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滤池净化含铁锰高氨氮地下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冬 +2 位作者 曾辉平 罗亚红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93-1997,共5页
以中试有机玻璃滤柱反应器进行伴生高浓度氨氮含铁锰地下水生物同步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高于2.0mg/L时,溶解氧浓度是限制锰与氨氮去除的主要原因.下向流底部曝气过滤运行(气水逆向)可解决溶解氧不足的问题,但滤柱滤水能... 以中试有机玻璃滤柱反应器进行伴生高浓度氨氮含铁锰地下水生物同步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高于2.0mg/L时,溶解氧浓度是限制锰与氨氮去除的主要原因.下向流底部曝气过滤运行(气水逆向)可解决溶解氧不足的问题,但滤柱滤水能力有限;上向流底部曝气过滤(气水同向)同样可以满足铁锰氨氮氧化需氧量,然而曝气扰动作用削弱了滤池过滤截留能力造成铁锰氧化物穿透滤层,致使滤层出水铁锰浓度无法满足标准要求,曝气量越大,其滤池截留能力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铁除锰 曝气生物滤 硝化作用 地下饮用水
下载PDF
基于不同测序技术的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菌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冬 +2 位作者 毕学军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0-1834,共5页
分别采用克隆文库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生物去除铁锰氨滤池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菌多样性,并探讨不同测序手段的差异.高通量测序获得15057条有效序列、共32个分类纲,克隆文库测序涵盖9个具有明确分类地位的纲(75条序列),前者能揭... 分别采用克隆文库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生物去除铁锰氨滤池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菌多样性,并探讨不同测序手段的差异.高通量测序获得15057条有效序列、共32个分类纲,克隆文库测序涵盖9个具有明确分类地位的纲(75条序列),前者能揭示更为丰富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菌(铁锰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分析过程中,一些功能菌属在克隆文库中出现,而在高通量测序中未检测到,反之亦然.与单一的测序手段相比,二者相结合能更好地揭示功能细菌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硝化作用 高通量测序 克隆文库
下载PDF
净化低温微污染含铁锰地下水的工艺运行调试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冬 +4 位作者 梁雨雯 曾辉平 孙海林 李树奇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共5页
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氧化、高锰酸钾联合液氯氧化净化低温(3-4℃)、含CODMn、氨氮、铁、锰地下水,但投产以来出厂水锰浓度一直难以达标,鉴于此进行了在滤池配水槽投加液氯同步去除CODMn、铁、锰及氨氮的调试运行研究。A系列4#滤池的氯接... 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氧化、高锰酸钾联合液氯氧化净化低温(3-4℃)、含CODMn、氨氮、铁、锰地下水,但投产以来出厂水锰浓度一直难以达标,鉴于此进行了在滤池配水槽投加液氯同步去除CODMn、铁、锰及氨氮的调试运行研究。A系列4#滤池的氯接触氧化除锰、直接氧化除铁及CODMn、折点加氯去除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投氯量为12 mg/L可使滤池出水CODMn、铁、锰、氨氮浓度同时达标。根据该池调试结果,对水厂原有加氯管线进行改造并进行全厂的生产性调试,运行数日后,出厂水CODMn、铁、锰、氨氮浓度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接触氧化 低温地下水 除铁除锰 折点氯化
原文传递
基于纯膜MBBR的紧凑型污水处理BFM中试基质转化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祥瑞 杜强强 +5 位作者 韩文杰 徐康康 井添祺 周家中 吴迪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41-3756,共16页
为研究纯膜MBBR工艺用于国内北方市政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基于两级AO纯膜MBBR耦合改良磁加载沉淀的BFM中试系统处理北方某污水厂进水,同步对比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同时,为了完善工艺设计标准,研究了BFM工艺基质转化关系,... 为研究纯膜MBBR工艺用于国内北方市政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基于两级AO纯膜MBBR耦合改良磁加载沉淀的BFM中试系统处理北方某污水厂进水,同步对比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同时,为了完善工艺设计标准,研究了BFM工艺基质转化关系,并通过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的方式分析了系统菌群组成及功能菌相对丰度,从微观层面解释了宏观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从处理效果上看,BFM中试在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基础上,系统HRT为7.76 