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诗、声调和真诗:明代复古派对诗乐一体传统的复归与转化
1
作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01,共10页
在明代复古派的诗学体系中,诗与乐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复古派一直在试图复归诗乐一体的古老文艺传统,以琴和诗,击节高歌,仿拟琴操,延续歌诗的演唱技巧和诗歌体制。而对于近体诗,他们以唐调为标杆,探究格律的声韵吟咏之美。真... 在明代复古派的诗学体系中,诗与乐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复古派一直在试图复归诗乐一体的古老文艺传统,以琴和诗,击节高歌,仿拟琴操,延续歌诗的演唱技巧和诗歌体制。而对于近体诗,他们以唐调为标杆,探究格律的声韵吟咏之美。真诗在民间,则是他们对古诗乐传统的现实调整,一方面强调真情,一方面利用新声,在情与乐的和谐中,实现诗乐一体的现实回归。由此,歌诗、声调和真诗成为明代复古派诗学音乐性追求的三条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诗 唐调 声调 真诗
下载PDF
“游艺正心”之学与陈庄体的艺术之美
2
作者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4,共14页
陈献章和庄昶精通书画、琴乐艺术,强调“游艺”以“正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游艺正心”之学。在“游艺正心”过程中,他们不仅以观物静坐的工夫适情琴乐、执笔翰墨、博览书画,达到正心见性的目的,还以行草书法书写诗歌,用绘画艺术观物... 陈献章和庄昶精通书画、琴乐艺术,强调“游艺”以“正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游艺正心”之学。在“游艺正心”过程中,他们不仅以观物静坐的工夫适情琴乐、执笔翰墨、博览书画,达到正心见性的目的,还以行草书法书写诗歌,用绘画艺术观物作诗,创造出书画融通于诗歌的艺术书写形式。陈、庄又会通书画、琴乐艺术理论,在谈诗论艺中主张自得真见,发展了文道合一思想,构建出天机自然的文艺境界。因此,作为明代性气诗的代表,陈庄体不仅以说理言性见长,还善于与书画、琴乐相会通,兼具独特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艺正心” 书画琴乐 陈庄体
原文传递
晴雯形象塑造的骚赋渊源考论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美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9-280,共12页
晴雯是《红楼梦》精心设计的中心人物之一,这一形象塑造的材料来源于屈原骚赋艺术,形成了与屈原相似的人格结构、个人才能和悲剧命运。这便使晴雯具有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她蕴含着忠诚与高洁的人物品格。这使得《红楼梦》超越了传统的... 晴雯是《红楼梦》精心设计的中心人物之一,这一形象塑造的材料来源于屈原骚赋艺术,形成了与屈原相似的人格结构、个人才能和悲剧命运。这便使晴雯具有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她蕴含着忠诚与高洁的人物品格。这使得《红楼梦》超越了传统的"典型论"的人物塑造法,具有了符号的象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雯 屈原 香草美人 象征
原文传递
以书喻诗:明代复古派的书学与诗学 被引量:3
4
作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7,共9页
以书喻诗是明代复古诗学重要的批评策略,其上源自于苏轼与严羽,而后大盛于前七子、后七子以及末五子,这种将书学与诗学并举的言说方式,旨在取法书学的复古品格,为诗学上的复古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并形成了古雅的美学概念。进而言之,复古... 以书喻诗是明代复古诗学重要的批评策略,其上源自于苏轼与严羽,而后大盛于前七子、后七子以及末五子,这种将书学与诗学并举的言说方式,旨在取法书学的复古品格,为诗学上的复古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并形成了古雅的美学概念。进而言之,复古派突破书学与诗学外在美学形态的相通,上升到创作实践的高度,强调以书法临摹的方式来进行诗歌创作。总之,明代复古派正是以以书喻诗的方式确立了一套成熟的诗法观念,为复古思想在有明一代的大行其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派 以书喻诗 临摹 古雅
下载PDF
从意象到神韵:明代复古派诗学美典的画学路径
5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2,共8页
明代复古派深谙绘画与诗歌的会通之理,以画论诗,以诗咏画,绘画的形神兼备对诗学美典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绘画善于形容,贵意象,前七子以诗中有画的方式追求诗歌意象的塑造。后七子借助绘画,对诗歌写景状物进行探索,彰显出诗歌比兴手法... 明代复古派深谙绘画与诗歌的会通之理,以画论诗,以诗咏画,绘画的形神兼备对诗学美典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绘画善于形容,贵意象,前七子以诗中有画的方式追求诗歌意象的塑造。后七子借助绘画,对诗歌写景状物进行探索,彰显出诗歌比兴手法和情景交融的特征。末五子屠隆和胡应麟重视绘画的写神和气韵,从而实现了诗歌美典由意象向神韵的重要转向。总之,由应物象形到气韵生动,伴随着画学观的演变,复古派对诗歌美典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神韵 画学 复古派
