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痫前期患者监测24h尿蛋白定量意义及与妊娠结局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秀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PE)24小时尿蛋白(24-hUPro)定量检测临床意义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PE妊娠患者115例,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PE组(n=65)、重度PE组(n=50),比较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白蛋...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PE)24小时尿蛋白(24-hUPro)定量检测临床意义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PE妊娠患者115例,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PE组(n=65)、重度PE组(n=50),比较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白蛋白、血小板计数、24-hUPro,分析24-hUPro对重度PE的预测价值,分析不同24-hUPro定量水平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重度PE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尿素氮、血肌酐、24-hUPro(4.12±0.51)g水平均高于PE组(1.04±0.25)g,白蛋白、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PE组(均P<0.05);ROC分析,24-hUPro预测重度PE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Cutoff值3.432,敏感度82.0%、特异性87.7%;不同24-hUPro水平的不良结局发生率不同,24-hUPro<1g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较低。结论:PE患者随病情加重24-hUPro定量水平升高,其水平且与妊娠结局有一定关系,临床可辅助其他相关检查评估PE患者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病情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妊娠结局 预测
下载PDF
药物流产患者清宫术后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汤旭妮 林琪秀 +3 位作者 赵波 何云芹 陈艳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083-3085,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患者行清宫术后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清宫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药物流产行清宫术后感染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并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12...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患者行清宫术后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清宫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药物流产行清宫术后感染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并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占21.35%,革兰阴性菌140株占78.6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最多,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弗氏志贺菌及沙门菌属最多;大肠埃希菌、弗氏志贺菌、沙门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0%;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也较高,达80.00%以上;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普遍>40.00%。结论清宫术后感染相关病原菌耐药性严重,临床早期经验用药时需要借鉴,避免选择耐药严重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术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基于列线图模型对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预测及防控策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文生 吴春燕 +1 位作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6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 探讨列线图模型对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进一步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7例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同期选取未发生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184例,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 目的 探讨列线图模型对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进一步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7例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同期选取未发生产后出血的高龄产妇184例,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DCA)、校准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效用进行验证。结果 在模型建立组、外部验证组中,产后出血、产后未出血产妇年龄、前置胎盘、分娩方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巨大儿、宫缩乏力、瘢痕子宫、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40岁(OR=3.870)、剖宫产(OR=5.837)、前置胎盘(OR=3.685)、HDCP(OR=6.177)、巨大儿(OR=4.298)、宫缩乏力(OR=5.231)、瘢痕子宫(OR=5.080)、SDS≥53分(OR=2.980)及SAS≥50分(OR=4.126)是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中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AUC=0.895(95%CI:0.812~0.910),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DCA曲线提示,当风险阈值在0.2~0.10时使用模型具有临床净获益。结论 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受年龄、剖宫产、HDCP、SDS评分、巨大儿、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及SAS评分等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高龄产妇产后出血预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对指导临床防控策略具有实际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高龄 产后出血 列线图 ROC曲线
原文传递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和胎盘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旭妮 +1 位作者 范徐妃 徐浩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38-942,949,共6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血清和胎盘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炎症介质TNF-α、IL-1β与绒毛膜羊膜炎(CA)的相关性,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敏感性标志物。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PPRO...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血清和胎盘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炎症介质TNF-α、IL-1β与绒毛膜羊膜炎(CA)的相关性,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敏感性标志物。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PPROM患者,平均孕周为(34.5±2.3)周。根据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CA组40例和无CA组44例,并选择同期年龄和孕周匹配的正常妊娠者4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产前孕妇血清sTREM-1、TNF-α和IL-1β水平,检查血液WBC、粒细胞百分比、CRP和降钙素原(PCT),Western blot法检测产后胎盘中sTREM-1、TNF-α和IL-1β蛋白相对表达量。分析血清和胎盘中各项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s TREM-1诊断PPROM和CA的效能。结果CA组血清sTREM-1、TNF-α、IL-1β、CR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无CA组和对照组,无CA组sTREM-1、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A组胎盘sTREM-1、TNF-α和IL-1β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无CA组(均P<0.05)。胎盘sTREM-1、TNF-α、IL-1β蛋白相对表达量与血清s TREM-1、TNF-α、IL-1β水平均两两呈正相关(均P<0.001)。血清sTREM-1、TNF-α和IL-1β诊断PPROM的AUC分别为0.916、0.785和0.815(均P<0.05);血清sTREM-1诊断CA的AUC为0.935(P<0.05)。结论PPROM患者血清s TREM-1升高可作为疾病诊断和CA评估的重要血清生化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TNF-Α IL-1Β 绒毛膜羊膜炎
下载PDF
期待疗法治疗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旭妮 叶丽燕 +2 位作者 郑秀娟 晏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8期3467-3470,共4页
