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中隔前脱位及软骨部歪鼻手术矫正30例分析
1
作者 周文光 2 《实用医药杂志(武汉)》 1996年第2期22-23,共2页
对30例鼻中隔前脱位伴软骨部歪血进行手术矫正,结果28例治愈2例好转,均无处梁下塌及鼻尖疤痕性回缩,作者认为(1)松解四方软骨周边,特别是上下两个固定点是矫正歪鼻的关键;(2)鼻中隔软骨尽量保留,以防除过多而影响鼻中... 对30例鼻中隔前脱位伴软骨部歪血进行手术矫正,结果28例治愈2例好转,均无处梁下塌及鼻尖疤痕性回缩,作者认为(1)松解四方软骨周边,特别是上下两个固定点是矫正歪鼻的关键;(2)鼻中隔软骨尽量保留,以防除过多而影响鼻中隔支撑力,(3)保留一侧粘软骨膜下或前部部少分;(4)注意矫正后新的位置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前脱位 歪鼻 矫正术 鼻部外科手术
下载PDF
盐度骤降对近江牡蛎和长牡蛎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霍恩泽 张雯雯 +8 位作者 李加琦 丁敬坤 王英朴 于文涵 侯兴 蒋增杰 方建光 毛玉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38,共7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盐度骤降(盐度分别为10、20,自然海水为对照组)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骤降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耗氧率(OR)、排氨率(NR)、排粪率(FER...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盐度骤降(盐度分别为10、20,自然海水为对照组)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骤降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耗氧率(OR)、排氨率(NR)、排粪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2种牡蛎对盐度骤降的响应存在差异。长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IR)和排粪率均在自然海水中最高,低盐对长牡蛎产生不同程度的胁迫。而近江牡蛎在盐度为20时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盐度处理组。通过测定不同规格牡蛎的代谢率,建立2种牡蛎在不同盐度下的代谢率与规格(湿重)的回归方程,该方程符合幂指数:Y=aWb。通过归一化处理,比较湿重在20 g时,2种牡蛎的能量分配差异。盐度为20时,近江牡蛎的呼吸代谢较强(呼吸能占16.1%),而长牡蛎在自然海水中呼吸代谢较强(呼吸能占7.8%),2种牡蛎的呼吸代谢均在盐度为10时较低,其中,长牡蛎呼吸能仅占0.7%。研究表明,盐度骤降对长牡蛎的影响大于近江牡蛎,小幅度的盐度骤降对近江牡蛎的能量代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了近江牡蛎和长牡蛎对盐度骤变的响应,可为牡蛎礁修复工作和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长牡蛎 近江牡蛎 能量收支
下载PDF
Cu^2+胁迫对魁蚶生理生化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阳 +5 位作者 李加琦 沈淑芳 陈琼琳 蒋增杰 方建光 毛玉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31-1540,共10页
采用生物毒性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持续暴露96 h不同浓度Cu2+胁迫对魁蚶生理代谢、组织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0.01、0.05、0.10、0.50和1.00 mg/L组5个浓度梯度,不加Cu2+的正常海水作为对照。结果显示,Cu2+胁迫对魁蚶耗氧率(OR)、... 采用生物毒性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持续暴露96 h不同浓度Cu2+胁迫对魁蚶生理代谢、组织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0.01、0.05、0.10、0.50和1.00 mg/L组5个浓度梯度,不加Cu2+的正常海水作为对照。结果显示,Cu2+胁迫对魁蚶耗氧率(OR)、排氨率(NR)、氧氮比(O∶N)均有显著影响,并且与暴露时间和浓度有关。初次暴露时,OR,NR和O∶N都迅速下降,最低值都出现在1.00 mg/L浓度组,分别为(0.005±0.001)mg/(g·h)、(0.5±0.05)μmol/(g·h)、0.7±0.1,仅为对照组的1%、29%和3%。暴露72 h内Cu2+胁迫均使魁蚶代谢率不同程度下降,之后不同处理组出现差异分化。暴露96 h时,魁蚶对低浓度Cu2+暴露表现出适应,0.01 mg/L处理组呼吸代谢恢复至正常水平,O∶N与对照组无差异,组织结构也未见明显损伤;浓度超过0.05 mg/L处理组魁蚶生理代谢及组织结构受显著影响,O∶N大多降至9以下,出现鳃丝受损和组织结构散乱等明显损伤;0.10 mg/L处理组魁蚶体内ACP和ALP活性在鳃组织中增强,肝脏中受到抑制,而GPX和GST活性增强。研究表明持续暴露96 h Cu2+浓度≥0.05 mg/L环境显著影响魁蚶生理代谢及组织结构,0.10 mg/L Cu2+浓度显著影响魁蚶组织中ACP、ALP、GPX和GST的活性。研究结果为认知魁蚶等滩涂贝类对Cu2+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为预防滩涂潜在重金属污染风险及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CU^2+胁迫 生理生化 组织结构
下载PDF
短时间高盐处理对脆江蓠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涵 李加琦 +5 位作者 陈琼琳 李阳 蒋增杰 毛玉泽 方建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2-728,共7页
