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莹莹 邓明友 +3 位作者 胡蕾 保华 田福华 张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肿瘤科125例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统计穿刺成功率、诊...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肿瘤科125例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统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观察和分析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124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9.2%;121例穿刺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符合,诊断准确率为96.8%,其中肺部恶性病变104例,一次穿刺诊断阳性率为95.2%(99/104),5例患者二次穿刺或手术确诊。125例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7/125),其中气胸发生率为8.0%(10/125)、咯血发生率为8.0%(10/125)。多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灶大小、有无基础肺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节直径越小,术后咯血发生率越高(P=0.002),合并基础肺疾病,术后气胸发生率越高(P=0.013)。气胸及咯血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吸烟史及病灶距离胸壁的距离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明确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恶性肿瘤 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诊断价值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EGFR-TKIs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昊 杨镇洲 +5 位作者 李钱 张志敏 保华 肖何 吴艳 李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EGFR-TKIs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3年本院接受EGFR-TKIs一线治疗,并获得中国癌... 目的探讨影响EGFR-TKIs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3年本院接受EGFR-TKIs一线治疗,并获得中国癌症基金会赠药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114例。应用COX回归分析接受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治疗后,影响患者脑转移进展发生和1、2、3年生存的预后因素,并进一步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19和21外显子突变患者脑转移中位进展时间(time to neurological progression,n TTP)的差异。结果 114例患者中,17例治疗前即存在脑转移,14例在TKIs治疗期间出现脑转移,77.4%(24/31)在随访截止前出现脑转移进展。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EGFR-TKIs治疗后,年龄<60岁和≥60岁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15%、78.50%、63.30%和92.05%、57.90%、28.40%(P=0.038);曾接受和未接受手术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90%、86.45%、48.90%和90.85%、61.65%、27.30%(P=0.034);无和有骨转移患者6、12、18个月脑转移进展发生率分别为3.40%、4.55%、10.90%和3.00%、11.70%、23.60%(P=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EGFR-TKIs治疗中的独立死亡风险因素(P=0.024);19和21外显子突变患者n TTP分别为18.3个月和13.0个月(P=0.276)。结论 <60岁的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接受TKIs治疗具有更低死亡风险,而合并骨转移者易发生脑转移,其中19外显子缺失突变脑转移患者具有更能从TKIs治疗获益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EGFR敏感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的临床预测因素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钱 何昊 +2 位作者 张志敏 保华 杨镇洲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SREs)的临床预测因子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月该院经病理证实的383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骨转移采用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筛选,通过CT、MRI、PET-CT或病...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SREs)的临床预测因子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月该院经病理证实的383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骨转移采用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筛选,通过CT、MRI、PET-CT或病理活检证实。统计患者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SREs发生的预测因素,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NSCLC骨转移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 383例NSCLC骨转移患者,发生SREs 178例,SREs发生率46.5%。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腺癌、不吸烟、单发骨转移、双膦酸盐(BPs)治疗、曾采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患者SREs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多发骨转移与无双膦酸盐治疗史是发生SREs的独立风险因素。NSCLC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1年生存率为46.5%、2年生存率为15.9%,生存分析显示双膦酸盐治疗周期数和双膦酸盐联合EGFR-TKIs治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结论 NSCLC骨转移患者易发SREs,多发骨转移和无双膦酸盐治疗史是发生SREs的独立风险因素,双膦酸盐治疗NSCLC骨转移患者可能预防或减少SREs发生,并可能延长生存,推测双膦酸盐可能具有抗NSCLC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骨转移 骨相关事件
下载PDF
用整合医学理念提高肿瘤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镇洲 保华 +2 位作者 何昊 张志敏 李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5-996,共2页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育的必经历程,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依靠临床带教,临床带教是把书本知识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的过程,是培养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必然途径[1]。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因专业条款的不同划分越来越细化,虽然这种划分使...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育的必经历程,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依靠临床带教,临床带教是把书本知识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的过程,是培养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必然途径[1]。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因专业条款的不同划分越来越细化,虽然这种划分使得教师对这一部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更详细的阐述,专科医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掌握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疾病本身不是单纯发生在一个组织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理念 临床带教质量 肿瘤内科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课程 临床实际工作 临床医生 临床带教老师 工作能力 临床教学过程
下载PDF