下载PDF
公安派诗学新变中的书画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9,共10页
公安派诗学具有取新变于书画的特质,形成了独特的诗学生成路径。他们的核心诗论于徐渭诗书画中得到确定,并受到董其昌"以天地为师"的画论影响,形成了与书画相似的崇尚天然平淡的诗歌风格。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公安派也将实景... 公安派诗学具有取新变于书画的特质,形成了独特的诗学生成路径。他们的核心诗论于徐渭诗书画中得到确定,并受到董其昌"以天地为师"的画论影响,形成了与书画相似的崇尚天然平淡的诗歌风格。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公安派也将实景转化为画境,偏重诗歌画面空间感的渲染,形成了熔铸笔墨艺术于诗法的诗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 书画 董其昌 徐渭
原文传递
王阳明“游艺”工夫实践与文艺观念突破 被引量:2
7
作者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4,共10页
王阳明以心学闻名于世,但同时也继承"游于艺"传统,兼擅诗文、琴棋、书画诸艺。在贯穿其一生的"游艺"实践中,他追求道技的并进,众艺会通,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因揭发心体,从而使琴棋书画跨越媒介界限,融汇于诗文领域,... 王阳明以心学闻名于世,但同时也继承"游于艺"传统,兼擅诗文、琴棋、书画诸艺。在贯穿其一生的"游艺"实践中,他追求道技的并进,众艺会通,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因揭发心体,从而使琴棋书画跨越媒介界限,融汇于诗文领域,创作出大量引用艺典、重视书写性和音乐性、以画入诗的诗歌作品,开创了有宋以来性气诗创作的新境界。王阳明的"游艺"工夫实践最终促使他在晚年形成了具有突破性的文艺观念——"游艺"以志道调心为主要目的。王阳明的文艺观念提高了文艺在心学体系中的地位,彰显出了文艺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艺”工夫 道技并进 以画入诗 艺道合一
原文传递
琴棋书画的叙事及其价值——兼论《红楼梦》的艺术史地位 被引量:2
8
作者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75,共12页
明清小说的琴棋书画叙事源于时代生活,是文人游艺的产物,但往往又高于现实语境,琴棋书画的叙事多具历史性、传奇性和幻怪性的特征,至《红楼梦》的出现,才使这一叙事转向了日常和生活的方向。琴棋书画的叙事反映出琴棋书画在明清小说中... 明清小说的琴棋书画叙事源于时代生活,是文人游艺的产物,但往往又高于现实语境,琴棋书画的叙事多具历史性、传奇性和幻怪性的特征,至《红楼梦》的出现,才使这一叙事转向了日常和生活的方向。琴棋书画的叙事反映出琴棋书画在明清小说中承担有重要的叙事功能,从表层结构言,是为叙事线索;从深层结构言,则成为塑造人物、调控节奏和暗示下文的重要技巧和方法。琴棋书画也与明清小说在艺术审美上有相通之处,其叙事折射出小说艺术真实观念的嬗变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琴棋书画 《红楼梦》 叙事
原文传递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以独立学院教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元峰 汪贻菡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6期I0019-I0019,I0021,共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时下焦点,究其原因,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现当代文学面临着教育改革,就业压力,学科危机,学生特点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向应该朝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时下焦点,究其原因,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现当代文学面临着教育改革,就业压力,学科危机,学生特点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向应该朝着这几点前进,即文学史教学坚持以点带面,加强原著的阅读和分析,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作为独立学院,在坚持上述三点的情况下,还应该注意课堂"对话"式关系的建立,多种教学媒介的运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以点带面 原著阅读 “对话”式关系
下载PDF
