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儿童父母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相庚 王静 +2 位作者 屈伟光 韩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7期3271-3274,共4页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父母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儿童的服药依从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哮喘儿童的控制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儿童93例,调查其哮喘控制情况、哮...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父母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儿童的服药依从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哮喘儿童的控制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儿童93例,调查其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服药依从性和父母基本情况与相关知识。依从性与知识知晓率的比较采用双向有序的检验,影响因素采用有序结果的累积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93例哮喘儿童中,哮喘完全控制率为23.7%,儿童服药依从性好的比率为25.8%,哮喘儿童父母相关知识知晓率高的比率为25.8%,儿童哮喘控制率与服药依从性之间存在相关性(P=0.029),哮喘儿童服药依从性与哮喘儿童父母相关知识知晓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35)。哮喘儿童的服药依从性受到儿童性别(OR=1.153,95%CI:1.04-1.96)、家族史(OR=1.402,95%CI:1.20-2.33)、知识知晓率(OR=1.828,95%CI:1.05-3.17)和病程(OR=0.758,95%CI:0.35-0.97)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哮喘儿童的服药依从性受到儿童性别、家族史、知识知晓率和病程等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儿童父母的作用,从医院内干预逐渐进入家庭干预,通过对父母或者监护人的认知或用药知识的提高,切实提高哮喘儿童的用药依从性和哮喘的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儿童 父母知识知晓率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病原学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静 王相庚 +2 位作者 屈伟光 韩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3期2463-2465,248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为本地区CAP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812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2013修...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为本地区CAP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812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2013修订)诊断标准的CAP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非重症CAP患儿812例,CAP占10.2%;感染病原体例数481例,阳性检出率为59.2%;1月-1岁龄组与1-5岁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4岁龄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喘息、固定湿啰音发生率集中在1月-1岁龄组与1-5岁龄组,且高于5-14岁龄组发生率(P<0.0);肺部影像学改变的患儿共657例,占80.9%。三个年龄组;肺部影像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CAP患儿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不同年龄和不同病原学感染的儿童CAP的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对于临床医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一点的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 病原学 影像学
原文传递
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产后新生儿早发型感染的炎症指标监测分析
3
作者 刘丽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79-82,共4页
通过对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产后足月新生儿监测24、48小时血常规、CRP,了解新生儿早期感染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产后足月新生儿6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 通过对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产后足月新生儿监测24、48小时血常规、CRP,了解新生儿早期感染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产后足月新生儿6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生后24小时、48小时血常规,CRP变化特点;根据孕晚期B组链球菌感染有无合并胎膜早破或羊水污染分为两组,比较两组24小时、48小时血常规、CRP变化有无差异性;根据CRP是否增高分组,比较两组PCT、IL-6增高情况及有无差异性。结果 1.69例新生儿生后24小时白细胞增高有12例(17.3%),生后48小时升高1例(1.4%);24小时CRP增高10例(14.4%),48小时增高14例(15.9%)。2.根据孕晚期B组链球菌感染有无合并胎膜早破或羊水污染分为两组,有合并症组22例,无合并症组47例,两组间48小时白细胞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CRP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69例新生儿血常规、CRP异常有29例(42.0%),均完善PCT、IL-6、血培养检查,其中PCT增高5例(17.2%),IL-6均高于正常,血培养均阴性;根据CRP增高分组,增高组14例(48.2%),正常组15例(51.8%),两组PCT、IL-6结果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正常组IL-6均值明显高于CRP增高组。结论 孕晚期B组链球菌感染产后新生儿需动态监测24、48小时血常规、CRP评估新生儿早期感染,避免漏诊及过度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足月儿 早期感染 炎症指标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贡玉娇 +2 位作者 王相庚 谷丽 温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5期2858-2860,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疾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1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肺炎胸腔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支原体性胸腔积液患儿57例为支原体组,非支原体性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疾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1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肺炎胸腔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支原体性胸腔积液患儿57例为支原体组,非支原体性胸腔积液患儿41例为非支原体组,收集患儿姓名、年龄及病程等基本信息,记录胸膜增厚情况、纤维分离状况及胸腔积液位置,并记录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A(IgA)、血小板(PLT)、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数(WBC)及IgM,记录血清总蛋白(TP)、乳酸(LAC)、葡萄糖(GLU)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结果 支原体组患儿年龄、纤维分离发生率、PMN、胸膜增厚发生率及LAC水平高于非支原体组,GLU、IgA、LDH、IgM及WBC水平低于非支原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胸腔积液发生与IgG、TP、CRP、LDH、WBC、PLT及FIB因素无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X1)、IgM(X2)、LAC(X3)及年龄(X4)为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其面积为0.889,95%CI为:0.829-0.953。结论 当肺炎胸腔积液患儿LDH>2.36 U/L、胸腔积液LAC<4.01 mmol/L、年龄超过3.92岁及IgM>1.29 g/L时其为支原体感染可能性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回归分析 胸腔积液 儿童
原文传递
综合性医院儿科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疫情防控策略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贡玉娇 张敏 +1 位作者 谷丽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31-33,66,共4页
本文基于综合性医院儿科的特点及特殊性,结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相关文献资料,制定适用于综合性医院儿科门急诊、病房的诊治流程、处理原则等具体防控策略并落实实施,从而探讨COVID-19疫情期间综合性医院儿科门急诊及病房... 本文基于综合性医院儿科的特点及特殊性,结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相关文献资料,制定适用于综合性医院儿科门急诊、病房的诊治流程、处理原则等具体防控策略并落实实施,从而探讨COVID-19疫情期间综合性医院儿科门急诊及病房如何科学管理及防控,制定具体防控策略,旨在为综合性医院儿科的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 综合性医院儿科 防控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