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藻体脆性大,短时间高盐海水浸泡可使其软化,有利于规模夹苗生产。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短期高盐胁迫对脆江蓠光合生理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探讨高盐对其光合系统的损伤及其恢复效果。实验设置 5 个盐度梯度(4... 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藻体脆性大,短时间高盐海水浸泡可使其软化,有利于规模夹苗生产。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短期高盐胁迫对脆江蓠光合生理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探讨高盐对其光合系统的损伤及其恢复效果。实验设置 5 个盐度梯度(40、45、50、55、60),自然海水作为对照(盐度 33),分析盐度处理 1 h 内脆江蓠的失水率及藻体软化程度;同时研究了高盐处理 0.5 h 及不同恢复时间(12 h、24 h)对脆江蓠 pH 补偿点、光合作用荧光特性、光合作用产氧量(RO)和光合色素组成等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脆江蓠在盐度 50~55 的海水中浸泡 0.5 h 效果较好,此时藻体软化,并且经过 24 h 恢复后,藻体光合作用参数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该处理条件可以用于脆江蓠生产。高盐(盐度 40~60)处理脆江蓠 0.5 h,随盐度增加,脆江蓠 RO 值呈波动下降(P<0.01)、pH补偿点和光合效率 Y(II)值逐渐降低(P<0.05)。PE 含量随盐度增加而增加(P<0.01);恢复 24 h 后最大光合效率 Fv/Fm和 Y(II)值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0.05), Chl a、Car、PE 和 PC 含量均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本研究旨在为提高脆江蓠规模化养殖夹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江蓠 高盐胁迫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藻类夹苗
下载PDF
魁蚶C型凝集素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淑芳 朱玲 +6 位作者 李加琦 李阳 陈琼琳 毛玉泽 庄志猛 方建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6,共9页
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得到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Sb-Lec1)基因,该基因全长为700 bp,其中,5′-UTR为29 bp,3′-UTR为167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04 bp,编... 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得到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Sb-Lec1)基因,该基因全长为700 bp,其中,5′-UTR为29 bp,3′-UTR为167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04 bp,编码167个氨基酸,包括长度为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129个氨基酸的糖识别结构域(CRD)以及参与二硫键形成的6个半胱氨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9.11 k Da,理论等电点为4.74。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b-Lec1基因CRD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C型凝集素的同源性分别为38%~40%、34%~35%和38%~39%,Sb-Lec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凝集素基因具有相似的结构,均含有形成二硫键的4个保守半胱氨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魁蚶先与贝类聚为一支,再与脊椎动物聚在一起,表明魁蚶Sb-Lec1基因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其传统分类所处位置一致。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Sb-Lec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在肝胰腺、血淋巴、鳃、外套膜、闭壳肌、斧足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表达量最高。同时,分析了Sb-Lec1基因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下的mRNA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菌刺激组Sb-Lec1基因mRNA在各检测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本研究表明,魁蚶Sb-Lec1基因在机体免疫防御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 魁蚶 鳗弧菌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稀土选矿药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谢美英 杨帆 +3 位作者 王凯先 江正明 李亚祝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56,共16页
