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被引量:233
1
作者 孙仁华 江荣林 +1 位作者 黄曼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5-721,共7页
重症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EN)的重要性已经被重症医学工作者认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应用时机选择、启动方式、途径选择及耐受性监测等诸多问题.为此,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根据证据推荐等级评估(GRADE)系统的原则,讨论... 重症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EN)的重要性已经被重症医学工作者认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应用时机选择、启动方式、途径选择及耐受性监测等诸多问题.为此,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根据证据推荐等级评估(GRADE)系统的原则,讨论并制定了《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最终形成了24条推荐意见,必将为重症医学工作者规范开展EEN支持治疗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重症疾病
原文传递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规范与实践 被引量:58
2
作者 严静 邱海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4-485,共2页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和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肿瘤发病率上升及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增加,脓毒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每年全球新增数百万脓毒...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和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肿瘤发病率上升及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增加,脓毒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每年全球新增数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超过1/4患者死亡。按照全球脓毒症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因脓毒症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前列腺癌、乳腺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总和。过去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治疗指南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患者 中国 数据显示 死亡人数
原文传递
ScVO2联合乳酸清除率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 被引量:45
3
作者 吕晓春 许强宏 +2 位作者 严静 颜默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6-500,共5页
目的 评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乳酸清除率(LC)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脓毒症休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诊断脓毒症休... 目的 评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乳酸清除率(LC)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脓毒症休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诊断脓毒症休克后立即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参照2008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指南,并依据具体情况,尽早开始液体复苏.研究组使中心静脉压(CVP) ≥8 mmHg(1 mmHg =0.133 kPa)、平均动脉压(MAP) ≥65 mmHg、尿量≥0.5 ml·kg-1·h-1、ScvO2≥70%,LC≥10%或血乳酸≤2 mmol完成液体复苏,对照组使CVP≥8 mmHg、MAP≥65 mmHg、尿量≥0.5 ml·kg-1·h-1、ScvO2≥ 70%完成液体复苏.一直持续到所有相应指标达标,或达到6h.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体复苏使CVP,MAP,尿量,ScvO2以及LC或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预后指标.结果 两组脓毒症休克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8 d死亡率40%,对照组56%,两组之间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1.2±17.1)d比(15.8±14.2)d,P=0.150];ICU住院时间[(13.2±17.1)d比(24.0±18.3)d,P=0.003)].研究组28 d死亡率与乳酸清除率及ScvO2达标之间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30,P=0.001),对照组28 d死亡率与ScvO2达标之间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5,P=0.011).所有患者单独ScvO2达标与28 d死亡率之间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30,P=0.000),单独乳酸清除率达标与28 d死亡率之间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5,P=0.278).结论 联合乳酸清除率及ScvO2可用于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两者联合较单独的ScvO2用于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更加准确,安全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血氧测定法 乳酸
原文传递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系统文献回顾与Meta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童洪杰 +4 位作者 郝雪景 胡才宝 颜默磊 陈进 严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能否改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3年1月至2015年4月的文...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能否改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1993年1月至2015年4月的文献。检索词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EGDT、sepsis、severe sepsis、septic shock。入选条件:随机对照试验,试验对象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试验终点为人群短期病死率〔院内、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或28 d〕、远期病死率(60 d或90 d)。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EGDT组和对照组之间病死率差异的指标。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8篇文献满足入选条件,总计4853例患者。与常规治疗相比较,采用EGDT方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病死率(RR=0.74,95%CI=0.66-0.82, P<0.00001),但不能降低远期病死率(RR=0.99,95%CI=0.92-1.06,P=0.81)。结论 EGDT方案能降低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短期病死率,但对于远期病死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液体复苏 病死率
