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珊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黎颖菁 凌征柱 《食品与药品》 CAS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草珊瑚茎段离体培养研究,解决草珊瑚人工栽培中种苗短缺问题。方法用茎段作外植体,以MS,White,N6和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培养。结果MS基本培养基较佳;芽的初代诱导用MS+BA1.0mg/L,诱导率80%;增殖继代用MS+BA2.0mg/... 目的草珊瑚茎段离体培养研究,解决草珊瑚人工栽培中种苗短缺问题。方法用茎段作外植体,以MS,White,N6和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培养。结果MS基本培养基较佳;芽的初代诱导用MS+BA1.0mg/L,诱导率80%;增殖继代用MS+BA2.0mg/L+NAA0.3mg/L培养基,增殖系数达6.2;根的诱导用1/2MS+IBA1.0mg/L培养基,生根率100%。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为栽培草珊瑚提供大量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再生植株
下载PDF
山豆根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被引量:17
2
作者 覃文流 凌征柱 +3 位作者 许鸿源 吴庆华 何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山豆根 利咽 消肿 恶性葡萄胎 干燥根 火毒 再生植株 组织培养 灌木
下载PDF
巴西人参的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凌征柱 +1 位作者 马小军 覃文流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CAS 2007年第5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引种国外药用植物巴西人参是否可行,解决药源依赖进口的问题。方法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等3种方法进行繁殖,在与原产地气候、环境相接近的地区进行栽培。结果栽培品长势很好,能正常开花结果,所产药材外观与原产地相似,主要成... 目的探讨引种国外药用植物巴西人参是否可行,解决药源依赖进口的问题。方法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等3种方法进行繁殖,在与原产地气候、环境相接近的地区进行栽培。结果栽培品长势很好,能正常开花结果,所产药材外观与原产地相似,主要成分的量相近。结论引种巴西人参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人参 珐菲亚 引种 繁殖 栽培
原文传递
山豆根野生变家种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覃文流 凌征柱 +2 位作者 吴庆华 蒋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探讨山豆根野生变家种是否可行,为实现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三种方法进行繁殖、栽培;对所产药材进行有效成分苦参碱(M atrim e)和氧化苦参碱(Oxym atrine)的分析,并与野生药材对比。结果栽培所产药材的... 目的探讨山豆根野生变家种是否可行,为实现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三种方法进行繁殖、栽培;对所产药材进行有效成分苦参碱(M atrim e)和氧化苦参碱(Oxym atrine)的分析,并与野生药材对比。结果栽培所产药材的有效成分没有改变。结论山豆根野生变家种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引种 繁殖 栽培
下载PDF
红大戟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1
5
作者 凌征柱 覃文流 +2 位作者 余丽莹 吴庆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55-1557,共3页
目的研究红大戟快速繁殖技术,为人工栽培提供种源。方法以野生红大戟的茎尖作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丛生芽,进而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结果M S+BA 2.0 m g/L+NAA 0.1 m g/L适合红大戟的丛生芽继代增殖。1/2M S+NAA 1.0 m... 目的研究红大戟快速繁殖技术,为人工栽培提供种源。方法以野生红大戟的茎尖作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丛生芽,进而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结果M S+BA 2.0 m g/L+NAA 0.1 m g/L适合红大戟的丛生芽继代增殖。1/2M S+NAA 1.0 m 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健全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70%。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为人工栽培红大戟提供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大戟 组织培养 试管苗
下载PDF
珐菲亚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凌征柱 刘园 +3 位作者 马小军 覃文流 吴庆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1,26,共3页
通过对珐菲亚进行离体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解决珐菲亚引种栽培中种源短缺问题。方法:用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培养。结果:用MS+BA 1.5 mg/L+NAA 0.5 mg/L诱导培养,40 d可获得丛生芽;继代用MS+BA 1.2 mg/... 通过对珐菲亚进行离体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解决珐菲亚引种栽培中种源短缺问题。方法:用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培养。结果:用MS+BA 1.5 mg/L+NAA 0.5 mg/L诱导培养,40 d可获得丛生芽;继代用MS+BA 1.2 mg/L+NAA 0.2 mg/L培养,增殖率3.9;用1/2 MS+NAA 1.0 mg/L培养15 d可获得生根植株。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为引种栽培珐菲亚提供大量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珐菲亚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再生植株
下载PDF
海南冬青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绍嫦 谭文明 +3 位作者 刘丽辉 利荣欢 凌征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建立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海南冬青成熟种子为材料,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海南冬青种子萌发、初代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组培快... 建立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海南冬青成熟种子为材料,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海南冬青种子萌发、初代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组培快繁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海南冬青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 mg/L+GA30.5 mg/L,萌发率达90%以上;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KT 1.0 mg/L+NAA 0.1 mg/L,诱导不定芽数为28.56个;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5 mg/L+KT 0.75 mg/L+NAA0.1 mg/L,20 d增殖系数为7.30;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75 mg/L+NAA 0.5 mg/L,生根率为91.33%,在菜园土-细河沙(3∶1)中移栽成活率为90%。表明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不但增殖系数高,而且组培苗质量好,可为海南冬青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优质种苗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冬青 组培快繁 丛生芽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山豆根组培快繁技术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绍嫦 凌征柱 +1 位作者 马小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139,共4页
