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在CTA中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蕊 李净 +2 位作者 李惠 周煜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使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CTA中对脑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有脑动脉瘤51例患者分为三组:甲组90ml对比剂不用生理盐水冲洗;乙组、丙组分别使用70ml、50ml对比剂之后用相同流速生理盐水40ml冲洗。对比...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使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CTA中对脑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有脑动脉瘤51例患者分为三组:甲组90ml对比剂不用生理盐水冲洗;乙组、丙组分别使用70ml、50ml对比剂之后用相同流速生理盐水40ml冲洗。对比剂流速为5.0ml/s。当颈内静脉显影的一刹那开始扫描。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评估三组血管图像质量及动脉瘤显示情况。结果三组病例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甲组动静脉均显示很好,CT值较高。丙组动脉显示良好,静脉少,污染轻,血管CT值略低。乙组居于二者之间。结论使用低剂量对比剂50ml+40ml生理盐水以5.0ml/s流率注射,不仅可以得到理想的图像,还是一种安全、快速、经济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触发式测头在机标定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禾 贺永海 +1 位作者 刘海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6,42,共4页
触发式测头是触发式在机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测头进行有效标定可以提高在机测量精度。触发式测头在机标定包括测头预行程误差标定和测头空间位置标定,为剥离测量系统空间误差,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测量系统空间误差模型,在此基础... 触发式测头是触发式在机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测头进行有效标定可以提高在机测量精度。触发式测头在机标定包括测头预行程误差标定和测头空间位置标定,为剥离测量系统空间误差,基于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测量系统空间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标准球进行标定的触发式测头预行程误差标定方法和测头空间位置标定方法。对基于金刚石车床的触发式在机测量系统进行测头标定,利用在机测量系统对平面、柱面与球面特征进行在机测量,测量结果验证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车床 在机测量 触发式测头 标定方法
下载PDF
基于Delaunay三角优化的复杂曲面加工余量精确求解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植 史勇 +2 位作者 刘林 刘海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复杂曲面离散点云加工余量求解问题,研究了基于全局三维Delaunay三角优化处理的加工余量精确求解方法。将余量求解问题分解为法向量求解和曲面构建两个关键步骤,采用点云与重心之间的距离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加权处理,减小了因点云... 针对复杂曲面离散点云加工余量求解问题,研究了基于全局三维Delaunay三角优化处理的加工余量精确求解方法。将余量求解问题分解为法向量求解和曲面构建两个关键步骤,采用点云与重心之间的距离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加权处理,减小了因点云数据贡献度不同导致的法向量求解偏差;针对余量求解过程中因离散曲面重构精度不足导致余量求解不准确的问题,分析了采样点在所属面片中的位置对求解精度的影响,研究了全局三维Delaunay三角优化方法,生成了泰森多边形测量曲面,保证了余量求解过程中曲面重构的精度。与基于贪婪三角重构的余量求解方法相比,该方法显著提高了余量求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 余量求解 曲面重构 三角优化
下载PDF
面向在机测量的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腾辉 +1 位作者 刘海波 王永青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在机测量系统不确定度量化评定难题,研究了面向在机测量的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策略,设计了评定框架;引入量值特性分析并融合黑箱理论进行了不确定度分量分析,规划了网格点阵式和正交连续式等两种样本集;按照极大似然估计原... 针对在机测量系统不确定度量化评定难题,研究了面向在机测量的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策略,设计了评定框架;引入量值特性分析并融合黑箱理论进行了不确定度分量分析,规划了网格点阵式和正交连续式等两种样本集;按照极大似然估计原则对采样数据拟合,得到不确定度分量的分布规律及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面向在机测量的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并基于自适应蒙特卡洛法进行不确定度的传递合成。利用所构建的在机测量系统,开展了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 动态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自适应蒙特卡洛法
下载PDF
数控进给轴阿贝余弦误差辨识与补偿方法
5
作者 肖皓维 孙广远 +2 位作者 李东航 刘海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为了减小数控进给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阿贝误差和余弦误差等几何误差对位置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激光组合测量的误差辨识与补偿方法。利用三路激光干涉仪的空间坐标关系和实际测量值,映射出数控进给轴理想运动轴线上的虚拟... 为了减小数控进给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阿贝误差和余弦误差等几何误差对位置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激光组合测量的误差辨识与补偿方法。利用三路激光干涉仪的空间坐标关系和实际测量值,映射出数控进给轴理想运动轴线上的虚拟测量值,以补偿阿贝误差,并建立了进给轴倾斜角度解算模型,进而补偿余弦误差,提高进给轴定位精度。为保证位置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设计了环境参数补偿实验,在减小环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验证了误差辨识与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补偿了运动过程中的阿贝误差以及余弦误差,提高了数控进给轴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误差辨识 阿贝误差 余弦误差 组合测量 数控进给轴
下载PDF
Fuzzy-PID知识库的优化及其IP核设计
6
作者 于世华 闫庆鑫 +3 位作者 齐献伟 郑佳硕 王开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优化知识库是提高模糊控制性能的关键和难点,文章结合传统模糊PID控制规则与理论知识,重点优化了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的推理规则,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验证。优化后的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在阶... 优化知识库是提高模糊控制性能的关键和难点,文章结合传统模糊PID控制规则与理论知识,重点优化了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的推理规则,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验证。优化后的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在阶跃输入条件下,上升时间与峰值时间均减少8ms,超调量下降2.18%,进入±5%误差带调整时间减少105ms,在高频扰动或被控参数变化频繁的场合尤其重要。同时,为使该控制器灵活运用于SOPC系统级设计,文章运用Verilog HDL描述语言,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模糊推理部分采用离线计算、在线查表的方式,PID算法采用改进的增量式并行结构,实现了基于FPGA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IP软核,简化了系统设计,降低了FPGA资源耗费。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IP软核结果正确有效,可以灵活调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模糊PID 知识产权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