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HIV/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彩英 许雪梅 +5 位作者 杜丽群 韦彩云 李耀跃 宁丽娟 蓝梅 黄晓嫦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24期4277-4282,共6页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应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时穿刺血管的选择、置入长度、留置时间、药物适用范围等情况,并评价发生导管异位和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HIV/AIDS患者中正确使用及并发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应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时穿刺血管的选择、置入长度、留置时间、药物适用范围等情况,并评价发生导管异位和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HIV/AIDS患者中正确使用及并发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艾滋病科2019年1—12月HIV/AIDS住院患者中采用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术的77例患者资料,对穿刺血管的选择、置入长度、留置时间,以及发生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7例患者穿刺静脉包括经头静脉穿刺5例(6.5%),经肘正中静脉穿刺27例(35.1%),经贵要静脉穿刺45例(58.4%)。患者导管并发症主要是无症状血栓和导管异位,分别占27.1%和18.7%,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异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穿刺静脉、置管长度、住院时间组间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长度是导管异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2.503,95%CI 4.524~609.289,P<0.05)。对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穿刺静脉间导管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35,95%CI 0.018~0.994),穿刺静脉与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无关(P>0.05)。结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时应结合科学的置入长度,首选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其在HIV/AIDS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HIV/AIDS患者 导管异位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
下载PDF
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在HIV/AI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彩英 吴锋耀 +5 位作者 许雪梅 杜丽群 李耀烨 宁丽娟 蓝梅 黄晓嫦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2629-2633,共5页
目的探讨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在HIV/AI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4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 目的探讨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在HIV/AI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4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所需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置入长度、置管后舒适度、维护导管所需成本、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置管长度长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导管保留的时间(置管天数),导管使用过程更换透明敷料成本及更换输液接头成本,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堵管、导管血栓、静脉炎发生率,以及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HIV/AIDS患者中采用塞丁格技术置入改良型中长导管可缩短置管操作所需时间,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丁格技术 改良型中长导管 HIV/AIDS 置管成功 舒适度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喉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彩英 杨燕辉 +4 位作者 杜丽群 宁丽娟 叶元慧 陆巍芳 蓝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3期2082-2083,共2页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喉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传染性,以及手术后患者丧失部分发声功能、吞咽功能,均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较大的影响[1-2]。术后吸痰属于侵入性操作,而且操作较为频繁,患者...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喉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传染性,以及手术后患者丧失部分发声功能、吞咽功能,均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较大的影响[1-2]。术后吸痰属于侵入性操作,而且操作较为频繁,患者气道受到刺激引起不适及血氧波动等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及职业暴露风险。为此作者对1例艾滋病合并喉癌根治术患者的吸痰护理、心理护理进行了循证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合并喉癌 根治术 循证护理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H IV感染及A ID S疼痛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彩英 杜丽群 +8 位作者 董文逸 宁丽娟 蓝梅 黄晓嫦 韦彩云 梁茂裕 韦文芳 陆怡辛 梁浩锋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304-4307,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54例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54例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急性疼痛控制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出院前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11.7%)低于对照组(24.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的病人比例(93.5%)高于对照组(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焦虑倾向的比例(41.6%)与对照组(4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可提高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降低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改善病人焦虑情绪效果欠佳,心理干预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个体化护理 疼痛管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