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57
1
作者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1,共3页
基于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我国古代以义庄为载体的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得以成功运行的原因、实践及历史进程,目前在农村养老形势严峻、家庭养老模式独木难支的情况下,以NGO形式开展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可以成为多支柱农村养... 基于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我国古代以义庄为载体的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得以成功运行的原因、实践及历史进程,目前在农村养老形势严峻、家庭养老模式独木难支的情况下,以NGO形式开展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可以成为多支柱农村养老模式中重要的一极,这将有利于激活和培育乡土社会中的社会资本为农村养老事业服务并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社会学 社会资本 农村养老模式 家族
下载PDF
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评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当下,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政府部门直接评估、第三方评估、综合性评估等三种主要的评估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政府部门权力过大、第三方机构独立性不强、多元主体参与不足、互动不够等问题,严重损害了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当下,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政府部门直接评估、第三方评估、综合性评估等三种主要的评估模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政府部门权力过大、第三方机构独立性不强、多元主体参与不足、互动不够等问题,严重损害了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要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按照多元参与、多方互动的原则,全面推行合作式评估模式,以保障购买主体、承接服务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服务受益者、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评估权利,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评估程序和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评估过程的开展以及评估结果的使用中,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从"福利管理"向"福利治理"的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维护受益对象的合法权利、增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活力的多元化社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治理 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组织 合作式评估模式
下载PDF
新媒体与“善治”的可能——基于中外网络慈善监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沈宫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1,共4页
通过对中外九国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国政府、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业协会利用新媒体加强慈善监管的模式与特征虽各不相同,可在信息披露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在利用新媒体加强互动方面也都还有待改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并未如期带来慈... 通过对中外九国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国政府、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业协会利用新媒体加强慈善监管的模式与特征虽各不相同,可在信息披露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在利用新媒体加强互动方面也都还有待改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并未如期带来慈善监管"善治"。究其原因,一方面,各国政府,或因片面强调社会自组织的作用,或因缺乏福利共治的经验,结果都在促进慈善监管机制整合方面踟蹰不前,另一方面,慈善组织使用新媒体主要旨在获取资源,并非真正以受助者为导向,也不愿加重自身监管负担。因此,各种社会主体应进一步构建互动和回应更加充分的新媒体平台,加大监管和问责的力度,提高慈善行业的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善治 慈善监管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变迁逻辑考察:基于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互构的视角 被引量:14
4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17,共6页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评价制度和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到,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变迁是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互构的结果。改革开放前,政府实行总体性支配,学术场域的自主性较小,政府依赖"以政治评价为中心"的...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评价制度和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到,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变迁是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互构的结果。改革开放前,政府实行总体性支配,学术场域的自主性较小,政府依赖"以政治评价为中心"的学术评价制度维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两者都服膺价值理性;及至改革开放初的政府治理模式转型期间,学术场域自主性趋强,学术评价制度转以"行政评议与同行评议相结合"为主要特色;而从1990年以来,随着政府技术性治理模式的确立,学术场域量化考评模式开始盛行,政府治理与学术管理双双进入"工具理性"的牢笼。我们的出路在于: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增加政府治理中的"多元参与和多方互动",同时在学术评价制度中扩大参与和对话,增强学术场域的自主性,由此在权力场域与学术场域中,用"沟通理性"取代"工具理性",以超越"工具理性"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场域 学术评价制度 变迁 逻辑
下载PDF
“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悖论” 被引量:14
5
作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机机制的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知识生产 动力机制 冲突