稀土拥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应用,是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公认的关键矿产资源。然而稀土矿物种类繁多、品位低,常与性质相似的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其选矿富集很大程度依赖于稀土选矿药剂的发展... 稀土拥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应用,是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公认的关键矿产资源。然而稀土矿物种类繁多、品位低,常与性质相似的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其选矿富集很大程度依赖于稀土选矿药剂的发展。本文以稀土资源高效选矿富集为导向,总结了矿物型稀土矿浮选药剂,含捕收剂、抑制剂、活化剂、起泡剂的研发现状及其浮选作用机理,概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化学选矿试剂,含浸出剂、沉淀剂的研究现状及其浸矿机理,并总结和评价了当前稀土浮选捕收剂现状,最后分析了未来稀土选矿药剂的研究方向。本综述将为从事稀土选矿和分离富集技术研究或相关药剂研发的企业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选矿 浮选药剂 浸出剂 沉淀剂
原文传递
2种养殖模式对鲍营养成分与低温胁迫响应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英朴 李加琦 +5 位作者 马占飞 常丽荣 卢龙飞 张义涛 毛玉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210,共9页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中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营养成分与低温胁迫响应的差异,采用南北接力养殖鲍和北方底播养殖鲍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9月取样测量了肌肉组织中的总糖、蛋白质、有机物总量和氨基酸含量等营养成分...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中的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营养成分与低温胁迫响应的差异,采用南北接力养殖鲍和北方底播养殖鲍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9月取样测量了肌肉组织中的总糖、蛋白质、有机物总量和氨基酸含量等营养成分和低温胁迫下的耗氧率和心率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底播养殖个体的总糖含量为(3.20±0.00)%、有机物总量为(27.60±3.70)%、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19±0.09)%,均显著高于南北接力养殖的个体(P<0.05)。低温胁迫条件下,南北接力养殖和底播养殖个体的耗氧率分别为(0.017±0.006)和(0.018±0.009)mg/(g·h),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底播养殖个体的心率为(12.82±1.72)BPM,显著低于接力养殖个体[(18.11±2.79)BPM](P<0.05)。研究表明,不同养殖模式显著影响皱纹盘鲍养殖个体的营养价值及其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过程,底播养殖个体有着更高的营养价值和低温耐受能力。此外,心率可作为高敏感性的指标应用于研究鲍等贝类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低温胁迫 心率 营养成分 底播养殖
下载PDF
海州湾不同养殖区紫贻贝的营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马占飞 +6 位作者 李加琦 于文涵 张媛 张昌盛 王英朴 刘鲁雷 毛玉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62,共9页
为探究海州湾不同养殖区紫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收获期营养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21年1—3月测定了海州湾不同养殖区(H1:离岸1 n mile,H2:离岸3 n mile,H3:离岸7 n mile、H4:离岸13 n mile,H5:离岸21 n mile)水环境理化... 为探究海州湾不同养殖区紫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收获期营养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21年1—3月测定了海州湾不同养殖区(H1:离岸1 n mile,H2:离岸3 n mile,H3:离岸7 n mile、H4:离岸13 n mile,H5:离岸21 n mile)水环境理化因子、紫贻贝的条件指数及蛋白质、脂肪、糖原、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分析了水体理化因子与条件指数和营养成分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水温和叶绿素a(Chl-a)浓度等关键理化因子均有升高趋势,1—3月H1站位紫贻贝的条件指数逐渐增加,H2~H5站位的条件指数均在2月达到峰值;各站位的紫贻贝总糖含量呈正态分布,于2月达到峰值,其中,H4和H5站位总糖含量在3月显著下降(P<0.05),比2月分别降低了62.7%和61.6%;H5站位紫贻贝的氨基酸含量在1月显著高于其他站位(P<0.05),而后,在3月显著降为各站位中最低(P<0.05);1—3月各站位紫贻贝外套膜的糖原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3月H5站位紫贻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站位。本研究表明,紫贻贝营养物质储备的差异主要与水温和饵料密度有关,离岸养殖更有助于紫贻贝积累营养物质及生长,离岸养殖区紫贻贝性腺成熟早,营养物质积累快,H5站位紫贻贝比近岸站位可提早1个月上市。