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法的半球形点腐蚀损伤P110油管剩余强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江江 +5 位作者 曾文广 郭玉洁 李芳 邓宽海 范春玲 林元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9-47,共9页
油管服役环境中CO_(2)、H_(2)S等各种腐蚀性物质共存,点腐蚀时有发生,其直接后果是降低了油管的剩余强度,成为制约管柱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点腐蚀油管进行剩余强度分析,利于油管的安全运行,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评价油管适用性与... 油管服役环境中CO_(2)、H_(2)S等各种腐蚀性物质共存,点腐蚀时有发生,其直接后果是降低了油管的剩余强度,成为制约管柱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点腐蚀油管进行剩余强度分析,利于油管的安全运行,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评价油管适用性与完整性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采用ABAQUS软件,基于API 579标准,建立了48种半球形点腐蚀损伤油管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并得到了油管外径、壁厚,点腐蚀缺陷分布、数量、深度对油管剩余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相同点腐蚀参数下,88.9 mm油管的剩余强度下降率比73.0 mm油管的平均低3.09%,其设计规范中的傅立叶系数更小,油管安全性更高;(2)油管轴向上点腐蚀缺陷分布是降低油管剩余强度的主要因素;(3)油管点腐蚀缺陷个数更多,其承压能力不一定更低,但在排除点腐蚀分布影响下,承压能力一定更小;(4)随着点腐蚀深度的加深,油管的剩余强度迅速减小,极易发生穿孔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油管 点腐蚀 剩余强度 API 579 ABAQUS有限元法 傅立叶系数
下载PDF
均匀腐蚀油管剩余强度ABAQUS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江江 +3 位作者 郭玉洁 邓宽海 雷志添 林元华 《新技术新工艺》 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
油管腐蚀问题日益严重,是影响油田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均匀腐蚀是导致油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形式,但对于油管的腐蚀评价难以得出明确、直接的评价标准。因此,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20种均匀腐蚀损伤油管三维模型,模拟并得到了88.9... 油管腐蚀问题日益严重,是影响油田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均匀腐蚀是导致油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形式,但对于油管的腐蚀评价难以得出明确、直接的评价标准。因此,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20种均匀腐蚀损伤油管三维模型,模拟并得到了88.9 mm油管均匀腐蚀缺陷深度、位置、环向宽度、轴向长度对油管剩余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均匀腐蚀深度增加,油管剩余强度快速减小,均匀腐蚀深度0.5~2.0 mm范围内,外壁均匀腐蚀油管剩余强度下降约41 MPa,内壁均匀腐蚀油管剩余强度下降约33 MPa;与外壁均匀腐蚀相比,内壁均匀腐蚀更危险;当均匀腐蚀环向宽度逐渐增加(100—140 mm)时,油管剩余强度几乎处于平稳状态,整体上有轻微下降,当油管均匀腐蚀轴向长度增加(100—140 mm)时有相同的规律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均匀腐蚀 ABAQUS 剩余强度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风沙威胁不可怕 “榆林三迁”是谣传——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 被引量:8
3
作者 侯仁之 《文物》 1976年第2期66-72,86,共8页
陕北榆林地区,正当毛乌素沙漠的南沿,经常受到风沙的危害。过去有所谓"榆林三迁"的说法,意即榆林自建城以来,为了逃避风沙的威胁,已经三次向南迁移城址。过去这一说法传播很广,并为一些中外地理学家所引用,做为我国西北部沙... 陕北榆林地区,正当毛乌素沙漠的南沿,经常受到风沙的危害。过去有所谓"榆林三迁"的说法,意即榆林自建城以来,为了逃避风沙的威胁,已经三次向南迁移城址。过去这一说法传播很广,并为一些中外地理学家所引用,做为我国西北部沙漠南移的证据。就是到了现在,也还有人未能分辨这一传说的真伪,客观上起了继续传播的作用。难道榆林城真的曾经向南不断迁移么?来自西北的风沙果真是不可抗拒的么?我国西北部沙漠不断向南侵袭的说法究竟有多少根据呢?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弄清事实,揭示真相,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榆林城 陕北榆林 考古发现 风沙 清水河 改造自然 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建设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文传递
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S1期24-28,共5页