h,仅为相同进水条件下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HRT的30%,节地优势明显;在进水重金属冲击下,BFM中试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小,恢复时间更短,体现出较强的抗冲击特性;从基质转化关系上看,BFM系统生化段通过同化除磷可去除19.61%的STP,其余TP通过M段化学除磷去除,核算除磷所需Al/P为2.12,较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化学除磷所需Al/P(4.35)明显降低,除磷效率高,药剂投加量省;从微观层面上看,成熟后的BFM系统前好氧区生物膜厚度为(345.78±74.81)μm,高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好氧区生物膜厚度(228.83±66.27)μm,显示出纯膜MBBR生物膜生物量更大;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纯膜MBBR极大的强化了对于功能菌的富集效率,Nitrospira在好氧生物膜中相对丰度达到15.62%-22.30%,核算硝化菌生物量达到(1.13±0.21)g·L^(-1),显著高于对比的活性污泥系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BFM工艺在保证稳定处理效果的基础上,节地效果突出,且化学除磷效率高,运行成本相比传统工艺无明显增加,该工艺可用于紧凑型污水处理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载体 填料 生物膜 磁加载沉淀 重金属 污泥产率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氨氮与亚硝酸盐对含铁锰地下水生物净化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冬 +1 位作者 曾辉平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101,共6页
为明确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对生物除铁锰性能及锰氧化细菌(MnOB)的影响,采用具有成熟除铁锰能力的中试生物滤柱与SBR反应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氨氮与亚硝酸盐均不影响滤柱除铁效果;进水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0.2,0.3和0.7 mg/L时,滤柱... 为明确氨氮与亚硝酸盐氮对生物除铁锰性能及锰氧化细菌(MnOB)的影响,采用具有成熟除铁锰能力的中试生物滤柱与SBR反应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氨氮与亚硝酸盐均不影响滤柱除铁效果;进水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0.2,0.3和0.7 mg/L时,滤柱除锰效果不受影响,SBR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亚硝酸盐能促进MnOB氧化锰能力;氨氮的存在可抑制MnOB氧化锰能力,但对成熟滤柱,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2,2.2 mg/L时,这种抑制作用不能恶化除锰效果,直至氨氮质量浓度提高至4.5 mg/L时,出水锰质量浓度开始超标.对于生物滤池的启动,可首先接种硝化细菌至硝化过程建立之后,再接种MnOB以减弱氨氮对其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铁除锰 硝化作用 地下水净化 生物滤池 锰氧化细菌活性
下载PDF
末端间歇曝气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生活污水 被引量:6
6
作者 罗亚红 李冬 +3 位作者 曾辉平 许达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O)=1.5~0.5 mg/L条件下运行,出水TP质量浓度仍超标.模式2为模式1的改良——末端间歇曝气填料A2/O工艺,好氧段后增设1个间歇曝气段,并改变污泥回流和排泥方式,系统在长污泥龄tSR=22.3 d、A2/O段优化工况、间歇曝气段tHR=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ρ(DO)=0.3~0.5 mg/L)、沉淀59 min)的条件下,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7.8%,99.1%,95.5%和90.8%,出水亚硝化率在70%以上,污泥中反硝化除磷菌与聚磷菌比达95.65%.系统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途径的氮磷同步去除,出水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工艺 低碳氮比污水 反硝化除磷 短程硝化
下载PDF
长泥龄改良A^2/O工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 被引量:5
7
作者 罗亚红 李冬 +3 位作者 鲍林林 许达 张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85-4996,共12页
为解决传统A2/O工艺硝化与除磷泥龄(SRT)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低C/N(P)比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采用一种改良A2/O工艺在长SRT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筛选和强化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并大量富集长SRT的反硝化... 为解决传统A2/O工艺硝化与除磷泥龄(SRT)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高低C/N(P)比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采用一种改良A2/O工艺在长SRT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筛选和强化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并大量富集长SRT的反硝化除磷菌(DPAO)。通过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淘洗阶段后,反应器在SRT=19.6d、A2O段污泥浓度(MLSS)=5.5 g·L-1、水力停留时间(HRT)=8.2 h、污泥回流比(R)=90%、硝化液回流比(r)=250%、溶解氧(DO)=1.5~0.3 mg·L-1,间歇曝气段HRT=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DO=0.3~0.5 mg·L-1)、沉淀59 min条件下长期运行,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71%、99.2%、93.77%和89.52%,出水亚硝化率(NO-2-N/NO-x-N)可达97.2%,DPAO占聚磷菌(PAO)比为95.5%。污水中约72.96%的COD被DPAO合成PHA除磷,15.75%的COD由异养反硝化消耗,约41.96%和31.31%的N分别通过反硝化除磷和异养反硝化去除。剩余污泥主要由DPAO和反硝化菌增殖产生,分别占82.74%和17.24%,较传统脱氮除磷途径减少了58.76%的碳源消耗和44.6%的污泥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 厌氧 需氧 废水 低C/N比 反硝化除磷 短程硝化
