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龙 +2 位作者 江浩斌 徐凯 汪少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2,26,共6页
建立了包含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整车模型,在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D控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当控制系统偏差变小或变大时,调整因子总能保证系... 建立了包含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整车模型,在设计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D控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当控制系统偏差变小或变大时,调整因子总能保证系统稳定,便于工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策略,既保证了车辆操纵轻便性,又显著提高了整车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行驶平顺性等整车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自适应模糊控制 集成控制
下载PDF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勇 陈龙 +2 位作者 江浩斌 朝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0,共5页
根据转向系统的回正特性,针对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在回正控制中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回正控制算法。借助专家控制器,实现了不同转向状态下控制策略的变换,即将常规助力控制和回正控制算法结合,采用控制器的辨识算法和监督算法构成... 根据转向系统的回正特性,针对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在回正控制中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回正控制算法。借助专家控制器,实现了不同转向状态下控制策略的变换,即将常规助力控制和回正控制算法结合,采用控制器的辨识算法和监督算法构成闭环系统,使转向行程判断准确,实时性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试验台架,可以更好地模拟车轮转向过程。结果表明,采用该回正控制策略能获得较好的回正性能,同时提高了转向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 回正控制策略 台架
下载PDF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6
3
作者 贝绍轶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5-87,92,共4页
针对当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项目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增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 针对当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项目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增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检测 汽车故障诊断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糊集成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龙 +2 位作者 江浩斌 徐凯 汪少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建立了包括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整车集成系统模型.分析汽车转向时转向系与悬架对车辆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 建立了包括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整车集成系统模型.分析汽车转向时转向系与悬架对车辆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糊集成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汽车转向时由转向效应对悬架作动器作用力的影响,以及车身姿态对电动助力大小的影响,不但实现了转向时的操纵轻便性,又明显提高了转弯时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整车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电动助力转向 模糊控制 集成控制 模型
下载PDF
汽车主动悬架模糊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贝绍轶 刘成晔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101,共4页
在建立的整车主动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分别设计了前轮和后轮的主动悬架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将前轮的路面激励信号引入到后轮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之中,使得主动悬架可以根据路面和车身姿态的变化而改变特性... 在建立的整车主动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分别设计了前轮和后轮的主动悬架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将前轮的路面激励信号引入到后轮处主动悬架控制策略之中,使得主动悬架可以根据路面和车身姿态的变化而改变特性,以适应当前车辆运行工况的需求,分别进行了随机路面输入和正弦波凸起输入的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模糊自适应控制主动悬架系统车辆的质心垂直加速度峰值和标准差分别下降了38.9%和36.5%;车辆以5 m/s速度驶过正弦波凸起时,主动悬架的后轮处车身加速度峰值比被动系统减少了43.9%,有效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悬架 设计 振动控制 行驶平顺性
下载PDF
基于轴距预瞄的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8
6
作者 贝绍轶 +1 位作者 陈龙 张兰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67-1070,1082,共5页
应用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理论,构建了1/2车辆的半主动悬架模型,设计了基于轴距预瞄的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对前轮半主动悬架采用以对应处车身垂向加速度为目标的模糊控制,对后轮半主动悬架采用轴距预瞄模糊控制,并利用... 应用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理论,构建了1/2车辆的半主动悬架模型,设计了基于轴距预瞄的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对前轮半主动悬架采用以对应处车身垂向加速度为目标的模糊控制,对后轮半主动悬架采用轴距预瞄模糊控制,并利用神经网络来调整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在不同车速下对所建的控制系统分别进行了白噪声和路面脉冲输入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被动系统相比,轴距预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能有效降低车辆振动;与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相比,质心垂向加速度和后轮对应处车身加速度均有显著减小,较好地改善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轴距预瞄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EPS车辆操稳性仿真与台架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成晔 王奎洋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3-817,共5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汽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EPS模型,包括转向盘和转向柱输入轴子模型、电动机模型、输出轴子模型和齿条子模型,设计了EPS模糊控制系统结构及其控制策略。模糊控制器依据汽车行...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汽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EPS模型,包括转向盘和转向柱输入轴子模型、电动机模型、输出轴子模型和齿条子模型,设计了EPS模糊控制系统结构及其控制策略。模糊控制器依据汽车行驶速度、转向盘操纵转矩与理想操纵转矩之差及其变化率得到助力转矩。进行了转向盘转角角阶越输入仿真计算和EPS台架试验验证,经过模糊控制的EPS车辆最大操纵转矩下降了42.74%,提高了车辆转弯时的操纵轻便性,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模糊控制 操纵稳定性 台架试验