以药用植物山豆根为材料,通过探讨不同部位、基本培养基、6-BA浓度和继代代数对有效繁殖系数和成苗质量的影响,以优化山豆根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顶芽茎段为诱导的最佳部位;改良B5低氮盐,为最适基本培养基;6-BA 2.0 mg/L对芽分化... 以药用植物山豆根为材料,通过探讨不同部位、基本培养基、6-BA浓度和继代代数对有效繁殖系数和成苗质量的影响,以优化山豆根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顶芽茎段为诱导的最佳部位;改良B5低氮盐,为最适基本培养基;6-BA 2.0 mg/L对芽分化和苗的质量较优;较为合适的继代代数为10~15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试管苗 有效繁殖系数 成苗质量
下载PDF
人工繁殖萝芙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庆华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802-803,共2页
目的探讨萝芙木种子发芽特点及扦插繁殖技术。方法新鲜种子播于沙盆;插条用不同浓度NAA处理后插于沙床。结果种子播后56d开始发芽,发芽势为65·3%,发芽率为82·7%。用100mg/LNAA溶液处理萝芙木插条,可显著提高插条生根数。结论... 目的探讨萝芙木种子发芽特点及扦插繁殖技术。方法新鲜种子播于沙盆;插条用不同浓度NAA处理后插于沙床。结果种子播后56d开始发芽,发芽势为65·3%,发芽率为82·7%。用100mg/LNAA溶液处理萝芙木插条,可显著提高插条生根数。结论可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解决萝芙木种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芙木 种子繁殖 扦插繁殖
下载PDF
引种栽培珐菲亚与原产地珐菲亚主要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凌征柱 杨东爱 +3 位作者 马小军 刘园 赵维合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649-2650,共2页
目的探讨引种栽培珐菲亚的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UV及HPLC法对引种栽培9个月的药用植物珐菲亚(巴西人参)和原产地珐菲亚(巴西人参)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种栽培的珐菲亚与原产地所产的珐菲亚药材... 目的探讨引种栽培珐菲亚的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UV及HPLC法对引种栽培9个月的药用植物珐菲亚(巴西人参)和原产地珐菲亚(巴西人参)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引种栽培的珐菲亚与原产地所产的珐菲亚药材二者的紫外光谱在205 nm处均有一特征吸收峰,HPLC色谱图也表明二者相对峰形及出峰时间相似。结论引种的珐菲亚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中皂苷成分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珐菲亚 紫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皂苷
下载PDF
裸花紫珠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秋银 +1 位作者 潘春柳 黄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006-12007,共2页
[目的]研究各因素对裸花紫珠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进行不同成熟度、不同基质、不同新鲜度裸花紫珠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裸花紫珠在果实显紫色时种子发芽效果最佳;种子用河沙作萌发基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芽效果;新鲜种子比贮藏种子萌发... [目的]研究各因素对裸花紫珠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进行不同成熟度、不同基质、不同新鲜度裸花紫珠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裸花紫珠在果实显紫色时种子发芽效果最佳;种子用河沙作萌发基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芽效果;新鲜种子比贮藏种子萌发效果好。[结论]该研究可为裸花紫珠的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种子 发芽 基质
下载PDF
肿节风炭疽病病原学研究及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蒋妮 唐美琼 +3 位作者 黄永才 林杨 白隆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明确肿节风炭疽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害发生后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致病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参照2010年《中国药典》HPLC方法测定肿节风主要活性成分异嗪皮啶的含量。... 为明确肿节风炭疽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害发生后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致病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参照2010年《中国药典》HPLC方法测定肿节风主要活性成分异嗪皮啶的含量。结果表明:肿节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dematium,肿节风为其新记录寄主。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4~28℃,pH值为5~9;肿节风炭疽病病情指数达到50~60时植株鲜重显著降低,当病情指数达到60~70时异嗪皮啶含量开始显著下降;表明肿节风炭疽病发生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药材质量下降,田间病害病情指数大于60时,药材不适宜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炭疽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药材质量
下载PDF
草珊瑚人工栽培及其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3
作者 《大众科技》 2008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已有的研究工作,对草珊瑚的人工栽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作综述,对草珊瑚药材生产开发及资源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草珊瑚 栽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草珊瑚炭疽病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其抑菌机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1 位作者 张占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66-3276,共11页
【背景】草珊瑚炭疽病发生严重,目前尚未有植物内生细菌对该病原菌生物防治的研究报道。【目的】筛选对肿节风炭疽病Colletotrichumdematium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 【背景】草珊瑚炭疽病发生严重,目前尚未有植物内生细菌对该病原菌生物防治的研究报道。【目的】筛选对肿节风炭疽病Colletotrichumdematium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广西不同地区采集健康肿节风植株的不同组织分离、纯化获得内生细菌。【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来自茎的RJ-4和JJ-5对草珊瑚炭疽病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菌株是RJ-4,其抑制率达到84.10%。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RJ-4、JJ-5对供试的14种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效果,拮抗作用最强的是RJ-4,平均抑制率达到95.30%;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以及几丁质酶,破坏病菌菌丝,抑制病菌生长;含有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明显,菌丝扭曲、断裂且分枝缠绕、菌丝颜色加深等。通过形态学特性和16S rRNA基因鉴定,RJ-4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RJ-4菌株具有抑菌抗病功能,并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这可为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炭疽病 拮抗细菌 抑菌机理 鉴定
原文传递
多效唑对珐菲亚的叶绿素含量、抗逆性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凌征柱 赵维合 +2 位作者 覃文流 姚绍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791,共4页