原文传递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持续质量改进的成效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林娟 钟既宁 +2 位作者 陈丽 胡才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04-280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全体医护人员的教育及监管,改进置管后导管维护质量等。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期2009年纳入监测的中心静脉置管147例,平均置管日(33.84±30.89)d,总导管日4569d,确诊感染23例,平均感染率5.03‰,持续质量改进后期2010年监测的中心静脉置管141例,平均置管日(36.78±43.54)d,总导管日5014d,确诊感染例数13例,平均感染率2.59‰;发生血流感染者平均置管日(47.23±37.61)d,其中置管日≤7d的导管感染率8.88%,置管日>90d的导管感染率58.3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平均发生率从2009年5.03‰下降至2010年平均2.59‰。结论目标性监测结合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综合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监测 持续质量改进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测定指导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治疗的使用价值 被引量:26
6
作者 吴亮 严静 +5 位作者 谭成戊 龚仕金 戴海文 陈进 虞意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中用降钙素原(PCT)水平来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的价值.方法 50例老年V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PCT指导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PCT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指... 目的 探讨在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中用降钙素原(PCT)水平来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的价值.方法 50例老年V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PCT指导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PCT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指导抗生素使用.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率以及抗生素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PCT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8.9±3.5)×10^9/L、0.62±0.04、(18.7±8.5)mg/L]与常规组[(9.4±3.7)×10^9/L、0.60±0.04、(21.6±6.0)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7、1.84、1.37,均P〉0.05),但是PCT组CPIS[(4.0±1.4)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各炎性指标中除白细胞计数外,中性粒细胞、CRP及CPI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CT组PCT值也较治疗前降低[(1.7±0.7)mg/L至(0.5±0.9)mg/L].同时,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常规组[(8.72±1.32)d]与PCT组[(5.17±0.72)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P〈0.01) 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95.2%和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P〈0.01),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在老年VAP患者治疗中参考PCT水平用药,可以在达到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抗菌药
原文传递
线粒体损伤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莉 严静 +6 位作者 陈昌勤 龚仕金 戴海文 虞意华 陈进 许强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21-1225,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损伤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1)阴性对照组18只,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脓毒症组,按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后6、12、24h分为3个亚组,... 【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损伤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1)阴性对照组18只,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脓毒症组,按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后6、12、24h分为3个亚组,各18只。取心脏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原位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线粒体还原型谷胱甘肽(G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OxyBlot TMas蛋白氧化检测试剂盒观察线粒体蛋白氧化。结果脓毒症大鼠心肌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水肿及空泡形成,并且在24h最明显;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核蛋白NF-κBp65活化均显著增加(P〈0.05)。脓毒症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明显,至24h病变最严重,线粒体膜破碎,线粒体嵴消失,大量空泡形成。脓毒症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酶SOD和GPx活性显著下降(均P〈0.05),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蛋白氧化均显著增加(均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线粒体损伤在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产生过多和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细胞凋亡 线粒体 核转录因子-ΚB
原文传递
每搏量变异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的预测 被引量:21
8
作者 虞意华 戴海文 +5 位作者 颜默磊 龚仕金 张召才 陈进 严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评价每搏量变异(SVV)预测机械通气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反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共对17例机械通气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31次液体负荷试验。采用脉搏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 目的评价每搏量变异(SVV)预测机械通气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反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共对17例机械通气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31次液体负荷试验。采用脉搏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SVV。将液体负荷后心脏指数(CI)增加值(△CI)≥10%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观察液体负荷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肺水指标的变化,评价SW、中心静脉压(CVP)与△CI的相关性。结果液体负荷后SVV显著降低[(6.6±2.1)%比(12.1±3.7)%,P〈0.01],CVP显著增高[(12.5±3.6)mmHg比(8.9±4.1)mmHg,1mmHg=0.133kPa,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液体负荷前SVV与△CI显著相关(r=0.447,P=0.012),CVP与5CI无直线相关关系(r=-0.082,P=0.67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示,液体负荷前SVV、CVP与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95%可信区间(95%CI)0.463~0.8853和0.336(95%CI0.133~0.539)。SVV为11.5%时对液体反应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67%。结论SVV能反映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的液体反应性,可作为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液体反应性 每搏量变异 老年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危重病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9