下载PDF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多目标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龙 江浩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757-1760,共4页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利用转向盘操纵转矩与理想转矩之差及其变化,通过PD控制器进行调节,以获得理想的助力电压;通过模糊控制器改变助力电机的电压系数以实时调整助力转矩;以电...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利用转向盘操纵转矩与理想转矩之差及其变化,通过PD控制器进行调节,以获得理想的助力电压;通过模糊控制器改变助力电机的电压系数以实时调整助力转矩;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参数和PD控制器为优化对象,以转向盘操纵转矩、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性能指标,用遗传算法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台架试验证明,经多目标优化后模糊PD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有效提高车辆转向的轻便性和稳定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台架试验
下载PDF
车辆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龙 徐凯 +1 位作者 江浩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5-408,共4页
建立了半车三自由度汽车转向与主动悬架的综合模型,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出发点,采用基于小波理论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对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LMS控制的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可使... 建立了半车三自由度汽车转向与主动悬架的综合模型,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出发点,采用基于小波理论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对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进行控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LMS控制的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系统可使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横摆角速度、车身俯仰角和前后悬架动挠度等性能参数得到优化,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比被动系统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综合性能;与基于全反馈控制的集成系统LQG控制器相比,LMS能自动调整权系数且控制算法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悬架 转向系统 集成系统 小波理论 LMS算法
下载PDF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庆 张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对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理论与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为从实践上进一步验证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设计出一种节流口可调的减振器及其台架试验测试系统,通过试验获得各个工况的减振器的阻尼力-速度特性曲线,依据试验数据建立减振器阻... 对可调阻尼减振器的设计理论与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为从实践上进一步验证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设计出一种节流口可调的减振器及其台架试验测试系统,通过试验获得各个工况的减振器的阻尼力-速度特性曲线,依据试验数据建立减振器阻尼力与步进电机转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半主动悬架控制器的阻尼控制规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节流口 可调阻尼 台架试验 阻尼力-速度特性
下载PDF
车辆驾驶室减振降噪分析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奎洋 唐金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9596-9601,共6页
利用薄板理论建立了汽车驾驶室壁板的微分振动方程。对驾驶室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和基本振型变化。发现顶板和后壁板振动最大,采用辛几何法计算出了驾驶室顶板和后壁板的固有频率,其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对驾驶室后壁板和顶... 利用薄板理论建立了汽车驾驶室壁板的微分振动方程。对驾驶室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和基本振型变化。发现顶板和后壁板振动最大,采用辛几何法计算出了驾驶室顶板和后壁板的固有频率,其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对驾驶室后壁板和顶板分别采用敷贴阻尼材料和加筋板的降噪方法,利用声辐射理论,对改进后的驾驶室降噪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壁板固有频率处的辐射功率和辐射声压级最大,与理论分析相符,并且改进后的驾驶室内部噪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压 薄板理论 降噪与结构设计 结构-声耦合
下载PDF
EPS与主动悬架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龙 +1 位作者 刘成晔 贝绍轶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16,共5页
在建立的汽车整车主动悬架和EPS动力学模型(包含转向运动、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等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利用车身姿态的变化动态地调节主动悬架控制器和EPS控制器的输出,实现了对EPS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为了验证... 在建立的汽车整车主动悬架和EPS动力学模型(包含转向运动、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等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利用车身姿态的变化动态地调节主动悬架控制器和EPS控制器的输出,实现了对EPS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集成控制显著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整车综合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悬架和转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主动悬架 集成控制 数值仿真 道路试验
下载PDF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少华 陈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66-1069,1090,共5页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控制 半主动悬架 电动助力转向 仿真
下载PDF
主动悬架与EPS集成控制系统道路友好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成晔 张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551-5555,共5页
在建立的包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汽车整车模型基础上,选用车身横摆角速度、横向运动速度等参数评价车辆操纵稳定性。运用95百分位四次幂和力作为动载荷道路破坏的评价指标,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控... 在建立的包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汽车整车模型基础上,选用车身横摆角速度、横向运动速度等参数评价车辆操纵稳定性。运用95百分位四次幂和力作为动载荷道路破坏的评价指标,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并分析了不同路面和速度对理论道路破坏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策略,与被动悬架与转向系统比较,既保证了车辆操纵轻便性,又明显提高了整车稳定性,同时集成控制的车辆具有良好的道路友好性,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电动助力转向 集成控制 道路友好性
下载PDF
应用于电动汽车的CAN网络应用层协议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志新 +1 位作者 刘成晔 黄学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9-32,共4页