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患者纵膈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保华 兰卫华 +4 位作者 李钱 张志敏 何昊 李梦侠 杨镇洲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12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以期筛选出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方法分别检测伴和不伴纵膈淋巴结转移的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临床标本转录组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这些DEGs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分析,探... 目的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以期筛选出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方法分别检测伴和不伴纵膈淋巴结转移的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临床标本转录组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这些DEGs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分析,探索这些基因在淋巴结转移进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q-PCR法验证高表达基因在PC9细胞株(EGFR敏感突变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共检测了10例肺腺癌标本的转录组表达谱,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169个DEGs,其中,68个在肺腺癌样本中表达上调、101个基因表达下调。q-PCR结果显示:高表达基因在PC-9细胞中,ZNF572、BRPF3、MMACHC等7个基因的表达量为中丰度,SMOC1、A1BG、BARX1等9个基因为低丰度,其余均为高丰度。结论 TFF3及DUSP6等多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涉及肺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淋巴结转移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APE1乙酰化调节电离辐射诱导的HeLa细胞自噬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志敏 杨镇洲 +5 位作者 何昊 保华 李钱 吴艳 王帅 李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apurinic/ap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factor-1,APE1/Ref-1)乙酰化对电离辐射诱导He La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给予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处理He La细胞及子系细胞APE1WT和APE...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apurinic/aprimidinic endonuclease/redox factor-1,APE1/Ref-1)乙酰化对电离辐射诱导He La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给予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处理He La细胞及子系细胞APE1WT和APE1K6R/K7R,应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的方法检测APE1乙酰化修饰及Beclin1/Bcl2的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自噬的水平,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LC3的聚集,Western blot检测APE1、LC3和p62的表达。结果 He La细胞APE1乙酰化水平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和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He La细胞LC3Ⅱ的表达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而与p62呈负相关(P<0.05);电离辐射促进细胞的自噬水平和LC3的聚集。电离辐射后,LC3Ⅱ上调;与对照组APE1WT相比,APE1K6R/K7R细胞Beclin1/Bcl2结合增强,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62表达上调(P<0.05)。结论 APE1乙酰化通过Beclin1/Bcl2途径调节电离辐射诱导的He La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APE1乙酰化 自噬 宫颈癌
下载PDF
分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家瑞 黄道星 +7 位作者 保华 洪天生 仲卫红 李长辉 陈水金 蔡树和 宋红梅 王心城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分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用分期综合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综合疗法,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JOA量表评分、视觉疼痛量表(VAS)改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分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用分期综合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综合疗法,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JOA量表评分、视觉疼痛量表(VAS)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传统综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期综合治疗 推拿 电动牵引 针刺 理疗
下载PDF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保华 田福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4期3918-3920,共3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碘(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的60例肺癌骨转移性患者病例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RS)...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碘(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该院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的60例肺癌骨转移性患者病例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情况、肿瘤最大径变化。参照RECIST标准(Version 1.1),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为2~6个月。结果治疗后32例疼痛CR,17例PR,止痛有效率81.6%。治疗后26例局部病灶CR,25例PR,15例SD,4例PD,肿瘤缓解率68.3%。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CT导向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可减轻疼痛,缩小肿瘤体积,有效控制肿瘤局部进展,缓解患者病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碘-125粒子 肺癌 骨转移 治疗
下载PDF
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转化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保华 李仕威 张媛媛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3期4129-4131,共3页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局部晚期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模式,为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该文报道了1例局部晚期(ⅢB期)伴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通过术前转化治疗获得手术机会,术后病理示病理完全缓解,未...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局部晚期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模式,为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该文报道了1例局部晚期(ⅢB期)伴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通过术前转化治疗获得手术机会,术后病理示病理完全缓解,未见复发征象。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血管介入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转化治疗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遗传学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兰卫华 保华 +1 位作者 刘秋礼 江军(校)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1003-1008,共6页
近年来,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遗传学方面的进展主要是它的高遗传性的发现、愈来愈多易感基因的鉴定及其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关系的不断明晰等。因此,目前推荐对所有PPGL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不同个体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指... 近年来,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遗传学方面的进展主要是它的高遗传性的发现、愈来愈多易感基因的鉴定及其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关系的不断明晰等。因此,目前推荐对所有PPGL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不同个体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指导基因检测方案的优化和检测成本的控制;通过基因检测了解疾病的基因基础不仅可以加深对该病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体化诊断、治疗和随访。本文主要对新近PPGL遗传学研究和基因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遗传学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