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继亮 王国斌 +4 位作者 卢晓明 陶凯雄 张波 韩高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102-103,共2页
目的 介绍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经验。方法 完整解剖出胆囊管后 ,通过挤捏法排尽胆囊管内结石。结果  4 6 8例LC中 ,4 4例存在胆囊管结石 (9.4 % )。 1例中转 ,4 3例在LC术中清除胆囊管结石。 31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 ,... 目的 介绍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经验。方法 完整解剖出胆囊管后 ,通过挤捏法排尽胆囊管内结石。结果  4 6 8例LC中 ,4 4例存在胆囊管结石 (9.4 % )。 1例中转 ,4 3例在LC术中清除胆囊管结石。 31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 ,1例行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后随访 3~ 12月无胆囊切除综合征表现。结论 挤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LC术中胆囊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
下载PDF
胆管内填塞法用于术中胆道出血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金 王厚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82-483,共2页
胆道探查过程中发生的术中胆道出血,如果缺乏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常可致术中病情加重,手术的危险性骤增.胆管内填塞法作为一种临时止血方法,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优点,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应急止血措施.
关键词 术中 胆道出血 胆管 止血方法 填塞法 病情加重 胆道探查 缺乏
原文传递
胰液中端粒酶及亚单位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涛 王春友 +2 位作者 万赤丹 熊炯忻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检测胰液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对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 2 4例胰腺癌和 1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的hTERTmRNA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 hTERTmRNA在胰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 目的 探讨检测胰液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对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 2 4例胰腺癌和 1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的hTERTmRNA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 hTERTmRNA在胰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 87.5 % ( 2 1/ 2 4) ;慢性胰腺炎中阳性率为 2 1.4% ( 3 / 14 ) (P <0 .0 0 1)。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胰液中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 .3 % ( 2 0 / 2 4) ,2 8.6% ( 4 / 14 ) (P <0 .0 0 1)。结论 胰液中检测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对胰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端粒酶 胰液
下载PDF
术中经胆道镜液电式碎石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勇 冯贤松 《腹部外科》 2004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网篮取石加碎石病例的疗效 ,分析其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施行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网篮取石加碎石术 1 5例的治疗经过 ,并与同期采用单纯胆道镜网篮取石的 35例胆... 目的 探讨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网篮取石加碎石病例的疗效 ,分析其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施行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网篮取石加碎石术 1 5例的治疗经过 ,并与同期采用单纯胆道镜网篮取石的 35例胆道结石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1 5例胆道镜碎石病例均获得了胆道结石的一次性完全清除 ;而对照组中有 31例获得一次性完全清除 ,2例术后多次胆道镜取石后清除 ,2例未能完全清除。结论 术中胆道镜碎石技术可明显提高胆道结石的完全清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外科学 腹腔镜 碎石术
下载PDF
持续温热腹腔灌注对大鼠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腹腔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植军 田元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02-104,108,共4页
通过在大鼠建立温热灌注模型,研究了(42±1)℃、1h温热生理盐水腹腔持续灌注对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腹腔内器官的影响。结果发现温热灌注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短暂上升,2周时恢复正常。术后2周内可见脾小体普遍增大,动脉周围淋巴... 通过在大鼠建立温热灌注模型,研究了(42±1)℃、1h温热生理盐水腹腔持续灌注对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腹腔内器官的影响。结果发现温热灌注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短暂上升,2周时恢复正常。术后2周内可见脾小体普遍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宽。腹腔内无明显粘连。肝、肾无肉眼可见病变。术后1d时血浆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2周内恢复。白蛋白术后下降较快。术后1d时镜下见肝浅层细胞胞浆疏松化,5d时正常。2(2/10)例术后1d时肠粘膜糜烂,2周可恢复。结果表明(42±1)℃、1h腹腔温热灌注可增强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对术后早期抗肿瘤免疫可产生有利影响。同时对大鼠腹内器官损伤作用轻微。易受热损伤的器官为肠粘膜及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法 局部 NK细胞 活性 热损伤 肿瘤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对内皮细胞前列腺环素合成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王继亮 王国斌 +5 位作者 卢晓明 陶凯雄 张波 韩高雄 程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09-612,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前列腺环素 (PGI2 )合成的影响 ,了解VEGF基因修饰对内皮细胞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含有人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 5体外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前列腺环素 (PGI2 )合成的影响 ,了解VEGF基因修饰对内皮细胞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含有人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 5体外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基因的表达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VEGF及 6 -keto -PGF1α的含量。应用细胞计数法观察VEGF基因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外源性VEGF基因能被脂质体有效的导入内皮细胞并呈稳定表达。在高表达VEGF的同时 ,对PGI2 的合成和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导入VEGF基因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结论 :VEGF的高表达可显著提高内皮细胞对PGI2 的释放 ,可能增强内皮细胞的抗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内皮 血管 前列腺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