原文传递
族群分层与国家认同:内地新疆班政策的体系建构及内容优化探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46,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的族群分层日益显现,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造成了一定冲击。通过对35项内地新疆班政策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为了增加新疆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其经济收入,削减族群分层差距,增进国家认同,我国充分利用内地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的族群分层日益显现,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造成了一定冲击。通过对35项内地新疆班政策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为了增加新疆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其经济收入,削减族群分层差距,增进国家认同,我国充分利用内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了涵盖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的内地新疆班政策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现有政策体系中,不同的政策目标之间仍存在不少张力,政策目标与政策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因而需要在整体性治理的思维下,进一步整合政策目标,优化政策内容,以进一步消减族群分层差距,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新疆班 政策建构 目标整合 内容优化
原文传递
场景变迁与政治社会化——异地班维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成效及机理的回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海飞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3,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包括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等在内的异地办班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大部分异地班新疆学生由此升入内地高校就读,其中多数是维吾尔族学生。回溯研究发现,异地班就学经历,使得这些维族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包括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等在内的异地办班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大部分异地班新疆学生由此升入内地高校就读,其中多数是维吾尔族学生。回溯研究发现,异地班就学经历,使得这些维族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内嵌在不断变换的场景中,而场景本身亦是国家制度化建构的产物,他们的国家认同建构即是在制度化的场景下,学校师生之间、学生与社区环境之间、学生与原生家庭之间紧密互构的结果。其中学校作为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其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对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显著,但是各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内高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最高,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也最高;大学阶段居于第二,但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居于第三;内初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位列第三,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居于第二;小学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最差,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也最低。各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及作用的不同源于外部场景、教师及学生之间互动模式及效果的差异。此外,社区、家庭两种社会化主体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营造良好场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基于有利"场景",形成"主体间性"的正确国家观念,充分发挥民族教育政策在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班政策 维吾尔族学生 国家认同建构 成效 机理
原文传递
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5,共6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改变农民"生男偏好"生育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心理学意义,并比较了中、日、韩三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对"生男偏好"的实际影响,认为我国正在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改变农民"生男偏好"生育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心理学意义,并比较了中、日、韩三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对"生男偏好"的实际影响,认为我国正在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政策的配合,将会降低我国农民生育中的"男孩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社会学 本体论的安全感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男孩偏好
下载PDF
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分担模式的国际比较与中国关照 被引量:9
9
作者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2,共10页
儿童照顾不仅需要付出经济成本、服务成本,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时间成本的分担直接影响生育主体的生育意愿,也关乎儿童的健康发展。目前各国的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分担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种:妻主夫辅+代际分担+市场购买型的自由... 儿童照顾不仅需要付出经济成本、服务成本,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时间成本的分担直接影响生育主体的生育意愿,也关乎儿童的健康发展。目前各国的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分担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种:妻主夫辅+代际分担+市场购买型的自由主义模式;夫妻公平分担+雇主友好+公共服务健全型的北欧模式;家庭承担为主,国家干预较少的地中海模式;雇主雇员集体协商,政府责任显著增加的欧洲大陆模式;母亲为主+代际分担+国家责任渐增的东亚模式。在当前社会福利普遍紧缩的背景下,大部分国家儿童照顾时间成本的分担都在经历一个国家、雇主、市场化照顾者等家庭外社会主体承担程度不断提高,家庭承担程度逐步减少的过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生育主体遭遇的时间压力显著增加,但儿童照顾时间成本的分担结构仍然不够均衡,家庭承担程度过大,增加了生育主体尤其是女性的时间压力,影响了新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的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共担模式,政府除了增加自身直接分担时间成本的比例以外,还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其执行,以实现各相关主体在儿童照顾时间成本分担上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照顾 时间成本 分担模式 政府责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607-11608,共2页
