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焕基 伍贵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520-522,共3页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房颤动在中国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它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对其发生及维持机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与心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密切相关;但是其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房颤动在中国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它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对其发生及维持机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与心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密切相关;但是其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基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现综述近期的研究进展,从心房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自主神经改变、心房能量代谢异常等角度阐述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机制 心电重构 自主神经改变 能量代谢重构
下载PDF
环状RNA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伍贵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5,共5页
环状RNA是一种闭合的环状结构RNA,绝大多数具有物种间的高度保守性,又具有细胞与组织特异性,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关系密切。研究发现环状RNA对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从环状RNA的形成、调控机制,及其与... 环状RNA是一种闭合的环状结构RNA,绝大多数具有物种间的高度保守性,又具有细胞与组织特异性,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关系密切。研究发现环状RNA对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从环状RNA的形成、调控机制,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肥厚、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环状RNA 非编码RNA
原文传递
MicroRNA-2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天煜 庞彩莲 +10 位作者 徐瑞梅 林悠阅 吕昕琪 范志豪 钟展华 何俊力 魏驰誉 黄舒琪 谢烷颐 廖日煜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探究microRNA-2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PCR-LDR)对6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者的microRNA-218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评估此多态位... 目的探究microRNA-2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PCR-LDR)对6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者的microRNA-218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评估此多态位点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同期对比检测microRNA-25、microRNA-143和microRNA-106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AG和AA基因型,microRNA-218 rs11134527的GG基因型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易感性(OR=2.31,P<0.05)。而microRNA-25 rs41274221、microRNA-143 rs4705342和microRNA-106a rs13788171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无关联(P>0.05)。结论MicroRNA-218 rs1113452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18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直肠癌 易感性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重度肺动脉高压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焕基 +2 位作者 郭攸胜 吴奋生 伍贵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4-1125,共2页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35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个月余,加重伴全身水肿1周。"于2016-12-28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爬2层楼梯后出现心慌、气促,伴双眼黑曚约10 s,休息后明显缓解。1周前患者发现双下肢水肿,逐渐蔓延至腹部、颜面部,晨起水...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35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个月余,加重伴全身水肿1周。"于2016-12-28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爬2层楼梯后出现心慌、气促,伴双眼黑曚约10 s,休息后明显缓解。1周前患者发现双下肢水肿,逐渐蔓延至腹部、颜面部,晨起水肿明显,午后减轻。无胸痛、胸闷,无头晕、头痛、晕厥,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小便、食欲、睡眠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重度肺动脉高压 女性患者 全身水肿 活动后心悸 双下肢水肿 临床资料 端坐呼吸
下载PDF
经同侧肱-桡动脉路径开展CTO-PCI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5
作者 游琼 钟一岳 +4 位作者 莫海亮 林余标 陈陆军 吴铿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3-757,共5页
目的:分析经同侧肱-桡动脉介入(TB-RI)与经同侧股-桡动脉介入(TF-R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并对比其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设计。纳入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 目的:分析经同侧肱-桡动脉介入(TB-RI)与经同侧股-桡动脉介入(TF-R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并对比其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设计。纳入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CTO患者287例,随机分为TB-RI组(138例)和TF-RI组(149例)。比较两组患者PCI情况和住院期间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TF-RI组相比,TB-RI组术后绝对卧床时间[(18.42±7.81)h∶(7.41±3.45)h,P<0.001]、术后住院时间[(6.09±2.22)d∶(4.45±1.15)d,P<0.001]均降低;TB-RI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10.7%∶2.9%,P<0.001)和动脉入路血肿发生率(8.1%∶2.2%,P<0.001)明显降低;TB-RI组动脉痉挛发生率高于TF-RI组(0.7%∶3.6%),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09);两组动脉入路穿刺时间、指引导管置入时间、双侧造影操作完成时间、整个手术时程和PCI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B-RI治疗CTO安全可行,可减轻患者血管路径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PCI术后的早日康复,是CTO-PCI动脉路径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塞性病变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sEH抑制剂改善ISO诱导的心肌肥厚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焕基 陈怡锡 +4 位作者 吴奋生 闵敏 陈子奇 伍贵富 《新医学》 2018年第7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 EH)抑制剂改善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6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ISO组)、sEH抑制剂干预组(ISO+TUPs组)。ISO组大鼠连续14 d皮下注射ISO 1... 目的探讨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 EH)抑制剂改善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6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ISO组)、sEH抑制剂干预组(ISO+TUPs组)。ISO组大鼠连续14 d皮下注射ISO 1 mg/(kg·d)以建立心肌肥厚模型。ISO+TUPs组每日加予口服sEH抑制剂TUPs 0.65 mg/(kg·d),连续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肥厚指标心房利钠肽(ANP)。采用TUNEL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 3的表达。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结果 sEH抑制剂TUPs减少了ISO增加的心脏与体质量比值(ISO+TUPs组vs.ISO组为6.475±0.957 vs.8.650±0.768,P=0.012),减低了心肌肥厚指标ANP的表达(ISO+TUPs组vs.ISO组为1.470±0.909 vs.2.152±0.154,P=0.006),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率[ISO+TUPs组vs.ISO组为(0.710±0.052)%vs.(1.258±0.059)%,P=0.018],减少了凋亡蛋白Caspase 3的表达(ISO+TUPs组vs.ISO组为1.397±0.071 vs.1.837±0.187,P=0.033)。结论 sEH抑制剂TUPs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进而改善ISO所致心肌肥厚。sEH抑制剂可能是潜在的心肌肥厚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 心肌肥厚 细胞凋亡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株化疗增敏及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莫丽萍 李天煜 +4 位作者 陈佳雅 卢海欣 黄志辉 李齐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7-1117,共1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β-榄香烯对5氟尿嘧啶(5-Fu)辅助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株:结直肠癌LoVo细胞株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2.设置不同浓度β-榄香烯实验组及5-Fu实验组,作用24、48、72h后,用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 本研究旨在观察β-榄香烯对5氟尿嘧啶(5-Fu)辅助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株:结直肠癌LoVo细胞株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2.设置不同浓度β-榄香烯实验组及5-Fu实验组,作用24、48、72h后,用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抑制率,并进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O细胞株 Β-榄香烯 结直肠癌 凋亡作用 化疗增敏 流式细胞仪 克隆形成实验 5氟尿嘧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