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汤海标 +3 位作者 邵喜英 金洪传 毛伟敏 王晓稼 《中国肿瘤》 CAS 2014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453细胞,0、6.25、12.50、25.00、50.00、100.00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50nmol/L处理72h后,MTS法检测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 [目的]探讨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453细胞,0、6.25、12.50、25.00、50.00、100.00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50nmol/L处理72h后,MTS法检测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川楝素对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MDA-MB-453细胞48h、72h、96h的IC50分别为17.25、22.20和135.69nmol/L。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川楝素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呈浓度依赖性(P<0.01),且阻滞细胞在S期(P<0.01),以0、12.50、50.00nmol/L川楝素处理乳腺癌细胞72h后,MDA-MB-453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21%、9.64%和20.19%,MDA-MB-453细胞处于细胞周期S期细胞占20.98%、35.92%和45.02%。[结论]川楝素对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S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素 乳腺癌 MDA-MB-453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丹皮酚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汤海标 +4 位作者 刘卫国 金洪传 邵喜英 毛伟敏 王晓稼 《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ae对乳腺癌Bcap37、MDA-MB-45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ae对Bcap37和MDA-MB-453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Pa...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ae对乳腺癌Bcap37、MDA-MB-45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ae对Bcap37和MDA-MB-453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Pae对乳腺癌Bcap37及MDA-MB-453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Pae阻滞Bcap37及MDA-MB-453细胞在G1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7、Caspase 3和PARP表达减少,而PTE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Pae对乳腺癌细胞系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及引起细胞周期阻滞,PTEN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乳腺肿瘤 细胞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川楝素对人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雨颖 章科娜 +2 位作者 林江涛 邵喜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川楝素(toosendanin,TSN)对人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川楝素处理人卵巢癌CAVO-3和SKVO-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TSN处理12、24、48、72和96 h后的细胞存活率;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 目的:探讨川楝素(toosendanin,TSN)对人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川楝素处理人卵巢癌CAVO-3和SKVO-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TSN处理12、24、48、72和96 h后的细胞存活率;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TSN对人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Sna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SN抑制CAVO-3和SKVO-3细胞活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TSN组CAVO-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且NF-κB p65和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表达下降(P<0.05);而加入NF-κB抑制剂BAY11-7082至TSN处理的细胞后明显逆转了以上效应,与TSN组相比,TSN+BAY11-7082组CAVO-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且E-cadherin表达下降,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表达升高(P<0.05)。结论:川楝素能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由NF-κB/Snail信号通路所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素 卵巢癌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川楝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邵喜英 +1 位作者 金洪传 王晓稼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255-1257,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川楝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采用0、6.25、12.50、25.00、50.00和100.00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和50nmol/L处理72h后,采用MTS法检... 目的探讨川楝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采用0、6.25、12.50、25.00、50.00和100.00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和50nmol/L处理72h后,采用MTS法检测川楝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酶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和cleaved-PARP表达。结果川楝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P<0.01)。川楝素作用48、72和96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32、16.96和122.37nmol/L。川楝素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P<0.01),阻滞细胞在S期(P<0.01)。以0、12.50和50.00nmol/L川楝素处理MDA-MB-231细胞72h,其早期凋亡率分别为8.12%、20.85%和67.21%,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占32.69%、47.90%和61.2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减少,cleaved-PARP增多。结论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S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素 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KCNQ1OT1在胃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丽媛 李家秋 +2 位作者 毕春华 刘方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9-958,共10页