论述"连续统"中各种模式在我国过去、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及作用,提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是不可逆的,"连续统"中从以家庭养老为主到以社会养老保障为主也必将是农村养老模式变迁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农村养老模式 连续统 变迁趋势
下载PDF
数字融入与代际团结——老年人网络使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秦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6-35,共10页
随着社会生活的数字化和人口发展的老龄化,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状况不断受到关注。数字鸿沟不仅可能影响老年人权利的实现,加剧他们所受到的社会排斥,更可能影响代际团结。因此,老年人的数字生活融入问题值得深入考察。文章运用代际团结与... 随着社会生活的数字化和人口发展的老龄化,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状况不断受到关注。数字鸿沟不仅可能影响老年人权利的实现,加剧他们所受到的社会排斥,更可能影响代际团结。因此,老年人的数字生活融入问题值得深入考察。文章运用代际团结与冲突理论,基于CFPS2020年调查数据,探讨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和网络依赖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及内在原因。研究发现,老年人工作和社会交往的网络依赖程度与亲子关系具有正向的关联,而老年人的商业行为网络依赖程度则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数字融入 代际关系 代际团结
下载PDF
隔代照料中的代际冲突与合作——基于“小木虫”论坛育儿版块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0-57,共8页
在个体化背景下,由于儿童照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导致照顾者选择"为自己而活"能力的下降。通过对"小木虫"论坛育儿版块的内容分析,文章发现在儿童照顾中,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父代都有"为自己而... 在个体化背景下,由于儿童照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导致照顾者选择"为自己而活"能力的下降。通过对"小木虫"论坛育儿版块的内容分析,文章发现在儿童照顾中,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父代都有"为自己而活"的愿望,但其实现既要受到资源制约,也都要受到儒家文化的制约。具体而言,如果"子女片面为自己而活""老人片面为自己而活"或"为儿童而活的方式有所歧异",就会造成隔代照料中的代际冲突。但如果子代和父代都能从"为自己而活"转向"为我们而活",就可能形成良好的代际合作关系。这种转向可能建基于"血浓于水"的情感,也可能基于育儿与养老互惠的预期,还可能只是扩展家庭缺乏足够育儿资源下的"情不得已"。因为育儿责任的承担也是一种生活政治,家庭以外主体责任承担不足,必然挤压家庭成员生活方式选择的空间,所以国家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分担儿童照顾责任,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育儿重负,提高其选择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照料 个体化 代际关系 类型 动因
下载PDF
越位、错位与失位:我国多元社会福利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 被引量:5
13
作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体制基本实现了从"国家福利模式"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的转型。然而在我国的多元社会福利主体中,国家、社会组织、企业间的关系并不协调,仍存在着种种矛盾与冲突,未能形成合力,阻碍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体制基本实现了从"国家福利模式"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的转型。然而在我国的多元社会福利主体中,国家、社会组织、企业间的关系并不协调,仍存在着种种矛盾与冲突,未能形成合力,阻碍了人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挤占了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福利的空间;二是国家的政策设置导致了企业的福利异化,即一方面民营企业漠视职工的社会权利,违规从社会福利领域退场,另一方面国有垄断企业却滥发福利,乱慷国家之慨;三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均衡、不到位,对社会组织支持力度不够。我们应在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重建"国家—社会—企业"三者之间的和谐互补关系,以克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志愿失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多元主义 国家 社会组织 企业 冲突
下载PDF
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变迁逻辑考察——代际流动与教育干预 被引量:4
14
作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112,325-326,共8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代际流动是"国家政策干预"与"市场化"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两种机制的作用各不相同,而我国的代际流动机制又与教育救助制度形成了紧密的互构。具体而言,建国初期,在"国家政策... 建国以来,我国的代际流动是"国家政策干预"与"市场化"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两种机制的作用各不相同,而我国的代际流动机制又与教育救助制度形成了紧密的互构。具体而言,建国初期,在"国家政策干预"为主的代际流动机制下,我国建立起了"广覆盖、低水平、鼓励继续教育"的教育救助制度,以促进社会公平并保障工农联盟阶层的再生产;文革期间,由于贬低知识和轻视教育,教育救助调节社会分层的作用无从谈起;文革以后到1985年,在"国家政策干预+市场化"的代际流动机制之下,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保障经济重建,教育救助制度得以恢复和发展;1986年至2002年,在"市场化"为主的代际流动机制之下,教育救助制度转向补缺型,仅仅着眼纠正市场化的偏差,福利水平大幅下降;2003年以来,在"市场化+国家政策干预"的代际流动机制下,为了"促进社会公平,防止阶层固化",发展型的教育救助体系得以逐步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助制度 变迁逻辑 代际流动机制 互构