下载PDF
不同滤料滤池启动期内对铁锰离子的去除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毕学军 +3 位作者 张嘉凝 何静 董杨 王海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723,共7页
采用两座小试生物滤池,考察了锰矿砂和石英砂滤料在启动期内对铁锰离子的去除特性,并结合材料表征手段解析了过滤去除机制.启动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铁锰质量浓度为2~3 mg·L^(-1)和0. 3~0. 6 mg·L^(-1)时,石英砂滤池分别需要... 采用两座小试生物滤池,考察了锰矿砂和石英砂滤料在启动期内对铁锰离子的去除特性,并结合材料表征手段解析了过滤去除机制.启动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铁锰质量浓度为2~3 mg·L^(-1)和0. 3~0. 6 mg·L^(-1)时,石英砂滤池分别需要15 d和30 d完成铁锰的去除,而锰矿砂滤池在10 d内完成除铁过程,而出水锰质量浓度始终低于0. 1 mg·L^(-1),满足国标要求.锰矿砂表面天然铁锰氧化物的吸附催化作用是其去除效果优于石英砂的关键.一方面,当铁氧化物在石英砂滤池内形成后,其同样能继续吸附催化铁离子,两滤池对铁离子的最终转化产物为复合氧化物,2价与3价铁的比值在1∶1. 44~1∶1. 54之间.其次,在启动期内,锰矿砂滤池对锰离子的去除以吸附催化氧化完成,其产物为3价态锰,而后续在生物作用下趋于转化为4价;石英砂滤池对锰离子的去除以吸附主导,但吸附容量饱和后以生物作用为主.最终,锰离子转化产物为2价、3价和4价态的复合态氧化物.此外,锰氧化产物呈层状结构,铁氧化产物为颗粒形态,二者均能披覆在滤料表面,但后者更容易被反洗出滤层,而前者则倾向于披覆在锰矿砂表面或积累在石英砂滤层孔隙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砂 石英砂 生物过滤 铁离子 锰离子 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常温CSTR半亚硝化启动与稳定运行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迪 李冬 +4 位作者 仲航 王斌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9,共5页
分别采用人工配水及生活污水经A/O工艺处理后的二级出水,研究了常温CSTR半亚硝化反应器的启动及稳定运行,分析了连续流、低氨氮浓度启动失败的原因。通过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转变为SBR方式运行,曝气时间为8h,控制DO在O.2~0.3mg/... 分别采用人工配水及生活污水经A/O工艺处理后的二级出水,研究了常温CSTR半亚硝化反应器的启动及稳定运行,分析了连续流、低氨氮浓度启动失败的原因。通过提高进水氨氮浓度并转变为SBR方式运行,曝气时间为8h,控制DO在O.2~0.3mg/L,仅经过17d(34个周期)亚硝化率即达到90%以上,成功启动了亚硝化反应器。在常温、连续流条件下运行,通过HRT与DO的联合控制,可为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适宜比例的进水,亚硝态氮/氨氮平均值为1.18。FA是亚硝化启动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启动成功后维系亚硝化稳定的必要条件。在试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运行阶段,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系统中微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泥形态逐渐向短杆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搅拌反应器 亚硝化 生活污水 常温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铁锰生物污泥吸附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冬 孙宇 +2 位作者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28-2535,共8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等设备,研究了由生物除铁除锰滤柱反冲洗铁锰生物污泥制得的铁锰氧化物的表征性状,并结合等温吸附-解吸和动力学实验研究对铁锰氧化物吸附磷的吸附特性和相关机制进行探究....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等设备,研究了由生物除铁除锰滤柱反冲洗铁锰生物污泥制得的铁锰氧化物的表征性状,并结合等温吸附-解吸和动力学实验研究对铁锰氧化物吸附磷的吸附特性和相关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供试铁锰氧化物是球形颗粒聚合体,孔隙发达且多以微孔形式存在,比表面积为285.6m2/g.铁锰氧化物的磷吸附特性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大于0.9,达到极显著水平,吸附容量为39.06mg/g.中性盐介质(KNO3)中在最大吸附量时P的解吸率为13.04%.铁锰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焓变△H0为正值,是吸热过程,吉布斯自由能变△G0为负值,该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反映供试铁锰氧化物的等温吸附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吸附
