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人工纯林与混交林下几种土壤养分对比及与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新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8,共5页
对杉木纯林以及杉木分别与马尾松、毛竹、火力楠、木荷、油桐构成的混交林下的土壤养分进行了对比,并对土壤养分和杉木生长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⑴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素、磷素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杉木毛竹混... 对杉木纯林以及杉木分别与马尾松、毛竹、火力楠、木荷、油桐构成的混交林下的土壤养分进行了对比,并对土壤养分和杉木生长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⑴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素、磷素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杉木毛竹混交林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和钾含量;杉木油桐混交林可以提高土壤氮素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杉木木荷混交林可以提高土壤pH。⑵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杉木的胸径和树高影响显著,全氮含量对杉木树高影响显著,五种混交林分类型对于杉木生长因子的提高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杉×马>杉×油>杉×毛>杉×火,杉木木荷混交林没有促进杉木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纯林 混交林 土壤养分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纯林林下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2
作者 郭琦 王新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8,98,共5页
通过对杉木纯林不同林龄的土壤和林下生物量变化规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林下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植被生物量近熟林最高,凋落物随成熟林林龄增加分解速率加快。(2)土壤结构和肥力幼龄林最好,近熟林最低,后期有所恢复。(3)林... 通过对杉木纯林不同林龄的土壤和林下生物量变化规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林下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植被生物量近熟林最高,凋落物随成熟林林龄增加分解速率加快。(2)土壤结构和肥力幼龄林最好,近熟林最低,后期有所恢复。(3)林下植被生物量对土壤结构无影响,凋落物的完全分解层与土壤有机碳、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显著相关性,说明杉木纯林地力随林木生长期的延长和凋落物分解的加快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生物量 凋落物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
下载PDF
杉木不同生长阶段凋落物持水性与养分储量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鹏 王新杰 +4 位作者 杨俊玲 高志雄 卢妮妮 张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8-62,共5页
通过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不同生长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持水性能以及养分储存量的测定与计算,得出不同生长阶段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总储量在4.38~31.73 t/hm^2,成熟林阶段凋落物总储量达到最大值;运用对数函数回归凋落物持水量... 通过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不同生长阶段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持水性能以及养分储存量的测定与计算,得出不同生长阶段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总储量在4.38~31.73 t/hm^2,成熟林阶段凋落物总储量达到最大值;运用对数函数回归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之间的关系,呈极显著性;最大持水率在159.50%~200.33%,基本表现为随着林龄的递增而减小;有效拦蓄量变化为4.40~14.33 t/hm^2,成熟林的有效拦蓄量最大;不同生长阶段的杉木凋落物中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归还量都是在成熟林期间达到最大。综合杉木不同生长阶段凋落物持水性及养分归还的分析,杉木人工林的适宜釆伐期在成熟林期间,即26~35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乐国有林场 杉木 凋落物持水性 养分归还
下载PDF
城市社区植被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毕坤 史明昌 +1 位作者 江伟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根据测量数据和研究资料,采用条件价值、替代市场等方法,从调节气候、固碳释氧、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和休闲娱乐等方面评价了北京林业大学社区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统计得出,社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86万元/a。其中调节... 根据测量数据和研究资料,采用条件价值、替代市场等方法,从调节气候、固碳释氧、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和休闲娱乐等方面评价了北京林业大学社区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统计得出,社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86万元/a。其中调节气候价值为57.2万元/a,固碳释氧价值为1.81万元/a,净化空气价值为5.89万元/a,降低噪音价值为15.60万元/a,休闲娱乐价值为0.36万元/a。提出扩大校园面积,增加乔、灌木层绿量,发展垂直绿化,常绿落叶树种搭配等改善社区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城市社区植被 价值评估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