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江维 曹娟 +1 位作者 钱斌 《江苏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静脉全身麻醉下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组)。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5min泵注瑞芬太... 目的观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静脉全身麻醉下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组)。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5min泵注瑞芬太尼3μg·kg^(-1)·h^(-1)。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至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0分时,然后以4mg·kg^(-1)·h^(-1)泵注维持;R组静脉注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5mg/kg至mOAA/S为0分时,以1mg·kg^(-1)·h^(-1)泵注维持。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意识消失(T1)、扩张宫颈(T2)、手术开始5min(T3)以及苏醒(T4)时患者MAP、HR和SpO_(2),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苏醒时和苏醒后30min时患者疼痛程度,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相比,两组T1~T3时MAP和HR降低(P<0.05);与P组相比,R组T1~T3时MAP增加(P<0.05),T1时HR增加(P<0.05),T3时SpO_(2)增加(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苏醒时和苏醒后30min时VAS疼痛评分低于P组(P<0.05)。R组呼吸抑制和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注射痛发生率较低,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宫腔镜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联合用药对切痂植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2
作者 严聪 杨楠 +1 位作者 刘怡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用药对切痂植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行择期切痂植皮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用药对切痂植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行择期切痂植皮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泵),对照组镇痛药物配方为0.15mg/kg布托啡诺+0.2mg右美托咪定+10mg托烷司琼,观察组镇痛药物配方为0.5mg/kg艾司氯胺酮+0.1mg/kg布托啡诺+0.2mg右美托咪定+10mg托烷司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手术切痂即刻(T_(2))、手术开始1h(T_(3))、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前、拔管后30min、术后6h、12h、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术后24h和术后48h汉化版烧伤专用疼痛-焦虑量表(C-BSP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T_(1)时间点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的C-BSPAS评分、术后24h和术后48h的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用药可以明显缓解切痂植皮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痂植皮手术 艾司氯胺酮 术后疼痛 焦虑状态 抑郁状态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江维 刘祥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142-144,152,共4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符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n=50)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符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n=50)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观察组(n=50),评估两组麻醉及恢复效果、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镜操作、麻醉苏醒及离室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9、3.608、4.207,P<0.05)。麻醉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9、8.499、3.210、5.461,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呃逆、头晕发生率更高,低血压发生率更低(18.00%、20.00%、0.00%vs 0.00%、4.00%、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4、6.061、6.658,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时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方案麻醉效果确切,患者恢复快,对呼吸循环影响更小,但存在一定呃逆、头晕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老年 胃镜检查 丙泊酚 呼吸循环
下载PDF
COMT V158M多态性、疼痛敏感性以及阿片需求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孟雅玲 张斯璧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9期1625-1629,共5页
目的 探讨COMT基因V158M多态性、疼痛敏感性以及阿片需求量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确诊为肺癌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伴疼痛者116例;肺癌不伴疼痛者104例。采用PCR-RFLP检测220例肺癌患者... 目的 探讨COMT基因V158M多态性、疼痛敏感性以及阿片需求量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确诊为肺癌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伴疼痛者116例;肺癌不伴疼痛者104例。采用PCR-RFLP检测220例肺癌患者COMT基因V158M的基因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引起肺癌疼痛的影响因素。比较中、重度疼痛组患者不同基因型间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疼痛组与无痛组VV、VM及MM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TNM分期(OR=4.559,95%CI:3.169~5.952,P=0.001)、基因型(OR=8.829,95%CI:6.475~9.293,P=0.005)是肺癌疼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和重度疼痛组中,MM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疼痛组不同基因型病人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依次明显减少,且MM基因型患者用药量最少。结论 COMT基因V158M多态性可能与疼痛敏感性及阿片类镇痛药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T V158M 多态性 疼痛敏感性 阿片需求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祥 +1 位作者 李浩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对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取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案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对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取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案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方式,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2 h疼痛评分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h两组血清CD3+、CD4+、CD8+与NK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时刻降低,但研究组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满意,且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肺癌 术后康复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