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评价中的诊断效度比较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宋明强
田
海晔
+4 位作者
蛭
田
啓
之
黑须巧
铃木醇
宫下洋
白井厚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新近开发应用的动脉硬化度测定指标——心-踝血管指数与已用于临床多年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两种非侵袭性测定方法的各自优势与不足的比较,获得各自的诊断效度,从而向临床医师提供依据,以求在今后的动脉硬化度评价中能够更为...
目的通过对新近开发应用的动脉硬化度测定指标——心-踝血管指数与已用于临床多年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两种非侵袭性测定方法的各自优势与不足的比较,获得各自的诊断效度,从而向临床医师提供依据,以求在今后的动脉硬化度评价中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临床实际。方法对受检的同时具备有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查报告的连续病人183例,各自左右侧测定值的差异度进行了比较。按相差百分比的不同进行区段划分,求出各自区段内所出现的频数,由此比较不同相差百分比区段时各自出现的频度百分比。在30例连续的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疾病的人群及42例冠状动脉狭窄和47例已患脑梗死的患者人群中,分别进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各自特异度和敏感度的比较。并作出各自的ROC曲线,比较各自的曲线下面积。结果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左右两侧差异度在5%和10%以内的出现频度分别为86.7%和99.1%,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其两侧浮动幅度在10%以内的人数仅占24.6%,浮动度〉20%而≤30%之间者占66.6%,甚至有8.8%的受检个体其两侧测定值的差异度超过了30%。即两侧测定值的不一致程度内膜中膜厚度要远远大于心-踝血管指数测定法。在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临床效度比较中,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组分别为0.894(95%CI 0.810~0.978)和0.700((95%CI 0.566~0.834),脑动脉硬化组分别为0.831(95%CI 0.747~0.914)和0.576(95%CI 0.458~0.695),显然心-踝血管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心、脑动脉硬化均显著大于内膜中膜厚度。仅有的3例同时有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检查报告的尸体大动脉血管解剖诊断证实,二者的测定数值与其对应血管壁的病理改变基本吻合。结论在整体而非局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硬化指数
脉搏波速度
心-踝血管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疾病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
8
2
作者
田
海晔
宋明强
+1 位作者
蛭
田
啓
之
白井厚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比较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不同动脉硬化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在849例同时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年龄55~70岁之间的351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按临床动脉硬化疾...
目的比较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不同动脉硬化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在849例同时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年龄55~70岁之间的351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按临床动脉硬化疾病的有无与程度分为三个层面:A层: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组;B层: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组;C层:经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和已有临床心脑动脉硬化终末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组。从不同层面比较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动脉硬化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849例中,未做年龄范围限制时,共有糖尿病患者112例,对其病程与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作比较分析。结果除单纯高脂血症组之外,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在A、B、C三个不同层面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呈现出"阶梯效应";而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相对于心-踝血管指数在三个不同层面表现出的差别明显减弱,甚至糖尿病组的测定值远远高于已有明确动脉硬化终末事件组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在已有明确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中,心-踝血管指数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99,P<0.001),而内膜中膜厚度与病程的相关性(r=0.195,P<0.038)明显弱于心-踝血管指数。结论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大动脉硬化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心-踝血管指数在评价整体而非局部的动脉硬化程度上相对于内膜中膜厚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与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更大的吻合性,而内膜中膜厚度则更多地偏重于对局部动脉壁硬化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硬化指数
脉搏波速度
心-踝血管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糖尿病病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脉波速度到心-踝血管指数评价动脉硬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明强
田
海晔
+1 位作者
蛭
田
啓
之
白井厚治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5期419-421,共3页
动脉硬化检测方法经历了由复杂到简单、由不精细到更为准确的过程。心-踝血管指数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动脉硬化诊断和评价技术变得更为简便、准确、有效,且易于普及。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脉波速度
心-踝血管指数
臂踝脉波速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评价中的诊断效度比较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宋明强
田
海晔
蛭
田
啓
之
黑须巧
铃木醇
宫下洋
白井厚治
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威海市立医院
