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ESR、CRP及PLR、MLR联合诊断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意义
1
作者 董学峰 常乐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 is shown, MLR)... `目的 分析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 is shown, MLR)联合用于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onnective tissu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pneumonia, CTD-IP)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CTD患者65例为对象,其中并发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IP)31例为观察组,未并发34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ESR、CRP及PLR、MLR水平并进行比较;以ROC曲线分析血清ESR、CRP及PLR、MLR水平预测CTD-IP发生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ESR(30.94±2.54)mm/1 h、CRP(25.47±2.57)mg/L及PLR(190.05±14.78)×10^(9)/L、MLR(0.31±0.10)×10^(9)/L水平高于对照组(28.41±3.14)mm/1 h,(22.93±2.78)mg/L,(110.31±12.58)×10^(9)/L,(0.15±0.0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ESR、CRP及PLR、MLR水平预测CTD-IP发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ESR≥28.800 mm/1 h、CRP≥21.730 mg/L、PLR≥146.575个/L×10^(9)、MLR≥0.215个/L×10^(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756、0.934、0.912,有P<0.05,4项指标联合预测CTD-I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77,敏感度为0.968,特异度为0.971,高于单项指标。结论 血清ESR、CRP及PLR、MLR在CTD-IP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联合检测诊断CTD-IP的发生,具有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炎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睡眠调节相关褪黑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作用
2
作者 常乐 孙祯 +2 位作者 翁晓源 董学峰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70-472,共3页
目的:分析褪黑素对白细胞介素-17(IL-17)刺激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活性及相关蛋白Rankl、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分为对照组、IL-17组及IL-17+褪黑素组,分别使用CCK8试剂盒以及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细... 目的:分析褪黑素对白细胞介素-17(IL-17)刺激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活性及相关蛋白Rankl、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分为对照组、IL-17组及IL-17+褪黑素组,分别使用CCK8试剂盒以及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细胞活性及相关蛋白Rankl、Bcl-2及Bax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7组有更高的细胞活性(P<0.01);而IL-17+褪黑素组的细胞活性低于IL-17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IL-17组的Rankl、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Bax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IL-17处理组比较,IL-17+褪黑素组的Rankl、Bcl-2表达水平则下降,Bax表达水平上升(P<0.01)。结论:褪黑素能抑制IL-17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活性作用,同时褪黑素能减弱IL-17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表达Rankl以及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7 褪黑素 睡眠 昼夜规律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白细胞介素-1β刺激的软骨细胞增殖、自噬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颜荣耀 曾志远 +1 位作者 王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301-3305,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白细胞介素(IL)-1β刺激的软骨细胞增殖、自噬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人软骨细胞C28/I2分为对照组(空白培养)、IL-1β组(10 ng·mL^(-1)IL-1β处理)和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10 ng·mL^(-1)IL-1β...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白细胞介素(IL)-1β刺激的软骨细胞增殖、自噬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人软骨细胞C28/I2分为对照组(空白培养)、IL-1β组(10 ng·mL^(-1)IL-1β处理)和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10 ng·mL^(-1)IL-1β处理细胞后分别用50、100、150μg·mL^(-1)淫羊藿苷处理),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自噬相关基因7(ATG7)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结果对照组、IL-1β组和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的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32±6.89)%、(44.31±5.74)%、(63.97±7.32)%、(75.39±9.85)%、(89.24±6.58)%,48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2±5.32)%、(36.89±4.24)%、(59.43±3.85)%、(67.28±8.71)%、(79.43±8.44)%,TNF-α水平分别为(108.59±13.11)、(669.43±82.57)、(589.74±56.87)、(421.30±49.87)、(242.15±35.41)pg·mL^(-1),IL-6水平分别为(62.71±6.85)、(324.15±39.47)、(285.45±30.18)、(194.74±21.26)、(123.54±13.12)pg·mL^(-1),IL-8水平分别为(45.78±6.78)、(214.53±26.27)、(157.32±14.85)、(98.74±11.32)、(60.18±7.81)pg·mL^(-1)。上述指标,对照组与IL-1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β组与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减轻IL-1β刺激的软骨细胞自噬和炎症反应,并诱导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白细胞介素-1Β 软骨细胞 增殖 自噬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依那西普治疗老年RA患者的效果及对anti-CCP、DKK-1的影响
4
作者 常乐 《兵团医学》 202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依那西普治疗老年RA患者的效果及对anti-CCP、DKK-1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2021年8月,10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依那西普治疗,研究组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分析效果及对抗环瓜氨...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依那西普治疗老年RA患者的效果及对anti-CCP、DKK-1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2021年8月,10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依那西普治疗,研究组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分析效果及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血清Dickkopf-1(DKK-1)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nti-CCP、DKK-1及ESP、R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依那西普治疗老年RA患者的效果显著提高,可改善anti-CCP、DKK-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依那西普 老年RA患者 ANTI-CCP DKK-1
原文传递
基于术前3DCT定位胫骨止点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曾志远 +3 位作者 黄杰聪 颜荣耀 谢永松 黄灿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4期63-67,共5页
目的:通过术前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分析指导术中胫骨止点定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方法:选择32例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由于前交叉韧带陈旧性断裂行关节镜下前... 目的:通过术前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分析指导术中胫骨止点定位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方法:选择32例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由于前交叉韧带陈旧性断裂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中胫骨止点定位参照术前3DCT检查结果。术前行3DCT扫描,选择垂直于双侧股骨后髁线并经过髁间窝中点的矢状切面图,参照矢状位图中画出股骨髁间窝Blumensaat线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相交点至胫骨后侧斜坡顶点(over-the-back缘)的距离及术中选择的隧道直径指导术中定位。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全部患者未发生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未发现关节不稳,均恢复部分运动功能。术前通过膝关节CT定位,测得Blumensaat线延长线与胫骨平台相交点至胫骨后侧斜坡顶点距离为(15.61±3.55)mm,术后CT测量隧道前缘与胫骨后侧斜坡顶点距离(15.10±4.61)mm,两次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Lysholm评分(61.1±7.3)分,手术后Lysholm评分提高至(84.6±6.1)分,经student-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术前3DCT规划设计指导术中定位,是一种可靠有效的ACL胫骨止点定位方法。可作为现有方法的有利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隧道 关节镜术 膝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