作者 虞意华 +3 位作者 吴亮 严静 龚仕金 戴海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浙江医院55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怀疑CRBSI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浙江医院55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怀疑CRBSI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当天采集血样分析PCT水平和同时留取血培养和导管标本。结果:25例患者(45.5%)符合CRBIS诊断标准,CRBIS组PCT水平3.98(3.00~5.46)μg/L,明显高于非CRBIS组的0.88(0.50~1.51)μg/L(P<0.001);革兰阴性细菌感染CRBIS患者的PCT水平较革兰阳性感染者高(P=0.042);用ROC曲线分析示PCT理想的阳性和阴性预测CRBIS水平为3μg/L,该临界值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6.7%、阴性预测值为87.0%、阳性预测值为82.8%。结论:PCT在早期诊断CRBSI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降钙素原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老年感染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严静 +4 位作者 虞意华 张昭才 龚仕金 戴海文 陈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老年感染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22例患者行HVHF治疗24h,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2、18和24h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液和超滤液中TNFα、IL1β、IL6、IL10的...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老年感染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22例患者行HVHF治疗24h,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2、18和24h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液和超滤液中TNFα、IL1β、IL6、IL10的含量。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HVHF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显著改善(P<0.01)。第28天存活10例,病死率为54.5%。血液中炎症介质浓度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其效应在9h时最为明显(P<0.01),超滤液中检测到TNFα、IL1β,未发现IL6、IL10。结论HVHF有明显的清除老年感染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血液中炎症介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膜的吸附和对流,在高流通量条件下,适时更换血滤器仍然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感染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症 细胞因子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裘凯 郑永科 +3 位作者 顾南媛 周会霞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内部回路污染状况,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市老年病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39例气管切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 目的了解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内部回路污染状况,评价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市老年病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39例气管切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包括管路更换、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通气2周后使用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机进行臭氧消毒,分别于消毒前后在呼吸机内部回路呼气端口3cm处进行微生物采样及检测,消毒后的管路合格标准为微生物菌落数<5cfu/cm2及无致病菌检出。观察期间如患者一旦并发VAP,则立即给予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更换一台内部回路消毒后的呼吸机治疗,并重新入组进行观察。记录消毒前后呼吸机内部回路微生物菌落数、消毒后的管路合格率及2周内VAP发生率。结果39例患者均纳入分析,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65~97岁,平均(78.7±7.6)岁。消毒前呼吸机内部回路检出96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687株(占90.4%),革兰阳性球菌902株(占9.4%),真菌15株(占0.2%);呼吸机内部回路检出病原菌与患者下呼吸道痰培养检出菌株一致率为41%;呼吸机内部回路菌落数为150(15,500)cfu/cm2,消毒前的管路合格率为5.1%;机械通气2周发生VAP13例(33.3%)。机械通气2周对呼吸机内部回路消毒后检出7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88株(占87.7%),革兰阳性球菌92株(占11.7%),真菌5株(占0.6%),病原菌较消毒前明显减少(均P<0.01);呼吸机内部回路菌落数也较消毒前明显减少〔cfu/cm^2:0(0,20)比150(15,500),P<0.01〕;消毒后的管路合格率达71.8%,明显高于消毒前(P<0.01);消毒后机械通气2周发生VAP8例,VAP发生率较消毒前略有下降〔20.5%(8/39)比33.3%(13/39),P>0.05〕。结论呼吸机内部回路检出病原菌与机械通气患者痰培养病原菌有较高一致性,对其消毒可显著减少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内部回路 消毒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应用于重症患者液体反应性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童洪杰 胡才宝 +2 位作者 郝雪景 严静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液体复苏是重症患者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准确有效的液体反应性评估对于指导临床容量管理及研究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液体反应性的评估多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仪(PiCCO)、超声心动图等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引导下进行... 液体复苏是重症患者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准确有效的液体反应性评估对于指导临床容量管理及研究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液体反应性的评估多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仪(PiCCO)、超声心动图等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引导下进行,这些技术虽然被众多的临床医生及研究者认可,但因PiCCO为有创性监测手段,存在出血、增加感染等风险,超声图像易受干扰,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心排血量 液体复苏 监测技术 重症患者 反应性 评估 应用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慧慧 +1 位作者 胡才宝 颜默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2只大鼠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26只。两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溶液(10 mg/kg)以制备脓毒症模型,分别于建模前18 h和3 h,乌司他丁组大鼠给予乌司他...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2只大鼠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26只。