日本东邦大学附属佐仓病院
出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新近开发应用的动脉硬化度测定指标——心-踝血管指数与已用于临床多年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两种非侵袭性测定方法的各自优势与不足的比较,获得各自的诊断效度,从而向临床医师提供依据,以求在今后的动脉硬化度评价中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临床实际。方法对受检的同时具备有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查报告的连续病人183例,各自左右侧测定值的差异度进行了比较。按相差百分比的不同进行区段划分,求出各自区段内所出现的频数,由此比较不同相差百分比区段时各自出现的频度百分比。在30例连续的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疾病的人群及42例冠状动脉狭窄和47例已患脑梗死的患者人群中,分别进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各自特异度和敏感度的比较。并作出各自的ROC曲线,比较各自的曲线下面积。结果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左右两侧差异度在5%和10%以内的出现频度分别为86.7%和99.1%,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其两侧浮动幅度在10%以内的人数仅占24.6%,浮动度〉20%而≤30%之间者占66.6%,甚至有8.8%的受检个体其两侧测定值的差异度超过了30%。即两侧测定值的不一致程度内膜中膜厚度要远远大于心-踝血管指数测定法。在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临床效度比较中,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组分别为0.894(95%CI 0.810~0.978)和0.700((95%CI 0.566~0.834),脑动脉硬化组分别为0.831(95%CI 0.747~0.914)和0.576(95%CI 0.458~0.695),显然心-踝血管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心、脑动脉硬化均显著大于内膜中膜厚度。仅有的3例同时有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检查报告的尸体大动脉血管解剖诊断证实,二者的测定数值与其对应血管壁的病理改变基本吻合。结论在整体而非局部的�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硬化指数
脉搏波速度
心-踝血管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Keywords
Atherosclerosis
Stiffness Parameter
Pulse Wave Velocity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Intima-Media Thickness
分类号
R5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疾病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
8
2
作者
田
海晔
宋明强
蛭
田
啓
之
白井厚治
机构
滨州医学院威海市立医院
日本东邦大学附属佐倉病院
出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文摘
目的比较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不同动脉硬化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在849例同时行心-踝血管指数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年龄55~70岁之间的351例作为最终研究对象。按临床动脉硬化疾病的有无与程度分为三个层面:A层:无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组;B层: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组;C层:经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和已有临床心脑动脉硬化终末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组。从不同层面比较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动脉硬化性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849例中,未做年龄范围限制时,共有糖尿病患者112例,对其病程与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作比较分析。结果除单纯高脂血症组之外,心-踝血管指数测定值在A、B、C三个不同层面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呈现出"阶梯效应";而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值相对于心-踝血管指数在三个不同层面表现出的差别明显减弱,甚至糖尿病组的测定值远远高于已有明确动脉硬化终末事件组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在已有明确糖尿病病程的患者中,心-踝血管指数与糖尿病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99,P<0.001),而内膜中膜厚度与病程的相关性(r=0.195,P<0.038)明显弱于心-踝血管指数。结论心-踝血管指数和内膜中膜厚度与大动脉硬化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心-踝血管指数在评价整体而非局部的动脉硬化程度上相对于内膜中膜厚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与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更大的吻合性,而内膜中膜厚度则更多地偏重于对局部动脉壁硬化的判断。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硬化指数
脉搏波速度
心-踝血管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糖尿病病程
Keywords
Arteriosclerosis
Stiffness Parameter
Pulse Wave Velocity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Intima-Media Thickness
Duration of diabetes
分类号
R5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脉波速度到心-踝血管指数评价动脉硬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明强
田
海晔
蛭
田
啓
之
白井厚治
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内分泌科
日本东邦大学附属佐倉病院内分泌代谢中心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5期419-421,共3页
文摘
动脉硬化检测方法经历了由复杂到简单、由不精细到更为准确的过程。心-踝血管指数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动脉硬化诊断和评价技术变得更为简便、准确、有效,且易于普及。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脉波速度
心-踝血管指数
臂踝脉波速度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评价中的诊断效度比较
宋明强
田
海晔
蛭
田
啓
之
黑须巧
铃木醇
宫下洋
白井厚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踝血管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动脉硬化疾病评价中的价值
田
海晔
宋明强
蛭
田
啓
之
白井厚治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脉波速度到心-踝血管指数评价动脉硬化
宋明强
田
海晔
蛭
田
啓
之
白井厚治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