迈进,也引领了高职课程内容的数字化改革。目前,... 在数字变革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引领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尤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高校向“数字化大学”的发展方向迈进,也引领了高职课程内容的数字化改革。目前,数字化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主要集中于课程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但相对缺乏数字化实践的有效融入。以高职“PLC技术”课程为例,本文聚焦于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多平台联合仿真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显著增强课程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数字化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程内容,也提升了他们的参与度,具有在实践教育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变革 PLC实践教学 联合仿真
下载PDF
改进互信息与图像金字塔相结合的二维与三维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姚运萍 张鹏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6-49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进互信息与图像金字塔相结合的二维-三维配准方法的价值。方法将3次B样条曲线的连续图像表示与Parzen直方图估计融合到该算法中,以胸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生成的正交位的模拟X线图和与其本身进行一定变换后的... 目的探讨改进互信息与图像金字塔相结合的二维-三维配准方法的价值。方法将3次B样条曲线的连续图像表示与Parzen直方图估计融合到该算法中,以胸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生成的正交位的模拟X线图和与其本身进行一定变换后的图像进行配准实验,观察配准精度和时间。结果经过50组对照试验得出本方法相较于传统配准方法在x、y轴向上的位移精度分别提高了53.39%、21.33%,配准时间缩短了91.93%。相较于近几年的改进算法在x、y轴向上的位移精度分别提高了17.65%、13.79%,并将配准时间进一步提高了19.64%。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二维-三维图像的配准精度和效率,且均符合手术过程中图像配准2 mm以内的要求。该方法的高效、准确为临床诊断和放疗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同时也为肿瘤位置误差校正和医用机械臂自动摆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三维图像配准 互信息 数字重建放射影像 图像金字塔
原文传递
柔性医用机械臂末端空间定位误差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鹏 陈惠贤 +2 位作者 雷武乐 李双 《甘肃科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8-25,共8页
柔性医用机械臂末端定位的精准性对放疗非常重要,针对柔性医用机械臂末端空间定位精度差这一问题,分析机械臂的关节减速器动态回转误差和连杆柔性引起的末端空间定位误差。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柔性医用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分析RV减速... 柔性医用机械臂末端定位的精准性对放疗非常重要,针对柔性医用机械臂末端空间定位精度差这一问题,分析机械臂的关节减速器动态回转误差和连杆柔性引起的末端空间定位误差。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柔性医用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分析RV减速器的动态回转误差,建立RV减速器摆线针轮回转副的啮合刚度模型;在关节传动误差与连杆柔性的耦合作用下建立柔性医用机械臂末端空间定位误差模型,采用近似方法对机械臂动力学模型进行逆动力学求解,并拟合得到RV减速器输出驱动力矩和臂杆模态响应函数,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关节减速器RVSHPR-110E、RV320E、RV40E,发现RV减速器的刚度越大其产生的关节传动误差越小,从而造成机械臂末端空间定位误差也就越小。研究为柔性医用机械臂末端空间动态定位误差的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医用机械臂 动力学模型 逆动力学 定位误差模型 RV减速器
下载PDF
仿生蛇形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装置研制
4
作者 《电子制作》 2023年第7期80-83,共4页
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双碳”战略在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地位也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在近些年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 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双碳”战略在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地位也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在近些年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长,但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手动干预,不易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因此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的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设计了一种仿生蛇形充电设备,该设备能够控制9条牵引索进行不同程度的伸缩达到充电插头与充电桩的“对位”和插入“动作”,并在试验阶段制作了简易模型进行了方案的可行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蛇形 智能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