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苍忠齐 +2 位作者 徐成轩 张庆 刘爱忠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0期4114-4115,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三种常见恶性肿瘤(肺癌、胃癌、肝癌)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采用STAGO 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抗...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三种常见恶性肿瘤(肺癌、胃癌、肝癌)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采用STAGO 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结果:三种常见肿瘤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结论:检测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计数对产科DIC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苍忠齐 +2 位作者 徐成轩 张庆 刘爱忠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2期4573-4574,共2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检测的意义,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的有效实验室指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正常妊娠妇女20例及发生DIC的孕产妇6例,分别采用STA... 目的:探讨孕产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检测的意义,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的有效实验室指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正常妊娠妇女20例及发生DIC的孕产妇6例,分别采用STAGO 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采用Sysmex公司生产的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DIC孕产妇血浆中D-二聚体显著增高,抗凝血酶Ⅲ活性减低,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血小板计数<100 109/L,并进行性下降。结论:及时检测孕产妇血浆中的D-二聚体、AT-Ⅲ、Fib、血小板计数,有利于DIC的诊断,从而提高DIC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D-二聚体 AT-Ⅲ FIB 血小板计数 DIC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苍忠齐 李卫东 +2 位作者 赵青平 王忠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6期2078-2079,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检测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与原发性高血压组20例的MA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的MA的检测平均值为(51.83±39.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23±4.29),...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检测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健康对照组30例与原发性高血压组20例的MA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的MA的检测平均值为(51.83±39.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2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MA的异常检出率高,有助于发现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伤,对临床治疗高血压,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清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苍忠齐 +1 位作者 王忠武 乔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612-612,共1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的尿微量清蛋白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平均值为(60.15±37.72)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23±4.29...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组的尿微量清蛋白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平均值为(60.15±37.72)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23±4.2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对早期DN的诊断并及时有效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清蛋白 糖尿病肾病 胶体金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