介绍了CAN技术规范和OSI参考模型;从通信内容的确定、标识符分配、消息编码方式、消息调度策略、数据格式定义5个方面考虑,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电动汽车的CAN网络应用层协议。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协议的CAN总线通信系统有很高的可靠性,通... 介绍了CAN技术规范和OSI参考模型;从通信内容的确定、标识符分配、消息编码方式、消息调度策略、数据格式定义5个方面考虑,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电动汽车的CAN网络应用层协议。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协议的CAN总线通信系统有很高的可靠性,通信负载率不超过30%,保证了紧急报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CAN总线 应用层协议 标识符分配 消息编码 消息调度 数据格式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对汽车制动力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焱 刘成晔 +3 位作者 何仁 贝绍轶 赵景波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7,共6页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电涡流缓速器处于不同档位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理想的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了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制动力利用率概念,根据不同的匹配关...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电涡流缓速器处于不同档位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理想的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了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制动力利用率概念,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推导出了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当缓速器处于各档位时制动力利用率与路面附着系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缓速器工作时,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缓速器工作在低档时,路面附着系数在0.06~0.81内,制动力利用率都在90%以上,随着缓速器档位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下降趋势,应尽量避免缓速器长时间工作于最高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力利用率 制动力分配曲线 路面附着系数
原文传递
强横风作用下车辆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焱 唐金花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8-171,236,共5页
为提高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抗横风性能,提出一种阻尼系数修正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基于Carsim和MATLAB平台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和A级路面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横风的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系统,并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PID控制器参数。PID控制... 为提高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抗横风性能,提出一种阻尼系数修正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基于Carsim和MATLAB平台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和A级路面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横风的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系统,并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PID控制器参数。PID控制器依据车辆质心垂直加速度确定各轮悬架系统的基本阻尼系数,模糊控制器根据横风强度和方向对阻尼系数进行修正。通过MATLAB和Carsim联合仿真和实车道路试验,与被动悬架系统相比,经过半主动悬架控制后的质心垂直加速度峰值和标准差均下降30%以上,侧倾角速度标准差下降25%以上,车辆在强横风作用下的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强横风 半主动悬架 模糊控制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车辆驾驶室降噪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奎洋 唐金花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4,199,共5页
研究驾驶室内噪声是车辆乘坐舒适性问题,由于车身的振动产生噪声,车辆的舒适性差。为了降低室内噪声通过对驾驶室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和基本振型变化,发现频率为120.44Hz时驾驶室内噪声影响最大。对驾驶室壁板采用辛几何解析... 研究驾驶室内噪声是车辆乘坐舒适性问题,由于车身的振动产生噪声,车辆的舒适性差。为了降低室内噪声通过对驾驶室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和基本振型变化,发现频率为120.44Hz时驾驶室内噪声影响最大。对驾驶室壁板采用辛几何解析法和面板声学贡献度分析,得出对顶板驾驶员耳旁声压级影响最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对驾驶室顶板采用加筋板的降噪方法,利用声辐射理论,对改进后的驾驶室降噪效果进行数值仿真,得出改进后驾驶室内的声压降低了10.3dB,有效的抑制了低频噪声,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 声学 辛几何法 降噪设计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强制散热分析和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成晔 何仁 +1 位作者 汪永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应用标准k-ε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装顺排与叉排销式强制散热结构时缓速器转子盘单个风道的空气流动和散热状况。对加装顺排散热销后转子盘内、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顺排散热销结构可有效降低转... 应用标准k-ε双方程和能量方程,对比分析了原结构和加装顺排与叉排销式强制散热结构时缓速器转子盘单个风道的空气流动和散热状况。对加装顺排散热销后转子盘内、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顺排散热销结构可有效降低转子盘最高平衡温度和温度上升速率,提高缓速器制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风道 强制散热 数值分析 台架试验
下载PDF
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的模糊参数自调整集成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龙 +2 位作者 江浩斌 徐凯 汪少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525-2528,共4页
建立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控制系统半车集成模型,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带参数的自调整模糊方法,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模糊参数自调整集成控制器,该控制系统当偏差变小或变大时,调整因子总能确保系统稳定,适合工程应用... 建立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控制系统半车集成模型,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带参数的自调整模糊方法,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模糊参数自调整集成控制器,该控制系统当偏差变小或变大时,调整因子总能确保系统稳定,适合工程应用。通过对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控制系统试验仿真表明,实行模糊参数自调整集成控制后,汽车的整车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综合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汽车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LQG集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转向系统 模糊控制 集成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