下载PDF
不同混凝剂对四环素及磺胺甲基嘧啶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嘉凝 何静 +1 位作者 毕学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4-71,共8页
抗生素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我国各大水系呈现抗生素污染的特点,这对给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混凝工艺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选取4种常用的传统的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Al2(SO4)3)及聚合... 抗生素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我国各大水系呈现抗生素污染的特点,这对给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混凝工艺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选取4种常用的传统的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Al2(SO4)3)及聚合氯化铁(PAC),考察其对四环素(TC)及磺胺甲基嘧啶(SM1)的吸附特征,以期为使用混凝剂去除抗生素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混凝剂对TC和SM1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均对吸附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当FeCl3、PAC、Al2(SO4)3和PFS体系的pH值分别调至7、6、6、7时,对TC的平衡吸附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0.15、6.84、6.61、5.01 mg/g;当FeCl3、Al2(SO4)3、PFS和PAC体系的pH值分别调至5、5、4、6时,对SM1的平衡吸附量达到最大,分别为6.59、6.02、5.61、4.83 mg/g.混凝剂对TC及SM1在室温下的等温吸附行为分别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FeCl3、PFS、Al2(SO4)3、PAC对SM1的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15、5.06、4.50、4.17 mg/g;对TC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09、5.63、3.27、6.5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处理 抗生素 吸附 四环素 磺胺甲基嘧啶
下载PDF
复合有机物污染的含铁、锰源水生物净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辉平 +2 位作者 李冬 毕学军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4-38,共5页
对受铁、锰及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污染的水体,采用模拟生物滤柱进行同步净化试验研究。装置采用重力流过滤和上向流曝气过滤两种运行模式,结果表明,当进水DO浓度满足污染物氧化需求时,重力流过滤可实现对三者的同步去除,出水水质满足饮用... 对受铁、锰及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污染的水体,采用模拟生物滤柱进行同步净化试验研究。装置采用重力流过滤和上向流曝气过滤两种运行模式,结果表明,当进水DO浓度满足污染物氧化需求时,重力流过滤可实现对三者的同步去除,出水水质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继续提高进水COD_(Mn)浓度时,DO不足导致除锰效果恶化,而铁与COD_(Mn)的去除效果受影响较小。上向流底部曝气可解决DO不足的问题,但曝气作用使滤层的截留能力减弱,导致铁锰氧化物随水流流出滤层;曝气强度较高时易引起出水铁、锰浓度超标,而弱曝气强度可实现三者的出水达标。曝气强度对去除COD_(Mn)的影响不明显,去除率始终高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微污染水体 曝气强度 过滤模式
原文传递
铁锰原位氧化产物吸附微量磷的实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毕学军 +2 位作者 张嘉凝 董杨 刘文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22-3229,共8页
采用小试生物滤池,分别考察了铁和锰离子原位过滤氧化产物吸附去除水中微量磷酸根的特性,并结合SEM/EDS/BET/Zeta电位等分析手段解析了二者对磷酸根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铁或锰离子在滤层内氧化的同时,其氧化产物均对磷酸根具有吸附作用... 采用小试生物滤池,分别考察了铁和锰离子原位过滤氧化产物吸附去除水中微量磷酸根的特性,并结合SEM/EDS/BET/Zeta电位等分析手段解析了二者对磷酸根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铁或锰离子在滤层内氧化的同时,其氧化产物均对磷酸根具有吸附作用;进水铁或锰的去除量与磷酸根的吸附量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其吸附关系分别为106.28μg·mg-1和77.98μg·mg-1.SEM/EDS/BET的分析结果表明,富铁氧化物和富锰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分别为96 m2·g-1和67 m2·g-1,前者主要以小颗粒形态在滤层空隙间积累,而后者则以层状或片状形式披覆于滤料表面;反冲洗过程不影响锰氧化过程对磷酸根的吸附,而对铁氧化除磷过程具有促进作用.Zeta等电点和阴离子竞争吸附结果表明,富铁和富锰氧化物吸附磷酸根后,Zeta等电点p H均降低,二者对磷酸根的吸附过程以内层配合吸附作用为主,且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离子对磷酸根的竞争吸附作用影响较弱,属于特异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铁锰 磷吸附 表面配位反应 饮用水 PH
