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苦参指纹图谱研究
1
作者 希玉 +4 位作者 白悦然 李焕荣 桑梦琪 王建舫 周双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旨在建立苦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 mm×4.6 mm, 5.0μm),流动相为0.01 mol/L乙酸铵(0.045%浓氨水)和乙腈,流速1.0 mL/min,梯度洗脱,色谱柱温度30℃,检测波长225 nm。检测12批... 【目的】旨在建立苦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 mm×4.6 mm, 5.0μm),流动相为0.01 mol/L乙酸铵(0.045%浓氨水)和乙腈,流速1.0 mL/min,梯度洗脱,色谱柱温度30℃,检测波长225 nm。检测12批苦参样品,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苦参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苦参样品的相似度在0.940~0.998之间,共标定出23个共有峰,并通过标准品确认了其中5个,分别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聚类分析将12批苦参样品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后23个共有峰缩减为4个主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苦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豌豆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2
作者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5期36-37,共2页
豌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也是重要的用地养地栽培作物,但在栽培过程中病害发生种类较多,如不及时防治,易造成豌豆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须及早落实防治措施。
关键词 食用豆类作物 用地养地 病害发生 栽培作物 豌豆 防治措施 病害的防治 栽培过程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蒲公英指纹图谱研究
3
作者 姚思宇 +2 位作者 刘莹 周双海 王建舫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蒲公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批次的蒲公英样品检测。采用Waters Atlantis®T3(250.0 mm×4.6 mm,5.0µ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含0.05%三乙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 本试验旨在建立蒲公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批次的蒲公英样品检测。采用Waters Atlantis®T3(250.0 mm×4.6 mm,5.0µ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含0.05%三乙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方法学考察合格后,检测15批蒲公英样品,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以保留时间和最大吸收波长为参考标准,鉴定色谱峰;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蒲公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5批蒲公英样品的相似度为0.611~0.999,共标定出15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5个峰,分别为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聚类分析将15批蒲公英样品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后15个共有峰被分为5个主成分。本试验对样品中各色谱峰的光谱吸收特点进行了比对,与现有其他方法比较,该方法快速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蒲公英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黄芪中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姚思宇 +3 位作者 刘莹 李焕荣 张涛 王建舫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采用不同的黄芪样品制备方法和不同的色谱方法分别检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本研究拟对样品制备方法和两种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合并统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黄芪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采用不同的黄芪样品制备方法和不同的色谱方法分别检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本研究拟对样品制备方法和两种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合并统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黄芪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0 mm×4.6 mm,5.0μm),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色谱柱温度30℃,检测波长260 nm,增益值1000,漂移管温度65℃,空气压力30 psi,喷雾器温度36℃。结果显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标准品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66%(n=6)和1.45%,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64%(n=6)和0.38%。18批黄芪中2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3663~1.6101 mg/mL和0.4731~1.6660 mg/mL。本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且快速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高效液相色谱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黄芪甲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