“攀援”现象与明清小说观念建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64-69,共6页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的认识。同样,也形成了真与实、通俗与教诲、补史与稗官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援 推源溯流 文体惯例 观念建构
下载PDF
吴门文人的书画怀古与诗学创新 被引量:2
11
作者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5,共6页
明代吴门文人在书画创作和批评中追怀魏晋风流式的古人,以期获得精神的诗意栖居,具有了求隐逸于复古的特征。吴门文人的这一艺术行径使得他们将复古的情结转化为模仿与创新并重的艺术观。正是如此,他们形成了诗画一律的文艺观,影响了他... 明代吴门文人在书画创作和批评中追怀魏晋风流式的古人,以期获得精神的诗意栖居,具有了求隐逸于复古的特征。吴门文人的这一艺术行径使得他们将复古的情结转化为模仿与创新并重的艺术观。正是如此,他们形成了诗画一律的文艺观,影响了他们的诗歌观念,使其成为明代诗学发展中颇为特殊的一道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风流 复古 化工 诗画一律
下载PDF
论《红楼梦》中窗户物象的多重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满族研究》 2016年第4期94-99,共6页
《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关于窗户的书写模式,第一次对这一物象进行了全面展现,赋予其三重独特的艺术内蕴。其一,通过对窗户造型的描写体现出它的物质属性,并在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二,窗户具有浓重的美学意蕴... 《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关于窗户的书写模式,第一次对这一物象进行了全面展现,赋予其三重独特的艺术内蕴。其一,通过对窗户造型的描写体现出它的物质属性,并在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二,窗户具有浓重的美学意蕴,即通过富贵意象和文人意象的塑造,展现出窗户独立的审美价值。其三,窗户还融入到叙事层面,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凸显出了看和听的功能,从而分别象征了压迫性的权力和自由的爱情。这样的解读开拓了《红楼梦》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户 物质性 审美意象 象征义
下载PDF
六艺与汉代小说思想的生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都学刊》 2015年第4期71-76,共6页
汉代小说处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萌芽阶段。这时期的小说观念是政治教化的产物,因被认为是六经之流裔而承载着修身理家和治理天下的载道功用。为了适应这一政治规训,小说以六经为评判标准和叙述典范,形成了考信于六艺的思想模式。因此,... 汉代小说处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萌芽阶段。这时期的小说观念是政治教化的产物,因被认为是六经之流裔而承载着修身理家和治理天下的载道功用。为了适应这一政治规训,小说以六经为评判标准和叙述典范,形成了考信于六艺的思想模式。因此,汉代小说的文体观念中多重虚实之辨,建构出一套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文体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小说 六艺 文体惯例 虚实
下载PDF
批评论争与明清小说观念的生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6-163,共8页
批评论争是明清小说创作与评论中的重要现象,但研究者往往将其简单化为"文人相轻"而予以忽视,实则它折射出明清时期经典小说作品的强大影响力。小说之间的批评论争首先确立了以四大奇书和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中的强者形象,... 批评论争是明清小说创作与评论中的重要现象,但研究者往往将其简单化为"文人相轻"而予以忽视,实则它折射出明清时期经典小说作品的强大影响力。小说之间的批评论争首先确立了以四大奇书和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中的强者形象,并通过"误读对方"的方式形成了"情理"这样的文体本体论。批评论争还体现在后来小说对经典小说文本进行的创造性修正,即形成了模仿和反叛两种小说生成观念。因此,明清小说的文体观念并不是一种先验自明的存在,而是多种因素建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论争 明清小说 小说观念 情理 模仿 反叛
原文传递
明初文艺制作与台阁文学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朱元璋定鼎天下后,组织宋濂等文臣进行了系统的文艺制作:以"文"统摄诗、书、画和琴乐,确立了原道宗经的复古文艺体系;以儒家理论为资源,通过征召和文字狱,生成以诗书画为治国理身之用的文艺解释学。这便制作出符合明初统治需... 朱元璋定鼎天下后,组织宋濂等文臣进行了系统的文艺制作:以"文"统摄诗、书、画和琴乐,确立了原道宗经的复古文艺体系;以儒家理论为资源,通过征召和文字狱,生成以诗书画为治国理身之用的文艺解释学。这便制作出符合明初统治需要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此语境之下,明初的诗人创作纷纷摒弃对山林隐逸之志的抒发,转向歌颂盛世的台阁文学创作,而与元代山林文学相伴随的书画和琴乐,则一跃成为台阁文人观照盛世时运的重要载体,在塑造台阁文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制作 原道 台阁文学 山林文学