下载PDF
开放、交叉、合作:面向社会管理创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洪根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8-50,共3页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应根据国情、地情、校情,建立"开放、交叉、合作"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交叉、分类的课程体系,加强与校外单位合作,实施全程导师制,注重跟踪指...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应根据国情、地情、校情,建立"开放、交叉、合作"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交叉、分类的课程体系,加强与校外单位合作,实施全程导师制,注重跟踪指导和考核,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公共管理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农村老年福利供给体系重构的精神健康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宫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134,共9页
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社会政策建构与社会转型的双重作用,我国农村老年福利供给体系正在逐步从非正式福利供给为主,向正式福利与非正式福利供给并重转型。基于CHARLS2011年的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本文对这一重构过程对农村老人精神健... 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社会政策建构与社会转型的双重作用,我国农村老年福利供给体系正在逐步从非正式福利供给为主,向正式福利与非正式福利供给并重转型。基于CHARLS2011年的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本文对这一重构过程对农村老人精神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福利供给对农村老人精神健康的作用转趋不明显,但家庭精神福利供给的作用弥显珍贵;社区活动场所建设与参加生产性劳动的作用显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构的作用明显,但社会医疗保险和国家转移收入的作用却并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老年福利供给结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福利 供给体系 重构 精神健康 影响
下载PDF
我国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惯习考察:基于“入场费”的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我国的博士生不像西方的博士候选人那样,以取得"共同体的承认",缴纳"实质性入场费"的形式,获准成为学术场域的正式成员。相反,为了满足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量化考评要求,他们不得不竭力筹集"期刊符号资本&quo... 我国的博士生不像西方的博士候选人那样,以取得"共同体的承认",缴纳"实质性入场费"的形式,获准成为学术场域的正式成员。相反,为了满足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的量化考评要求,他们不得不竭力筹集"期刊符号资本",为缴纳"形式化入场费"而拼命发表论文,致使其生成了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忽视稿费、违心删改、偏爱核心等论文发表惯习。因而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术场域形式化的"入场费"征缴方式,才能促使博士生真正养成重视创新,珍视知识产权的发表惯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场域 博士生 发表 惯习 入场费
下载PDF
试析我国学术研究的量化考评制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墨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墨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机机制的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知识生产 动力机制 冲突
下载PDF
从危机应对到工作家庭平衡:弹性工作安排的疫情动因与应然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玥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2-49,共8页
我国在新冠疫情应对中,制定了诸如"远程办公""共享员工"等多种形式的弹性工作安排政策。疫情期间的弹性工作安排,实质是在非常态背景下,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为应对危机,协调多方利益,达成共识,采取的一项应急管理措... 我国在新冠疫情应对中,制定了诸如"远程办公""共享员工"等多种形式的弹性工作安排政策。疫情期间的弹性工作安排,实质是在非常态背景下,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为应对危机,协调多方利益,达成共识,采取的一项应急管理措施。旨在减少员工集聚、稳定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休闲旅游并兼顾儿童照顾。与西方国家常态时期的弹性工作安排,在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持续时间及利益主体间关系的性质诸方面迥然不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我国育龄夫妇的工作-家庭冲突将日趋严重,因此,后疫情时代,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进一步协调多方利益,推动弹性工作安排政策制度化、常态化,以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满足劳动者的育儿需要,减少儿童"照顾赤字",缓解工作家庭矛盾,提高员工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弹性工作安排 工作家庭平衡
下载PDF
“期刊承认”VS“共同体承认”: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悖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6,共5页
"共同体的承认"是知识生产的根本动力,在西方"期刊承认"乃"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人努力生产、发表创新性的知识以赢得"共同体的承认"。然而在我国,量化考评下的"期刊承认"... "共同体的承认"是知识生产的根本动力,在西方"期刊承认"乃"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人努力生产、发表创新性的知识以赢得"共同体的承认"。然而在我国,量化考评下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一部分,学术人生产知识主要是为了取得形式化的"期刊承认"以满足各种实用性的目的,而非生产出创新性的知识以赢得实质性的"共同体承认","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失灵。为了化解两者之间矛盾,我们一方面应使"同行评议"机制在各种学术评价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制度,以弥合"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断裂,从而真正激励学术知识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知识生产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