本研究将为拓展紫贻贝养殖空间、优化养殖布局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紫贻贝 生长 营养物质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对急性海水酸化和重金属(Cu和Cd)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雯雯 丁敬坤 +4 位作者 李加琦 蒋增杰 方建光 毛玉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研究海水酸化和重金属污染物对滩涂贝类的联合影响,采用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以自然海水(pH 8.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酸化条件下(pH 7.7和7.3),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耗氧率(OR)、滤水率(FR)和心率对重金属Cu(0、0.06和0... 为研究海水酸化和重金属污染物对滩涂贝类的联合影响,采用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以自然海水(pH 8.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酸化条件下(pH 7.7和7.3),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耗氧率(OR)、滤水率(FR)和心率对重金属Cu(0、0.06和0.60 mg/L)和Cd(0、0.03和0.30 mg/L)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Cu胁迫显著降低了蛤仔的OR和FR(P<0.05),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蛤仔心率显著下降(P<0.05)。Cd胁迫对蛤仔OR和FR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0.30 mg/L Cd胁迫下,随着时间的增加,蛤仔心率显著升高(P<0.05)。pH 7.7和7.3两种酸化胁迫对蛤仔的OR和FR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pH 7.3的海水中,蛤仔心率出现短暂下降并快速恢复的现象。研究表明,蛤仔短期暴露于Cu、Cd或酸化海水中均会影响其生理功能,影响程度排序为Cu>Cd>pH。实验中未发现短期海水酸化与Cu或Cd对菲律宾蛤仔存在联合毒性效应。本研究分析了菲律宾蛤仔响应海水酸化和重金属胁迫的机制,同时探讨了把贝类心率作为环境胁迫指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重金属 酸化 心率 生理代谢
下载PDF
牡蛎壳粉缓释剂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郭晓亮 毛玉泽 +4 位作者 李阳 李加琦 陈琼琳 高振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0-185,共6页
2015年4月6日—10月26日,在桑沟湾海区现场研究了牡蛎壳粉缓释剂(Careshell)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按照缓释剂的重量比设置4个处理组,其中,魁蚶的初始体重均为160 g/组,缓释剂的重量分别为0(对照组C0)、80 g... 2015年4月6日—10月26日,在桑沟湾海区现场研究了牡蛎壳粉缓释剂(Careshell)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按照缓释剂的重量比设置4个处理组,其中,魁蚶的初始体重均为160 g/组,缓释剂的重量分别为0(对照组C0)、80 g(C1组)、160 g(C2组)和320 g(C3组)。实验共进行200 d,每40 d测量各实验组魁蚶的生长参数(壳长、壳宽、壳高、湿重),计录死亡个体数,计算不同阶段(40 d间隔)魁蚶的特定生长率(SGR)及死亡率。结果显示,C3组魁蚶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C0组(P<0.05),但与C1、C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00 d的养殖实验,C3组壳长、壳宽、壳高和湿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4±0.01)%/d、(0.46±0.02)%/d、(0.39±0.01)%/d、(1.11±0.002)%/d,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平均增加了17.9%、20.3%、18.1%、16.7%。C3组死亡率为(19.6±5.6)%,低于C0组的(26.1±2.5)%,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缓释剂 生长参数 特定生长率 死亡率
下载PDF
Hg^(2+)和Pb^(2+)胁迫对脆江蓠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11
作者 陈琼琳 李加琦 +6 位作者 姜娓娓 李阳 沈淑芳 卞大鹏 方建光 毛玉泽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6-773,共8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Hg^(2+)和Pb^(2+)胁迫对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实验设置Hg^(2+)质量浓度为0.01 mg/L、0.025 mg/L、0.05 mg/L、0.1 mg/L、0.25 mg/L和0.5 mg/L,Pb^(2+)质量浓度为0.05 m...