原文传递
竟陵派的书画游艺与诗学观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103,共11页
竟陵派的锺惺与谭元春秉承士人游艺传统,将书画与诗文相符契,表现出脱俗绝尘的精神追求,实现了人生的超越,获得了生命的自由。竟陵派书画游艺蕴含的诗书画会通的思想,影响到他们的诗学观念,即"深幽孤峭"的诗歌境界蕴含了书画... 竟陵派的锺惺与谭元春秉承士人游艺传统,将书画与诗文相符契,表现出脱俗绝尘的精神追求,实现了人生的超越,获得了生命的自由。竟陵派书画游艺蕴含的诗书画会通的思想,影响到他们的诗学观念,即"深幽孤峭"的诗歌境界蕴含了书画的庄玄思想和遗形重意的文人笔墨技巧。而《诗归》的编选则通过对"逸品""生拙""作家""传神""画不得"等文人书画理论的运用,架构出独特的诗史观念,确立了真诗的独特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书画游艺 深幽孤峭 逸品
原文传递
耳目观念与明清通俗小说的生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5,共8页
耳目观念折射出通俗小说由听之于耳的说话艺术到视之于眼的章回体和拟话本的转换。明清通俗小说是属于案头阅读的小说形态,其遍称耳目也揭示出属意创新的奇书美学特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耳目观念,明清通俗小说构建出一套适合案头阅读的完... 耳目观念折射出通俗小说由听之于耳的说话艺术到视之于眼的章回体和拟话本的转换。明清通俗小说是属于案头阅读的小说形态,其遍称耳目也揭示出属意创新的奇书美学特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耳目观念,明清通俗小说构建出一套适合案头阅读的完整的文体系统,而耳目也成为通俗小说写实的标准,并提升为情理的观念,促使明清通俗小说创作出现巨大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通俗小说 耳目观念 视觉凸显 小说文体 情理
原文传递
影响与焦虑:明清小说观念生成路径考
18
作者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1-96,共6页
明清小说史中攀援经典的手法是文学批评史上一种重要的话语建构现象,是在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小说观念生成路径。即通过对史书、经书、佛道、诗文的攀援取法,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的认识。同... 明清小说史中攀援经典的手法是文学批评史上一种重要的话语建构现象,是在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小说观念生成路径。即通过对史书、经书、佛道、诗文的攀援取法,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的认识。同样,也形成了真与实、通俗与教诲、补史与稗官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与焦虑 “攀援” 文体惯例 观念构建
下载PDF
“攀援”现象与明清小说观念建构
19
作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1,共6页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的认识。同样,也形成了真与实、通俗与教诲、补史与稗官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援 推源溯流 文体惯例 观念建构
下载PDF
浅谈现当代文学授课的体验性教学
20
作者 汪贻菡 陈元峰 《中国教师》 2009年第S2期1-2,共2页
针对文学授课过程中的学生厌学心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程目标出发,提出将体验性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经典文本的领悟能力。该"体验性"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是对作家个体存在与思想状况的体验... 针对文学授课过程中的学生厌学心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程目标出发,提出将体验性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经典文本的领悟能力。该"体验性"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是对作家个体存在与思想状况的体验、及作家生存语境的还原;其二是对作家作品的文本鉴赏,通过现场阅读和讲解唤起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文学审美感受;其三是对作为读者的学生的思想和阅读状况的体验性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体验 文本 审美 语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