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肉DNA提取方法比较及物种鉴定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珺茹 熊雄 +3 位作者 黄曼虹 方颖 陆利霞 熊晓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1-170,共10页
本研究采用改进煮沸法(BP法)以及传统蛋白酶K法(TP法),从16种鱼肉样品中提取DNA,分析比对两种方法提取DNA的浓度、纯度、以及普通PCR和荧光PCR的效果。同时,运用BP法从70个市售鱼肉产品中提取总DNA,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 本研究采用改进煮沸法(BP法)以及传统蛋白酶K法(TP法),从16种鱼肉样品中提取DNA,分析比对两种方法提取DNA的浓度、纯度、以及普通PCR和荧光PCR的效果。同时,运用BP法从70个市售鱼肉产品中提取总DNA,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BP法提取DNA耗时较短,对于大部分鱼肉样品,BP法提取的DNA浓度低于TP法,但两种方法提取的DNA A260/A280无显著差异,均满足普通PCR和荧光PCR扩增要求。另外,BP法提取的DNA可用于市售鱼肉产品DNA条形码鉴定,通过比对发现,81.43%的鱼肉产品可匹配到相似度≥98%的物种,在种水平和属水平的鉴定成功率分别为48.57%和72.86%。BP法在提取DNA过程中可缩短时间,降低提取成本,便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DNA条形码 鱼肉制品 煮沸法
下载PDF
DNA条形码在我国常见鱼肉样品鉴定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曼虹 熊雄 +2 位作者 方颖 陆利霞 熊晓辉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为目标基因(长约650 bp),利用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对江苏市场采集的127份(42种鱼肉)样品进行鉴定,并判断其与食品标签是否相符。结...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为目标基因(长约650 bp),利用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对江苏市场采集的127份(42种鱼肉)样品进行鉴定,并判断其与食品标签是否相符。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在数据库比对中均可以获得相似度≥98%的对应物种,且在种和属水平的最大鉴定成功率分别为40.48%和50.00%。在采集的42种鱼肉样品中,只有3种预包装冷冻鱼肉样品标注有物种拉丁学名,其中仅有1种可以准确鉴定到种水平,且鉴定结果与标注的物种名一致。有29种新鲜鱼肉样品可以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准确鉴定,均仅标注中文俗名,1份样品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不一致,存在错标和掺假的可能。目前,我国并未建立规范鱼类中文俗名使用的统一标准,市场鱼类物种标注混乱,分类不清,急需规范化。同时,应筛选适合中国鱼类物种的DNA条形码片段,用于中国市场鱼类物种掺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基因 鱼类物种鉴定 DNA条形码 掺假 食品安全 水产品 食品标签
下载PDF
微型DNA条形码在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曼虹 熊雄 +3 位作者 方颖 操敏 陆利霞 熊晓辉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3期337-344,共8页
水产类物种掺假导致了商业欺诈、食品安全等问题,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技术迫在眉睫。目前,标准DNA条形码(FDB)在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食品加工中的高温、高压、反复冻融和酸碱变化等因素均会使... 水产类物种掺假导致了商业欺诈、食品安全等问题,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技术迫在眉睫。目前,标准DNA条形码(FDB)在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食品加工中的高温、高压、反复冻融和酸碱变化等因素均会使DNA发生降解,导致标准DNA条形码扩增失败。微型DNA条形码(MDB)可以利用相对较短(<350 bp)的标准DNA片段对深加工水产品进行物种鉴定,对水产品物种掺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举例说明了世界各国水产品掺假现状,然后介绍了FDB检测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微型DNA条形码技术在水产类物种掺假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微型DNA条形码的片段长度选择以及目的基因筛选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DNA条形码 水产品 物种鉴定 掺假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