两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溶液(10 mg/kg)以制备脓毒症模型,分别于建模前18 h和3 h,乌司他丁组大鼠给予乌司他丁(100 000 U/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成功后0.5、2、4、12、24、72 h各时间点采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大鼠血浆TNF-α、IL-6、IL-10及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99,P=0.040;F=7.932,P=0.029;F=18.450,P=0.005;F=6.467,P=0.038),且与对照组相比较,乌司他丁组在0.5、2、4、12、24、72 h各时间点的血浆TNF-α[(21.6±3.8)ng/L vs.(14.8±2.5)ng/L,(69.2±3.2)ng/L vs.(48.8±3.9)ng/L,(74.8±6.9)ng/L vs.(56.3±4.2)ng/L,(120.2±43.8)ng/L vs.(106.4±65.8)ng/L,(190.2±30.4)ng/L vs.(119.8±28.9)ng/L,(159.7±10.5)ng/L vs.(112.3±10.2)ng/L]、IL-6[(145±6)ng/L vs.(119±5)ng/L,(344±19)ng/L vs.(225±22)ng/L,(458±36)ng/L vs.(273±28)ng/L,(949±64)ng/L vs.(328±27)ng/L,(841±61)ng/L vs.(306±6)ng/L,(899±35)ng/L vs.(278±16)ng/L]及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320±8)mg/L vs.(290±17)mg/L,(400±7)mg/L vs.(336±9)mg/L,(536±10)mg/L vs.(492±14)mg/L,(806±10)mg/L vs.(608±17)mg/L,(781±17)mg/L vs.(579±16)mg/L,(662±24)mg/L vs.(505±9)mg/L]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血浆IL-10浓度[(5.7±0.8)ng/L vs.(11.7±0.9)ng/L,(17.2±1.6)ng/L vs.(31.9±2.6)ng/L,(22.3±2.1)ng/L vs.(54.7±4.8)ng/L,(42.3±4.9)ng/L vs.(80.7±1.9)ng/L,(29.7±1.4)ng/L vs.(69.4±3.4)ng/L,(21.4±2.9)ng/L vs.(74.3±5.5)ng/L]均明显升高(P均<0.05)。对照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塌陷,而乌司他丁组大鼠上述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是通过下调TNF-α、IL-6,上调IL-10水平,从而抑制炎症细胞在肺部的浸润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脓毒症 乌司他丁 脂多糖类 大鼠
原文传递
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强化营养对老年危重病患者免疫调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严静 +4 位作者 虞意华 张召才 龚仕金 戴海文 陈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老年危重病患者免疫调理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A组为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B组为给予谷氨酰胺组;C组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组。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老年危重病患者免疫调理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A组为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B组为给予谷氨酰胺组;C组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组。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和14 d分别取血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 3、CD 4、CD 4/CD 8及CD 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CD 14 HLA DR)比例的变化。结果与A、B组比较,C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IgG的水平均进一步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进一步增加,CD 3、CD 4、CD 4/CD 8及CD 14 HLA D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炎症反应指标CRP明显下降(P均<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评分均进一步下降(P<0.05或P<0.01)。3组患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 d生存率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能促进老年危重病患者的蛋白合成,改善营养状况,改善免疫麻痹状态,下调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生长激素 免疫调理 危重病 老年人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对成人脓毒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敏 袁佳辉 +1 位作者 杨舟鑫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4-1230,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肝素结合蛋白(HBP)在成人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2019年7月发表的有关HBP诊... 目的 系统评价肝素结合蛋白(HBP)在成人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2019年7月发表的有关HBP诊断成人脓毒症的中、英文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提取相关资料;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和诊断优势比(DOR)等指标,绘制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Deek检验法检测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10项研究共1 884例患者,文献质量相对适中.所有研究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HBP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合并PLR、合并NLR和合并DOR分别为0.80 〔95%可信区间(95%CI)为0.77~0.83〕、0.80(95%CI为0.78~0.82)、3.96(95%CI为2.45~6.41)、0.28(95%CI为0.20~0.39)、14.63(95%CI为6.83~31.30);合并AUC为0.86,Cochran-Q=0.79.为了探索异质性的潜在来源,对疾病严重程度、脓毒症诊断标准和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方法学上的共变量影响HBP的诊断准确性,表明仍存在不能解释的异质性.此外,通过逐个剔除各项研究进行敏感度分析,未发现异常值研究,结果相对稳定可靠.Deek检验显示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HBP对成人脓毒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诊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用于脓毒症病情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汪洋 陈上仲 +3 位作者 陈昌勤 胡才宝 严静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422-425,共4页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中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脓毒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240例/10万人,而发展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后,患者的病死率将上升至30%~70%[1]。目前对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认识正在改变,普遍认为宿主反应对自身的伤害作用是脓毒...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中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脓毒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240例/10万人,而发展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后,患者的病死率将上升至30%~70%[1]。目前对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认识正在改变,普遍认为宿主反应对自身的伤害作用是脓毒症发生的根本病理生理机制[2-3]。因此,2016年专家共识制定的Sepsis 3.0着重强调了机体对于感染的失控反应,从而导致机体器官功能障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病情评估 器官衰竭 重症医学科 病理生理机制 伤害作用 宿主反应 血乳酸水平
