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表现(附8例报告) 被引量:14
1
作者 解明 国军 +2 位作者 王锐 吴冠和 宋段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29-830,共2页
目的 结合病理分析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8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8例CT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 ,为一侧或两侧顶枕叶或额顶颞枕叶表浅部位的脑回状或弯曲条带状钙化... 目的 结合病理分析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8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8例CT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 ,为一侧或两侧顶枕叶或额顶颞枕叶表浅部位的脑回状或弯曲条带状钙化伴病侧大脑半球发育不全或萎缩。同时合并脑软化灶者 2例 ,合并同侧颅骨增厚者 2例。结论 CT能够很好地显示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宽大脑回状及弯曲条带状钙化的特征。诊断具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CT表现 诊断 临床特点 斯-威氏综合征
下载PDF
在役柔性复合管缺陷的微波无损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车飞 牛小驰 +2 位作者 国军 朱丽丽 王一帆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3年第6期32-35,40,共5页
以增强层为主承压层的三层结构如果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产生缺陷,将导致管体失效。文中使用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对在役柔性复合管进行了检测,对缺陷进行了微波图像表征及分析。纤维间隙属于制造缺陷,该类缺陷会使服役柔性复合管的基体产生变... 以增强层为主承压层的三层结构如果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产生缺陷,将导致管体失效。文中使用微波无损检测技术对在役柔性复合管进行了检测,对缺陷进行了微波图像表征及分析。纤维间隙属于制造缺陷,该类缺陷会使服役柔性复合管的基体产生变形,随着服役时间增加及服役环境的改变,基体变形会演变为基体与纤维的分层,最终导致材料整体退化和失效。检测结果为柔性复合管的质量控制、无损检测、运行及维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复合管 微波无损检测 缺陷
下载PDF
安钢高效烧结机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3
作者 国军 王海霞 王治国 《河南冶金》 1999年第3期33-34,共2页
介绍安阳钢铁公司开发研制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以较少的投资增加烧结机烧结抽风面积、降低漏风率、提高台超蓖条透风面积及布料效果,取得了增产节能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 抽风面积 漏风率 透风面积 布料 烧结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祁宏 谢明 +5 位作者 王凯 宋段 韩旭晨 国军 田红梅 马占姝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7年10月进行64-S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30例患者资料,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SCTCA诊断冠...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7年10月进行64-S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30例患者资料,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本组研究中64-SCTCA可良好显示冠状动脉,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7.0%、特异性97.6%、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98.0%、准确性97.4%。初步提示64-SCTCA诊断冠心病累及右冠脉准确性略高。结论:64-SCTCA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阴性意义重要,适合冠心病筛查,对累及不同病变血管冠心病诊断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