长非编码RNA KCNQ1OT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但是在胃癌中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在胃癌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也缺乏相关研究。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分析发现:KCNQ1OT1在胃癌中普遍高表达,且... 长非编码RNA KCNQ1OT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但是在胃癌中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在胃癌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也缺乏相关研究。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分析发现:KCNQ1OT1在胃癌中普遍高表达,且高表达KCNQ1OT1的胃癌病人预后不良,它与胃癌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与TP53的突变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其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明显相关;KCNQ1OT1在胃癌肿瘤细胞系中普遍高表达,敲低后可抑制胃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其表达与肿瘤代谢有密切的相关性;谷氨酰胺酶1(glutaminase 1,GLS1)在胃癌中普遍高表达,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KCNQ1OT1与GLS1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敲低KCNQ1OT1的表达可抑制GLS1 mRNA的表达,而过表达GLS1可以部分逆转敲低KCNQ1OT1造成的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下降,因此推测KCNQ1OT1可能通过GLS1调控胃癌肿瘤细胞的生长。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及实验验证了KCNQ1O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提示KCNQ1OT1有可能通过调控谷氨酰胺代谢来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这为分子靶向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非编码RNA KCNQ1OT1 免疫细胞浸润 谷氨酰胺代谢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下调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雨颖 +2 位作者 林江涛 陈旭明 邱惠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1-1128,共8页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RM2)在多种癌症组织中高表达,这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肿瘤血管形成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目前,关于以RRM2为靶点治疗宫颈癌的研究并不多,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RM2)在多种癌症组织中高表达,这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肿瘤血管形成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目前,关于以RRM2为靶点治疗宫颈癌的研究并不多,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也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RRM2,以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Ctrl-siRNA组和RRM2-siRNA组。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RRM2-siRNA的干扰作用,采用CCK-8和EDU实验评价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的情况,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CaSki和HeLa细胞中,RRM2-siRNA组RRM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Ctrl-siRNA组均下降(P<0.05),表明RRM2-siRNA能有效抑制RRM2的表达。与Ctrl-siRNA组相比,RRM2-siRNA组在转染24、48、72 h后,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且DNA合成率与细胞划痕愈合程度,宫颈癌细胞侵袭数量也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RRM2下调后,抑制DNA合成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此外,RRM2-siRNA组NF-κB和MMP-9蛋白质水平较Ctrl-siRNA组降低。本研究提示,下调RRM2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该作用可能通过NF-κB和MMP-9介导,这为宫颈癌中以RRM2作为靶点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 宫颈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F-ΚB RNA干扰
下载PDF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清 王圣庄 +3 位作者 鲍洁兰 姜玲 王欣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期252-258,共7页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收治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女,65岁,无吸烟史,无肿瘤家族史。因"右下肺癌术后13年余,来院复查"入院。胸部增强CT示:两肺多发恶性肿瘤,左肺上叶最大层面约3...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收治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女,65岁,无吸烟史,无肿瘤家族史。因"右下肺癌术后13年余,来院复查"入院。胸部增强CT示:两肺多发恶性肿瘤,左肺上叶最大层面约3.6cm×3.2cm,右肺最大层面约5.9c m×3.5c m,左侧第1 2肋膨胀性骨质破坏。头颅增强M R I示:双侧颞叶异常强化灶,大小约0.5 cm×0.5 cm,考虑转移。左肺穿刺病理:(左)肺非小细胞癌,倾向腺癌。免疫组织化学:CK7(+),napsin-A(+),TTF-1(+),p40(-),p63(-),Ki-67(5%+)。基因检测:EGFRE19del突变。一线予"吉非替尼片(易瑞沙)"靶向治疗,治疗后肺部病灶明显缩小,颅内病灶消失。16个月左右后疾病进展,进展后血液EGFRT790M突变检测阳性,使用"甲磺酸奥西替尼片(泰瑞沙)"治疗,疾病持续缓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 EGFR突变 EGFR T790M突变
下载PDF
血清HER-2胞外区域预测晚期乳腺癌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邵喜英 王晓稼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41-44,共4页
HER-2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 HER-2过表达与晚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和OS缩短显著相关[3]。 HER-2蛋白包括三个区域,即胞外区域(extracellular domain, ECD),跨... HER-2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 HER-2过表达与晚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和OS缩短显著相关[3]。 HER-2蛋白包括三个区域,即胞外区域(extracellular domain, ECD),跨膜区域与胞内酪氨酸激酶区域。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下,HER-2 ECD可从乳腺癌细胞表面裂解并游离到血液中[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ERBB-2 乳腺肿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