原文传递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引导被动抬腿试验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童洪杰 胡才宝 +5 位作者 郝雪景 饶群 颜默磊 陈进 严静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无创心排监测技术(NICOM)引导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老年脓毒症患者31例,先行PLR,然后进行补液试验.采用NICOM监测整个试验过... 目的 探讨无创心排监测技术(NICOM)引导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老年脓毒症患者31例,先行PLR,然后进行补液试验.采用NICOM监测整个试验过程,记录PLR前后及补液前后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率、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无创血压、胸腔内总容量(TFC)的变化,记录PLR后CO变化率(ΔCOPLR)、补液后CO变化率(ΔCOvE).将补液后CO增加≥10%定义为有液体反应性,CO增加<10%或未增加定义为无液体反应性.采用ROC曲线评价ΔCOPLR和SVV对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1)31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共进行100例次试验,其中有液体反应性者28例次,无液体反应性者72例次.(2)与试验前比,有液体反应性者PLR及补液后CO[(5.11 ±2.10) L/min比(5.91±2.45) L/min;(5.06±2.06) L/min比(5.77 ±2.47) L/min;P值均<0.05]、SV[(59.61±18.22)ml比(69.29 ±21.32) ml; (60.10±15.95)ml比(70.06±17.96) ml;P值均<0.05]增加.(3)ΔCOPLR与ΔCOvE有相关性(r=0.819,P=0.001),补液前SVV与ΔCOvE无相关性(r=-0.218,P=0.059).(4)以ΔCOPLR预测患者液体反应性,AUCROC为0.859;以SVV预测患者液体反应性,AUCROC为0.459.以ΔCOPLR≥10%预测液体反应性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83%.结论 NICOM引导PLR能准确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抬腿试验 液体反应性 脓毒症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原文传递
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严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5期24-26,30,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实施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72 h内存活并重要... 目的 探讨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实施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72 h内存活并重要脏器功能稳定;对照组8例,72 h内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比较两组患者动态监测0h、6h、12h、24h、48 h、72 h血LAC、ScvO2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AC水平0~12 h监测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24~72 h监测LAC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LAC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LAC水平动态监测0~72 h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cvO2含量监测至6h后逐渐升高,且6~72 h监测ScvO2含量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ScvO2含量从6~72 h监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发现脓毒症休克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血乳酸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动态监测 预后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老年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余海燕 +4 位作者 陈进 颜默磊 许强宏 胡才宝 吕晓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重症医学科老年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的重症医学科侵袭性真菌感染老年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伏立康唑组第1天给予伏立康唑负荷剂量6mg/kg,12h1次,第2...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重症医学科老年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的重症医学科侵袭性真菌感染老年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伏立康唑组第1天给予伏立康唑负荷剂量6mg/kg,12h1次,第2天起给予维持量4mg/kg,12h1次;氟康唑组静脉滴注氟康唑400mg/d,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细菌学指标,并对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描述与评价。结果 122例患者共检出真菌132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8株占51.5%;氟康唑组治疗有效率57.4%,不良反应发生率9.8%;伏立康唑组治疗有效率达75.4%,不良反应发生率14.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伏立康唑可以作为治疗老年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但需加强肝、肾功能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氟康唑 伏立康唑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肝素结合蛋白与感染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玲玲 严静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功能多样,其可以激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显著的抗菌活性、趋化特性及调节炎症反应作用;还可以修饰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泄漏,促进白细胞从毛细血管迁移到感染部位,并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HBP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功能多样,其可以激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有显著的抗菌活性、趋化特性及调节炎症反应作用;还可以修饰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泄漏,促进白细胞从毛细血管迁移到感染部位,并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HBP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血管通透性改变中发挥关键作用。HBP诊断性能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以及潜在的使用HBP作为治疗的目标。本文综述HBP的结构和功能,辅助疾病诊断如早期呼吸循环衰竭、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皮肤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脓毒症、儿童尿路感染、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作为治疗调节目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感染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感染 脓毒症 诊断 血管通透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