原文传递
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的生物法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亚莉 霍克影 +2 位作者 周坤 杨华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4,共6页
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ESSA)的测定,对于准确设计悬浮载体投加量至关重要。采用生物法测定ESSA,以行业公认的K3型悬浮载体作为参比,将待测悬浮载体与K3置于相同条件下挂膜培养至稳定,通过稳定期各悬浮载体的处理性能并参比K3的表面负荷... 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ESSA)的测定,对于准确设计悬浮载体投加量至关重要。采用生物法测定ESSA,以行业公认的K3型悬浮载体作为参比,将待测悬浮载体与K3置于相同条件下挂膜培养至稳定,通过稳定期各悬浮载体的处理性能并参比K3的表面负荷来测算ESSA。对于市面常见的6种不同类型悬浮载体,在低负荷培养条件下,符合行标产品的标号ESSA与实测值偏差不大,而非行标产品具有5.0%以上的负偏差;在高负荷培养条件下,各类产品均存在一定偏差,主要原因是生物膜增厚,挤占了有效表面积。采用生物法测定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具有准确可靠、可重现性强、结合实际水质等特点,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对于常规的市政污水处理,低负荷下的测定结果更具备工程价值,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实际污水培养更接近工程结果;而对于高负荷进水,设计时应考虑设置安全系数,防止ESSA不足。悬浮载体的ESSA越大,应用时负荷弹性越大,可为污水厂持续提标、提量提供生物基础。新型悬浮载体的开发,应朝着ESSA更大的方向发展,需综合平衡悬浮载体流道、流化及整体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悬浮载体 有效比表面积 表面负荷 生物法
原文传递
低温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细菌群落沿层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涛涛 李冬 +4 位作者 刘涛 邱文新 许达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7-853,共7页
通过扫描电镜(SE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克隆测序等方法,对低温(14.9~16.2℃)稳定运行的上流式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滤池内上(140~190 cm)、中(60~140 m)、下(10~60 cm)3部分细菌群落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 通过扫描电镜(SE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和克隆测序等方法,对低温(14.9~16.2℃)稳定运行的上流式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滤池内上(140~190 cm)、中(60~140 m)、下(10~60 cm)3部分细菌群落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氨氮、亚氮在反应器中部呈比例地去除,总氮去除负荷达2.4 kg/(m3.d);类似ANAMMOX菌的球形细菌主要分布在反应器中部;生物滤柱上部细菌多样性最高,中部其次,下层细菌多样性最低,细菌群落结构沿层变化是适应生物滤柱沿层氮素变化的结果;生物滤柱不同滤层分布着同一种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与好氧氨氧化菌(AOB),克隆测序鉴定ANAMMOX菌为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AOB为Nitrosomonas sp.ENI-11;AOB的存在能够消耗进水中的微量溶解氧,为反应器创造厌氧环境,有利于生物滤柱中部富集较多的ANAMMOX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物滤池 细菌群落
下载PDF
天然锰矿石催化双氧水脱色亚甲基蓝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康 李佶成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
研究了以天然锰矿石作双氧水脱色亚甲基蓝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废水进行脱色,考察了溶液pH、天然锰矿石用量、双氧水浓度、亚甲基蓝质量浓度对天然锰矿石催化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7、天然锰矿石用量1 g/L、H_(2)O_(2)浓度0.8 mol/... 研究了以天然锰矿石作双氧水脱色亚甲基蓝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废水进行脱色,考察了溶液pH、天然锰矿石用量、双氧水浓度、亚甲基蓝质量浓度对天然锰矿石催化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7、天然锰矿石用量1 g/L、H_(2)O_(2)浓度0.8 mol/L、溶液中亚甲基蓝质量浓度20 mg/L条件下,天然锰矿石催化双氧水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可达98.14%;天然锰矿石可循环使用;常见阴离子Cl^(-)、NO^(-)_(3)、SO^(2-)_(4)对双氧水氧化亚甲基蓝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力为Cl^(-)>SO^(2-)_(4)>NO^(-)_(3);提出了天然锰矿石催化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锰矿石 亚甲基蓝 双氧水 催化氧化 脱色
下载PDF
