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展览无意识:视觉、市场与观众 |
蓝庆伟
|
《艺术当代》
|
2018 |
7
|
|
2
|
从“人”到人:美术馆博览会化的危机与思考 |
蓝庆伟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4 |
0 |
|
3
|
混杂的线上展览与人文温度的缺失 |
蓝庆伟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0 |
4
|
|
4
|
非叙事:何多苓的绘画痕迹 |
蓝庆伟
|
《艺术当代》
|
2024 |
0 |
|
5
|
跨界语境下的艺术展览本体建设反思 |
蓝庆伟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6
|
美术馆的受众:大众、小众与公众 |
蓝庆伟
|
《艺术工作》
|
2021 |
3
|
|
7
|
美术馆商业化与商业“美术馆” |
蓝庆伟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2 |
3
|
|
8
|
明确文化身份,讲好中国故事 |
黄宗贤
蓝庆伟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经纪人 |
蓝庆伟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0
|
美术馆的转向:从知识生产到智识生活 |
蓝庆伟
|
《艺术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写作训练思想——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实验教学报告 |
蓝庆伟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2
|
从“革命”到“守成”:当代艺术的学院历史——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 |
蓝庆伟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3
|
我们离“独立策展人”还有多远?——浅论艺术操作的逻辑 |
蓝庆伟
|
《东方艺术》
|
2011 |
0 |
|
14
|
艺术+科技:当下的每个时刻都在成为历史——关于美术馆、媒介、社区的交织与讨论 |
蓝庆伟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5
|
“形影不离”——谈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史家与画廊发展的关系 |
蓝庆伟
|
《大艺术》
|
2007 |
1
|
|
16
|
图像与视觉:21世纪以来绘画所面临的挑战 |
蓝庆伟
|
《艺术当代》
|
2023 |
0 |
|
17
|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四十年 |
蓝庆伟
李国华
宋振熙
|
《艺术当代》
|
2019 |
1
|
|
18
|
多中心与集体自觉:1979年的“贵阳五青年画展”与“星星美展” |
蓝庆伟
|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地域中心化:西南当代艺术国际化的原发性思考 |
蓝庆伟
|
《艺术当代》
|
2023 |
0 |
|
20
|
“新绘画”的三条历史线索 |
蓝庆伟
|
《当代美术家》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