目的探讨期待疗法在产科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产科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根据患者孕周将其分为孕28~31^(+6)周组15例,孕32~33^(+6)周组25例,孕34~36^(... 目的探讨期待疗法在产科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产科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根据患者孕周将其分为孕28~31^(+6)周组15例,孕32~33^(+6)周组25例,孕34~36^(+6)周组20例,3组均予以期待治疗。观察3组期待治疗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B族链球菌(GBS)感染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与孕28~31^(+6)周组的期待治疗时间(2.71±1.06)d和孕34~36^(+6)周组的期待治疗时间(2.22±0.97)d相比,孕32~33^(+6)周组的期待治疗时间(6.15±1.43)d明显更长,且患者产后出血量分别为(330.62±68.91、217.02±73.46、224.46±71.20)ml,出血量明显更小(P<0.05);3组患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0.00%、12.00%、10.00%),GB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00%、8.0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28~31^(+6)周组(66.67%)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相比,孕32~33^(+6)周组(20.00%)及孕34~36^(+6)周组的(15.00%)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不同孕周PPROM患者行期待疗法的效果不同,期待疗法对于孕28~31^(+6)周患者母婴结局的改善不明显,不建议对该孕周范围患者行此治疗,但期待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孕32~33^(+6)周患者新生儿结局,于孕32~33^(+6)周开展期待治疗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疗法 产科 胎膜早破 孕周 母婴结局
原文传递
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糖脂代谢状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汤旭妮 郑秀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8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糖脂代谢状况,分析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72例,其中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36例为合并组,未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36例为子痫前期组,同...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糖脂代谢状况,分析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72例,其中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36例为合并组,未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36例为子痫前期组,同期同院健康产检的孕妇36例为正常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3组FINS、FPG、TC、TG、LDL、HD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子痫前期组和合并组FINS、FPG、TC、TG、LDL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与子痫前期组相比,合并组FINS、FPG、TC、TG、LDL水平较高,HDL水平较低。与轻度子痫前期相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FINS、FPG、TC、TG、LDL水平较高,HDL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剖宫产、妊娠终止、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贫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肝肾功能损伤、视网膜病变、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INS、FPG、TC、TG、LDL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均呈正相关(r=0.599、0.648、0.572、0.641、0.589,均P<0.05);HDL水平与子痫前期病情呈负相关(r=-0.558,P<0.05)。FINS、FPG、TC、TG、LDL水平与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病情均呈正相关(r=0.615、0.642、0.547、0.665、0.681,均P<0.05);HDL水平与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病情呈负相关(r=-0.615,P<0.05)。结论糖脂代谢在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中表现异常,在疾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会增加产妇宫内窘迫终止妊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DNA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汤旭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3期4609-4612,共4页
目的探讨前S1抗原(PreS1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进行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治疗的患者240例,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前S1抗原(PreS1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进行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治疗的患者2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院进行产前健康体检的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PreS1Ag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BV-DNA表达,来计算PreS1Ag、HBV-DNA阳性率,通过随访来对其不良妊娠结局情况进行预测。结果与对照组PreS1Ag(67,33.50%)、HBV-DNA(53,26.50%)阳性率相比,观察组PreS1Ag(183,76.25%)、HBV-DNA(185,77.08%)阳性率均升高(P<0.05)。不同HBV血清标志物分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患者的HBV-DNA(75,94.94%)阳性率高于PreS1Ag(61,77.21%)阳性率(P<0.05);HBsAg(+)、HBcAb(+)患者的PreS1Ag(64,94.12%)阳性率高于HBV-DNA(34,50.00%)阳性率(P<0.05)。PreS1Ag阳性、HBV-DNA阳性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83,45.36%)、(86,46.49%)均高于PreS1Ag阴性、HBV-DNA阳性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15.79%)、(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与PreS1Ag、HBV-DNA单项诊断相比,联合检测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PreS1Ag、HBV-DNA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均呈现上调状态,PreS1Ag、HBV-DNA表达变化与病情发展及不良妊娠结局均具有关联,且联合检测更有利于病情评估及不良结局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DNA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曲足 白晓霞(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占50%以上,围生期HBV感染者9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携带者,且有较高肝硬化和(或)肝癌的发生风险。宫内感染是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失败致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原...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占50%以上,围生期HBV感染者9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携带者,且有较高肝硬化和(或)肝癌的发生风险。宫内感染是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失败致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原因。HBV宫内感染途径有生殖细胞感染、经胎盘屏障渗漏、经胎盘细胞感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4种途径。HBV可感染穿越胎盘屏障各细胞层尤其是滋养细胞层,其通过胞内囊泡转运系统穿越滋养细胞,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等可调节HBV感染滋养细胞,诱导滋养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hospho protein kinase B,PI3K/pAKT)和Smad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AKT信号通路激活及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对血HBV-DNA>2×10^(5)IU/mL孕妇,妊娠24~28周后可以给予口服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降低HBV母婴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信号传导 细胞因子类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9
作者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3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口用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200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采用口服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口用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200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采用口服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口服可治疗反复发作的念珠菌阴道炎,效果确切,安全,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