用四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对引种药用植物珐菲亚进行叶面喷施,研究PP_(333)对珐菲亚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有明显提高珐菲亚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 用四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对引种药用植物珐菲亚进行叶面喷施,研究PP_(333)对珐菲亚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有明显提高珐菲亚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药材产量的作用,而对活性成分皂苷含量影响不明显。该研究为PP_(333)在珐菲亚化学调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珐菲亚 叶绿素 抗逆性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萝芙木属植物药理活性和单萜吲哚生物碱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晓英 郭晓云 +4 位作者 李翠 李莹 姚绍嫦 张占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04-2012,共9页
萝芙木属植物中的蛇根木是印度传统草药,目前萝芙木属植物成为中国常用南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对国产萝芙木属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药理活性、萝芙木单萜吲哚生物碱的合成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萝芙木属植物中的蛇根木是印度传统草药,目前萝芙木属植物成为中国常用南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对国产萝芙木属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药理活性、萝芙木单萜吲哚生物碱的合成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萝芙木属植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芙木属 蛇根木 单萜吲哚生物碱 生物合成途径 关键酶
原文传递
栽培山豆根与野生山豆根药材质量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东爱 覃文流 +1 位作者 凌征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9-480,共2页
目的通过对引种栽培的山豆根与野生山豆根主要成分分析对比,为人工大面积栽培山豆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引种栽培山豆根及野生山豆根不同部位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进行分析。结果引种栽培的山豆根与野生山豆根不同部位... 目的通过对引种栽培的山豆根与野生山豆根主要成分分析对比,为人工大面积栽培山豆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引种栽培山豆根及野生山豆根不同部位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进行分析。结果引种栽培的山豆根与野生山豆根不同部位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二者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引种栽培山豆根不影响药材质量,可进行人工大面积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栽培 野生 紫外光谱
下载PDF
肿节风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1 位作者 缪剑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5,72,共6页
为筛选出对肿节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开发新型生物制剂,本试验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平板法,从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基地健康肿节风植株的不同组织和根系土壤分离、纯化获得49株细菌。平板对峙试验结... 为筛选出对肿节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开发新型生物制剂,本试验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平板法,从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基地健康肿节风植株的不同组织和根系土壤分离、纯化获得49株细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来自土壤的zjt-9、zjt-4,来自根系的zgs21及叶片的zyy13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zjt-9。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 zjt-9、zjt-4和zyy13对供试的18种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效果,拮抗作用最强的是zjt-9,平均抑菌宽度最高达19.10 mm;经显微镜观察,拮抗细菌可造成肿节风炭疽病病原菌菌丝膨大、畸形、断裂。通过形态学特性和16S rDNA鉴定,zjt-9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炭疽病 拮抗细菌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肿节风炭疽病拮抗真菌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2 位作者 张占江 郭晓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目的】筛选肿节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拮抗真菌,为肿节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主产区广西靖西市和都安县健康肿节风根系土壤中筛选出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及14种其他植... 【目的】筛选肿节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拮抗真菌,为肿节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主产区广西靖西市和都安县健康肿节风根系土壤中筛选出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及14种其他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真菌,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拮抗真菌无菌发酵液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含量,综合平板对峙培养、抑菌谱及产酶能力选取综合表现最优的拮抗菌株;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T-8、JT-3和DT-5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菌株是JT-8,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91.57%。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JT-8、JT-3和DT-5对供试14种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为菌株JT-8,平均抑制率达89.88%,该菌株可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可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病原菌菌丝表现为扭曲、断裂、分支缠绕和颜色加深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测序鉴定,确定菌株JT-8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结论】淡紫紫孢菌对肿节风炭疽病病原菌具有强拮抗作用,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且广谱抑菌,具有较好的生防开发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炭疽病 拮抗真菌 抗菌活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广豆根组培苗与野生植株有效成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覃文流 凌征柱 +2 位作者 许鸿源 吴庆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52-553,共2页
用薄层层析法对室外栽培前后的广豆根组培苗植株与野生引种植株的药用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比分析表明 ,组培苗具有正常生物合成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能力。因此 。
关键词 组培苗 植株 野生 引种 推广应用 栽培 种植 氧化苦参碱 对比分析 有效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