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后发生早期桡动脉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吴剑 +1 位作者 齐飚 李秋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索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pproach,TRA)行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后发生早期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RAO)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目的探索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pproach,TRA)行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后发生早期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RAO)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4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接受TRA行DSA的患者,分为RAO组和非RAO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桡动脉穿刺次数、预防桡动脉痉挛药剂中是否加入肝素等,分析及探讨其发生早期RAO的相关因素。结果一共543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后24 h行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估,其中RAO组32例,非RAO组511例。穿刺成功后未即刻鞘注预防桡动脉痉挛的药剂中加入肝素,桡动脉穿刺次数大于3次,使用11cm短鞘,使用Cordis裸钢针的患者,其RAO发生比率明显高于非RAO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穿刺成功后即刻鞘注预防桡动脉痉挛的药剂中加入肝素(OR=0.076,95%CI:0.018~0.321,P<0.001)、桡动脉穿刺次数小于3次(OR=0.245,95%CI:0.111~0.541,P<0.001)、使用16cm长鞘(OR=0.195,95%CI:0.067~0.564,P=0.003)、使用泰尔茂套筒针(OR=0.325,95%CI:0.148~0.717,P=0.005),可以减少术后早期RAO发生。结论鞘内注射肝素抗凝,用套管针提高穿刺成功率,使用16 cm长鞘,能显著降低DSA后早期RAO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经桡动脉入路 桡动脉闭塞 股动脉入路 桡动脉痉挛
下载PDF
国内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临床特征探究——附病例报道一例
2
作者 林钲宇 杨晨 +1 位作者 费国强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7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S)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经临床、影像学及活检病理确诊的SSCNS病例,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superficial sider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SCNS)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经临床、影像学及活检病理确诊的SSCNS病例,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对国内报道的62例SSC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文报道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双耳感音性听力减退、小脑性共济失调、认知减退及锥体束征,MRI具有典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低信号改变,病理活检普鲁士蓝染色阳性,最终诊断为病因不明的经典型幕下铁沉积。检索出的病例也多以听力下降(52/62例)、共济失调(55/62例)、锥体束征(40/62例)等典型SSCNS三联征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上均有相应改变,大多数病因不明(43/62例),其中9例行驱铁治疗,6例行手术治疗,转归差异较大。结论:SSCNS是一种罕见的变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结合MRI磁敏感序列检查是目前的主要诊断手段,活检病理有助于确诊,但目前尚无明确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表面铁沉积 含铁血黄素 磁共振成像 活检
下载PDF
PTES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贾瑞平 顾宇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48-951,954,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多。腰椎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脊柱侧弯、腰椎退行性滑脱等一系列因腰椎退变而引发的腰、腿疼痛的症候群[1,2]。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多。腰椎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脊柱侧弯、腰椎退行性滑脱等一系列因腰椎退变而引发的腰、腿疼痛的症候群[1,2]。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是退行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指征明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如何选择合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退变 多节段 退行性脊柱侧弯 疗效研究 手术指征
下载PDF
经皮微通道单侧入路双侧显微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春美 王锐 +4 位作者 王殷庆 吴剑锋 涂松杰 石松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显微减压治疗胸椎椎管内黄韧带骨化症(OL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共11例,气管插管全麻后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显微镜下先显露胸椎... 目的分析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显微减压治疗胸椎椎管内黄韧带骨化症(OL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共11例,气管插管全麻后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显微镜下先显露胸椎椎管对侧硬脊膜后方,高速磨钻小心磨除钙化黄韧带,再行同侧椎管减压,达到双侧显微减压目的;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3、7 d肌酸磷酸激酶(CPK-MM)水平;于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1周行胸椎CT三维重建;术前、术后1 w、术后6个月胸椎MRI平扫。结果本组胸椎椎管减压充分,无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MRI复查椎管减压效果好,CT三维重建检查示微创入路椎板切口未影响脊柱的稳定性;VAS及JOA评分在术后1 w、3个月和6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CPK-MM水平于术后1 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于术后7 d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随访6~23个月,所有病例症状改善,随访期间未见脊柱畸形发生。结论显微镜下经皮微通道单侧椎旁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充分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高速磨钻,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既能最大程度避免损伤椎旁肌肉、关节突、棘突和韧带,也能达到椎管减压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椎体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黄韧带骨化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 经皮微通道系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