供水厂水质超标问题诊断与调试运行思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门绚 李冬 +5 位作者 曾辉平 李元斌 孙海林 李树奇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针对供水厂氧化除锰难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试运行方案。水厂前期运行数据表明,对于3—4℃的低温水质,以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不但不能有效氧化锰,反而引起水中锰浓度超标。调试运行方案以液氯为氧化剂,投氯点设于气浮... 针对供水厂氧化除锰难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试运行方案。水厂前期运行数据表明,对于3—4℃的低温水质,以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不但不能有效氧化锰,反而引起水中锰浓度超标。调试运行方案以液氯为氧化剂,投氯点设于气浮池之后、滤池进水总管之上。结果表明,氯化作用可实现对铁、锰、氨氮的同步去除;运行过程中保证气浮池的正常工作可有效避免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地下水 除铁除锰 高锰酸钾氧化 折点氯化
原文传递
再生水生态补水外排口黄褐色泡沫成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佶成 张金康 +3 位作者 张崇芹 陈栋 毕学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97-104,共8页
2020年疫情期间,某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厂强化消毒工序,但导致再生水回补至河道时,生态补水外排口出现大量黄褐色泡沫富集现象。基于此,分别研究了黄褐色泡沫的颜色及泡沫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铁元素组分会在泡沫表面富集,使其呈现黄褐色;... 2020年疫情期间,某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厂强化消毒工序,但导致再生水回补至河道时,生态补水外排口出现大量黄褐色泡沫富集现象。基于此,分别研究了黄褐色泡沫的颜色及泡沫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铁元素组分会在泡沫表面富集,使其呈现黄褐色;富集泡沫样品中的氨氮、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TOC和蛋白质浓度水平远高于MSBR出水和外排水。将泡沫样品蒸干后得到固体样品,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泡沫样品与乳酸链球菌素(72.989%)和黏蛋白(68.741%)的相似度较高。由此推测,泡沫的形成与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结构而释放的物质有关;同时,氯消毒试验表明,微生物经氯消毒后可释放成泡物质,氯消毒剂诱导的复合反应是泡沫形成的重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泡沫 消毒
下载PDF
天然锰矿对再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处理研究
19
作者 张金康 +2 位作者 李佶成 毕学军 何静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8-95,共8页
以石英砂(QS)滤料为对照组,研究了天然锰矿(MS)滤料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残留有机物的过滤去除效能及机理。运行结果表明,QS和MS滤柱对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和20%;对TOC的去除效率为-0.2%和12%。同时,三维荧光光谱显示,QS不能有... 以石英砂(QS)滤料为对照组,研究了天然锰矿(MS)滤料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残留有机物的过滤去除效能及机理。运行结果表明,QS和MS滤柱对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和20%;对TOC的去除效率为-0.2%和12%。同时,三维荧光光谱显示,QS不能有效降低荧光强度,而MS则降低6.96%;氯消毒实验表明,QS能将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生成量降低8.18%和18.84%,而MS则分别降低46.9%和71.31%。MS是一种功能性天然材料,污水中常见的阳离子Ca^(2+),Mg^(2+),NH_(4)^(+)对有机物的去除有促进作用,而阴离子却表现出抑制效果,其抑制大小关系为PO_(4)^(3-)>NO_(3)^(-)>SO_(4)^(2-)>Cl^(-)。MS对有机物的控制机理包括,MS对有机物的直接降解过程和MS催化高级氧化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锰矿 滤池 二级出水 再生水
下载PDF
污水再生全流程中分段进水A/O除磷工艺启动研究
20
作者 马金明 李冬 +3 位作者 张杰 吴迪 崔少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采用A/O除磷工艺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生物除磷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结果表明,在启动初期向好氧段分流体积分数45%的进水有利于抑制硝化反硝化作用,有利于加速聚磷菌的富集,分段进水3 d后即可明显抑制硝化反硝化作用,进出水... 采用A/O除磷工艺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生物除磷系统的快速启动策略。结果表明,在启动初期向好氧段分流体积分数45%的进水有利于抑制硝化反硝化作用,有利于加速聚磷菌的富集,分段进水3 d后即可明显抑制硝化反硝化作用,进出水氨化率26.82%、硝化率8.98%,同时,长时间分段进水会导致过高的有机负荷进入好氧段而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取消分段进水并降低负荷后,污泥膨胀短期内即可恢复,对系统的运行影响较小。控制负荷和分段进水有利于实现无硝化A/O生物除磷系统的快速启动。系统启动,运行24 d后可实现TP去除率为90%,出水TP的质量浓度为0.5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A O生物除磷工艺 负荷 泥龄 生物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