长江中游,自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通称荆江,荆江以藕池口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全长约165.8公里,是长江中下游河段中,自由河曲最为发育的河段。1967年至1972年,该河段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一起,对... 长江中游,自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通称荆江,荆江以藕池口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全长约165.8公里,是长江中下游河段中,自由河曲最为发育的河段。1967年至1972年,该河段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一起,对下荆江中的中洲子和上车湾两处实行了人工裁湾,后来位于监利县境内的乌龟滩和沙滩子又发生了自然切滩和裁湾。下荆江通过这几次的裁湾和切滩,使荆江的洪道长度比原来缩短了约三分之一。目前的河道长度就是裁湾以后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与演变 下荆江 水经注 江汉平原 夏水 江陵 艺文志 上荆江 州府 瓦子
下载PDF
战国秦汉考古
5
作者 《历史教学问题》 1982年第2期58-60,19,共4页
战国秦汉的考古,大体可把它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战国初至西汉初,第二阶段从西汉中到东汉。根据考古材料可以将战国时期划分为战国早、中、晚三个时期。战国早期,大体从前5世纪上半叶到前4世纪中叶;战国中期约从前4世纪中叶以后到前3... 战国秦汉的考古,大体可把它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战国初至西汉初,第二阶段从西汉中到东汉。根据考古材料可以将战国时期划分为战国早、中、晚三个时期。战国早期,大体从前5世纪上半叶到前4世纪中叶;战国中期约从前4世纪中叶以后到前3世纪的上半叶;战国晚期,可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随着国势的强盛到后来灭六国为止,也就是秦国在统一过程中的战争时期。依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已在十八个省、自治区的上百个地点被发现。在战国初期,铁农具发现数量很少,器形简单。到了战国的中、晚期,铁农具骤然增多,分布也广,北起辽宁,南到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四川、陕西和当时的七国的广大地区。根据战国时期铁器的金相分析,战国初期的冶铁技术尚处在固体还原法阶段(块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战国时期 三个时期 西汉中期 铁农具 战国晚期 冶铁技术 金相分析 东汉 手工业作坊
原文传递
商周考古
6
作者 《历史教学问题》 1982年第1期52-55,共4页
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大约从夏代开始,经过商代和西周的不断发展,到春秋战国之际走向瓦解被封建制所代替。这一阶段历史,就是我国的奴隶制时代,其绝对年代,大约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的5世纪上半叶。①由于我国古代奴隶制们创造了灿烂... 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大约从夏代开始,经过商代和西周的不断发展,到春秋战国之际走向瓦解被封建制所代替。这一阶段历史,就是我国的奴隶制时代,其绝对年代,大约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的5世纪上半叶。①由于我国古代奴隶制们创造了灿烂的青铜器文化,所以也可称为青铜器时代。我国考古界,对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先后继承关系的研究已比较清楚。对商、周的考古遗址也发现了许多处,但对夏代的文化遗存究竟怎样?目前还没有有完全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商周考古 奴隶制 我国古代 春秋战国 二里头遗址 仰韶文化 公元前 文化遗存 考古遗址
原文传递
拟杜工部诸将五首
7
作者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218-219,共2页
羽书当日檄潼关。断送元戎指顾问。宰相弄权输一国。天王无赖欲重山。昔钦北■胡心赤。今见西原战血殷。已作延秋门外客。饱餐麦豆识龙颜。秦皇英武筑长城。汉族胡人界线平。正苦花门留杂种。更堪叶获与联兵。霓裳曲里申悲愤。花萼楼前... 羽书当日檄潼关。断送元戎指顾问。宰相弄权输一国。天王无赖欲重山。昔钦北■胡心赤。今见西原战血殷。已作延秋门外客。饱餐麦豆识龙颜。秦皇英武筑长城。汉族胡人界线平。正苦花门留杂种。更堪叶获与联兵。霓裳曲里申悲愤。花萼楼前未肃清。木契铜魚消息断。摇摇心事若悬旌。斥堠依然屡举烽。勤工谁肯紫泥封。长安搜索宁三日。从谨忠言隔九重。中使马嵬黄钺仗。叛臣凝碧羽衣供。可怜分彩扶风地。德沛纶音慰老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将五首 杜工部 花萼楼 霓裳曲 秋门 纶音 德沛 钦北 索宁 西原
下载PDF
甘肃洮河上游发现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8
作者 《考古》 1959年第9期477-477,共1页
1959年3月我们在甘南洮河勘察水利,由于自己对考古颇有兴趣沿途注意了一下,在卓尼县向上地区发现了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均分布在洮河上游的两岸。这里高山峻岭,河谷及冲积平原极为发育,适宜于人们居住。遗址的分布大部分在今... 1959年3月我们在甘南洮河勘察水利,由于自己对考古颇有兴趣沿途注意了一下,在卓尼县向上地区发现了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均分布在洮河上游的两岸。这里高山峻岭,河谷及冲积平原极为发育,适宜于人们居住。遗址的分布大部分在今日藏民村落附近,三至四级台地上。如葛利村、田巴村、叶呼寨村、洛基村与双岔村等地(以上村名均为藏民译音)。在葛利村三级台地上遗物最为丰富,面积约400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洮河 冲积平原 台地 发现 卓尼县 上游 勘察 均分布 藏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