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Hg^(2+)和Pb^(2+)胁迫对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实验设置Hg^(2+)质量浓度为0.01 mg/L、0.025 mg/L、0.05 mg/L、0.1 mg/L、0.25 mg/L和0.5 mg/L,Pb^(2+)质量浓度为0.05 mg/L、0.1 mg/L、0.5 mg/L、1 mg/L、2 mg/L和4 mg/L,以未添加重金属的实验组为对照,持续培养7 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藻体的生长速率、光合放氧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光合碳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Hg^(2+)胁迫下,藻体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下降(P<0.05),质量浓度达到0.5 mg/L时藻体出现负增长;光合放氧速率降低35.48%~77.59%;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Hg^(2+)质量浓度高于0.1 mg/L时藻体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和实际光合效率(Y(Ⅱ))随着Hg^(2+)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0.05 mg/L时出现第二个峰值,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也出现相似趋势。藻体对Pb^(2+)的敏感程度低于Hg^(2+),Pb^(2+)质量浓度为0.5 mg/L时,光合产氧速率显著下降(P<0.05),质量浓度到达1 mg/L时,藻体SGR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藻蓝蛋白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b^(2+)质量浓度达到4 mg/L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出现显著下降(P<0.05),PPDK酶活性则显著上升(P<0.05)。实验结果证实:重金属Hg^(2+)和Pb^(2+)胁迫对脆江蓠的生长和光合作用都有不利影响,藻体对Hg^(2+)胁迫的敏感度要高于Pb^(2+),Hg^(2+)质量浓度为0.01 mg/L时,藻体出现胁迫,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剧,Pb^(2+)质量浓度超过1 mg/L时,藻体胁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江蓠 Hg2+ PB2+ 光合生理
下载PDF
优化后反硝化系统在高NO2^-及NO3^-环境下脱氮及N2O释放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红梅 仇潇洒 +1 位作者 张莉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5-462,共8页
为揭示优化后的缺氧反硝化系统在处理高NO2^-和NO3^-废水时的脱氮效果和N2O产生情况,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优化后的污泥系统在初始NO2^--N浓度为300 mg/L和400 mg/L时,不同进水C/N条件下反硝化过程脱氮和N2O产生情况,同... 为揭示优化后的缺氧反硝化系统在处理高NO2^-和NO3^-废水时的脱氮效果和N2O产生情况,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研究优化后的污泥系统在初始NO2^--N浓度为300 mg/L和400 mg/L时,不同进水C/N条件下反硝化过程脱氮和N2O产生情况,同时对比初始浓度为500 mg/L、C/N为2时,不同电子受体情况下N2O的产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污泥系统优化后,反硝化速率提升了1.29倍,脱氮性能逐渐增强,N2O累计逸出量降低了100倍,污泥系统中的脱氮优势菌群为陶厄氏菌属(Thauera),所占比例从23.5%增加到76.4%;初始NO2^--N浓度为300 mg/L和400 mg/L时,不同进水条件下,系统均可表现出较强的反硝化能力,反硝化过程中N2O最大转化率仅为0.104%;初始浓度提高到500 mg/L,C/N为2,以NO3^--N为电子受体时,反应过程NO2^--N最大积累量仅为22.46 mg/L,溶解态N2O始终维持在0.304 mg/L左右,而以NO2^--N为电子受体时,溶解态N2O峰值达到0.765 mg/L,但N2O最大转化率仅为0.066%;反硝化污泥系统优化后,对高硝氮废水可表现出较强的反硝化能力,同时反硝化过程N2O的产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陶厄氏菌 C/N 亚硝酸氮 硝酸氮 N2O
下载PDF
顺层钻孔瓦斯抽采影响半径分析
13
作者 孙文德 杨松 +2 位作者 杨玉顺 张祥 《矿山工程》 2018年第2期61-68,共8页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对杉木树矿S3012工作面,建立轴对称径向流场,得出径向流场瓦斯渗流的连续性方程和钻孔周围瓦斯流动的非稳定径向渗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设定边界条件,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半无限煤层瓦斯径向流场的定解式求解析解,...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对杉木树矿S3012工作面,建立轴对称径向流场,得出径向流场瓦斯渗流的连续性方程和钻孔周围瓦斯流动的非稳定径向渗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设定边界条件,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半无限煤层瓦斯径向流场的定解式求解析解,得出钻孔周围瓦斯压力分布规律表达式。依据S3012工作面煤层瓦斯赋存基本参数,计算出顺层预抽钻孔周围瓦斯压力p与影响半径r之间的关系,以及钻孔间距与抽采时间关系。利用钻孔瓦斯流量法测定直径120 mm超前钻孔有效抽放半径为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钻孔 理论分析 瓦斯抽采 影响半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